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感悟古诗词_第1页
第三节 感悟古诗词_第2页
第三节 感悟古诗词_第3页
第三节 感悟古诗词_第4页
第三节 感悟古诗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模块四

古诗词曲鉴赏B

考点突破练第三节感悟古诗词刷考点第三节刷考点考点解读考点7主旨情感中考设问

1.

[2023浙江台州中考]我们还可以通过诗题中“

”一词知

道诗人身处异乡。他想起“旧国”“故人”,流露出

之情。2.

[2023江苏镇江中考]下列诗句均写到夜船行止,表达的情感与本诗最为接

近的一项是(

)3.

[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诗的结尾很有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

样的主旨?中考解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领悟主旨,即领悟

诗歌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蕴涵的哲理。体味情感,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

感情、诗歌的感情基调等。提分步骤

考点8诗歌朗读中考设问

1.

[2024青海中考]下面的句子该如何划分朗读节奏呢?请用“/”标记出来。

(划两处)2.

[2023湖北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中考]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下阕

中的画线句子?请简述理由。(可从重音、节奏、语气、停连等方面任选一点

来谈)中考解读

该题型主要考查朗读时所用的语调情绪和对停连、重音的把握,实质上是在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和诗歌内容主旨

进行分析。提分步骤

篇一[2024河南焦作二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

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1.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丰富了

内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下列用典的句子在抒发感情上与本词最相

近的一项是(

D

)(2分)A.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C.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D.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D12345678【解析】本词中用典的句子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表现了词人希望如孙权

一样,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也暗示了词人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

愤恨。A项,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B项,表现出诗人宽大的胸怀与动人的

气魄,常用来激励人们,即使处于困境也要有乐观积极的精神。C项,既写出

了诗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D项,抒发

了诗人对国家、人民深切的担忧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批判。故选D。12345678“用典”的几种情形关键点拨123456782.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辛弃疾词作“于雄莽中别饶隽味”,意思

是在豪放大气词风之外又不乏意味深长之处。假如辛弃疾用本词发了一条朋

友圈,并在文字的最后配了一个表情,他会选择哪种表情?请你选择并结合

内容简述理由。(2分)

A

B

C12345678

(2分)【示例一】A忧伤。作者登北固楼遥望中原地区,内心十分忧伤,看到

奔流不息的江水,历史兴亡、物是人非的感慨油然而生。【示例二】B敬佩。“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生子当如孙仲

谋”,热情地赞扬了孙权的年少有为、雄才大略、不畏强敌。【示例三】C生气。词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充满

讽刺与愤慨。(2分)12345678

篇二[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甲】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乙】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丙】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12345678【诗词大意】【甲】黑夜降临,江面上月亮如钩,不时地有鱼儿跃出水面发出的

激起浪花的声音。【乙】蒙蒙细雨淋湿了衣服,雨丝却几乎看不见,枝上的花朵飘落

到地上,听不到一点声响。【丙】杏花飞落到帘幕之上,似乎把暮春的景色都驱散了,明月把

光照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丁】所有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上都不见人的

踪迹。123456783.

甲中“时有惊鱼掷浪声”是如何表现“静”的?请简要分析。(2分)

⁠(意对即可,2分)【解析】“时有惊鱼掷浪声”的意思为:时不时会有被惊扰的鱼儿跃出水

面,激起浪花的声音。侧面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侧面描写,用惊鱼跃出水面的击水声侧面衬托夜晚的宁静。12345678常见表现手法知识归纳123456784.

乙中“看不见”表现了“雨”怎样的特点?丙中点明时令的是哪个

词?(2分)

(2分)【解析】乙中,“细雨湿衣看不见”指细雨轻轻飘落淋湿了衣服,却几乎看

不见,表现了雨的细、小,增强了诗歌的静谧氛围。丙中,“余春”即春天

的末尾,明确点明时令。乙中雨的特点:细、小。(意对即可)丙中点明时令的词为:余

春。(2分)123456785.

一切景语皆情语。丁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分)【解析】丁中,“千山鸟飞绝”意思是所有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万

径人踪灭”描绘了所有道路上已无人行走,塑造了绝对幽静、沉寂的景象。

通过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高洁孤傲、不愿

随波逐流的思想感情。孤寂,高洁孤傲、不愿随波逐流。(2分)12345678篇三[2023湖北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中考改编]鹊踏枝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①。谁把钿筝②移玉柱③?穿帘

海燕④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

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注】①黄金缕:比喻新长嫩叶的柳条。②钿(diàn)筝:用螺丝装饰的古

筝。③移玉柱:弹奏筝。④海燕:燕子。12345678【诗词大意】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新展嫩叶的柳

条在风中摇曳多姿。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得那安栖的燕子,双双

穿帘飞去。放眼望去尽是游丝落絮。那盛开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

雨,逐渐凋零。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得沉沉睡去,正在睡酣

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无寻处了。123456786.

为更好地呈现朗诵效果,有同学提议为本词选择一幅图片,作为舞台背景

素材。右图是否合适?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2分)【示例】不适合。画面中展现的是一位女性对着树发呆的场景,而词

中展现的是主人公独守空闺,美梦初醒,杨柳依依、柳絮飘飞、莺鸟啼

叫的场景。(2分)12345678【解析】这首词上阕写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鹅黄

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摇曳多姿。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得那安栖的

燕子,双双穿帘飞去。下阕写柳絮飘飞,红杏花开,清明雨下。莺鸟啼叫,

吵醒了睡梦中的主人公。而画面中展现的是主人公坐在树下,看着树发呆,

与诗歌内容不符。本题为开放题,表明看法,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7.

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下阕中的画线句子?请简述理由。(可从重音、节奏、

语气、停连等方面任选一点来谈)(2分)

(2分)【示例】可在“浓睡觉来”“惊残好梦”后停顿,并将“来”“梦”

两字的声音拉长,并重读“乱”“无寻处”,以体现闺中人被莺鸟的叫

声惊醒,还未完全清醒,想着做的是什么梦的场景,表现了闺中人内心

的烦乱与伤感惆怅。(2分)12345678【解析】下阕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得沉沉

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无寻处

了。闺中人好不容易沉睡却被莺啼声吵醒,美好的梦境荡然无存。“乱”既

指莺啼声之乱,又是闺中人思绪烦乱的表现,“无寻处”表现了闺中人的伤

感惆怅,因此应重读“乱”“无寻处”。另外,“浓睡觉来”才听到“莺乱

语”,“惊残好梦”所以梦“无寻处”,因此“浓睡觉来”“惊残好梦”后

应停顿,且“来”和“梦”可以适当拖长,以体现从睡梦到现实的过渡。朗

读时语气应舒缓、凝重,以表达惆怅、伤感的情绪。据此任选一个角度作

答,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篇四[2024浙江宁波模拟]【甲】同水部张员外籍①曲江②春游寄白二

十二舍人③[唐]韩愈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乙】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

曲江见寄[唐]白居易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12345678【注】①水部张员外籍:唐代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②曲江:唐

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③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曾任

中书舍人。12345678【诗词大意】【甲】淡淡的阴云薄雾在傍晚四散开,万里青天白日朗朗映照

着楼台。曲江上春水涨满,两岸繁花千树,你有什么事那么忙啊一

直不肯来?【乙】在我的小园中刚刚种下了红樱树,我悠闲地绕着这些花儿漫

步便当作春游。我又何必再跟随那鞍马队伍,去泥泞的雨中到曲江边上

游览呢?123456788.

诗词是案上的山水。请你完成下面的解说任务。(7分)小智:两位诗人为了什么事互相写诗酬答?小慧:(1)

。(2分)

(意近即可,2分)韩愈邀请白居易去踏春,白居易未赴约,一个写诗问缘由,

一个写诗说原因(意近即可,2分)【解析】根据两首诗歌题目名称及“有底忙时不肯来”“何必更随鞍马队,

冲泥蹋雨曲江头”可知,韩愈邀请张籍、白居易同游曲江,但白居易未赴

约。游玩归来,韩愈写下这首诗,寄给白居易,白居易亦写诗酬答。即一个

写诗问缘由,一个写诗说原因。12345678小智:哦,原来如此。我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为你描绘韩愈诗中所写的美

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