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二中7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已知为的外角,,,那么的度数是()A.30° B.40° C.50° D.60°2、如图,在和中,已知,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只需再添加的一个条件不可以是()A. B. C. D.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A.3cm B.4cm C.7cm D.10cm4、如图,D为∠BAC的外角平分线上一点,过D作DE⊥AC于E,DF⊥AB交BA的延长线于F,且满足∠FDE=∠BDC,则下列结论:①△CDE≌△BDF;②CE=AB+AE;③∠BDC=∠BAC;④∠DAF=∠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5、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2、4、7 B.4、5、9 C.5、8、10 D.1、3、66、如图,在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与高,,CD的长为5,则的面积为()A.8 B.10 C.20 D.407、如图,点C在∠AOB的OB边上,用尺规作出了∠NCE=∠AOD,作图痕迹中,弧FG是()A.以点C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C.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且第三边长为整数,这样的三角形周长最大的值为()A. B. C. D.9、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3,6 B.2,4,7 C.3,3,5 D.3,3,710、小明把一副含有45°,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45°,∠D=30°,则∠a+∠β等于()A.180° B.210° C.360° D.270°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如图所示的6×6网格,点A,B,C,D,E,F,G,H都在格点上.其中到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是_________.2、如图,∠AOB=90°,OA=OB,直线l经过点O,分别过A、B两点作AC⊥l于点C,BD⊥l于点D,若AC=5,BD=3,则CD=_______.3、如图,∠C=∠D=90°,AC=AD,请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________.4、如图,A,B在一水池的两侧,,,AC,BD交于点E,,若,则水池宽______m.5、在△ABC中,若AC=3,BC=7则第三边A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6、如图,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若AD=3cm,BE=1cm,则DE=_________.7、如图,△ABC中,BD平分∠ABC,AD垂直于BD,△BCD的面积为58,△ADC的面积为30,则△ABD的面积等于______.8、如图,△ABC中,∠B=20°,D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ACD=60°,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__度.9、如图,两根旗杆CA,DB相距20米,且CA⊥AB,DB⊥AB,某人从旗杆DB的底部B点沿BA走向旗杆CA底部A点.一段时间后到达点M,此时他分别仰望旗杆的顶点C和D,两次视线的夹角∠CMD=90°,且CM=DM.已知旗杆BD的高为12米,该人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米,则这个人从点B到点M所用时间是_____秒.10、如图,AC平分∠DAB,要使△ABC≌△ADC,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三、解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1、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因无法直接测量,经小组讨论决定,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两点的点O,连接AO并延长到点C,使AO=CO;连接BO并延长到点D,使BO=DO,连接CD并测出它的长度.(1)根据题中描述,画出图形;(2)CD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2、如图,中,,点P在AB上,点Q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PQ与BC相交于点D.点F在BC上,过点P作BC的垂线,垂足为E,.(1)求证:.(2)请猜测:线段BE、DE、CD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3、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要求:将已有图形根据题意补充完整,并据此写出己知、求证和证明过程.4、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3,DC=5,动点M从A点出发沿线段AD—D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D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ME⊥PQ于点E,NF⊥PQ于点F,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在运动过程中当M、N两点相遇时,求t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DM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当DEM与DFN全等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DN的长.5、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线段CD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且点D在边AB上,画出线段CD.(2)△CBE≌△CBD,且点E在格点上,画出△CBE.6、如图1,AM为△ABC的BC边的中线,点P为AM上一点,连接PB.(1)若P为线段AM的中点.①设△ABP的面积为S1,△ABC的面积为S,求的值;②已知AB=5,AC=3,设AP=x,求x的取值范围.(2)如图2,若AC=BP,求证:∠BPM=∠CAM.-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ACD=60°,∠B=20°,∴∠A=∠ACD−∠B=60°−20°=4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2、B【分析】添加AC=AD,利用SAS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添加∠D=∠C,利用AAS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添加∠CBE=∠DBE,利用ASA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详解】解:A、添加AC=AD,利用SAS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添加BC=BD,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添加∠D=∠C,利用AAS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添加∠CBE=∠DBE,利用ASA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3、C【分析】设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cm,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详解】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是xcm.则7-3<x<7+3.即4<x<10,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4、D【分析】利用AAS证明△CDE≌△BDF,可判断①④正确;再利用HL证明Rt△ADE≌Rt△ADF,可判断②正确;由∠BAC=∠EDF,∠FDE=∠BDC,可判断③正确.【详解】解:∵AD平分∠CAF,DE⊥AC,DF⊥AB,∴DE=DF,∠DFB=∠DEC=90°,∵∠FDE=∠BDC,∴∠FDB=∠EDC,在△CDE与△BDF中,,∴△CDE≌△BDF(AAS),故①正确;∴CE=BF,在Rt△ADE与Rt△ADF中,,∴Rt△ADE≌Rt△ADF(HL),∴AE=AF,∴CE=AB+AF=AB+AE,故②正确;∵∠DFA=∠DEA=90°,∴∠EDF+∠FAE=180°,∵∠BAC+∠FAE=180°,∴∠FDE=∠BAC,∵∠FDE=∠BDC,∴∠BDC=∠BAC,故③正确;∵∠FAE是△ABC的外角,∴2∠DAF=∠ABC+∠ACB=∠ABD+∠DBC+∠ACB,∵Rt△CDE≌Rt△BDF,∴∠ABD=∠DCE,BD=DC,∴∠DBC=∠DCB,∴2∠DAF=∠DCE+∠DBC+∠ACB=∠DBC+∠DCB=2∠DBC,∴∠DAF=∠CBD,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外角的性质等,熟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灵活寻找条件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不能构成三角形,此项不符题意;B、,不能构成三角形,此项不符题意;C、,能构成三角形,此项符合题意;D、,不能构成三角形,此项不符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关键.6、C【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出CB的长为10,再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AD是边BC上的中线,CD的长为5,∴CB=2CD=10,的面积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面积公式,解题关键是明确中线的性质求出底边长.7、D【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步骤即可得.【详解】解:作图痕迹中,弧FG是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尺规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步骤.8、C【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根据第三边是整数,从而求得周长最大时,对应的第三边的长.【详解】解:设第三边为a,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7-3<a<3+7,即4<a<10,∵a为整数,∴a的最大值为9,则三角形的最大周长为9+3+7=1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9、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因为,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因为,所以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因为,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10、B【分析】已知,得到,根据外角性质,得到,,再将两式相加,等量代换,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所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E【分析】到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是对角线的交点,连接对角线,直接判断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连接BD、AC、GA、GB、GC、GD,∵,,∴到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是,该点为对角线的交点,根据图形可知,对角线交点为E,故答案为:E.【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是通过连接辅助线,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点的位置.2、2【分析】首先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BOD,然后利用AAS证明△ACO≌△ODB,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AC=OD=5,OC=BD=3,根据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求出CD的长度.【详解】解:∵AC⊥l于点C,BD⊥l于点D,∴∠ACO=∠ODB=90°,∵∠AOB=90°,∴∠A=90°﹣∠AOC=∠BOD,在△ACO和△ODB中,,∴△ACO≌△ODB(AAS),∴AC=OD=5,OC=BD=3,∴CD=OD﹣OC=5﹣3=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同角的余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证明△ACO≌△ODB.3、BC=BD【分析】根据HL证明△ACB和△ADB全等解答即可.【详解】解:在Rt△ACB和Rt△ADB中,,∴△ACB≌△ADB(HL),∴BC=BD,故答案为:BC=BD(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HL证明△ACB和△ADB全等解答.4、80【分析】根据“”证明即可得出.【详解】解:∵,,∴,在和中,,∴,∵,∴,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5、4<AB<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直接求解即可.【详解】解:∵在△ABC中,AC=3,BC=7,,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角形中第三边的长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其他两边之和.6、2cm【分析】易证∠CAD=∠BCE,即可证明BEC≌△DAC,可得CD=BE,CE=AD,根据DE=CE-CD,即可解题.【详解】解:∵∠ACB=90°,∴∠BCE+∠DCA=90°.∵AD⊥CE,∴∠DAC+∠DCA=90°.∴∠BCE=∠DAC,在△BEC和△DAC中,∵∠BCE=∠DAC,∠BEC=∠CDA=90°.BC=AC,∴△BEC≌△DAC(AAS),∴CE=AD=3cm,CD=BE=1cm,DE=CE-CD=3-1=2cm.故答案是:2cm.【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CDA≌△BEC是解题的关键.7、28【分析】延长交于,由证明,得出,得出,进而得出,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如图所示,延长交于,∵平分,,∴,,在和中,,∴,∴,∴,,∴.故答案为:28.【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是解题关键.8、40【分析】直接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解:∵∠B=20°,∠ACD=60°,∠ACD是△ABC的外角,∴∠ACD=∠B+∠A,∴,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本题的关键9、4【分析】先说明,再利用证明,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米,再根据线段的和差求得BM的长,最后利用时间=路程÷速度计算即可.【详解】解:∵,∴,又∵,∴,∴,在和中,,∴,∴米,(米),∵该人的运动速度,他到达点M时,运动时间为s.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证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AB=AD(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SAS即可证明△ABC≌△ADC.【详解】添加AB=AD,∵AC平分∠DAB,∴∠BAC=∠DAC又AC=AC∴△ABC≌△ADC(SAS)故答案为:AB=AD(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解答题1、(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要求作出图形即可;(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图形如图所示:(2)连接AB.在△AOB和△COD中,,∴△AOB≌△COD(SAS),∴AB=CD,∴CD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2、(1)见解析;(2)【分析】(1)利用所给条件,直接证明,即可得到条件.(2)先利用的性质以及角的关系,证明,进而证明,再利用全等性质,找到相等的边,最后利用线段之间的关系,即可证明结论.【详解】(1)证明:∵,∴,在和中,∴,∴,∵,∴.(2)解:关系为:证明:有(1)可知:,,,在中,,,,,,,在和中,,,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应用题目所给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边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是把最长边分成两部分,分别证明和两条较短的边相等,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见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和命题写出已知求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B′,AB=A′B′,∠BAC=∠B′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AD=∠B′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BAD≌△B′A′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如图,已知:△ABC≌△A′B′C′,AD、A′D′分别是∠BAC和∠B′A′C′的角平分线,求证:AD=A′D′,证明:∵△ABC≌△A′B′C′,∴∠B=∠B′,AB=A′B′,∠BAC=∠B′A′C′,∵AD、A′D′分别是∠BAC和∠B′A′C′的角平分线,∴∠BAD=∠BAC,∠B′A′D′=∠B′A′C′,∴∠BAD=∠B′A′D′,在△BAD和△B′A′D中,,∴△BAD≌△B′A′D′(ASA),∴AD=A′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能求出△BAD≌△B′A′D′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AS,SSS,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4、(1)2;(2)当0≤t≤3时,DM=3-t,当3<t≤8时,DM=t-3;(3)2或1【分析】(1)根据题意得:,解得:,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得:当0≤t≤3时,AM=t,则DM=3-t,当3<t≤8时,DM=t-3,即可求解;(3)根据ME⊥PQ,NF⊥PQ,可得∠DEM=∠DFN=90°,再由∠ADC=90°,可得∠DME=∠FDN,从而得到当DEM与DFN全等时,DM=DN,根据题意可得M到达点D时,,M到达点C时,,N到达点D时,,N到达点A时,,然后分两种情况:当时和当时,即可求解.【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即在运动过程中当M、N两点相遇时,t的值为2;(2)根据题意得:当0≤t≤3时,AM=t,则DM=3-t,当3<t≤8时,DM=t-3;(3)∵ME⊥PQ,NF⊥PQ,∴∠DEM=∠DFN=90°,∴∠EDM+∠DME=90°,∵∠ADC=90°,∴∠EDM+∠FDN=90°,∴∠DME=∠FDN,∴当DEM与DFN全等时,DM=DN,∵M到达点D时,,M到达点C时,,N到达点D时,,N到达点A时,,当时,DM=3-t,CN=3t,则DN=5-3t,∴3-t=5-3t,解得:t=1,∴此时DN=5-3t=2,当时,DM=3-t,DN=3t-5,∴3-t=3t-5,解得:,∴DN=3t-5=1,综上所述,当DEM与DFN全等时,所有满足条件的DN的长为2或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动点问题,利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系统工程师团队考核方案及指标
- 财务分析师核心技能培养方案与学习安排
- 财务部门经理财务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案
-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文化建设
- 裂化工艺优化方案
- 智能生产中的可靠度工程师工作指南
- 细胞培养技术员岗位职责说明
- 运动康复师中级日常工作流程与技巧
- 滑雪指导员初级职业道德规范
- 保险培训师绩效考核方案年度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健康护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换电业务运营方案
- (2025)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JG/T 536-2017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 如何签拆除合同协议书
- 歼20课件教学课件
- 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培训
- 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
-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新消防法培训课件
-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