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8狼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子野心豺狼当道狼狼心狗肺狼戾不仁豺狼成性如狼似虎鹰视狼顾同学们,提到狼,你们能想到哪些成语?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而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下屠杀两匹狼的智勇。第一课时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重点)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理解文章主旨。(难点)3.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重点)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知识备查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工诗文,善作俚曲。尤其以集毕生精力写成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成就最高。今人辑有《蒲松龄全集》。背景资料知识备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背景资料知识备查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逸事,再加上科场、仕途的失败使他满腔悲愤,虽身不在官场,但对科举和官场的黑暗却有更深刻的认识,于是创作了《聊斋志异》。作者大约从20岁开始写作,直至晚年才成此“孤愤之书”。“聊斋”是蒲松龄的室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狼》原文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读一读预习检查缀窘倚眈瞑尻黠苫寐少薪暇隧行大眈尾蔽假时积意甚zhuìjiǒnɡyǐdānmínɡkāoxiáshànmèishǎoxīnxiásuì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整体感知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整体感知2.结合课文内容,在下面的“()”里填上一个恰当的总结性动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狼()狼()狼()狼()狼遇惧御杀议整体感知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仅,只。连接、紧跟。狼即“一个屠户”。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精读细研1.请从第1段中概括出事件的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晚途中一屠两狼缀行
2.从这一段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凶狠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遇狼“缀”整体感知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把骨头投给狼。动词,停止。跟从。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又。连词,表转折,可是。
【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整体感知精读细研
3.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
4.从“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贪婪屠户的害怕、迁就退让使狼更加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
屠户因“惧”而“投以骨”,可见屠户最初采取退让策略,以求摆脱狼的追赶,结果却适得其反。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贪婪本性缺乏认识,仍心存幻想,迁就退让。惧狼整体感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处境困迫,为难。遭受它们的攻击。看,视。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解除,卸下。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译文】屠户处境困迫,非常为难,恐怕前后一起受到它们的攻击。他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整体感知精读细研
5.细读课文第3段,用原文的话回答下列问题。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屠户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狼的表现呢?眈眈相向。御狼整体感知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会儿。径直离开。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闭上眼睛。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突然。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正,正要屁股。假装睡觉。寐,睡觉。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译文】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面前。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它。屠户正要上路,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以便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整体感知精读细研(1)两狼的计谋:(2)前狼假寐的姿势:(3)前狼假寐的神态:(4)前狼假寐的目的:(5)后狼径去的目的:(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阴险狡诈,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6.细读本段,请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一狼径去,一狼假寐(前后夹击屠夫)。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诱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阴险狡诈,愚蠢。杀狼整体感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狡猾。一会儿。变诈,巧变诡诈。笑,动词做名词,笑料。耳,语气助词,罢了。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只是。
【译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精读细研7.本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议论这是作者对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类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战胜。议狼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情节,这节课让我们细读课文,归类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第二课时1.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狼的这些特点的?
合作探究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词语,刻画出狼的贪婪、凶残、得寸进尺的吃人本性;用“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将隧入”等词语,描绘出狼的狡猾、阴险。
贪婪、狡猾合作探究
用“惧”“大窘”“投以骨”“复投之”等词语,表现出他的恐惧、退让、存在幻想;
用“顾”“奔”“倚”“弛”“持”“暴起”“劈”“毙”等词语,刻画出他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2.屠夫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屠夫身上表现了复杂的性格。具体表现为惊惧——怯懦——勇敢、智慧的转变。合作探究3.“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古今异义合作探究一狼径去()场主积薪其中()屠自后断其股()古义:柴草今义:工资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古义:大腿今义:屁股合作探究盖以诱敌(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古义:原来是今义:覆盖;盖子古义:罢了今义:耳朵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一门学科一词多义合作探究止意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只,仅仅动词,停止名词,神情、态度动词,打算合作探究敌前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动词,攻击名词,敌人名词,前面动词,上前以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介词,用连词,来介词,用来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狼代词,指柴草堆代词,指屠户代词,指麦场合作探究之久之()又数刀毙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补足音节代词,指狼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合作探究词类活用合作探究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做动词,挖洞名词做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止增笑耳()名词做动词,上前动词做名词,笑料名词做动词,攻击文言句式合作探究省略句:
顾野有麦场()一狼洞其中(
)投以骨(
)乃悟前狼假寐(
)前面省略主语“屠”“洞”后面省略介词“于”“投”后面省略宾语“之”前面省略主语“屠”倒装句:投以骨()判断句: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也”,判断句的标志判断词“盖”,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合作探究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概括主题课堂小结
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才能取得胜利。学后感悟课堂小结
感悟一: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因为邪恶最终都会被正义打倒。
感悟二: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心存幻想、一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相信一定能取得胜利。❶情节曲折,内容丰富。
写作特色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文章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❷主旨寓于形象之中。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旨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行为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因此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发表议论,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写作特色板书设计开端→遇狼→缀行甚远发展→惧狼→一止一从转折→御狼→眈眈相向高潮、结局→杀狼→两狼毙议论:止增笑耳情节发展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屠户狼课堂检测缀(
)行大窘(
)
尻(
)尾chí(
)担持刀意xiá(
)甚zhuìjiǒngkāo弛暇A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场主积薪其中(
)A.柴火,柴草B.薪水(2)一狼径去(
)A.小路
B.径直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B课堂检测3.填空。
《狼》的作者
是
代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
。其中“
”
是他的书房名,“
”是记述,“
”是奇异的故事。4.给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停顿。
(1)场
主
积
薪
其
中(2)其
一
犬
坐
于
前异志聊斋《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拓展探究(2021·天津)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拓展探究B(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B.恐前后受其敌敌:敌人C.屠暴起暴:突然D.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拓展探究C(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A.狼不敢前 B.一狼洞其中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拓展探究D(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拓展阅读拓展探究
狼
子
野
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②长,亦颇驯③,竟忘其为狼④。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⑤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⑥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⑦其未觉⑧,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dūn)言。狼子野心,信⑨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⑩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注释】①杂畜:混在一起喂养。②稍:渐渐地。③颇驯:很顺从,驯服。④为狼:是狼。⑤作:发出。⑥就:靠。⑦伺:趁机。⑧未觉:没有醒。⑨信:的确。⑩遁逸:逃跑。拓展探究3.这个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也值得这个人为什么把这两只小狼带回家,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①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含义。(1)亦颇驯(
)
(2)兽不足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拓展探究4.文章结尾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②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
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狼总是要吃人的,纵然是“狼子”,纵然是“颇驯”,只要有机会,它们就会露出本性。那些本性不改的坏人又何尝不是呢?
结尾部分是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明作者的观点,点明寓意,启发读者思考。类文阅读拓展探究鸟说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⑴有声弇弇⑵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⑶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⑷,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⑸掬⑹,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⑺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⑻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⑼,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⑽去。拓展阅读拓展探究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⑾不深山之适⑿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⒁。
注释:⑴日:每天。⑵弇弇(guān):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⑶巢:做巢。⑷盏:灯。⑸盈:满。⑹掬:捧。⑺覆翼:用翅膀保护。⑻撼:摇晃。⑼鷇(kòu):初生的小鸟儿。⑽以:凭借。⑾奚:为什么。⑿适:到。⒀非所:不应该呆的地方。⒁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拓展探究A.人手能及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手下,鸣乃已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C.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盖以诱敌(《狼》)D.其何鸟也恐前后受其敌(《狼》)距离停止B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1)去地不五六尺(2)手下,鸣乃已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意在告诫我们要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拓展探究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一、课内建构1.
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
积薪.(xīn)
屠大窘.(jǒnɡ)
眈.(dān)眈相向B.
假寐.(mèi)
目似瞑.(mínɡ)
苫.(zhàn)蔽成丘C.
尻.(kāo)尾
意暇.(xiá)甚
狼亦黠.(xiá)矣D.
变诈.(zhà)
倚.(yǐ)其下
顷.(qīnɡ)刻两毙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入省略的主语。(一个字)(1)(
屠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久之,(
狼
)目似瞑,意暇甚。(3)(
屠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狼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B.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顷刻两毙C.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屠惧,投以.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4.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D
)A.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一狼洞.其中C.
其一犬.坐于前
D.
一狼径.去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一课一得词类活用
举例:指出下列加着重号词语的活用现象。(1)一狼洞.其中(2)其一犬.坐于前(3)狼不敢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上前。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点拨:(1)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挖洞。(2)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似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5.
文学常识填空。《狼》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字留仙,世称“
”,其所作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清
蒲松龄
聊
斋先生
聊斋志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只见另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
后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7.
默写。(1)课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2)课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的动作及其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盖以诱敌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一狼洞其
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课外提升8.
请写出与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成语。(1)并驱如故.——(
一见如故
)(2)自后断其股.——(
悬梁刺股
)(3)恐前后受其敌.——(
腹背受敌
)(4)积薪.其中——(
杯水车薪
)一见如故悬梁刺股腹背受敌杯水车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9.
对于“《狼》的主角是狼还是屠户”这个问题,同学们发表了不同观点,并准备进行辩论。你赞成哪方的观点?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下你的辩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示例:我同意正方的观点,课文的主角是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屠
户展开的,从被狼追赶,再到杀死狼,全文写了屠户由惧怕狼到奋起自
卫的过程。课文想要表达面对残暴的敌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的主题思想。示例二:我同意反方的观点,课文的主角是狼。狼是叙事的主线,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屠户所有的行为都因狼而起。文中着力
刻画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作者用狼来象征恶势力和贪得无厌的
人。虽然课文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果敢和斗争精神,但这是次要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0.
狼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请根据
自己的积累回答问题。(1)【教材第五题改编】请结合所积累的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狼”狼的肖像画与“狼”有关的成语蒲松龄作品中“狼”的形象
①
②
③
④
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
贪婪
狡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分析下面的句子中“狼”的新意义。生态保护主义提倡要“与狼共舞”。狼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我们应该和自然万物和谐相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收获。【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
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
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其他狼受伤时独自逃走。【材料二】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
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
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
胜利总会属于它们。示例: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要团结、有耐心、不放弃(坚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一、课内建构11.
下列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
课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
杀狼。B.
“屠惧”“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希
望。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表现了屠户狡猾老道的斗争
精神。D.
课文叙议结合,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旨,蕴含讽刺
意味。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
阅读课文《狼》,将下图中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课文情节梳理13.
课文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看与前文有什么不同?它在全文中起什
么作用?最后一段不同于前文的叙述,以议论的形式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
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这段话具
有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课外提升(保定高碑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蒲松龄《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乙】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
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报告2025:中国宠物经济产业生态构建
- 2025下半年北京市房山区事业单位招聘7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湖北省武汉十三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肉牛副产品综合利用与增值开发机会分析
- 2025-2030肉牛养殖保险机制探索及风险管理与资本保障体系分析报告
- 2025-2030糖尿病专用食品配方研发与患者依从性分析报告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公开招聘编外中学教师9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西九江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商丘永城市特岗教师招聘递补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招聘2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行业研究报告
- 家博会现场抽奖活动方案
- 芦苇创意美术课件
- 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鲁迅美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湖北省枣阳市实验中学2025届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公司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
- 餐厅迎宾培训内容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部优课件1
- 梅毒测试题及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