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子生产与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7717第一章种子生产概述 3114041.1种子生产的重要性 3183081.1.1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3168981.1.2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3221551.1.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467391.2种子生产的基本流程 4252201.2.1品种选育 4184991.2.2原种繁殖 4126041.2.3种子生产 4266581.2.4种子加工与包装 4278231.2.5种子销售与售后服务 410040第二章种子生产环境与条件 449272.1土壤条件 4244992.2气候条件 5241712.3栽培技术 513561第三章种子生产技术 6318343.1种子繁殖方法 6152403.1.1有性繁殖 668473.1.2无性繁殖 6206783.2种子繁育技术 6301753.2.1品种选育 6108693.2.2良种繁育 7298893.3种子加工与处理 788703.3.1清洗与分级 7255453.3.2消毒与包衣 7113583.3.3贮藏与保鲜 710578第四章种子质量标准与检测 8323334.1种子质量标准 8276554.1.1种子质量标准概述 8113304.1.2种子质量标准内容 884564.2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8279714.2.1种子质量检测概述 8266484.2.2感官检测 8316084.2.3实验室检测 936924.2.4现场检测 992834.3检测结果判定 953364.3.1检测结果判定概述 946654.3.2合格判定 9154624.3.3不合格判定 9265944.3.4待定判定 929850第五章种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9146875.1种子生产计划管理 984375.1.1制定生产计划 993295.1.2计划执行与监控 1060065.1.3生产计划的调整 103645.2种子生产过程控制 1020835.2.1种子质量标准 10156515.2.2生产过程控制措施 10158455.2.3质量检验 10109585.3种子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10274495.3.1记录内容 10221315.3.2记录管理 112443第六章种子病虫害防治 11254426.1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11184796.1.1病害识别与防治 1181286.1.2虫害识别与防治 11123716.2种子处理与消毒 12320546.2.1种子处理 1234306.2.2种子消毒 12246346.3病虫害防治策略 12260496.3.1综合防治策略 126596.3.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2280586.3.3科学用药,保护生态环境 1219202第七章种子包装与储存 12282927.1种子包装材料与方法 12192597.1.1包装材料选择 12123067.1.2包装方法 13242057.2种子储存条件与要求 1346837.2.1储存条件 13304477.2.2储存要求 13207617.3种子储存管理与检查 13213227.3.1储存管理 14245387.3.2检查 1428980第八章种子市场与营销 1417148.1种子市场分析 14239408.1.1市场环境分析 14305578.1.2市场规模与增长 14251758.1.3市场竞争格局 14321368.2种子营销策略 14180578.2.1产品策略 14202208.2.2价格策略 15127198.2.3渠道策略 15251248.3种子售后服务 1584608.3.1售后服务内容 1596478.3.2售后服务方式 15320348.3.3售后服务评价与改进 152658第九章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与政策 1673689.1种子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1662289.1.1法律概述 16107309.1.2主要法律法规内容 16212869.1.3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16157189.2种子生产政策解读 1633279.2.1政策背景 16293379.2.2主要政策内容 1616119.2.3政策实施与效果 16308819.3法律法规在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17267699.3.1法律法规在种子生产许可中的应用 1757239.3.2法律法规在种子质量监管中的应用 17237729.3.3法律法规在种子市场管理中的应用 1732680第十章种子生产与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171703610.1种子生产成功案例 17345210.1.1案例背景 172906310.1.2案例描述 171427510.1.3成功原因 18285310.2种子生产失败案例 182641010.2.1案例背景 181415810.2.2案例描述 18978610.2.3失败原因 182242710.3案例分析与启示 181343510.3.1成功案例启示 181856010.3.2失败案例启示 18第一章种子生产概述1.1种子生产的重要性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种子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具有以下重要性:1.1.1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优质的种子能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健康,提高抗病性和适应性,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同时种子生产还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1.1.2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种子生产,可以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种子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1.1.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种子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通过种子生产,可以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1.2种子生产的基本流程种子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2.1品种选育品种选育是种子生产的基础,主要包括亲本材料的收集、品种改良、品种筛选等。通过对优良品种的选育,为种子生产提供优质的种子资源。1.2.2原种繁殖原种繁殖是种子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亲本繁殖、原种生产、原种保纯等。通过原种繁殖,保证种子质量,满足农业生产需求。1.2.3种子生产种子生产包括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种子生产技术指导、种子质量检测等。在种子生产过程中,要保证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种子。1.2.4种子加工与包装种子加工与包装是种子生产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种子清选、分级、干燥、包装等。加工与包装后的种子,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1.2.5种子销售与售后服务种子销售与售后服务是种子生产的价值实现环节,主要包括种子营销、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通过提供优质的种子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需求,推动农业发展。第二章种子生产环境与条件2.1土壤条件种子生产的环境条件对于保证种子质量。土壤条件是影响种子生产的基础因素之一。以下为种子生产所需土壤条件的详细说明:(1)土壤类型:种子生产所选用的土壤类型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适应不同作物种子的生长需求。通常,壤土和砂壤土较为适宜,因其具有良好的保水和透气性。(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水平直接关系到种子生长的养分供应。为保证种子生长所需养分,应选择肥力较高的土壤,并进行科学施肥。(3)土壤酸碱度:种子生产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中性至微酸性(pH值6.07.0)。在此范围内,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种子生长。(4)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种子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颗粒组成。理想的土壤质地应具有良好的保水和透水性,有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2.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种子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为种子生产所需气候条件的详细说明:(1)温度:种子生产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不同作物种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但一般来说,适宜的气温应在152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影响种子生长和发育。(2)光照:光照对种子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合作用和光周期方面。种子生产应选择光照充足、分布均匀的地区,以保证种子正常生长。(3)水分:水分是种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种子生产地区应具备适宜的降水条件,以满足种子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要注意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病害发生。(4)风:风对种子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粉和病虫害传播方面。选择种子生产地区时,应考虑风力较小、风向稳定的环境。2.3栽培技术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栽培技术对于保证种子质量。以下为种子生产所需栽培技术的详细说明:(1)播种时间: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的生育期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以保证种子正常生长。(2)播种密度: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以保证种子生长空间充足,避免相互竞争。(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科学施肥,以保证种子生长所需养分。(4)灌溉: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水分适宜,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影响种子生长。(5)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对种子生长的影响,提高种子质量。(6)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灌溉等,以保证种子生长环境良好。(7)收获与干燥:适时收获种子,并进行干燥处理,以保持种子活力和品质。第三章种子生产技术3.1种子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是种子生产的基础环节,其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种子质量和产量。以下为常见的种子繁殖方法:3.1.1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通过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具体方法包括:自交:将同一品种或同一亲本的花粉传授给同一植株的柱头,以产生后代。异交:将不同品种或不同亲本的花粉传授给同一植株的柱头,以产生后代。3.1.2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有性过程,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具体方法包括:扦插:将植物的一段枝条插入土壤或水中,使其生根发芽,形成新植株。分株:将母株的一部分分割成若干份,每份含有一定的根系和枝叶,分别栽植,形成新植株。压条:将植物的一段枝条压在土壤中,待其生根后,将其与母株分离,形成新植株。3.2种子繁育技术种子繁育技术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常见的种子繁育技术:3.2.1品种选育品种选育是根据生产需求,通过人工选择、杂交、诱变等手段,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具体步骤包括:材料收集:收集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或亲本材料。杂交组合:将不同品种或亲本进行杂交,以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选择与鉴定: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与鉴定,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育种试验:对筛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育种试验,验证其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3.2.2良种繁育良种繁育是指对已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进行繁殖,以保持其遗传稳定性。具体步骤包括:种子繁殖:采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方法,繁殖优良品种的种子。育苗:将繁殖出的种子进行育苗,培育出健康、整齐的幼苗。管理与养护:对幼苗进行管理与养护,保证其生长发育良好。3.3种子加工与处理种子加工与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和适应种植环境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常见的种子加工与处理方法:3.3.1清洗与分级清洗是指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病原体,分级则是根据种子大小、形状、色泽等特征进行筛选。具体步骤包括:清洗:采用清水或消毒剂清洗种子,去除表面杂质和病原体。分级:利用筛选机、风力分级机等设备,对种子进行大小、形状、色泽等特征的分级。3.3.2消毒与包衣消毒是指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体,包衣则是将种子包裹在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中。具体步骤包括:消毒:采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如高温、紫外线照射等,对种子进行消毒。包衣:将消毒后的种子包裹在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中,如薄膜、粉末等。3.3.3贮藏与保鲜贮藏与保鲜是指将加工处理后的种子妥善保存,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具体方法包括:干燥:将种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以下,以防霉变和发芽。密封:将干燥后的种子放入密封容器中,减少空气和水分的侵入。冷藏:将种子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延缓其生理代谢速度,延长使用寿命。第四章种子质量标准与检测4.1种子质量标准4.1.1种子质量标准概述种子质量标准是对种子质量进行评价和检验的基本依据。我国种子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种子质量标准规定了种子应具备的基本质量指标,如纯度、净度、芽率、水分等。4.1.2种子质量标准内容(1)种子纯度:指种子中符合品种特性的种子所占的比例。纯度越高,种子质量越好。(2)种子净度:指种子中不含杂质的程度。净度越高,种子质量越好。(3)种子芽率: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的能力。芽率越高,种子质量越好。(4)种子水分:指种子中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质量。(5)种子病虫害:指种子中携带的病虫害。病虫害越少,种子质量越好。4.2种子质量检测方法4.2.1种子质量检测概述种子质量检测是对种子质量进行检验的过程。检测方法包括感官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等。4.2.2感官检测感官检测是通过观察、闻、摸等手段对种子质量进行初步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色泽:观察种子颜色、光泽等。(2)种子形状:观察种子大小、形状等。(3)种子质地:摸种子质地,判断种子饱满程度。(4)种子气味:闻种子气味,判断种子是否新鲜。4.2.3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对种子质量进行精确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纯度检测:采用种子纯度检测仪器进行检测。(2)种子净度检测:采用种子净度检测仪器进行检测。(3)种子芽率检测:采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检测。(4)种子水分检测:采用水分仪进行检测。(5)种子病虫害检测:采用生物检测方法进行检测。4.2.4现场检测现场检测是在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现场进行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生产环境检测:检测种子生产地的土壤、水质等。(2)种子加工设备检测:检测种子加工设备是否符合质量要求。(3)种子包装检测:检测种子包装是否符合标准。4.3检测结果判定4.3.1检测结果判定概述检测结果判定是根据检测数据对种子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判定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定。4.3.2合格判定当种子质量检测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时,判定为合格。4.3.3不合格判定当种子质量检测指标中有一项或多项未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时,判定为不合格。4.3.4待定判定当种子质量检测数据不足以判定合格与否时,判定为待定。待定情况下,需进一步检测或调查。第五章种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5.1种子生产计划管理5.1.1制定生产计划种子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种子种类、生产条件等因素进行制定。生产计划应包括种植面积、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生产周期、预计产量等内容。5.1.2计划执行与监控生产计划制定后,应严格执行。生产过程中,要定期对生产进度、生产质量进行检查和监控,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5.1.3生产计划的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如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种子生产质量和产量。5.2种子生产过程控制5.2.1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制定的种子质量标准,保证种子质量符合规定。5.2.2生产过程控制措施(1)种子来源:保证种子来源合法、质量可靠。(2)播种: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3)施肥:合理施用肥料,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4)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合理灌溉。(5)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6)收获:在种子成熟期,及时收获,避免损失。5.2.3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种子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发觉不合格种子,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3种子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5.3.1记录内容种子生产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来源及质量检验报告。(2)播种时间、地点、面积。(3)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4)收获时间、产量、质量。(5)销售去向及客户反馈。5.3.2记录管理(1)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2)记录应分类归档,便于查阅。(3)记录应定期进行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4)记录应保密,防止泄露商业秘密。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种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得到有效执行,为我国种子产业提供优质种子。第六章种子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6.1.1病害识别与防治(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等。识别要点为病斑形态、颜色及病原菌特征。防治方法如下: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天敌昆虫等生物因子进行防治。(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软腐病、青枯病等。识别要点为病斑湿润、有脓液状物质。防治方法如下:化学防治: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或铜制剂进行防治;农业防治: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降低病害发生风险;生物防治:利用拮抗细菌、天敌昆虫等生物因子进行防治。6.1.2虫害识别与防治(1)害虫识别:害虫主要包括蚜虫、红蜘蛛、鳞翅目害虫等。识别要点为害虫形态、习性及危害特征。防治方法如下: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农业防治:清除杂草,减少害虫栖息地;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进行防治。(2)害螨识别与防治:害螨主要包括叶螨、棉红蜘蛛等。识别要点为体型微小、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如下:化学防治: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杀螨剂进行防治;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连作;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进行防治。6.2种子处理与消毒6.2.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包括精选、浸种、拌种等环节。精选可去除病残种子,降低病原菌传播风险;浸种可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拌种可防治地下害虫。6.2.2种子消毒种子消毒是防治种子带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热力消毒:利用高温杀死病原菌;化学消毒:使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氯化苦等进行消毒;辐照消毒:利用射线杀死病原菌。6.3病虫害防治策略6.3.1综合防治策略种子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环境条件、作物生长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6.3.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种子检疫,防止病虫害传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6.3.3科学用药,保护生态环境在防治过程中,要科学选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非靶生物的影响。第七章种子包装与储存7.1种子包装材料与方法7.1.1包装材料选择种子包装是保证种子质量和延长种子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在选择种子包装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以保证种子在包装过程中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2)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湿性,以防止水分对种子的侵害。(3)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以承受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压力。(4)材料应无毒、无害,不含有对种子生长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常用的种子包装材料有:塑料袋、编织袋、纸袋等。7.1.2包装方法种子包装方法应根据种子种类、数量和包装材料的不同进行选择。以下为常见的种子包装方法:(1)小包装:适用于少量种子,如蔬菜、花卉种子等。通常采用塑料袋或纸袋进行包装。(2)中包装:适用于中等数量的种子,如小麦、玉米等。通常采用编织袋或纸箱进行包装。(3)大包装:适用于大量种子,如粮食作物种子。通常采用吨袋或集装箱进行包装。7.2种子储存条件与要求7.2.1储存条件种子储存条件对种子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为种子储存的基本条件:(1)温度:种子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10℃之间,以减缓种子生理活动,延长种子寿命。(2)湿度:种子储存湿度应控制在65%75%之间,以防止种子霉变。(3)光照:种子储存环境应避免强光直射,以免影响种子活力。(4)通风:储存库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降低库内湿度。7.2.2储存要求(1)种子入库前,应对库房进行清扫、消毒,保证库房清洁卫生。(2)种子入库时,应按品种、批号、生产日期进行分类存放,便于管理和查找。(3)种子堆放应整齐有序,避免重叠、挤压,以免影响种子质量。(4)定期检查库房温湿度,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种子储存条件稳定。7.3种子储存管理与检查7.3.1储存管理(1)建立健全种子储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2)加强库房安全管理,保证种子安全。(3)定期进行种子质量检测,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加强种子出入库管理,保证种子流向清晰。7.3.2检查(1)定期对库房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温湿度、种子质量、堆放情况等。(2)对发觉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种子储存条件稳定。(3)做好检查记录,为种子质量追溯提供依据。第八章种子市场与营销8.1种子市场分析8.1.1市场环境分析种子市场环境涉及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多个方面。我国对农业现代化高度重视,种子行业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种子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端化的趋势。8.1.2市场规模与增长我国种子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种子销售额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种子市场规模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业科技创新和种子产业的发展,未来种子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8.1.3市场竞争格局种子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夺市场份额。目前我国种子市场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国有企业在政策、资源、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8.2种子营销策略8.2.1产品策略种子企业应注重产品研发,提高种子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在产品策略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条件的种子;(2)提高种子纯度、发芽率等指标,保证种子质量;(3)加强种子包装设计,提升产品形象。8.2.2价格策略种子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自身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在价格策略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优质优价,提升产品价值;(2)开展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3)灵活运用价格策略,应对市场竞争。8.2.3渠道策略种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在渠道策略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曝光度;(2)与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加强渠道管理,提高渠道效益。8.3种子售后服务8.3.1售后服务内容种子售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指导:为用户提供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2)质量保障:对销售出去的种子进行质量跟踪,保证种子质量;(3)问题解决: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种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8.3.2售后服务方式种子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售后服务:(1)设立售后服务,方便用户咨询和反馈问题;(2)建立售后服务团队,定期对用户进行回访;(3)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提高用户种植技能。8.3.3售后服务评价与改进种子企业应定期对售后服务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对服务效果进行量化评估;(2)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分析服务不足之处;(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和优化售后服务策略。第九章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与政策9.1种子生产相关法律法规9.1.1法律概述种子生产法律法规是调整种子生产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我国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种子生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9.1.2主要法律法规内容(1)种子法:明确了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环节的法律责任,规定了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种子标签管理等制度。(2)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申请、审查、批准、撤销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保障了种子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9.1.3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负责种子生产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管工作,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种子市场的正常秩序。9.2种子生产政策解读9.2.1政策背景国家高度重视种子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种子产业升级、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9.2.2主要政策内容(1)种子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种子质量,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企业。(2)种子生产补贴政策:对种子生产企业进行财政补贴,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保障种子供应。(3)种子质量监管政策: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保证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9.2.3政策实施与效果各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种子生产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种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9.3法律法规在种子生产中的应用9.3.1法律法规在种子生产许可中的应用根据《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种子生产企业需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这一规定保证了种子生产企业的合法性,有利于规范种子市场秩序。9.3.2法律法规在种子质量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机服务外包合同范本
- 幼儿儿童日常行为观察记录范例
- 数据结构迷宫算法课程设计案例
- 公交线路优化及乘客调研分析
- 技术服务保障计划编制及执行方案
- 农交会合作协议书范本
- 高速稽核员考试题及答案
- 出售小麦秸秆合同范本
-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详细讲解
- 飞机高级铆工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改造方案1
- Unit 3 My friends Part B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超星尔雅学习通《女子礼仪(国家行政学院) 》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小学科学课件:探索天气的奥秘》
- 2025年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DB3205∕T 1006-2020 虚拟养老院运行管理规范
-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
- Unit 3 Faster,Higher,Stronger 大单元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贵州省202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政府部门信息科技外包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