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指南_第1页
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指南_第2页
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指南_第3页
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指南_第4页
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指南TOC\o"1-2"\h\u29915第一章新能源概述 2241401.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290041.1.1太阳能 3257681.1.2风能 3299011.1.3水能 3306541.1.4生物质能 33151.1.5地热能 3267591.2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3141551.2.1技术进步 3197721.2.2政策支持 351521.2.3市场需求 3140741.2.4产业融合 4293851.2.5国际合作 429043第二章乡村新能源发展现状 4168022.1乡村新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413382.2乡村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45108第三章太阳能开发利用 5147053.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5310823.1.1光伏效应原理 5306873.1.2光伏电池类型 546893.1.3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6201513.2太阳能热水器应用 6201623.2.1太阳能热水器原理 6260093.2.2太阳能热水器类型 6307533.2.3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与维护 6101283.3太阳能照明与供暖 6244763.3.1太阳能照明技术 6128323.3.2太阳能供暖技术 685853.3.3太阳能照明与供暖系统安装与维护 722945第四章风能开发利用 7114784.1风力发电技术 7218704.1.1风力发电机组的类型与特点 7304474.1.2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参数 7314244.1.3风力发电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7183644.2风力提水与风能供暖 7253874.2.1风力提水 798954.2.2风能供暖 810344.3风力发电项目规划与实施 8309274.3.1风力发电项目规划 898334.3.2风力发电项目实施 88655第五章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8274395.1生物质能的种类与特点 8173495.2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996175.3生物质能在乡村的应用 924695第六章地热能开发利用 10261296.1地热能的分布与特点 10278566.2地热能发电技术 1088616.3地热能在乡村的应用 1112550第七章氢能开发利用 1132147.1氢能的制备与储存 11253797.1.1氢能制备方法 11275287.1.2氢能储存技术 1158487.2氢燃料电池技术 12196097.2.1氢燃料电池原理 12134917.2.2氢燃料电池分类 1238437.3氢能在乡村的应用 12317887.3.1乡村氢能制备与应用 12257447.3.2乡村氢能基础设施 12284747.3.3乡村氢能政策与产业扶持 1218794第八章新能源政策与法规 13151668.1国家新能源政策概述 13224738.2地方新能源政策与法规 1347388.3新能源项目审批与监管 1415862第九章乡村新能源项目规划与管理 14170729.1项目规划原则与方法 1444639.1.1项目规划原则 14306889.1.2项目规划方法 14205329.2项目实施与管理 15228309.2.1项目实施 15106369.2.2项目管理 15212469.3项目评估与优化 15127269.3.1项目评估 15174909.3.2项目优化 15102第十章乡村新能源推广与普及 161225410.1新能源宣传教育与培训 163072810.2新能源示范项目与推广 162221310.3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就业 16第一章新能源概述1.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而言,具有清洁、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点的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1.1太阳能太阳能是太阳辐射出的能量,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包括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1.1.2风能风能是大气运动产生的能量,具有广泛分布、可再生、清洁环保等特点。风能的利用主要通过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1.1.3水能水能是水体运动产生的能量,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水力发电等。水能资源丰富,是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1.1.4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生物质(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生长、繁殖和死亡过程中所储存的能量。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包括生物质燃烧、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发酵等。1.1.5地热能地热能是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具有稳定、可再生、分布广泛等特点。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包括地热发电、地热供暖等。1.2新能源的发展趋势1.2.1技术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太阳能电池效率不断提高,风力发电设备日趋成熟,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不断创新等。1.2.2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补贴政策、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2.3市场需求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产品在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2.4产业融合新能源产业与传统能源产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融合日益加深,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1.2.5国际合作全球范围内,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第二章乡村新能源发展现状2.1乡村新能源利用现状分析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乡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对乡村新能源利用现状的分析:(1)太阳能利用乡村地区太阳能利用取得了较快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照明等技术在乡村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许多农户家庭必备的生活设施,有效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2)风能利用乡村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逐渐成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建成一批风力发电项目,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3)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在乡村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生物质能利用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发电等形式。生物质成型燃料已广泛应用于农户供暖和炊事领域,生物质气化技术逐步推广,生物质发电项目也在逐步增多。(4)地热能利用地热能在乡村地区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温泉开发和地热供暖。温泉开发为乡村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热供暖则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2.2乡村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以下挑战:(1)新能源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新能源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如新能源发电设施、储能设施等。这导致新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限制了新能源的推广普及。(2)新能源技术成熟度不足新能源技术尚处于不断发展阶段,部分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成本较高,生物质能利用过程中的环保问题等。(3)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足乡村新能源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导致新能源项目融资困难。乡村新能源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制约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4)乡村新能源人才短缺乡村新能源发展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人才。但目前乡村地区新能源人才短缺,影响了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5)农村居民新能源意识不足乡村居民对新能源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居民对新能源利用存在误解,导致新能源项目推广受阻。乡村新能源发展现状表明,新能源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未来发展中,需不断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加强农村居民新能源意识教育,为乡村新能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三章太阳能开发利用3.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环保等特点,是乡村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3.1.1光伏效应原理光伏效应是指光子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激发出电子与空穴,形成电流的现象。光伏电池主要由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输运来实现光电转换。3.1.2光伏电池类型光伏电池主要分为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和有机光伏电池等。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薄膜电池包括砷化镓、铜铟镓硒等,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有机光伏电池是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溶液加工等优点。3.1.3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板、逆变器、控制器、储能电池和负载等组成。光伏电池板负责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器负责调节电流和电压,储能电池用于储存多余电能,负载则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最终用户。3.2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能将水加热的一种设备,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乡村家庭、学校、医院等场所。3.2.1太阳能热水器原理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储热水箱、管道、控制系统等组成。集热器吸收太阳光能,将热量传递给水,水加热后储存在储热水箱中,供用户使用。3.2.2太阳能热水器类型太阳能热水器可分为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和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等。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具有热效率高、抗冻性强等特点;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则具有传热效率高、承压能力强等优点。3.2.3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与维护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保证集热器与太阳光线的垂直角度,以及管道的保温和防冻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清洁集热器、管道和储热水箱,保证系统正常运行。3.3太阳能照明与供暖太阳能照明与供暖技术是利用太阳能为乡村地区提供照明和供暖的一种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等优点。3.3.1太阳能照明技术太阳能照明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室内照明等。这些设备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储存于储能电池中,供照明设备使用。3.3.2太阳能供暖技术太阳能供暖技术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供暖、太阳能热水供暖等。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供暖系统通过集热器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热能,加热空气,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房间内供暖。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则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的热水供暖。3.3.3太阳能照明与供暖系统安装与维护太阳能照明与供暖系统的安装应考虑设备的选型、安装位置、管道布局等因素。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系统部件的连接牢固、可靠,并采取相应的防雷、防冻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清洁太阳能电池板、管道、储能电池等部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第四章风能开发利用4.1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环保等特点。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基础、监控系统等组成。以下为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部分:4.1.1风力发电机组的类型与特点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两大类。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类型,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维护方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则具有启动风速低、对风向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4.1.2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参数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参数包括额定功率、切入风速、切出风速、风能利用率等。额定功率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切入风速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开始发电的风速;切出风速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停止发电的风速;风能利用率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之比。4.1.3风力发电技术的优化与改进针对风能资源分布不均、风力发电设备成本较高等问题,研究者不断对风力发电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进。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提高风力发电效率、降低设备成本、提高风能利用率等。4.2风力提水与风能供暖4.2.1风力提水风力提水技术是一种利用风能驱动水泵将低处的水提送到高处的技术。风力提水系统主要由风力提水机组、水泵、输水管道等组成。风力提水技术在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4.2.2风能供暖风能供暖技术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热能的技术,主要包括风力热泵、风力直热式供暖等。风力热泵是一种将风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具有较高的热效率;风力直热式供暖则通过风力发电机直接驱动电热器进行供暖。4.3风力发电项目规划与实施4.3.1风力发电项目规划风力发电项目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能资源调查与评估:对项目所在地的风能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评估其开发潜力。(2)项目选址:根据风能资源、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因素,确定风力发电项目的最佳选址。(3)项目规模确定:根据风能资源、投资预算、市场前景等因素,确定风力发电项目的规模。(4)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4.3.2风力发电项目实施风力发电项目实施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项目设计:根据项目规模、地形地貌、设备选型等因素,进行项目设计。(2)设备采购与安装: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与安装。(3)项目调试与验收:对项目进行调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进行项目验收。(4)运行维护:对风力发电项目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项目稳定运行。(5)市场营销与运营管理: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高项目知名度,加强运营管理,提高项目效益。第五章生物质能开发利用5.1生物质能的种类与特点生物质能是一种源于生物质资源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能具有以下种类与特点:(1)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稻壳、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具有可再生、环保、低污染等特点,可作为生物质能的主要来源。(2)林业废弃物:主要包括树枝、树叶、树皮等。林业废弃物具有丰富的能源价值,可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3)畜禽粪便:主要包括猪粪、牛粪、鸡粪等。畜禽粪便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可用于生产沼气、生物质肥料等。(4)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食品加工废弃物等。有机垃圾具有较大的能源潜力,可通过厌氧发酵等方法转化为生物质能。5.2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能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直接燃烧:将生物质原料直接燃烧,产生热能用于供暖、发电等。(2)生物质气化:将生物质原料在缺氧条件下加热,使其产生可燃气体,用于发电、供暖等。(3)生物质液化: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生物质柴油、生物质乙醇等。(4)生物质固化:将生物质原料加工成颗粒、棒状等固体燃料,便于储存和运输。(5)厌氧发酵:将生物质原料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沼气等可再生能源。5.3生物质能在乡村的应用生物质能在乡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为几个方面的应用实例:(1)生物质能供暖:利用生物质锅炉、生物质颗粒炉等设备,为乡村居民提供清洁、环保的供暖方式。(2)生物质能发电:建设生物质能发电站,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电能,满足乡村用电需求。(3)生物质能燃料:利用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柴油等替代化石燃料,降低乡村能源消耗。(4)生物质肥料:利用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5)生物质环保:通过生物质能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对环境的污染。(6)生物质产业: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提高农民收入。生物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生物质能在乡村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我国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地热能开发利用6.1地热能的分布与特点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它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地热能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特点如下:(1)分布不均匀: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云南、西藏、四川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而东部沿海地区及内陆盆地的地热资源相对较少。(2)温度差异较大:我国地热资源温度差异较大,从低温的热水型地热资源到高温的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均有分布。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地热资源则集中在青藏高原等地区。(3)类型多样:我国地热资源类型丰富,包括热水型、干热岩型、地热蒸汽型等多种类型。6.2地热能发电技术地热能发电是将地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目前地热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闪蒸法:闪蒸法是地热能发电中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温地热流体(如地热蒸汽)进入扩容器,压力降低,部分流体蒸发成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2)双循环法:双循环法适用于低温地热资源。该方法将低温地热流体与一种低沸点的工作介质(如异丙醇)进行热交换,使工作介质蒸发成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3)干热岩发电:干热岩发电是利用高温干热岩体的热能,通过钻井技术将冷水注入岩体,使其蒸发成蒸汽,再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6.3地热能在乡村的应用地热能在乡村地区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以下为几个典型应用领域:(1)供暖与制冷:利用地热能为乡村居民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活质量。(2)农业:地热能可用于农业温室种植,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3)渔业:地热能可用于水产养殖,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渔业发展。(4)温泉旅游:地热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可发展温泉旅游业,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5)工业:地热能可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供暖、制冷和发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能,可以有效缓解乡村地区的能源压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第七章氢能开发利用7.1氢能的制备与储存7.1.1氢能制备方法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制备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水电解: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制备氢气,该方法清洁无污染,但能耗较高。(2)燃料电池:利用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同时产生氢气。(3)生物制氢:通过生物质发酵或光合作用等方式制备氢气。(4)煤炭气化:将煤炭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进行提纯和储存。7.1.2氢能储存技术氢能储存技术是氢能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气态储存:将氢气压缩至高压气体瓶中储存,适用于小规模氢能应用。(2)液态储存:将氢气液化后储存,具有较高的储存密度,但液化过程能耗较大。(3)固态储存:将氢气吸附在金属或合金等固体材料中,具有较高储存密度,但释放氢气速度较慢。7.2氢燃料电池技术7.2.1氢燃料电池原理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1)氢气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电子;(2)氧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接收电子;(3)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能;(4)产生的电能用于驱动电动机或其他负载。7.2.2氢燃料电池分类氢燃料电池根据电解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磷酸燃料电池(PAFC):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固定电源和大型车辆。(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较低的工作温度和较高的能量密度,适用于便携式电源和乘用车。(3)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家庭和商业用途。7.3氢能在乡村的应用7.3.1乡村氢能制备与应用(1)利用水电解制备氢气,为乡村提供清洁能源;(2)利用生物质制氢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氢气,提高资源利用率;(3)发展氢燃料电池,为乡村提供高效、环保的动力来源。7.3.2乡村氢能基础设施(1)建设氢能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车辆提供加氢服务;(2)完善氢能输送和储存设施,保证氢能安全、稳定供应;(3)推动氢能产业链发展,促进乡村经济转型。7.3.3乡村氢能政策与产业扶持(1)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氢能产业发展;(2)加强氢能技术研发,提高氢能利用效率;(3)培育氢能人才,为乡村氢能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第八章新能源政策与法规8.1国家新能源政策概述我国新能源政策旨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国家新能源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指导新能源产业有序发展。(2)新能源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补贴、贷款贴息等,鼓励新能源企业研发创新、扩大生产。(3)新能源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4)新能源市场政策:建立健全新能源市场体系,促进新能源产品和服务公平竞争,提高市场效率。(5)新能源国际合作政策:积极参与国际新能源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走向世界。8.2地方新能源政策与法规地方新能源政策与法规是在国家新能源政策框架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地方新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布局和重点领域,指导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2)新能源扶持政策: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出台具体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3)新能源项目管理政策:规范新能源项目申报、审批、建设、运营等环节,保障新能源项目合规、高效推进。(4)新能源推广应用政策:鼓励新能源在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5)新能源环境监管政策:加强对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监管,保证新能源项目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8.3新能源项目审批与监管新能源项目审批与监管是保证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审批:新能源项目需按照国家及地方政策要求,提交相关申报材料,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2)项目监管:新能源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对其合规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监管,保证项目按照规定要求推进。(3)项目验收:新能源项目完成后,需进行项目验收,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满足相关政策要求。(4)项目评估:对新能源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分析项目效益、环境影响等方面,为政策调整和项目改进提供依据。(5)违规处理:对违反新能源政策法规的项目和企业,依法进行处罚,维护新能源市场秩序。第九章乡村新能源项目规划与管理9.1项目规划原则与方法9.1.1项目规划原则乡村新能源项目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项目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新能源项目对乡村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乡村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新能源类型和开发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科技创新原则:项目规划应注重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和设备,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4)经济效益原则:项目规划要充分考虑投资回报,保证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9.1.2项目规划方法(1)资源调查与评估:对乡村新能源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评估资源的可开发潜力。(2)市场需求分析:了解乡村新能源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市场需求,为项目规划提供依据。(3)技术选择与评估: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新能源技术,进行技术评估,保证项目的技术可行性。(4)经济效益分析:对项目投资、成本、收益进行详细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9.2项目实施与管理9.2.1项目实施(1)组织协调:建立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项目顺利推进。(2)技术培训:对项目参与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实施的技术水平。(3)设备采购与安装:按照项目规划,采购符合要求的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