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章末检测题-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1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章末检测题-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2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章末检测题-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3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章末检测题-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4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章末检测题-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上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军完成学习任务后,将物理课本放在桌面上,请你结合物理课本的宽度,估算桌面

C.60cmD.100cm

2.下图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

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

A.胸围92cmB.肩膀宽92cmC.上臂周长92cmD.脖子周长92cm

3.为保护视力,应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A.5sB.5minC.50minD.5h

4.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

66.8cm、67.0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A.66.8cmB.67.0cmC.67.1cmD.67.5cm

5.将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我国研发的“忠诚僚机”FH-97A无人机将与有人驾驶歼20战斗机“比翼

齐飞”(即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认为FH-97A无人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FH-97A无人机——

A.歼20战斗机B.FH-97A无人机C.地球D.太阳

6.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2里为1km,“一日还”

指大约24h从白帝城到达江陵)。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A.2km/hB.10km/hC.20km/hD.lOOOkm/h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

国踏上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如图)首次公开

奏响,开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东方红》。月球绕地球的轨迹模型如图所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

离约为3.8xl()8m,月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xl()8m/s,则月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面的时间约为()

A.0.79sB.1.27sC.7.90sD.12.70s

8.小绵同学在校运动会100m比赛中成绩优异。他在比赛中经历了加速起跑、匀速途中跑和略有降

速的冲刺三个阶段。下列速度一时间图象能正确反映比赛过程的是()

9.P、0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尸点向。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

A.甲车速度为2m/s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乙车先到达。点D.甲车到达。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m

10.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r图象如图所示,贝U()

A.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B.两车出发前相距20m,甲比乙晚出发5s

C.在第10s时两车速度相等D.5〜10s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

11.甲车从尸出发、乙车从。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点时,乙离尸点1m,

求此时乙到。的距离()

A.可能为2米B.可能为4米C.一定为8米D.一定为6米

12.如图是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拍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孙悟空”模型和“蓝天白云”背景板组成。

为了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背景板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孙

悟空;第二种方式是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

移动可以实现的是()

背景板

“孙悟空”

模型

固定杆

A./B./C.\D.X

二、填空题

13.小明上学从家到学校距离2000m,骑车上学时,若前500m的速度是5m/s,后1500m的速度是

4m/s,则他通过前500m的时间是,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结果保留1位小数)。

1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8s内通过的路程为40m,则此物体在8s内运动的速度为

m/s,它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m/so

15.如图所示,某“小车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9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

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出发点到终点之间共有9个关卡,关卡刚放行时,一辆小车立即从

出发点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小车经过s到达关卡1,到达终点前总共被关卡挡了次。

出发点球占

匚有上有巴省关左挣6关产关上关产J

'YIY1,IL[,[Y----'Y'V"JYJ

9m9m9m9m9m9m9m9m9m9m

16.“拥堵延时指数”是指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倍数.为配合军运会,武汉

交管部门借助大数据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使武汉拥堵延时指数明显下降.小明一家准备开车去往

武汉体育中心观看军运会比赛项目,从某电子地图上得到了两套出行方案:方案①路程较短,方案②

用时较少.如图所示,两套方案中道路限速和拥堵延时指数均在图中标明.其中方案①的路程是

18km.若通畅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最高限速的90%,拥堵延时指数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变.

(1)“拥堵延时指数”越大,表示道路越—(选填“畅通”或“拥堵”).图中限速标志牌内的“40”表示

汽车在该道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为40km/h,则方案①中,通畅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

(2)方案①中,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3)若在拥堵状态下,方案②比方案①少花14分钟,则方案②的路程是多少?

17.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m/s。

A

sC

4L

/-m工-r1r-1--r

L—11

--u4u-4--u

18.下图是一辆汽车在0~10s内的VI图像,由图像可知,在0~4s内,汽车的速度(选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t=5s时汽车的速度为m/s;汽车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m。

19.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报告内容补充完整。

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小球、水平桌面、刻度尺、频闪照相机

(1)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下图是根据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小

球运动轨迹,频闪照相机每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实0%...........................................C)c

|iiii|iinni|iiii|fiTi|iiiii|inT|iiii|iirpiii|n

Ocm42737493(

(2)分别测出小球通过的路程:SAB=___________cm,5=31.10cm,s=19.70cm;

骤SCCD

记录这三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tAB=1.0s,tBC=1.Osta=1.Oso

(3)分别计算小球通过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3)小球在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__cm/s,vBC=31.10cm/s,

VCD=_______cm/so

(4)vAB_________vCD(选填或“="),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选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四、计算题

20.某天,爸爸带儿子驾车到沈阳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京,6:4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

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儿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车次沈阳北开南京南到运行距离

G122608:0017:001512km

G122208:1516:091512km

G121209:2517:491512km

(1)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说明,爷孙俩最快能赶乘上哪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若高铁列车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桥梁,已知列车长为200m,列车全部在桥梁上

21.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

如图甲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

速行驶3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50m处开始减速,经〃=8s后运动至ETC

收费岛边界(图中阴影区域),然后再以1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5m,不计

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多少千米?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会为多少秒?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ABCACBADB

题号1112

答案BD

1.C

【详解】通常,物理课本的宽度(即短边)约为20cm,我们观察图中的物理课本与桌面A8边的相

对长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占据了桌面边长度的g。因此,我们可以估算桌

面边的长度约为物理课本宽度的3倍,即

AB=3x20cm=60cm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一般人的胸围约92cm,故A符合题意;

B.一般人的肩膀宽约37c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般人的上臂周长约18c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般人的脖子周长约4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B

【详解】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一般是lOmin,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故ACD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可知,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66.8cm+67.0cm+61.5cm

L=------------------=---6-7--.-1-c--m-----

3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A.以歼20为参照物,FH-97A无人机和它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地球和太阳为参照物,FH-97A无人机和它们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6.C

【详解】由诗句可知,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为1000里,由题意可知,2里为1km,则白帝城到江陵

的距离为500km。“一日还,,指从白帝城到达江陵需要大约24h,由人:可知,船速约

s500km八

v=—=---------x20.83km/h

t24h

所以船速与20km/h更接近,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o

7.B

【详解】根据z=£,月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面的时间约为

V

s3.8xl08m

®1.27s

v3xl08m/s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由题可知,他在比赛中经历了加速起跑、匀速途中跑和略有降速的冲刺三个阶段,所以他的

速度先增大,后不变,然后略变小一些,所以能正确反映比赛过程的是A项中图像,故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D

【详解】ABC.由图(a)可知,甲车到达。点用时4s,则甲车速度为

s12m。.

=—=-----=3m/s

厢4s

由图(b)可知,乙车到达。点用时6s,甲车先到达。点,所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ABC错

误;

D.甲车到达。点用时4s,由图(b)可知,此时乙车行驶了8m,则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

之间距离为

12m-8m=4m

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乙图线都是倾斜直线,故两车均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像中乙车是在离计时位置20m处出发,而甲车在乙车出发后5s才出发,故两车出发前相距20m,

甲比乙晚出发5s。故B符合题意;

C.甲、乙两车在10s时,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而甲车运动的时间小于乙车运动的

时间,说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570s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车在乙车的后方,说明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1.B

【详解】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s乙20m

卫=------=2m/s

设尸。的距离为s,甲到。点时,乙还未到达P点,且离P点1m,则

3m/s2m/s

解得;s=9m

则此时乙到。的距离

s'=s—Im=9m-Im=8m

当甲到。点时,乙已经过P点,且离尸点1m,则

bls=--------

3m/s--------2m/s

解得:s=3m

则此时乙到。的距离

s”=s+Im=4m

故此时乙到。的距离可能是4m,也可能为8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第二种方式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以孙悟空为参照物,要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

处,即让乙处靠近孙空,因此应将背景板向右下方移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100s4.2m/s

【详解】[1]小明通过前500m的时间是

4500m,M

t=—=-------=100s

xVj5m/s

⑵小明后1500m的时间为

$21500m___

t.=—=---------=375s

v24m/s

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ss2000m...

v=—=----------------«4.2m/s

t+t2100s+375s

14.55

【详解】[1]物体在8s内通过的路程为40m,所以在8s内运动的速度为

s40m_.

v=—=------=5m/s

t8s

⑵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也是5m/so

15.4.53

【详解】[1]小车立即从出发点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小车到达关卡1所用的时间

s9m

=4.5s

v2m/s

[2]关卡分别在5s〜7s、12〜14s、19〜21s、26〜28s关闭,小车到达第一个关卡的时间为4.5s,所以

不会被阻挡,到达第二个关卡的时间是9s,所以不会被阻挡,到达第三个关卡的时间是13.5s,所以

会被阻挡;每次阻挡都相当于重跑,所以在关卡6和关卡9也会被阻挡;所以到达终点前总共被关卡

挡了3次。

16.拥堵1030min36km

【详解】(1)口]“拥堵延时指数”是指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倍数.“拥堵延时

指数”越大,说明汽车拥堵状态花费的时间多,所以表示道路越拥堵;

[2]通畅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最高限速的90%,所以通畅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v=40km/hx90%=36km/h=10m/s.

(2)[3]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是:

s_18km

=1800s=30min

v10m/s

(3)[4]方案①拥堵的时间是:

占1.8x30min=54min

方案②用时是:

仁54min—14min=40min

拥堵时车的速度是:

v=60km/s><90%=54km/h

则方案②的路程是:

s=W=54km/hx—h=36km

17.大于0.25

【详解】[1]由图象可知,。4段通过的路程sO4=2.5m,Q4=5s,。4段的速度

s,2.5m

vOA=~~n==一=0.5m/sBC段通过的路程

(OA5s

sBC=4m-2.5m=1.5mrBC=10s,BC段的速度

—1.5m

vBC=1八二0.l5m/s

^BCIOs

所以

vOA>vBC

[2]0-l0s内的路程是2.5m,平均速度

s2.5mcv/

v=—=-------=0.25m/s

tIOs

18.增大3060

【详解】⑴由题图知,在0~4s内,图像是一条斜向上的图线,表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

⑵[3]观察坐标图可知,U5s时汽车的速度v=30m/s;汽车在4~6s内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为

s=vt'=30m/sx(6—4)s=60m

19.v=-42.4042.4019.70>变速

t

【详解】口]实验中通过测量小车的速度与时间,再通过丫=£得到小车的平均速度,则实验原理是

t

S

v=-o

(2)⑵实验步骤:该刻度尺分度值为O.lcm,故SAB读数为42.40cm。

(3)⑶[4]由实验数据得

s42.40cm.s19.70cmvcrc,

=AR=-----------=42.40cm/s”=3rn=-----------=19.70cm/s

IsLD1S

(4)[5][6]由上述的计算得

VAB>VCD

说明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变速运动。

20.(1)G1212;(2)180km/h;(3)600m

【详解】解:(1)由图知道,该路段运行行驶的最大速度为u=80km/h,从此标志牌到沈阳北站的

路程为s=120km,则到达沈阳北站所需最快的时间为

r=--^^-=1.5h=lh30min由题知他们6:45开车出发,则到达沈阳北站的时刻为

v80km/h

6:45+lh30min=8:15由运行时刻表可知最快能赶上G1212次列车。

(2)由运行时刻表可知该趟高铁运行的时间为

t'=17:49-09:25=8h24min=8,4h则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与=与料=]80km/h(3)高铁列车的速度

t8.4h

v"=144km/h=40m/s列车全部在桥梁上的路程

s"=v"t"=40m/sX10s=400m桥梁的长度

s柝=s"+s车=400m+200ni=600m答:(1)爷孙俩最快能赶乘上G1212次列车;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3)桥梁的长度是600m。

21.(1)40km;(2)7s;(3)5.67m/s

【详解】(1)根据图甲可知,汽车到达收费站前速度为

v=80km/h汽车到达收费站前所用时间为

/=30min=0.5h根据片上可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t

5=vZ=80km/hx0.5h=40km(2)已知汽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的速度

18km/h=5m/s

ETC收费岛的长度为

S2=35m根据v='可知,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s,35mr

t2=—=------=7s

v25m/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

s总二si+s2=50m+35m=85m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时间

力+/2=8s+7s=15s所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s851Tl

V平均=2=kB5.67m/s答:(I)汽车到达收费站前的lOmin行驶的路程为40km;

t息15s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为7s;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5.67m/s„

氧化还原反应重点考点专题练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1.不同的温度下,C1?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如图所示。

冷水

y>NaClO

Cl+NaOH(aq)

2执水

ANaClO,

II3

下列说法不F项的是

A.反应I和H都有NaCl生成

B.CIO]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C.反应I和II中,每ImolCU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5

D.反应I和n中,参加反应的CL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i<n

2.利用CH30H可将废水中的NO;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后排放。反应原理为:

H++CH3OH+NO;-X+CC>2+1^0(未配平)。下歹I]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NO?

B.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

C.可用O3替换CH30H

D.若生成COc气体11.2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3.以铜阳极泥[含Cu、Ag、Au等单质为原料分离回收金和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HAuCL是一

元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2s2O3

酸卜产Oz酸2、HQz,I,溥,r7,

Cu、Ag、Au浸渣i,_L-渣2浸最3|次.|电沉积」Ag

混合物T浸乎i卜工=_U浸取2|—______

I।迨i3-I还原I->Au

浸出液浸出液,jj1

NzH.Nz

A.酸1为稀硫酸,酸2为稀盐酸

B.“浸取2”中使用的酸提高了H2O2的氧化性

C.“还原”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4AUC14+3N2H4=4Au+3N2f+16Cl-+12H+

D.S2O;离子中心S原子配位能力小于端基S原子

4.一种制备NaClO2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纯CIO?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空气稀释到体积分数

为10%以下。

SC)2和空气NaOH

稀硫酸混合气溶液H2O2

NaClC)3固体一亚氯酸钠粗产品

母液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过程中可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

B.流程中H?。?做还原剂

C.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氧化剂

D.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会导致NaClO?产率下降

5.已知H[AuCl/=H++[AuClJ,向H[AUC1J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可以提炼Au,反应为:

HAUC14+Zn-Au+X+ZnCl?(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玻的是

A.还原性:Zn>Au

B.X表示H?

C.生成ImolAu,转移电子总数为3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6.从高碑烟尘(主要成分为AS2O3、AS2O5和Pb5O8,其中Pb5O8中的Pb为+2价或+4价,As2O3>As2O5

均为酸性氧化物)中回收制备碑酸钠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OH、Na2SH2O2

琳''—T碱浸}—T抽滤|没出液氧化|—'系列操作一-Na3AsO4-IOH2O

PbS、S

(浸出液的主要成分为Na3AsO4和NaAsO2)

A.A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VA族

B.“碱浸”时,Pb5O8发生的反应:Pb5O8+8Na2S+8H2O=5PbS+16NaOH+3So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

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C.浸出液“氧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H2O2+ASO2+2OH=AsOt+2H2O

D.系列操作为:加热蒸发、趁热过滤、洗涤、干燥最终得到碑酸钠晶体

7.S8在液态S02中可与SbF5反应,生成[S8][SbF6]2,其中岔8]2+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s

\/

+S----------S+

/\

S——S

S

A.S8和SbF5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由8户中存在不同的硫硫键

C.反应过程中硫硫键发生了断裂D.[S8]2+中所有S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8.磷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元素。白磷(P4)中毒可用CuSO4溶液解毒,发生如下反应:

P4+CUSO4+H2O-CU3P+H3P04+H2so4(未配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4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反应过程中溶液pH增大

C.llmolPd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0moi

D.皮肤接触到白磷,用CuSCU溶液清洗后,应再使用NaOH溶液清洗

9.下列文字叙述,用方程式解释错误的是

A.丁烷裂解:C网)疆瞿-CH4+C3H6

+2+

B.牙齿釉质层长期被H+侵蚀溶解:Ca5(PO4)3OH+4H=5Ca+3HpO:+H2O

2++3+3+

C.工业废水中含有CrQ;,常用绿矶做处理剂:6Fe+Cr2O^+14H=6Fe+2Cr+7H2O

D.“每炉甘石(ZnCOs)十斤...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锻红…”火法炼锌:

2ZnCO3+C^=2Zn+3CO2T

10.以[Rh(CO)/21为催化剂,碘甲烷为助催化剂,利用甲醇合成乙酸(Monsanto法)的示意图如下

所示。

己知:错(Rh)与钻(Co)在周期表中上下相邻,但Rh的最外层电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Rh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85sL位于周期表的ds区

B.①一②过程中,Rh被氧化;③一④过程中,Rh被还原

C.⑤为CH3cOI,在反应中作中间产物

D.此合成原理生成CH3coOH和H?。,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11.FesOs可以催化脱除H?S,脱除反应为Fe2C>3(s)+3H2s(g)=S(s)+2FeS(s)+3H2O(g),脱除过程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催化剂对H2s的吸附强度强于图甲

B.脱除过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H2O)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D.催化剂的活性在脱除过程中不会改变

12.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以碱性蚀刻废液中的[Cu(NH3)41C12为原料制备

CuCl的部分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NH3)4]C1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C(NH3):C(cr)=2:l

B.“酸溶”时不用稀硝酸的主要原因是硝酸易挥发

C.“还原”后溶液的pH增大

D.“洗涤”时先用水再用乙醇会降低产品的纯度

13.设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12溶于水,溶液中C「、CRT和HC10的微粒数目之和为M

B.12g石墨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目为2M

C.常温常压下,NazCh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M

D.ImolCL与足量消石灰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M

14.三氯硅烷(SiHCb)是制取高纯硅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是强还原剂且易水解。实验室

A

通过反应Si(s)+3HCl(g)=SiHCb⑴+H2(g)制备SiHCb,已知电负性:Cl>H>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ImolHz,转移的电子数为2moi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SiHCb在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Na2SiO3、NaCl和H2O

D.上述生成SiHC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该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15.三氯乙醛(CC13cHe))是无色油状液体,常用于制取农药。其纯度的测定如下(杂质不参与反应)。

加淀粉指示剂)(算三氯乙]

鹦鬻T〔醛纯度J

步骤IV

A.步骤I,需用1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

-+

B.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为:HCOO-+I2+2OH-=2r+CO3+H2O+H

C.步骤IV,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加入最后半滴Na2s2O3溶液,锥形瓶中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

半分钟内不变色

D.三氯乙醛(摩尔质量为MgnoH)的纯度为Q5x1-*VW"

m

16.RbAgds是一种只传导Ag+的固体电解质,利用RbAg/5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某种测定

。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如图所示,被分析的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发生反应:4A1L+3O2=2A12O3

+612,I2进一步在石墨电极上发生反应,引起电池电动势变化,从而测定02的含量。下列关于气体

传感器工作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I体。2/聚四氟乙烯膜

AII

电3

多孔石墨电极

-银电极

A.Ag+通过固体电解质迁向正极B.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C.测定一段时间后,固体电解质中Ag+减少D.当02浓度大时,电动势变大

17.将6mL0.05mobL-的KI溶液与1mLO.O5moi.厂的FeC。溶液混合,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色。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5*1()-5"人

B.5.6gFe3+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的数目为0.5鼠

1

C.0.05mol.U的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的数目小于0.05NA

D.SCN-的空间构型为V形

18.下列变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推动盛有NO2的密闭针筒的活塞,压缩气体,气体颜色变深

B.将酸性KMnC>4溶液滴入乙醇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C.将FeSO,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

D.向包有Na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几滴蒸储水,脱脂棉燃烧

19.科研团队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随着HQ?的加入,只形成单过氧机物种

C.反应过程中,V-0键裂解生成过氧铀自由基[v(iv)-o-O?]

OH

+HQ鲤幽也

D.该过程的总反应式:+H2O2

20.某小组进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实验研究。分别取2mL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

1

H2c2o4溶液于试管中,再依次向试管中滴加4mL0.01mol.L-酸性KMnO,溶液,通过色度计监测溶

液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己知:(1)溶液透光率与溶液中显色微粒的浓度成反比。

⑵酸性KMnO,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时,某种历程可表示如图。

CO2'

Mn2+4

z*CO2

MnO4;(肉色,近无色)

②④

Mr+(不稳定)2Mn0O/(红色)

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从图1可知,该实验条件下,葡萄糖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理论上,KMnC>4和H2c2O4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KMnOj:«(H2C2O4)=2:5

C.图2中曲线甲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与反应生成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有关

D.图2中H2c2O4溶液浓度不同时,数据呈现的原因是:随H2ca,浓度增大,反应历程中①、

②、③、④速率均减小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BBCCCCD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DCBBCBABD

1.D

【分析】由图可知,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冷水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根据化合价

升降守恒、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2+2NaOH=NaCl+NaClO+H2O,在热水条件下反应生成

氯化钠、氯酸钠和水,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o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I和n都有氯化钠生成,A正确;

B.CIO]里中心原子C1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上/^=3+1=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则其空间结

构为三角锥形,B正确;

C.反应I中存在关系式:Cl2~NaCl-NaClO~e,Imol氯气参加反应,反应转移Imol电子,反应

II中存在关系式:3C1,~5NaCl~NaClO3~5e,Imol氯气参加反应,反应转移[mol电子,则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5,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I和n中,参加反应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1:2,D错误;

故选D。

2.B

【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利用CH30H可将废水中的NO;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X后排放,

则X表示N?,NO?仍然是大气污染物,A错误;

B.该反应中,还原剂CH30H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升高了6个价位,氧化剂NO;

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降低了5个价位,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6:5,B正确;

C.CH30H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CHQH是该反应的还原剂,0,有强氧化性,通

常不能用作还原剂,故不可用O3替换CH3OH,C错误;

D.未注明气体状态,无法计算,D错误;

故选B。

3.B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铜、银、金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浸取,将铜转

化为硫酸铜,银、金不反应,过滤得到含有硫酸铜的浸出液1和含银、金的浸渣1,则酸1为稀硫酸;

向浸渣1中加入盐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浸取,将银转化为氯化银、金转化为HAuCL,过滤得到

含有氯化银的浸渣2和含有HAUC14的浸出液2,则酸2为稀盐酸;向浸渣2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氯化银转化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离子,过滤得到含有二硫代硫酸根合银离子的浸出液3;浸出液3

电沉积得到银;向含有HAUC14的浸出液2中加入肺,将溶液中HAUC14转化为金。

【详解】A.由分析可知,酸1为稀硫酸,酸2为稀盐酸,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浸取2中使用稀盐酸的目的是将银转化为氯化银、金转化为HAuCk,不是提高了

过氧化氢的氧化性,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加入股的目的是将溶液中HAuCk转化为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AUC14+3N2H4

=4Au+3N2f+16Cl-+12H+,故C正确;

O-12-

D.硫代硫酸根离子的结构式为:,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空出

/\2

L0、S」

=0,端基硫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6-三2=2,所以中心硫原子配位能力小于端基硫原子,故D正确;

故选Bo

4.B

【详解】分析:NaC103在稀硫酸中溶解,通入S0,在发生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1O2和Na2SO4,

通过鼓入空气,防止CIO,浓度过高,还可以将其吹进吸收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在吸收塔

中CIO2与双氧水、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2和氧气,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NaClO?粗产品。

A.NaClOs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HC1,则溶解过程中不可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错误;

B.C1O2与双氧水、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d。2和氧气,流程中Hz。?做还原剂,正确;

C.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防止CIO2浓度过高,因为纯C1O2易分解爆炸,错误:

D.在吸收塔中CIO。与双氧水、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氧气,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但是不一

定会导致NaClO,产率下降,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