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下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七下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2.品味语言,领悟诗情。
3.知人论世,解读落花。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2)品味语言,领悟诗情。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解读落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解题入诗
1.猜猜他是谁?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其一二五)
龚自珍
设计思路:引出诗人,激发学习兴趣。
2.解题入诗
“己亥"是指年份,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题目是点明这是诗人在己亥年写的一组诗。此诗指的时间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
“杂诗”指这是一组自叙诗。己亥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即兴写下一首又一首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二、诵读闯关感悟诗情
学校将组织“与诗同行"诗歌主题月活动,要进行诵读比赛,本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个关卡的诵读闯关,选拔出前两组同学代表班级出赛。
(一)第一关:音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师范读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朗读指导:1.以“二二三”拍划分节奏停顿;2.注意字音重读;利用延长声音来增强情感。
(2)齐读
(二)第二关:意读:理解诗意,读出意蕴
(1)理解诗意:请同学们根据注释,写出本首诗歌的意思,进行组内分享,感受诗意中的韵味。
诗意明确:昏黄落日斜斜地映照大地,离愁浩浩荡荡,弥漫无边,诗人一边吟诵着诗歌,一边将马鞭向东一挥,从那走出城去就是遥远的天涯。那满地的落花定不是无情之物,它会变作春天的泥土,更深情地呵护着正在生长的鲜花。
(2)读出意蕴:学生诵读示范
设计思路:在书写诗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想象与文字去感受诗句之美和情意之美,再读诗歌,初步走进诗歌。
(三)第三关:情读:解读意象,读出情味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思考以下两个问题:诗歌前面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如何理解“落花"意象。
(1)诗歌前面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离愁
(2)为何而离,为何而愁?
生平经历: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家族三代为高官,母亲是大学问家段玉裁之女。从小爱学习且早慧,十五岁诗集就已编年成册。二十八岁以举人挑选为中书内阁,从政二十余载。政治上主张割除弊政,抵制外来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黜鸦片,个性刚直不阿,揭露时弊,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于是在1839年辞官回乡。
时代背景:《己亥杂诗》作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答案:诗人是因官场的排挤和打击而离开京城,也因离京而愁绪浓浓:
离京之不舍壮志未酬之苦对国家百姓之忧
总结:学诗之法:知人论世
(3)诗人又是如何写“离愁”的呢?
答案:诗歌中诗人以“白日斜"为背景,用夕阳西斜时天色蒙蒙,微薄的云层之下夕阳惨白而无光芒的情景,渲染出日暮途穷的伤感。
“天涯”二字更是写出自己与京城和理想的距离。
“吟鞭"一指既有离去时的洒脱,也有从此天涯的“离愁”。
诗人以“白日"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更以“浩荡"来修饰离愁。“浩荡离愁”中的“浩荡"更是将诗人愁思无穷无尽地在心中翻滚奔腾的情状展现在我们眼前。
总结:学诗之法:品读意象
(3)能否将“浩荡”换成“浩瀚"浩渺”等词?
浩:水势阔大
荡:水势摇荡波动之义
“涤荡犹摇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屈原《九歌·河伯》
答案:不可以。因为“浩荡"浩瀚”“浩渺"虽都具有“浩”所蕴含的水势阔大之意,而唯有“荡"有摇荡波动之义,有一层波涛如怒、奔腾汹涌的意味,用以形容诗人离京时的心绪情思格外贴切,这是“浩渺”等词无法比拟的。
总结:学诗之法:换词推敲
设计思路:抓住“离愁"二字,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去理解诗人离京时的愁绪,感受诗人愁绪背后的为国为民的志向和情怀,为理解“落花”意象做铺垫。再以“离愁"为线,让学生抓住“白日”“天涯"两个意象,深入诗人的离愁之境,让学生学会品读意象。用换词推敲之法,让学生感受诗人离愁的奔腾汹涌,学会读诗、读情。
2.(1)如何理解“落花”意象?
答案:落红即落花,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落红自比,春泥所护之“花"喻指国家、人民。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要像落红化作春泥去呵护花朵那样报效国家,报效人民。表现了作者自我牺牲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
(2)探究“落花”意象背后独特的表达。
答案:“落红"本是悲伤之事,但龚自珍却宣告:我这片落红绝不会化作无情的没有生命之物,我花落归根化为春泥,要去滋润未来的花朵,孕育未来五彩缤纷的春天。
3.探究诗人的“落花”精神的践行
公元1839年春,辞官南下,去江苏的丹阳云阳书院担任讲席,后又兼任了他父亲主持的杭州紫阳书院的讲席,从事教育工作。
龚自珍主张“更法"、“改图”,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在诗文中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之风。晚年辞官归乡在书院讲学是他传播新思想,唤醒世人的途径。他像落花一般燃烧了自己,去点亮昏暗浑浊的世界。
4.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落花"精神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翻译:不要怪我如此爱花惜花,我自己的身世也和落花一样。)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己亥杂诗·其一》
(我南渡之前就编好了百卷书籍,先生我如今又要续写编年的诗文了。)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翻译: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总结:1818年,26岁的龚自珍感叹“身世依然是落花”,以落花自比自己飘零的身世,但是1839年,47岁的他诗人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唱出时代强音。“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是他离京后的文学理想,是辞官后诗中不屈不挠重整旗鼓的豁达心境的表达。“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用奇特的想象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这是他理想的高歌。
可见“落花"的精神中饱含他的爱国热情,豁达情怀,我们也要学习他落花般的文化精神,燃烧自己,点亮世界,让“落花”不再悲沉!
(四)第四关:美读:小组合作,配乐美读
学生配乐美读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 全省地税系统XXXX年时事政治和业务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粉丝经济变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心脏移植配型技术-洞察及研究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地理(含答案)
- 包头希铝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涉外案件引渡管理办法
- 深圳专家费用管理办法
- 催化原理中科院课件
- 自来水管道安装工程人工承包与后期维护管理协议
- YY 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317人(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
- 中小学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图文ppt
- 20客户画像与标签管理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9版)(范本模板)
-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8000字》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
- (中职)PLC实训课件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 QC成果施工现场移动式网络布设及监控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教案
-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2022-0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