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演讲人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2025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诊疗查房课件01前言前言作为从事眼科护理工作十余年的临床护士,我深知斜视诊疗中“精准”与“温度”的双重意义。部分调节性内斜视(PartiallyAccommodativeEsotropia,PAET)是儿童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内斜视的30%-40%。它不同于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戴镜可完全矫正),也不同于非调节性内斜视(戴镜无改善),其核心特征是:部分斜视度数可通过戴矫正眼镜消除,剩余部分需手术干预。这类患儿常因“对眼”外观、视力发育异常或视功能障碍就诊,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弱视、立体视缺失,甚至影响心理健康与社交能力。今天的查房,我们以一例8岁PAET患儿的全程护理为线索,从“评估-诊断-干预-教育”全流程展开,既是对临床实践的复盘,也希望为年轻护士梳理出可复制的护理逻辑——毕竟,面对这些因“眼睛不听话”而自卑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关注眼位的矫正,更要守护他们看世界的勇气与自信。02病例介绍病例介绍让我先讲讲我们科最近跟进的小患者——8岁的小宇。记得他第一次来门诊时,妈妈牵着他的手,小宇始终垂着头,刘海遮住眼睛,只偶尔抬眼时能看到左眼明显内斜。妈妈说:“孩子一年级体检发现‘对眼’,当时查了视力说不影响,就没在意。但最近老师说他上课总揉眼睛,写作业歪头,才赶紧来医院。”现病史:小宇主诉“左眼向内偏斜2年,近3月加重伴视近疲劳”;无复视、眼痛,否认外伤史。既往史:足月顺产,无早产;2岁时查视力正常,未定期随访;父母无斜视家族史。专科检查(睫状肌麻痹验光后):裸眼视力:OD0.8(右眼),OS0.6(左眼);矫正视力:OD1.0(+1.50DS),OS0.8(+3.00DS)。病例介绍眼位:戴矫正镜30分钟后查三棱镜+遮盖试验,33cm看近斜视度为+25△(内斜25三棱镜度),6m看远为+20△;不戴镜时33cm为+40△,6m为+35△。调节功能:调节幅度OD8D,OS6D(同龄正常≥7D);AC/A(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为5:1(正常3-5:1,提示调节性集合过强)。眼球运动:双眼各方向运动无受限,无代偿头位;眼底及眼压未见异常。诊断: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左眼)、左眼屈光性弱视(矫正视力未达同龄正常)。治疗方案:①持续戴足矫远视镜(+3.00DS);②左眼遮盖治疗(每日4小时);③3个月后复查,若戴镜后残余斜视度>10△,考虑手术矫正(水平直肌减弱术)。病例介绍小宇的病例很典型——远视性屈光不正导致调节性集合过强,初期戴镜能改善部分斜视,但随着用眼负荷增加(如小学阶段近距离读写),调节需求加大,残余斜视逐渐显性化,同时合并弱视。这也提示我们:PAET的管理需“矫正-训练-观察”多管齐下,护理则是贯穿全程的“粘合剂”。03护理评估护理评估面对小宇这样的患儿,护理评估需从“眼-脑-心”三维展开,既要关注眼部结构功能,也要评估心理状态与家庭支持,避免“只治眼、不顾人”。生理评估视力与屈光状态:小宇矫正视力左眼0.8(低于8岁儿童正常下限1.0),提示弱视;远视度数左眼高于右眼(+3.00DSvs+1.50DS),可能因双眼屈光参差导致调节失衡。调节与集合功能:左眼调节幅度偏低(6D),可能因长期调节不足导致调节力发育滞后;AC/A比率正常但左眼远视更高,提示调节性集合主要由左眼驱动,加重内斜。眼位与斜视度:戴镜后残余内斜20-25△,超过手术干预阈值(通常>10△需手术),需动态观察;不戴镜时斜视度更大,说明调节因素占比约50%((40△-25△)/40△=37.5%)。眼球运动与视功能:无运动受限,但立体视检查(Titmus图)仅能识别200弧秒(正常≤60弧秒),提示立体视功能障碍。2341心理与社会评估小宇初诊时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退缩:回答问题仅用“嗯”“好”,拒绝与其他候诊小朋友互动;妈妈透露,他最近总说“同学笑我眼睛奇怪”,甚至不愿参加班级活动。这反映出斜视已影响其心理发展。家庭方面,父母均为上班族,奶奶负责日常照护,但对“戴镜-遮盖-复查”的配合度存疑——妈妈坦言:“孩子总说戴镜头晕,奶奶觉得‘小孩戴眼镜会越戴越近视’,不太愿意监督。”这些评估点像拼图,拼出了小宇的护理需求:不仅要解决眼位问题,更要通过心理支持与家庭教育,帮助他建立治疗信心,让家庭成为治疗的“同盟军”。04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基于评估,我们梳理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01视功能障碍:与眼位异常、调节功能异常及弱视有关02依据:矫正视力左眼0.8(低于正常),立体视功能障碍,戴镜后仍有残余内斜。03知识缺乏(家长/患儿):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配合要点依据:家属对“远视镜矫正”“遮盖治疗”的必要性认知不足,患儿抗拒戴镜。焦虑(患儿及家属):与视力异常、外观改变及治疗不确定性有关依据:患儿社交退缩,家属反复询问“手术风险大吗?”“弱视能治好吗?”潜在并发症:弱视加重、过矫/欠矫(术后)、干眼症(长期戴镜)依据:左眼矫正视力未达标,若遮盖或戴镜不配合可能进展;术后需监测眼位变化;戴镜可能影响泪膜稳定性。这些诊断环环相扣——视功能障碍是核心问题,知识缺乏和焦虑会直接影响治疗依从性,而依从性不足又会导致并发症风险升高。护理的关键,就是打破这个“负向循环”。05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与措施针对诊断,我们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分层目标,并设计了“患儿-家长-医护”三方协同的干预措施。短期目标(1周内):建立治疗信任,提升依从性措施:患儿心理安抚:用“眼睛训练游戏”替代“治疗”表述——比如,用“小望远镜”(矫正镜)比喻“给左眼请了个小助手”,用遮盖布设计成“超人眼罩”,让小宇选喜欢的图案(他选了奥特曼)。第一次遮盖时,他闹着要摘,我蹲下来和他平视:“你看,奥特曼眼罩是保护左眼的能量罩,每天戴4小时,左眼就能像奥特曼一样变厉害,以后和小朋友玩游戏看得更清楚!”他歪头想了想,说:“那我要戴到左眼打败小怪兽!”家长知识强化:用“对比图”讲解PAET的病理——画两张图,一张是不戴镜时“调节过度→内斜加重”,另一张是戴镜后“调节放松→部分内斜消失”,明确告诉妈妈:“眼镜不是‘越戴越近视’,而是帮眼睛‘松松劲’,防止内斜越来越重。”针对奶奶的顾虑,我们请验光师现场演示:给小宇戴镜后查眼位,从+40△变成+25△,奶奶惊叹:“原来真有用!”中期目标(1-3个月):改善视功能,控制残余斜视措施:屈光矫正护理:指导正确戴镜方法——“每天除了睡觉都要戴,摘戴时用双手,避免镜架变形”;每2周电话随访,了解戴镜后反应(小宇前3天说“看地面变高了”,我们解释是“远视矫正后空间感重新适应”,1周后症状消失)。弱视训练与遮盖护理:制定“遮盖-训练”时间表(每日8:00-12:00遮盖左眼,期间做穿珠、描图等精细目力训练);教会妈妈用“奖励表”——完成1天贴1颗星星,集满10颗换小玩具(小宇现在主动提醒奶奶:“该戴眼罩啦!”)。调节功能训练:指导“聚散球训练”——用串珠绳挂3个不同颜色球,从30cm移至1m,让小宇注视最前端球,保持清晰不重影,每日2次,每次10分钟。2周后复查,左眼调节幅度从6D提升至7D,妈妈说他写作业歪头的情况少了。中期目标(1-3个月):改善视功能,控制残余斜视(三)长期目标(3个月后):为手术(若需要)做准备,促进视功能全面恢复措施:手术前评估配合:若3个月后残余斜视仍>10△,需完善术前检查(如同视机、角膜地形图),提前告知患儿“手术是给眼睛‘调位置’,像修玩具一样轻轻调整,不会疼”;用玩偶模拟手术过程(点麻药→贴眼贴→调整眼肌),减少恐惧。术后护理预演:提前教家长“术后24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避免揉眼”“按医嘱滴抗生素眼液”;强调“术后仍需戴镜,因为调节性部分还需要眼镜帮忙”。这些措施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小宇的性格(喜欢奥特曼)、家庭特点(奶奶参与度高)量身定制。现在,小宇来复查时会主动和护士打招呼,妈妈说他“最近在班级画画比赛拿了奖,因为‘左眼变厉害,画得更准了’”——这比任何数据变化都让我们欣慰。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PAET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可能出现在矫正、训练或手术阶段,需“早发现、早干预”。弱视加重观察:定期(每1个月)复查矫正视力,若左眼视力不升反降,需排查遮盖时间不足(如患儿偷偷摘眼罩)、训练强度不够(精细目力训练每日<30分钟)或屈光矫正度数变化(远视度数随年龄增长可能降低,需重新验光)。护理: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调整遮盖方案(如从“每日4小时”改为“分两次,每次2小时”提高依从性),或增加训练趣味性(用AR软件替代传统穿珠)。过矫或欠矫(术后)观察:术后1天、1周、1个月查眼位,若出现外斜(过矫)或仍有>10△内斜(欠矫),需警惕手术量偏差或调节因素未完全控制。护理:过矫者指导“笔尖训练”(从远到近注视笔尖,诱发集合);欠矫者需重新评估是否需二次手术,同时加强戴镜依从性。干眼症(长期戴镜)观察:患儿主诉“眼睛干、痒”,裂隙灯检查见泪河高度<0.3mm,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护理:指导“20-20-20”用眼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外20秒);推荐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提醒家长避免患儿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小宇目前处于矫正+训练阶段,暂未出现并发症,但我们在每次随访时都会强调:“并发症不可怕,怕的是发现晚。你们是孩子的‘第一观察人’,有任何异常及时联系我们。”0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是“发一张传单”,而是“建立一个支持系统”。我们针对小宇家庭设计了“三阶教育法”:入门阶(初诊时):用“问题清单”解答核心疑问手术:解决的是戴镜无法矫正的残余斜视,术后仍需戴镜控制调节性部分,双眼视功能恢复需长期训练。遮盖:右眼视力正常(1.0),每日遮盖4小时不会损伤右眼,反而能“强迫”左眼多用;眼镜:至少戴到远视度数稳定(约12岁前),每年复查验光,度数降低可换镜;家长最关心:“眼镜要戴多久?”“遮盖会影响右眼吗?”“手术能彻底治好吗?”我们用“通俗版”回答:CBAD进阶阶(1个月后):教“家庭训练技巧”比如,小宇喜欢拼图,我们就把遮盖训练融入拼图游戏——“左眼戴眼罩时,用左手拿拼图(刺激左眼),右眼不戴时用右手拿(平衡训练)”;针对奶奶不识字,我们录制了“戴镜-遮盖-点眼液”的短视频,方便她随时查看。高阶阶(3个月复查前):强调“随访的重要性”PAET的治疗是“动态调整”的——远视度数可能变化,斜视度可能波动,弱视恢复速度因人而异。我们给小宇家做了“随访日历”,标注每次复查时间(3个月、6个月、1年),并提醒:“哪怕眼位看起来好了,也一定要来复查,医生要评估视功能是否真的稳定。”现在,小宇妈妈会主动在微信上发他戴镜训练的照片,说:“以前觉得这病麻烦,现在发现,只要一步步来,孩子真的在变好。”这就是健康教育的意义——让家庭从“被动配合”变成“主动参与”。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国庆课件
- 高中化学电池改造课件
- 高三下期家长会课件
- 高一化学反应与电能课件
- 离婚谈判实战技巧三大策略专业调解合同
- 电动公交充电桩场地租赁及维护保养合同
- 农业粮食仓库租赁合同范本(含仓储设施维护)
- 私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包含商铺租赁税费承担条款
- 广告创意版权代理合同
- 骨骼健康养生知识培训总结
-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职责
- 《药棒穴位按摩》课件
- 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理论练习试题附答案(二)
- 中建盘扣式落地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手机屏幕基础知识课件
-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核电质量保证介绍课件
- 大型精密模具异性塑件模具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全册导学案整理版
- 2022年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报告-江苏-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 中兴LTE网管操作指导书(最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