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耳鼻喉科小儿急性中耳炎伴流脓查房清理课件_第1页
2025 耳鼻喉科小儿急性中耳炎伴流脓查房清理课件_第2页
2025 耳鼻喉科小儿急性中耳炎伴流脓查房清理课件_第3页
2025 耳鼻喉科小儿急性中耳炎伴流脓查房清理课件_第4页
2025 耳鼻喉科小儿急性中耳炎伴流脓查房清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演讲人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2025耳鼻喉科小儿急性中耳炎伴流脓查房清理课件01前言前言清晨七点半,耳鼻喉科的治疗室已经飘着淡淡的碘伏味。我站在治疗台前整理着今天要用到的耳内镜、吸引器头和无菌棉签,玻璃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是3床小宇的妈妈抱着孩子冲进来,小宇的右耳还挂着暗黄色的脓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场景,让我又想起上个月那个因中耳炎拖延治疗导致鼓膜穿孔的4岁女孩。小儿急性中耳炎,这个在耳鼻喉科门诊占比近30%的常见病,对我们来说从不是“小问题”。儿童咽鼓管短、平、宽的解剖特点,加上免疫力尚未完善,感冒、呛奶、擤鼻不当都可能成为诱因。而“流脓”作为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往往意味着中耳腔已累积大量炎性分泌物,若清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能引发鼓膜穿孔、乳突炎甚至颅内感染。前言今天的查房,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病例,更是一次向年轻护士、规培医生传递“以患儿为中心”护理理念的机会。从评估到干预,从症状控制到预防复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既保持专业的严谨,又融入对患儿和家长的共情——毕竟,那个揪着妈妈衣角哭着说“耳朵疼”的孩子,不是病历上的数字,而是一个需要被温柔对待的小生命。02病例介绍病例介绍今天重点讨论的是3床患儿小宇,男,3岁2个月,主因“发热3天,右耳疼痛伴流脓1天”于昨日收治入院。现病史家长代诉:患儿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38.9℃),伴鼻塞、流涕,当地诊所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体温波动在37.5-38.5℃。1天前患儿突然哭闹不止,频繁抓挠右耳,夜间睡眠中惊醒,诉“耳朵疼”,晨起发现右耳道口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渗出,味腥臭,遂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2℃,呼吸24次/分,心率110次/分;神清,精神稍萎靡;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咽部充血;右外耳道可见大量黄色黏稠脓液,清理后耳镜检查示:鼓膜充血膨隆,表面可见2处针尖样穿孔(直径约0.5mm),有脓性分泌物自穿孔处溢出;左耳鼓膜完整,轻度充血。辅助检查现病史血常规:白细胞14.2×10⁹/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C反应蛋白25mg/L(↑);耳分泌物培养(待回报);颞骨CT平扫:右侧中耳乳突气房密度增高,黏膜增厚,未见骨质破坏。初步诊断小儿急性中耳炎(右)伴鼓膜穿孔、流脓;上呼吸道感染。03护理评估护理评估面对小宇这样的患儿,护理评估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关注局部症状,也要追踪全身反应;既要评估患儿的生理状态,也要关注家长的心理需求。健康史评估通过与家长沟通,我们了解到:患儿既往体健,无中耳炎病史;本次发病前2周幼儿园有“感冒小流行”,3天前接触过发热同伴;家长诉患儿平时有“躺着喝奶”的习惯,偶有呛咳;否认药物过敏史,已接种流感疫苗(2024年11月)。身体状况评估局部症状:右耳流脓(量约2ml/日,黏稠,色黄)、耳痛(VAS评分:患儿哭闹时4分,安静时2分);外耳道皮肤轻度红肿(因分泌物刺激)。全身症状:低热(37.8-38.2℃),食欲减退(昨日仅进食平时1/3量),睡眠不安(夜间醒3次);无呕吐、抽搐、剧烈头痛等颅内感染征象。心理社会评估患儿因耳痛、陌生环境表现出明显焦虑,拒绝医护人员靠近,依赖母亲怀抱;家长(母亲为全职妈妈,父亲经商)因患儿哭闹自责“没照顾好”,反复询问“会不会聋”“要住多久院”,对治疗护理操作存在紧张情绪。04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以下核心护理问题:急性疼痛(耳痛)与中耳腔压力增高、炎性刺激有关依据:患儿哭闹、抓耳,VAS评分2-4分;耳镜下鼓膜膨隆、穿孔。体温过高与中耳炎症反应有关依据:体温37.8-38.2℃,血常规及CRP升高。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3.有感染扩散的风险与中耳脓性分泌物引流不畅、患儿免疫力较低有关依据:鼓膜穿孔但引流通道窄(针尖样),分泌物黏稠;年龄小,咽鼓管功能不成熟。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急性中耳炎的预防、护理及用药知识依据:家长对“躺着喝奶”的危害、正确擤鼻方法、耳流脓时的清洁技巧认知不足。焦虑(患儿及家长)与耳痛不适、疾病认知不足有关依据:患儿拒绝检查,家长反复询问预后。05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的设定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也要帮助家长掌握“带娃技巧”,让护理从医院延续到家庭。目标1:患儿耳痛缓解,VAS评分≤1分措施:体位干预:指导家长让患儿取患侧卧位(右侧在下),利用重力促进脓液引流,降低中耳压力;避免平卧位,减少分泌物逆流至咽鼓管。药物镇痛:遵医嘱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10mg/kg/次),体温≥38.5℃或耳痛明显时口服;用药后30分钟评估疼痛缓解情况(观察患儿是否安静、是否停止抓耳)。非药物镇痛:用温毛巾(38℃左右)轻敷患侧耳周(避开外耳道),每次5-8分钟;播放患儿喜欢的儿歌,用玩具(如会发声的小熊)分散注意力;允许家长怀抱患儿,通过皮肤接触提供安全感。护理目标与措施目标2:患儿体温降至正常(<37.3℃),无高热惊厥措施:体温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高热时(≥38.5℃)每2小时测量1次;记录体温曲线,观察热型。物理降温:体温37.5-38.5℃时,予温水擦浴(避开耳周)、退热贴贴于额头;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补液支持: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5-10ml/次,每15分钟1次),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维持尿量≥1ml/kg/h)。目标3:中耳分泌物引流通畅,无感染扩散(如乳突炎、颅内感染)措施:护理目标与措施耳部清理(重点!):每日2次耳内镜下清理(上午10点、下午4点),操作前向家长解释“就像给小耳朵‘洗澡’,轻轻的不疼”;用温生理盐水(37℃)冲洗外耳道(压力<0.2MPa,避免冲力过大损伤鼓膜),再用细吸引器头(直径1mm)轻柔吸引(负压≤100mmHg),最后用无菌棉签轻拭外耳道口;清理时固定患儿头部(家长协助环抱),必要时予安抚奶嘴转移注意力;操作后观察是否有血性分泌物(提示损伤),记录脓液量、颜色、性状(今日第一次清理引出约1.5ml黄色黏稠脓液)。局部用药:清理后予0.3%氧氟沙星滴耳液(需提前温至37℃,避免冷刺激引发眩晕),患耳朝上,轻拉耳屏(小儿拉耳郭向后下),滴入3滴,按压耳屏5次,保持体位5分钟;告知家长“滴药后宝宝要像小企鹅一样侧着躺一会儿”。护理目标与措施全身抗感染:遵医嘱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5mg/kg/日,分2次)静脉滴注,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过敏反应;耳分泌物培养回报后调整抗生素(今日培养结果提示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敏感)。目标4:家长掌握中耳炎护理要点,能独立完成家庭清洁措施:示范+回示:在治疗室用模型耳演示“滴耳液正确使用方法”,让家长亲手操作(滴药、按压耳屏),护士在旁纠正“滴药前未温药”“按压力度过大”等问题。图文手册:发放自制《宝宝耳朵护理小指南》,用漫画标注“正确擤鼻法”(按住一侧鼻孔轻擤)、“喂奶姿势”(头高脚低45)、“耳朵进水处理”(用干棉签轻擦外耳道,勿深入)。护理目标与措施目标5:患儿及家长焦虑缓解,配合治疗措施:患儿安抚:每次操作前用“小耳朵侦探”游戏互动(“阿姨的小镜子要看看小耳朵里有没有小怪兽,找到了我们一起打败它好不好?”);操作后奖励贴纸,建立信任。家长沟通:每日晨间查房时用“三句话法则”:“小宇今天耳朵分泌物少了一半”(肯定进展)、“体温比昨天降了0.3℃,说明药物有效”(传递希望)、“明天我们教您在家怎么给宝宝清理耳朵”(赋予能力);主动留科室电话,告知“晚上耳朵疼得厉害随时打过来”。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小儿急性中耳炎的并发症就像“隐藏的地雷”,早发现、早处理是关键。结合小宇的情况,我们重点关注以下3类:局部扩散:鼓膜穿孔扩大、乳突炎观察要点:耳痛突然加剧,耳后乳突区红肿压痛(小宇目前乳突区无红肿);外耳道脓液突然减少(可能引流受阻)或增多(炎症进展);体温持续不退或复升。护理:加强耳部清理频次(必要时每日3次),监测乳突区皮肤温度(正常与对侧相近),发现红肿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完善颞骨CT。颅内扩散:脑膜炎、脑脓肿(虽少见但凶险)观察要点:患儿出现剧烈头痛(婴幼儿表现为拍头、尖叫)、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意识改变(嗜睡或烦躁不安);小宇目前无上述症状,但需警惕(尤其发热超过5天者)。护理:密切观察精神状态,每2小时评估一次(如呼唤姓名反应、眼神是否灵活);测量前囟(未闭合患儿)是否隆起(小宇前囟已闭合);避免用力按压患儿头部。听力损伤观察要点:患儿对声音反应迟钝(如叫名字无转头)、看电视音量调大;急性炎症期因中耳积液可能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小宇耳镜检查示鼓膜穿孔,需待炎症控制后复查听力)。护理:向家长强调“即使耳朵不流脓了,也要1个月后复查听力”;避免在患儿患侧大声喊叫(防止声波冲击)。0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是我们送给家长的“安心锦囊”。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生活细节。疾病知识告诉家长:“宝宝的耳朵就像小房子,感冒时细菌从鼻子后面的通道(咽鼓管)溜进去,在‘小房子’里打架,就会发炎流脓。及时清理脓液、用抗生素,就能帮宝宝打败细菌。”用药指导重点强调:“滴耳液要提前放在手心里捂热,滴完侧躺5分钟;抗生素要按时吃,即使耳朵不流脓了也要吃完10天(医生根据体重开的量),不然细菌会‘卷土重来’。”生活护理231体位:喂奶时抬高头部,避免躺着喝奶;睡眠时患侧在下(促进引流)。清洁:洗澡时用棉花球塞住外耳道口(勿深入),避免进水;若不慎进水,用干棉签轻擦外耳道(深度不超过0.5cm)。擤鼻:教宝宝“轻轻擤,不捏紧两个鼻孔”(示范: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另一侧轻轻呼气)。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吃鸡蛋、鱼肉、蔬菜水果),避免挑食;流感季节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及时就医:感冒后若宝宝抓耳朵、哭闹、睡眠差,即使没流脓也要来医院(早期用药能避免穿孔)。复诊指导明确告知:“出院后第3天、1周、1个月来门诊复查,查耳镜看鼓膜愈合情况;如果出现发热、耳痛复发、耳后红肿,立刻来医院!”08总结总结今天的查房结束时,小宇正趴在妈妈腿上玩小熊,右耳道口的纱布干干的——早上清理时只引出了少量淡黄色黏液。家长握着我的手说:“原来耳朵护理有这么多讲究,我们回家一定照您说的做。”小儿急性中耳炎伴流脓的护理,从来不是“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