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德惠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16分)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1、如图,在△ABC中,∠A=90°,BE,CD分别平分∠ABC和∠ACB,且相交于F,,于点G,则下列结论①∠CEG=2∠DCA;②CA平分∠BCG;③∠ADC=∠GCD;④∠DFB=∠A;⑤∠DFE=135°,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2、如图,,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若,,则的度数(
)A. B. C. D.3、如图,∠B+∠C+∠D+∠E―∠A等于()A.180° B.240° C.300° D.360°4、如图,点E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不能判断的是(
)A. B. C. D.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该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6、如图,和是分别沿着、边翻折形成的,若,则的度数为(
)A.100° B.90° C.85° D.80°7、如图,点是中边上的一点,过作,垂足为.若,则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8、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使得,则等于()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请把以下说理过程补充完整:如图,AB∥CD,∠C=∠D,如果∠1=∠2,那么∠E与∠C互为补角吗?说说你的理由.解:因为∠1=∠2,根据___________,所以EF∥________.又因为AB∥CD,根据___________,所以EF∥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所以∠E+________=_________°.又因为∠C=∠D,所以∠E+________=_________°,所以∠E与∠C互为补角.2、如图,已知l1∥l2,直线l分别与l1,l2相交于点C,D,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若∠1=130°,则∠2=___.3、说明命题“若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_______.4、一副三角尺如图摆放,是延长线上一点,是上一点,,,,若∥,则等于_________度.5、如图,在△ABC中,∠A=60°,BD、CD分别平分∠ABC、∠ACB,M、N、Q分别在DB、DC、BC的延长线上,BE、CE分别平分∠MBC、∠BCN,BF、CF分别平分∠EBC、∠ECQ,则∠F=________.6、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图中所示位置摆放,点F在AC上,其中∠ACB=∠EFD=90°,∠ABC=60°,∠DEF=45°,AB∥DE,则∠AFD的大小为___________度.7、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该命题是___命题(填“真”或“假”).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1、如图,直线分别与直线,交于点,.平分,平分,且∥.求证:∥.2、如图,,.(1)试说明;(2)若,且,求的度数.3、如图所示,已知,试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ABC=31°,又∠BAC的平分线AE与∠FCB的平分线CE相交于E点,求∠AEC的度数.5、如图,在四边形中,,,平分交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1)求的大小;(2)若,求的大小.6、如图,△ABC中,∠BAC=90°,点D是BC上的一点,将△ABC沿AD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线段CD上的B'处,且AB'平分∠CAD.求∠BAB'的度数.7、如图,已知AB∥CD,AD和BC交于点O,E为OC上一点,F为CD上一点,且∠CEF+∠BOD=180°.说明∠EFC=∠A的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判断①;只需要证明∠ADC+∠ACD=90°,∠GCD+∠BCD=90°,即可判断③;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推出,即可判断④⑤;根据现有条件无法推出②.【详解】解:∵CD平分∠ACB,∴∠ACB=2∠DCA,∠ACD=∠BCD∵,∴∠CEG=∠ACB=2∠DCA,故①正确;∵∠A=90°,CG⊥EG,,∴∠ADC+∠ACD=90°,CG⊥BC,即∠BCG=90°,∴∠GCD+∠BCD=90°,又∵∠BCD=∠ACD,∴∠ADC=∠GDC,故③正确;∵∠A=90°,∴∠ABC+∠ACB=90°,∵BE,CD分别平分∠ABC,∠ACB,∴,∴,∴∠DFB=180°-∠BFC=45°,∴,故④正确;∵∠BFC=135°,∴∠DFE=∠BFC=135°,故⑤正确;根据现有条件,无法推出CA平分∠BCG,故②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分析】法一:延长PC交BD于E,设AC、PB交于F,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A+∠ABF+∠AFB=∠P+∠PCF+∠PFC=180°推出∠P+∠PCF=∠A+∠ABF,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P+∠PBE=∠PED,推出∠P+∠PBE=∠PCD−∠D,根据PB、PC是角平分线得到∠PCF=∠PCD,∠ABF=∠PBE,推出2∠P=∠A−∠D,代入即可求出∠P.法二:延长DC,与AB交于点E.设AC与BP相交于O,则∠AOB=∠POC,可得∠P+∠ACD=∠A+∠ABD,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法一:延长PC交BD于E,设AC、PB交于F,∵∠A+∠ABF+∠AFB=∠P+∠PCF+∠PFC=180°,∵∠AFB=∠PFC,∴∠P+∠PCF=∠A+∠ABF,∵∠P+∠PBE=∠PED,∠PED=∠PCD−∠D,∴∠P+∠PBE=∠PCD−∠D,∴2∠P+∠PCF+∠PBE=∠A−∠D+∠ABF+∠PCD,∵PB、PC是角平分线∴∠PCF=∠PCD,∠ABF=∠PBE,∴2∠P=∠A−∠D∵∠A=48°,∠D=10°,∴∠P=19°.法二:延长DC,与AB交于点E.∵∠ACD是△ACE的外角,∠A=48°,∴∠ACD=∠A+∠AEC=48°+∠AEC.∵∠AEC是△BDE的外角,∴∠AEC=∠ABD+∠D=∠ABD+10°,∴∠ACD=48°+∠AEC=48°+∠ABD+10°,整理得∠ACD−∠ABD=58°.设AC与BP相交于O,则∠AOB=∠POC,∴∠P+∠ACD=∠A+∠ABD,即∠P=48°−(∠ACD−∠ABD)=19°.故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对顶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3、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B+∠C=∠CGE=180°-∠AGF,∠D+∠E=∠DFG=180°-∠AFG,两式相加再减去∠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求解.【详解】∵∠B+∠C=∠CGE=180°-∠AGF,∠D+∠E=∠DFG=180°-∠AFG,∴∠B+∠C+∠D+∠E-∠A=360°-(∠AGF+∠AFG+∠A),又∵∠AGF+∠AFG+∠A=180°,∴∠B+∠C+∠D+∠E-∠A=180°,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当∠5=∠B时,AB∥CD,不合题意;B、当∠1=∠2时,AB∥CD,不合题意;C、当∠B+∠BCD=180°时,AB∥CD,不合题意;D、当∠3=∠4时,AD∥CB,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5、D【解析】【分析】根据反证法的证明步骤解答即可.【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应先假设三角形中每一个内角都不小于或等于60°,即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反证法,熟知反证法的证明步骤,正确得出原结论的反面是解答的关键.6、A【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计算出∠1=130°,∠2=35°,∠3=15°,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1=∠BAE=130°,∠E=∠3=15°,∠ACD=∠E=15°,可计算出∠EAC,然后根据∠α+∠E=∠EAC+∠ACD,即可得到∠α=∠EAC.【详解】解:设∠3=3x,则∠1=26x,∠2=7x,∵∠1+∠2+∠3=180°,∴26x+7x+3x=180°,解得x=5°.∴∠1=130°,∠2=35°,∠3=15°.∵△ABE是△ABC沿着AB边翻折180°形成的,∴∠1=∠BAE=130°,∠E=∠3=15°.∴∠EAC=360°-∠BAE-∠BAC=360°-130°-130°=100°.又∵△ADC是△ABC沿着AC边翻折180°形成的,∴∠ACD=∠E=15°.∵∠α+∠E=∠EAC+∠ACD,∴∠α=∠EAC=100°.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周角的定义.7、A【解析】【分析】先求解再证明可得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垂直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选.【考点】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二、填空题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180;∠C;180【解析】【分析】由已知角相等,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与EF平行,再由AB与CD平行,利用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即可得EF与CD平行,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E+∠D=180°,最后等量代换得到∠E+∠C=180°.【详解】解:因为∠1=∠2,根据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EF∥__AB_.又因为AB∥CD,根据_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EF∥__CD___.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E+_∠D=__180°.又因为∠C=∠D,所以∠E+_∠C_=_180°,所以∠E与∠C互为补角.【考点】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0°【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C=50°,再根据∠ADB=30°,即可得出∠2=20°.【详解】解:∵∠1=130°,∴∠3=50°,又∵l1∥l2,∴∠BDC=50°,又∵∠ADB=30°,∴∠2=20°,故答案为:20°.【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x=-3,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当x=-3时,满足x>-4,但不能得到x2>16,于是x=-3可作为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详解】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3.故答案为-3.【考点】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4、15【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CB=60°,∠DEF=45°,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CEF=∠ACB=60°,根据角的和差求解即可.【详解】解:在△ABC中,∵,,∴∠ACB=60°.在△DEF中,∵∠EDF=90°,,∴∠DEF=45°.又∵∥,∴∠CEF=∠ACB=60°,∴∠CED=∠CEF-∠DEF=60°-45°=15°.故答案为:15.【考点】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15°##15度【解析】【分析】先由BD、CD分别平分∠ABC、∠ACB得到∠DBC=∠ABC,∠DCB=∠ACB,在△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DBC+∠DCB=(∠ABC+∠ACB)=(180°-∠A)=60°,则根据平角定理得到∠MBC+∠NCB=300°;再由BE、CE分别平分∠MBC、∠BCN得∠5+∠6=∠MBC,∠1=∠NCB,两式相加得到∠5+∠6+∠1=(∠NCB+∠NCB)=150°,在△BCE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E=30°;再由BF、CF分别平分∠EBC、∠ECQ得到∠5=∠6,∠2=∠3+∠4,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3+∠4=∠5+∠F,∠2+∠3+∠4=∠5+∠6+∠E,利用等量代换得到∠2=∠5+∠F,2∠2=2∠5+∠E,再进行等量代换可得到∠F=∠E.【详解】解:如图:∵BD、CD分别平分∠ABC、∠ACB,∠A=60°,∴∠DBC=∠ABC,∠DCB=∠ACB,∴∠DBC+∠DCB=(∠ABC+∠ACB)=(180°-∠A)=×(180°-60°)=60°,∴∠MBC+∠NCB=360°-60°=300°,∵BE、CE分别平分∠MBC、∠BCN,∴∠5+∠6=∠MBC,∠1=∠NCB,∴∠5+∠6+∠1=(∠NCB+∠NCB)=150°,∴∠E=180°-(∠5+∠6+∠1)=180°-150°=30°,∵BF、CF分别平分∠EBC、∠ECQ,∴∠5=∠6,∠2=∠3+∠4,∵∠3+∠4=∠5+∠F,∠2+∠3+∠4=∠5+∠6+∠E,即∠2=∠5+∠F,2∠2=2∠5+∠E,∴2∠F=∠E,∴∠F=∠E=×30°=15°.故答案为:15°.【考点】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6、1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板的特点,结合题意,通过角的转换即可得结果;【详解】解:如图,∵∠ACB=∠EFD=90°,∠ABC=60°,∴∠A=30°,∵∠DEF=45°,AB∥DE,∴∠BGF=45°,∵∠A+∠AFD=∠BGF=45°,∴∠AFD=∠BGF-∠A=45°-30°=15°.故答案为:15.【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角的转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解析】【分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常可以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题设,那么后面接结论.题设成立,结论也成立的叫真命题,而题设成立,不保证结论成立的为假命题.【详解】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正确,是真命题,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考点】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三、解答题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详解】平分,平分,即.【考点】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记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1)见解析(2)35°【解析】【分析】(1)根据,可得BM∥CN,从而得到∠CBM=∠BCN,再由,可得∠ABC=∠BCD,即可求证;(2)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BD=11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AD=35°,然后根据AB∥CD,即可求解.(1)解:∵,∴BM∥CN,∴∠CBM=∠BCN,∵,∴∠3+∠CBM=∠4+∠BCN,即∠ABC=∠BCD,∴AB∥CD;(2)解:∵∠ABD=∠EBF,,∴∠ABD=110°,∴∠BAD+∠BDA=70°,∵,∴∠BAD=35°,∵AB∥CD,∴∠ADC=∠BAD=35°.【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首先判断∠AED与∠ACB是一对同位角,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推出DE∥BC,得出两角相等.【详解】解:∠AED=∠ACB.理由:如图,分别标记∠1,∠2,∠3,∠4.∵∠1+∠4=180°(平角定义),∠1+∠2=180°(已知).∴∠2=∠4.∴EF∥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B(已知),∴∠B=∠ADE(等量代换).∴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D=∠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本题重点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难度适中.4、∠AEC的度数为15.5°.【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C=∠BAC,∠ECF=∠BCF,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BCF=∠ABC+∠BAC,∠ECF=∠AEC+∠EAC,然后整理即可得到∠AEC=∠ABC.【详解】解:∵AE、CE分别是∠BAC和∠BCF的平分线,∴∠EAC=∠BAC,∠ECF=∠BCF,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CF=∠ABC+∠BAC,∠ECF=∠AEC+∠EAC,∴∠AEC+∠EAC=(∠ABC+∠BAC),∴∠AEC=∠ABC,∵∠ABC=31°,∴∠AEC=×31=15.5°.【考点】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与定理并求出∠AEC=∠ABC是解题的关键.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微生物组学研究分析及健康管理应用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工业级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工业传感器智能化升级趋势与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 2025在线教育行业用户画像及商业模式优化与融资扩张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固态激光雷达车规认证难点解析与量产良率提升路径
- 2025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组网进度与频谱资源争夺研究
- 2025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热点评估及微生物改造与产品商业化路径报告
- 编外临时聘用合同范本
- 物业服务合同收费协议
-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贯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施工现场有害气体检测与通风管理方案
- 2025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000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涉密人员岗前培训
- 2025年下半年中国中化集团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汇报
-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流程
- 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 陶瓷原料制备工标准化技术规程
- 基于含构网型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的建模与小信号稳定性研究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办事员初级)历年参考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件1土方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