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综合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综合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综合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综合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综合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单选题)在《沙恭达罗》中,豆扇陀留给沙恭达罗的定情信物是()

A.戒指

B.项链

C.手镯

D.宝石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祢衡《鹦鹉赋》的艺术表现特点是()。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比喻象征

D.铺排夸饰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清中期宗法宋诗的诗歌理论是()

A.格调说

B.神韵说

C.肌理说

D.性灵说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

A.认知过程

B.能力

C.情感过程

D.心理特征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坚毅卓绝、不畏艰险、富有冒险精神的哑巴形象的作品是()

A.《山之子》

B.《纤夫》

C.《送报夫》

D.《老马》

正确答案:A

7、(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是()

A.怕.乎無爲,澹乎自持。

B.子爲父死,亡所恨.。

C.項王、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

D.下臣不幸,屬當戎行.。

正确答案:D

8、(单选题)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A.《怀旧》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孔乙己》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谢朓“灞涘望长安”出自“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A.陈琳

B.曹丕

C.王粲

D.左思

正确答案:C

10、(单选题)表现了悼惜残春之感及迁逝之悲的词作是()

A.《踏莎行》(候馆梅残)

B.《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C.《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多选题)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

A.他律性

B.形式符号性

C.开放性

D.自律性

E.兼容性

正确答案:ABC

2、(多选题)德国“狂飙突进”作家的创作主张是()

A.否定现存的封建制度,主张“返回自然”

B.消除迷信,恢复理性的权威

C.提倡民族意识,要求民族解放

D.追求个性解放,推崇天才

E.强调文学的民族风格

正确答案:ACDE

3、(多选题)不能跟声母t相拼的韵母是()A.enB.oC.inD.ieE.uen正确答案:ABC4、(多选题)“以道制欲”()

A.有助于主体情感的任意发泄

B.反映了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和净化

C.容易造成对情欲的过分压抑

D.有助于美育的正常实施

E.体现了美育的强制性

正确答案:BD

5、(多选题)由“s必然是p为真”,可推出()

A.s可能是p为真

B.s可能不是p为真

C.s必然不是p为假

D.s必然不是p为真

E.s可能是p为假

正确答案:AC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三、填空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1、(填空题)《海滨故人》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庐隐

四、判断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1、(判断题)“新娘”和“新书”属于不同的语法单位。

正确答案:

正确

5、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问答题)文化现象

正确答案: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2、(问答题)简述江淹《别赋》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答:江淹《别赋》并非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而是对人间种种别离作类型化的刻画。作者将离愁别绪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人之常情,叙写不同的离别场面,渲染不同的氛围,表现不同离别引起的哀痛与创伤。艺术特色:(1)结构上采取由总到分的方式。(2)大量用典,使语言精练,表示含蓄,扩展辞句内涵。(3)《别赋》辞藻绚丽,词语生动丰富。

3、(问答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尾处为什么要写两人墓地上梧桐松柏交相覆盖、鸳鸯日夕和鸣

正确答案:诗的结尾写刘、焦墓地梧桐松柏枝叶交相覆盖、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象征着男女主人公贞洁爱情的不朽,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可贵精神的赞颂和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借此告诫后世人不要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4、(问答题)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1)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汉语的“书”叫shū,英语的“书”叫book,这没有什么理据可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因此原则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凳”为什么叫“凳”,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初始语言符号;可是“长凳”为什么叫“长凳”就不完全是任意的。

(2)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是无法随意改变的。社会的约定俗成决定语言符号对使用者而言必然具有强制性。如果个人能够任意改变语言,互相就听不懂了,语言也就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汉语“人”“车”“我”等基本词的音义结合,社会约定俗成之后,是不能朝令夕改,由个人随意变更的。

(3)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音与义之间是能够变化的。例如汉语的“脸”原指两颊的上部,后来指整个面部,人的脸没有变,语言符号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