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重点课文注释与解析_第1页
九年级语文重点课文注释与解析_第2页
九年级语文重点课文注释与解析_第3页
九年级语文重点课文注释与解析_第4页
九年级语文重点课文注释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重点课文注释与解析《岳阳楼记》(范仲淹)课文注释1.庆历四年春:庆历,宋仁宗年号;四年为1044年。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zhé),官吏降职或远调;守,任州郡长官;巴陵郡,今湖南岳阳。3.越明年:越,到;明年,第二年。4.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同“嘱”,嘱托;作文,写文章。6.浩浩汤汤(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7.朝晖夕阴:晖,日光;形容阴晴变化。8.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官员;骚人,文人。9.淫雨霏霏:淫雨,连绵雨;霏霏,雨雪纷飞貌。10.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11.春和景明:景,日光;春风和煦,阳光明媚。12.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13.静影沉璧: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形容月色澄静。14.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修辞,不因外物或自身境遇悲喜。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朝廷;指做官时心系百姓。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文本解析《岳阳楼记》突破“记体文”叙事写景的局限,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岳阳楼阴晴之景,抒发“古仁人之心”,彰显士大夫的家国担当。1.结构艺术:前半部分铺陈洞庭湖“淫雨霏霏”(暗景)与“春和景明”(明景),分别衬“迁客骚人”之“悲”与“喜”;后半部分跳出个人情绪,借“古仁人”的精神境界,将情感升华为“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形成“景—情—理”的递进。2.对比手法:以“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对比“古仁人”的“忧乐观”,衬托出后者超越个人得失、心系天下的品格;洞庭湖阴晴之景的对比,强化情感张力,为议论铺垫情境。3.精神内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主旨句。范仲淹借“古仁人”的理想人格,表达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突破儒家“独善其身”的局限,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绑定,成为后世精神坐标。4.语言特色:多用四字短语(如“政通人和”“浩浩汤汤”),节奏明快;善用对偶(如“衔远山,吞长江”“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工整凝练,使写景生动、抒情深沉。《出师表》(诸葛亮)课文注释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刘备;崩殂(cú),帝王之死。2.益州疲弊:益州,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3.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圣听,广泛听取意见。4.陟罚臧否(zhìfázāngpǐ):陟,提拔;罚,惩罚;臧否,赞扬与批评。5.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6.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古今异义)。7.猥自枉屈:猥(wěi),谦辞;枉屈,屈尊就卑。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拜访;草庐,诸葛亮隐居地。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指赤壁之战前,刘备兵败,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10.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期望;驽钝,自谦才能平庸;攘除,铲除。11.临表涕零:涕零,流泪。文本解析《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文,以恳切言辞劝勉刘禅亲贤远佞、广开言路,彰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与治国深谋。1.忠谏与自剖的逻辑:以“报先帝、忠陛下”为主线,一方面针对蜀汉内忧外患(宦官弄权、刘禅昏庸),提出治国建议;另一方面自述“躬耕南阳”“临危受命”的经历,以21年追随彰显忠诚,使谏言更具说服力。2.对比论证:“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对比,突出“亲贤远佞”的重要性;“贤臣之忠”与“桓灵之昏”对比,强化贤臣治国的必要性,使道理更鲜明。3.语言风格:质朴恳切,多用家常语(如“亲贤臣,远小人”)、肺腑言(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无华丽辞藻,却因忠诚与不舍让读者动容。4.精神典范:诸葛亮以“相父”之尊行“人臣”之责,将个人命运与蜀汉兴衰绑定。“受任于败军之际”的担当、“庶竭驽钝”的决心,塑造了士大夫“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丰碑。《故乡》(鲁迅)课文注释1.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虚指时间,铺垫故乡变迁。2.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横着,显村庄死寂;萧索,荒凉冷落。3.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银圈体现民俗与闰土的活泼,钢叉显其勇敢。4.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恭敬因封建等级观念;“老爷”的称呼,标志纯真友谊破裂、阶级隔阂形成。5.厚障壁:比喻人与人的精神隔阂,由封建等级、生活境遇造成。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以路喻希望,强调希望需行动探索。文本解析《故乡》以“我”回乡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闰土、杨二嫂的命运变迁,揭示辛亥革命后农村衰败、农民苦难与精神麻木,抒发对“新生活”的渴望。1.双线叙事:明线(“我”的回乡之旅:启程—在故乡—离故乡)串起社会风貌;暗线(“我”与闰土的情感变化:纯真—隔膜—期望后辈)深化主题,现实与回忆交织。2.人物典型性:闰土:少年“小英雄”(活泼勇敢),中年“辛苦麻木”(灰黄脸、松树皮手、称“老爷”),是旧中国农民在封建压迫下的缩影。杨二嫂:年轻时“豆腐西施”安分,中年尖酸贪婪(塞手套、骂闰土),反映小市民在动荡中扭曲的人性。“我”:“辛苦展转”的知识分子,既失望于故乡,又探索希望,是连接旧世界与新世界的桥梁。3.环境隐喻:现实故乡:“阴晦”“萧索”的荒村,隐喻旧中国农村的衰败,烘托“我”的悲凉。记忆故乡:“金黄圆月”“碧绿西瓜”的“神异图画”,与现实对比,反衬现实残酷,暗示希望的可贵。4.“希望”的哲思:结尾以“路”喻希望,提出“希望本无所谓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