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040.01A00DB65站用储气瓶组定期检验规则Periodicinspectionandevaluation2021-05-01实施2021-05-01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65/T4345—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荣、任国栋、邓勇、鲁文莉、周吉军、陈思宇、陈红峰、张小垒、阿里马斯·阿里木、王琨博、高超、马丽娟、巴特德力格、张稳、张扬、陈海坤、谢璐、赵振虎、毛民·阿斯哈尔、谢志坚、邓涛。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河北东路188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0011DB65/T4345—20211本文件规定了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的站用储气瓶组(以下简称“站用瓶组”)定期检验与评定的术语和定义、检验机构与检验周期、定期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定期检验项目与方法、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定期检验结论与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设计压力为10MPa~27.5MPa,单只水容积为150L~3000L,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充装压缩天然气的站用储气瓶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GB/T35013承压设备合于使用评价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47013.9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TS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700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站用储气瓶组storagecylinderunitforgasstations通过管道将多个大容积钢质瓶式压力容器连成一个整体的用于加气站、充装站等的储气装置。裂纹crack金属原子的结构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腐蚀corrosionDB65/T4345—20212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通常为电化学性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常可导致金属、环境或由他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4检验机构与检验周期4.1检验机构及人员4.1.1检验机构应当按照TSGZ7001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定期检验工作。检验机构应当对储气瓶组定期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4.1.2从事检验和检测的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资格证书。4.2检验周期4.2.1检验周期的确定设计使用年限内的站用瓶组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安全状况等级(设计使用年限依据设计文件),按照以下要求确定:a)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3年~4年检验1次;b)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每3年检验1次;c)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监控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d)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4.2.2检验周期的缩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瓶组,定期检验周期应当适当缩短:a)介质或者环境对瓶组的腐蚀情况不明或者腐蚀情况异常;b)发现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且已经发生开裂的;c)发现明显材质劣化比较明显的;d)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检查的;e)检验中对其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怀疑的。4.2.3检验的提前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如遇到下列情况应提前申请定期检验:a)发现外观有严重腐蚀、机械损伤的;b)充装介质中,腐蚀成分含量不符合GB50156-2012中8.1.3相关规定的;c)发生火灾或其他影响安全使用的事故的;d)年度检查发现问题,影响安全使用的;e)经过重大修理或改造的;f)结构有问题或发现缺陷的;g)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机构认为有必要提前进行定期检验的。5定期检验前的准备工作5.1检验准备DB65/T4345—202135.1.1现场条件的通用要求使用单位和相关的辅助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检验前,现场至少具备以下条件:a)影响检验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按照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者拆除;b)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缺陷的部位,彻底清理干净,露出金属本体;进行无损检测的表面需达到NB/T47013.3-2015、NB/T47013.4的有关要求。5.1.2专项要求站用储气瓶组开瓶口检验及其拆卸应符合以下要求:a)若需打开瓶口检验,应当根据介质的性质,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将气瓶内残气、残液排出(惰性气体进行置换),达到检验条件,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b)定期检验过程中,瓶体、气瓶端塞、管路、阀门、安全附件的拆卸和检验后的安装工作,应当由原气瓶制造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委托的单位进行,并对其施工质量负责。5.2资料审查5.2.1技术资料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审查以下资料:a)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单位资质证明,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b)制造资料,包括制造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竣工图、钢印标记等,以及监检证书;c)储气瓶组安装竣工资料;d)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资料,包括施工方案和竣工资料;e)使用管理资料,包括《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以及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运行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f)检验、检查资料,包括定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定期检验报告。5.2.2审查要求5.2.2.1资料审查发现使用单位未按照要求对储气瓶组进行年度检查,以及发生使用单位变更、更名等使储气瓶组的现时状况与《使用登记表》内容不符,而未按照要求办理变更的,检验机构应当向使用登记机关报告。5.2.2.2资料审查发现储气瓶组未按照规定实施制造监督检验(进口储气瓶组未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或者无《使用登记证》,检验机构应当停止检验,并且向使用登记机关报告。6定期检验项目与方法6.1检验项目站用储气瓶组定期检验项目,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表面及埋藏缺陷检测、安全阀检验、管路和阀门检验为主,必要时对瓶口内螺纹处增加表面缺陷检测。检验中发现不可确定的复杂及严重缺陷时,需将瓶体拆卸进行进一步检验。DB65/T4345—202146.2宏观检验宏观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检验前,如需进行内部检验,内壁应当保证清洁、干燥等;必要时,在检验前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表面进行清理,如发现内部存在过多的残渣和残液,应当对其腐蚀性进行评价;b)核对瓶体钢印标志内容,并且逐只登记其编号;c)检查气瓶外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机械损伤、腐蚀、划伤、鼓包、火焰烧伤、电弧灼伤、颈部折叠等;d)当需打开瓶口检验时,检查瓶口内螺纹是否存在裂纹、腐蚀、及其他损伤。6.3壁厚测定现场检验时,壁厚测定位置应选择易发生腐蚀部位,应包括排污管底部位置和瓶肩与瓶嘴过渡段附近位置。壁厚测定时,如果发现母材存在分层缺陷,应当增加超声波检测,查明分层分布以及与母材表面的倾斜度,并且作图记录。6.4表面及埋藏缺陷检测表面及埋藏缺陷检测,应当采用声发射检测、超声检测方法进行,必要时增加渗透检测。6.4.1声发射检测声发射检测按NB/T47013.9执行,检测过程中应将声发射探头置于气瓶两端,处于同一轴线上,确保系统能准确定位,如图1所示;图1气瓶声发射探头布置示意图6.4.2.1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自动化超声检验:a)现场检验中有无法确定的缺陷或者损伤的;b)声发射信号数量分布范围广,有较多聚类信号或比较密集的;c)循环次数接近设计循环次数的;d)手动超声发现缺陷的,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e)检验人员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的。6.4.2.2自动化超声检测要求对筒体直段进行100%扫查,超声波检测设备应当具备C扫描记录和轴向环向缺陷的检测功能,检测精度应能满足NB/T47013.3-2015要求。6.4.3手动超声波检测6.4.3.1基本要求对瓶体外表面周向、轴向进行手动超声波检测,并且记录检测部位、缺陷性质、尺寸、位置等信息。DB65/T4345—20215手动超声波检测,一般选择以下位置:a)重点检测排污管附近易于集油的位置,瓶肩,瓶肩与瓶口过渡段;b)检测部位分别为瓶肩两端及中间部位,检测总面积不低于1m²。6.4.3.2超声波复验当声发射及自动化超声检测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采用手动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复验:a)声发射检测中Ⅱ级声发射定位源可根据被检件的使用情况和声发射定位源部位的实际结构来确定是否需要验证,Ⅲ级或IV级声发射定位源应进行验证;b)声发射检测在两探头内任意部位出现3次以上声发射聚类源定位信号,瓶体这一位置附近定位误差范围内的位置应进行验证;c)自动超声波检测中发现的缺陷,应当进行手动超声波检测复验。6.4.3.3检测标准手动超声波检测应按NB/T47013.3-2015执行。6.4.4渗透检测当打开瓶口检验时,应对瓶口内螺纹可以检测到的部位、不锈钢排管焊接接头进行渗透检测,并且记录检测部位、缺陷性质、尺寸、位置等信息。渗透检测应按NB/T47013.5执行。6.5安全阀检验安全阀检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a)选型是否正确;b)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c)安全阀和排放口之间的截止阀是否处于全开位置及铅封是否完好;d)安全阀是否泄漏。6.6管路和阀门检验检查金属管路有无变形、裂纹、凹陷、扭曲或者其他损伤,对管道焊缝部位应进行表面渗透检测;检查阀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泄漏,开闭是否正常。6.7耐压试验定期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或检验机构对瓶组的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的试验参数(试验压力、温度等以本次定期检验确定的允许(监控)使用参数为基础计算)、准备工作、安全防护、试验介质、试验过程、合格要求等按照TSG21相关规定执行。7安全状况等级评定7.1评定原则定期检验后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如下:a)安全状况等级根据瓶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为评定等级;b)需要改造或者修理的瓶组,按照改造或者修理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7.2等级评定DB65/T4345—202167.2.1材料问题主要受压元件材料与原设计不符、材质不明,按照TSG21相关要求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a)用材与原设计不符,如果材质清楚,强度校核合格,经过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检验人员认为可以安全使用的,不影响定级;如果使用中产生缺陷,并且确认是用材不当所致,可以定为4级或者5级;b)材质不明,对于经过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强度校核合格的(按照同类材料的最低强度进行),在常温下工作的瓶组,可以定为3级或者4级;环境温度低于同类材料设计温度时,定4级或5级。7.2.2表面裂纹、凹坑及机械损伤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允许对影响定级的缺陷进行处理:a)表面有裂纹未消除的,定5级,裂纹消除后经凹坑计算可以通过的,定3级,否则定4级或5级;b)表面机械损伤打磨处理,圆滑过渡处理后经凹坑计算可以通过的,定3级,否则定4级或5级;c)瓶口内螺纹机械损伤或腐蚀导致锥形螺纹有效螺纹长度小于规定值或直螺纹有效啮合螺纹数小于6个,定3级,情况严重时定4级或5级。7.2.3腐蚀7.2.3.1分散的点腐蚀如果腐蚀深度不超过名义壁厚扣除腐蚀余量后的1/3,不影响定级,如果在任意200mm直径的范围内,点腐蚀的面积之和不超过4500mm²,或者沿任一直线的点腐蚀长度之和不超过50mm;不影响定级;否则定4级或5级;7.2.3.2均匀腐蚀如果按照剩余壁厚(实测壁厚最小值减去至下次检验期的腐蚀量)强度校核合格的,定3级;否则定4级或5级;7.2.3.3局部腐蚀腐蚀深度超过壁厚余量的,应当确定腐蚀坑形状和尺寸,并且充分考虑检验周期内腐蚀坑尺寸的变化,进行凹坑计算。能通过计算的,定3级,否则定4级或5级。7.2.4埋藏缺陷手动超声波检测评定依据NB/T47013.3-2015的5.8条承压设备用无缝钢管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的要求。超声波检测评定结果为I级的,瓶组安全状况等级定2级或3级;超声检测评定结果为Ⅱ级的,瓶组安全状况等级定4级或5级。7.2.5鼓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鼓包,瓶组安全状况等级定为5级。7.2.6母材分层母材有分层的,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a)与自由表面平行的分层,不影响定级;DB65/T4345—20217b)与自由表面夹角小于10°的分层,可以定为2级或者3级;c)与自由表面夹角大于或者等于10°的分层,检验人员可以采用其他检测或者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判定,确认分层不影响瓶组安全使用的,可以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5级。7.2.7划伤、火焰烧伤、电弧灼伤、颈部折叠及结构问题划伤、火焰烧伤、电弧灼伤、颈部折叠及结构问题等,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a)瓶体划伤深度小于0.4mm的,应进行打磨处理,圆滑过渡,定2级或3级;否则按局部减薄定级,不满足局部减薄定级条件时,参考GB/T3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教育大数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前景研究
- 2025-2030教育信息化即服务市场格局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抗菌肽生物农药登记政策松绑与农田应用效果跟踪报告
- 2025-2030抗菌抗病毒材料在家电产品应用趋势与技术壁垒研究报告
- 2025-2030户外露营装备消费升级趋势与细分赛道机会识别
- 2025-2030户外活动时间与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剂量效应研究
- 2025-2030慢性病管理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逻辑分析报告
- 2025-2030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信效度检测技术发展报告
- 2025-2030微生物组学与儿童认知发育关联性的商业应用前景预测
- 2025-2030律师行业专业化分工与团队协作模式分析报告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GB/T 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 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 GA/T 1476-2018法庭科学远程主机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 《矩阵论》研究生教学课件
- 操作系统第一章答案
- 民用爆炸物品报废及销毁制度(附表单)
- 五大手册-MSA测量系统分析课件
- 小学反邪教工作方案及材料
- 电厂钢结构防腐油漆施工方案(技术规范)
- 供应商审核表-供应商评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