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教师带班值班责任规范详解一、总则(一)制定目的为规范幼儿园教师带班值班行为,明确岗位职责,保障幼儿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家园共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二)依据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2.《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版)3.《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版)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5.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幼儿园所有带班值班教师(包括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涵盖全日制、半日制幼儿园的日常带班值班工作。二、带班值班教师核心职责(一)幼儿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保障职责1.入园晨检与交接:采用“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法实施晨检:摸额头判断是否发热;看精神状态、面色、咽喉及皮肤有无异常(如红肿、皮疹);问家长幼儿在家的饮食、睡眠及健康情况(如有无咳嗽、呕吐、腹泻等);查书包、衣袋有无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小玩具、绳子等),确保幼儿带入园的物品安全。接过幼儿时,与家长确认幼儿当日需特殊照顾的事项(如过敏食物、服药情况),并做好记录。2.活动中的动态监护:幼儿在教室、操场、卫生间等区域活动时,教师需全程在场,视线不离开幼儿,避免幼儿脱离监护范围。户外活动前,检查场地(如操场有无尖锐物品、积水)、器材(如滑梯、秋千有无松动)的安全状况;活动中,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如不推挤、不奔跑过快);关注体弱幼儿(如贫血、哮喘)的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3.离园安全确认:严格执行“接园人身份确认”制度,不将幼儿交给陌生人。若家长委托他人接园,需提前联系家长确认委托信息(如接园人姓名、电话、关系),并做好记录。提醒幼儿带好自己的物品(如书包、外套、玩具),避免遗漏。4.健康观察与记录:每日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如是否挑食、食量变化)、睡眠情况(如是否难以入睡、中途醒来)、大小便情况(如次数、颜色、形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发热、呕吐需立即测量体温,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健康记录,包括晨检情况、当日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家长反馈等。(二)一日生活流程组织与保教实施职责1.生活活动组织:饮食:提醒幼儿饭前洗手(用七步洗手法),照顾特殊幼儿的饮食需求(如过敏幼儿避免食用过敏食物,体弱幼儿适当增加营养);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说话,不挑食;餐后组织幼儿漱口、擦嘴,安排安静的活动(如散步、讲故事)。睡眠:帮助幼儿脱衣服(如解开扣子、拉链),整理床铺;巡视幼儿睡眠情况,及时盖被子,纠正不良睡姿(如蒙头睡、趴睡);注意有无异常(如发热、呕吐),若有需立即处理。盥洗:提醒幼儿便后洗手,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照顾幼儿的个人卫生(如帮小班幼儿擦屁股、整理衣服)。2.教学活动实施:提前准备教具、教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班以游戏为主,中班以操作探索为主,大班以问题解决为主)。实施教学活动时,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个体差异(如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要求,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更多帮助)。教学活动后,反思活动效果(如幼儿是否达到目标,活动设计是否合理),调整后续教学计划。3.户外活动组织:每日保证幼儿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如雨天在室内开展体育游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户外活动(如小班玩滑梯、拍皮球,中班玩跳绳、平衡车,大班玩篮球、障碍跑),注重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如平衡、协调、力量)和规则意识。4.过渡环节组织:避免幼儿在过渡环节(如从教学活动到户外活动、从午餐到午睡)出现消极等待,组织适合的活动(如讲故事、玩手指游戏、听音乐),保持幼儿的情绪稳定。(三)家园沟通与共育职责1.日常沟通:晨间和离园时,与家长进行简短交流(如“今天宝宝吃了两碗饭”“今天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反馈幼儿当日的表现。对家长的问题(如“宝宝今天有没有午睡”“宝宝今天有没有哭闹”),及时、准确回答。2.专题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至少1次),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计划、幼儿发展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如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准备活动材料)。对特殊幼儿(如体弱、行为异常)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1次),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当幼儿出现异常情况(如连续几天哭闹、受伤)时,及时用电话或微信联系家长,说明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3.信息反馈:每周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情况(如用班级群发布周总结、幼儿活动照片),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幼儿园的重要信息(如活动通知、放假通知、缴费通知),确保家长收到。4.家长参与:邀请家长进班助教(如教幼儿做手工、讲绘本、做美食),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如亲子运动会、节日活动),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班级环境与物品管理职责1.环境创设: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班级环境(如小班布置温馨的娃娃家,中班布置科学探索区,大班布置阅读区),环境要安全(无尖锐物品、无易碎品)、卫生(定期打扫)、教育性(体现幼儿的学习过程,如展示幼儿的作品、主题活动的资料)。环境创设要让幼儿参与(如让幼儿一起布置主题墙、整理区域材料),发挥幼儿的主体性。2.物品摆放:玩具、教具分类整理(如将积木放在玩具柜的下层,绘本放在书架的中层),便于幼儿取放;物品摆放要固定位置(如将杯子放在杯子架的指定位置),让幼儿知道物品的归属。幼儿的个人物品(如书包、外套)要贴上姓名标签,放在指定的位置(如书包柜),避免混淆。3.卫生清洁:每日打扫班级(如扫地、拖地、擦桌子、擦椅子),定期消毒(如玩具、教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餐具每日消毒),保持班级整洁、卫生。提醒幼儿保持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4.设施检查:每日检查班级设施(如玩具、家具、电器、门窗)有无安全隐患(如玩具的零件松动、家具的边角尖锐、电器的电线老化),及时维修或更换。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灯)是否有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使用。(五)自身专业行为规范职责1.职业素养: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如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不歧视幼儿);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的需求(如对家长的焦虑情绪给予安抚);团结同事,互相帮助(如配合配班教师完成工作)。2.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使用规范的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或不当言行(如说脏话、发脾气);穿着得体(如不穿过于暴露的衣服、不穿高跟鞋),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3.专业发展: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培训(如师德培训、保教能力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主动学习学前教育理论(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定期反思自己的工作(如写工作日记、反思笔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4.遵守制度: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如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不串班);履行请假手续(如有事需提前请假,经园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开);妥善保管班级钥匙、幼儿物品等。三、带班值班全时段操作流程与责任明细(一)入园环节(7:30-8:30)1.提前到岗:7:20前到班,做好准备工作(如打开门窗通风、整理班级环境、准备晨检用品)。2.迎接幼儿:面带微笑,主动问候幼儿和家长(如“宝宝早上好!”“阿姨早上好!”)。3.实施晨检:按照“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法进行,做好记录。4.交接情况: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如饮食、睡眠、健康),确认特殊照顾事项(如过敏食物、服药)。5.安排活动:让幼儿进入班级后参与安静的活动(如看书、玩拼图),避免幼儿哭闹。(二)上午活动环节(8:30-11:30)1.教学活动准备:提前准备教具(如图片、玩具)、教案,检查场地(如教室是否整洁、安全)。2.实施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采用游戏化方式(如角色扮演、动手操作),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发言、动手操作)。3.中间休息:组织幼儿喝水、如厕(提醒幼儿洗手),避免幼儿过度疲劳。4.户外活动:提前检查场地(如操场有无尖锐物品、积水)、器材(如滑梯、秋千有无松动);组织适合的体育游戏(如小班玩“开火车”,中班玩“跳绳”,大班玩“篮球”);全程监护幼儿,避免幼儿脱离视线。5.观察记录: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如兴趣、进步、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三)午餐与午睡环节(11:30-14:30)1.午餐准备:组织幼儿洗手(用七步洗手法),摆放餐具(如碗、勺子),介绍菜品(如“今天吃红烧肉、炒青菜、米饭,还有汤”)。2.午餐照顾: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挑食(如“宝宝要把青菜吃完,这样才能长得高”);照顾特殊幼儿(如过敏幼儿避免食用过敏食物,体弱幼儿适当增加营养);鼓励幼儿自己吃饭(如“宝宝真棒,能自己吃饭了”)。3.餐后活动:组织幼儿漱口、擦嘴,安排安静的活动(如散步、讲故事),避免幼儿剧烈运动。4.午睡准备:帮助幼儿脱衣服(如解开扣子、拉链),整理床铺(如铺好被子、枕头);提醒幼儿小便(避免尿床)。5.午睡监护:巡视幼儿睡眠情况(如是否盖好被子、有无异常),及时处理(如帮幼儿盖被子、纠正不良睡姿);注意有无异常(如发热、呕吐),若有需立即测量体温,通知家长。(四)下午活动环节(14:30-16:30)1.起床整理:帮助幼儿穿衣服(如系扣子、拉拉链),整理仪容(如梳头发、擦脸);提醒幼儿喝水、如厕(洗手)。2.点心时间:准备营养点心(如饼干、水果、牛奶),提醒幼儿洗手;照顾特殊幼儿(如过敏幼儿避免食用过敏点心)。3.游戏活动:组织区域游戏(如小班玩娃娃家,中班玩科学区,大班玩建构区)或集体游戏(如“猜谜语”“玩积木”),鼓励幼儿合作、探索。4.教学活动:根据计划开展下午的教学活动(如艺术活动、科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方式(如分组活动、个别化指导),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五)离园环节(16:30-17:30)1.准备工作:整理幼儿物品(如书包、外套、玩具),提醒幼儿带好自己的东西;打扫班级(如擦桌子、扫地),保持班级整洁。2.迎接家长:确认接园人身份(如“请问您是宝宝的妈妈吗?”),不将幼儿交给陌生人;若家长委托他人接园,需提前联系家长确认。3.交接情况:向家长反馈幼儿当日的情况(如饮食、睡眠、活动、异常情况),回答家长的问题(如“宝宝今天吃了两碗饭,午睡睡了两个小时”)。4.送别幼儿:面带微笑,与幼儿和家长说再见(如“宝宝明天见!”“阿姨明天见!”)。5.后续工作:检查班级有无遗漏物品(如幼儿的玩具、书包);关闭电源(如电灯、空调、电视)、门窗,锁好班级门。四、突发情况应急处理规范(一)幼儿人身伤害事件处理1.轻微伤害(如擦伤、碰伤):立即停止活动,扶幼儿到安全区域(如教室)。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伤口(避免感染),用纱布或创可贴包扎。观察幼儿状态(如是否哭闹、疼痛),若有红肿、疼痛剧烈,需立即送医。及时通知家长,说明情况(如“宝宝今天在户外活动时不小心摔倒,擦伤了膝盖,我们已经消毒包扎了,没有大碍,请您放心”)。做好记录(如时间、地点、经过、处理措施、幼儿后续状态)。2.严重伤害(如骨折、昏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情况(如“这里是XX幼儿园,有个幼儿摔倒了,可能骨折了,请尽快过来”)。保持幼儿的安静(如不要移动幼儿,避免加重伤害);若幼儿昏迷,需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立即报告园领导(向园长汇报情况),通知家长(告知幼儿的情况和送往的医院)。配合急救人员处理(如帮助抬幼儿、提供幼儿的信息)。做好记录(如时间、地点、经过、处理措施、医院诊断结果);后续向家长道歉,反思工作中的漏洞(如是否没有全程监护幼儿),完善安全措施(如加强户外活动的监护)。(二)幼儿走失事件处理1.立即寻找:发动同事在园内寻找(如教室、操场、卫生间、楼梯、传达室),大声呼喊幼儿的名字(如“宝宝,你在哪里?”)。2.报告园领导:立即向园长汇报(说明幼儿的姓名、年龄、穿着、走失时间、地点)。3.联系家长:及时通知家长(告知幼儿走失的情况,了解幼儿是否有自行离园的可能)。4.报警:若15分钟内未找到,立即拨打110报警(提供幼儿的照片、穿着、特征等信息)。5.配合调查:向警方提供幼儿的相关信息(如日常活动轨迹、接触过的人),配合警方调查。6.后续处理:向家长道歉(承担责任);反思工作中的漏洞(如是否没有看好幼儿、是否没有确认接园人身份);完善安全措施(如加强离园环节的管理、安装监控摄像头)。(三)幼儿突发疾病处理1.观察症状:立即观察幼儿的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咳嗽、呼吸困难),测量体温(如用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正常体温为36-37℃,超过37.5℃为发热)。2.及时处理:发热:让幼儿休息(避免活动),多喝水(补充水分);若体温超过38.5℃,需给幼儿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并通知家长。呕吐:让幼儿坐起来或侧躺(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用温水擦脸(保持清洁);清理呕吐物(用消毒液擦拭),避免交叉感染;通知家长。腹泻:让幼儿多喝水(避免脱水),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颜色、形状(如是否有脓血);通知家长,建议带幼儿去医院检查(如化验大便)。呼吸困难:立即让幼儿休息(避免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解开衣领);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家长。3.送医治疗:若幼儿症状严重(如高热不退、呕吐不止、腹泻严重、呼吸困难),立即送医治疗(由园领导或教师陪同)。4.做好记录:记录幼儿的症状、处理措施、医院诊断结果;后续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情况(如“宝宝已经退烧了,医生说没有大碍”)。(四)自然灾害与公共安全事件处理1.火灾:立即疏散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行走),带领幼儿到安全区域(如操场、空旷地带);避免乘坐电梯(走楼梯)。拨打119报警(说明幼儿园的地址、火灾情况)。组织幼儿有序撤离(如小班幼儿由教师抱或扶着走,中班、大班幼儿排队走),确保每个幼儿都安全撤离。清点人数(确认没有遗漏幼儿),向园领导汇报。后续处理:安抚幼儿的情绪(如讲故事、玩游戏);通知家长(告知幼儿的安全情况);配合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如是否电器老化、是否有人纵火);完善消防措施(如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开展消防演练)。2.地震:立即让幼儿躲在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墙角),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避免躲在窗户、衣柜等危险物品旁边。地震停止后,立即疏散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行走),到安全区域(如操场、空旷地带)。清点人数(确认没有遗漏幼儿),向园领导汇报。通知家长(告知幼儿的安全情况);安抚幼儿的情绪(如拥抱幼儿、说“宝宝不怕,老师陪着你”);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地震情况(如是否有房屋损坏);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如开展地震演练)。五、考核与监督机制(一)考核内容与标准1.安全工作(占30%):有无安全事故(如幼儿受伤、走失);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如晨检是否认真、户外活动是否全程监护、离园是否确认接园人身份);安全记录是否完整(如晨检记录、健康记录、应急处理记录)。2.保教工作(占30%):一日生活组织情况(如生活活动是否有序、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户外活动是否充足);幼儿发展情况(如幼儿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否有进步);教学反思是否及时(如是否写反思笔记、是否调整教学计划)。3.家园沟通(占20%):家长反馈情况(如家长是否满意、是否有投诉);沟通效果(如是否及时反馈幼儿情况、是否解决家长的问题);家长参与情况(如是否邀请家长进班助教、参与活动)。4.班级管理(占10%):环境创设情况(如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否安全卫生);物品管理情况(如玩具、教具是否分类整理、是否便于幼儿取放);卫生情况(如班级是否整洁、是否定期消毒)。5.专业发展(占10%):培训参与情况(如是否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培训、是否完成培训任务);专业学习情况(如是否学习学前教育理论、是否写学习笔记);反思总结情况(如是否写工作日记、是否总结经验教训)。(二)监督方式与渠道1.园领导监督:每日巡查:园领导每日不定时巡查班级(如入园环节、教学活动、户外活动、离园环节),记录教师的工作情况(如是否认真晨检、是否全程监护幼儿、是否与家长沟通)。定期检查:每月检查教师的工作记录(如晨检记录、健康记录、教学反思),评估教师的工作效果。2.同事互评:每月组织同事之间互相评价(如配班教师评价主班教师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如“你在户外活动时没有全程监护幼儿,以后要注意”)。3.家长监督:发放家长问卷(每学期1次),征求家长对教师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庆市中医院专业领域技术引领考核
- 中国己二腈项目创业计划书
- 晋中市中医院孕期感染性疾病筛查与处理考核
- 鹤岗市人民医院胎儿窘迫诊断与处理考核
- 大同市中医院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考核
- 鹤岗市中医院医技绩效管理考核
- 鹤岗市中医院尿控手术术后管理考核
- 中国氧化铝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甲基β-萘酮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自动变速箱油项目创业计划书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 机械制图-点线面教学课件
- 第三单元 一共有多少第1课时 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安全仪表报警联锁回路调试记录
- 物业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员工离职、内部调职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 全液压转向器应用基础知识26新
- 大班数学《来自毕业餐会》活动反思
-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
- 年度安全资金投入计划
- 2023年苏州职业大学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39554.1-2020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第1部分:编码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