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连发多孔页岩页岩砖厂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报告表_第1页
苍梧县连发多孔页岩页岩砖厂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报告表_第2页
苍梧县连发多孔页岩页岩砖厂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报告表_第3页
苍梧县连发多孔页岩页岩砖厂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报告表_第4页
苍梧县连发多孔页岩页岩砖厂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名称: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苍梧县沙头镇连发多孔页岩砖厂编制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八年四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环境质量状况 5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22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 2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4结论与建议 36附件一项目委托书附件二现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验收表附件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墙体材料工艺设备登记备案书附件四项目监测报告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项目现场照片图附图4项目现状监测布点图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介(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苍梧县以丘陵、低山、中山地形为主,平原较少,地势大致西北、东南高,中部低。由南北两面山地向中部低丘、平坡、河谷倾斜。一般海拔400~600m,平原河谷地段海拔20~80m,高耸地段海拔800~1000m,丘陵山地连片分布,土山、土丘陵占主要为砂页岩、花岗岩混合发育成的红壤和黄红壤,土层较厚。本项目选址位于苍梧县沙头镇沙头村五一组、沙六组,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1°31′40″,北纬23°55′48″,拟建场地历史上无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状下没有发现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列缝及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宕性、勾场地,属抗震较为有利地段。2、气候受地理位置及地形影响,苍梧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多雨湿润,秋冬季干旱,夏季炎热时间长,冬季时间短。县内年平均气温21.2℃,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1.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4℃。县内年平均降雨量1506.9mm,4—8月份为多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的70%。县城区域平均风速0.9m/s,主导风为东北风,次主导风为东南风。3、水文苍梧县河流属西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浔江、桂江,两江流经县境长度共130㎞,流域面积2838.9k㎡;另有集雨面积100k㎡以上的东安江、龙江河、思良江3条河流,总长度744.85㎞,集雨面积3995.30k㎡。沙头镇主要有东安江流经境内。东安江属西江水系,贺江支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贺州市八步区南部的大桂山的东南麓和西南麓,自北向南流,经苍梧入广东封开,在大洲与贺江干流汇合然后在封开县城流入西江。东安江沙头新建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4、地震据史料记载,在1271~1850年的近600年中,震中在梧州(含苍梧县)的地震有16次,震级3~5级。1372~1936年以来,震中在邻区,梧州受波及影响的地震有10次,这些地震仅有“摇动居民屋”的记载。本项目场地及邻近地区深部构造平缓,地表没有大的活动断裂通过,是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地带,不具备发生5级以上地震地质条件,因此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上,梧州范围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6度。5、植被、生物多样性苍梧县植物资源有食用植物、用材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观赏植物、草类植物等。县境原生森林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树种组成以樟科、壳斗科植物为主,也有季雨林特征。由于人为活动和山林火灾等因素,大片典型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已不复存。苍梧县境的动物主要有兽类、鸟类、爬行类、甲壳类。区域内未发现珍惜濒危野生动项目选址周围环境状况:苍梧县沙头镇连发多孔页岩砖厂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选址位于苍梧县沙头镇沙址西面与207国道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经现场调查,本项目选址东面与水田相邻;东南面隔水田约320m处为龙背村村民住宅;南面与中背村河相邻,隔该河为水田;西南面与中石油沙头加油站相邻;西面与207国道相邻,隔国道约40m为几户村民住宅,约118m处为移民新村村民住宅;北面与水田相邻,隔水田约80m处为一榄根村村民住宅;东北面隔水田约130m处为榄根村村民住宅;东面约500m处为东安江。除了以上环境敏感点外,选址周边300m范围内无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亦未有名胜古迹或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点分布。项目周边环境状况如23榄根村村民住宅移民新村榄根村村民住宅村民住宅榄根村村民住宅村民住宅40m中石油沙头加油站项目选址水田500m40m中石油沙头加油站320m320m龙背村村民住宅龙背村村民住宅 图2-1项目周围环境状况示意图4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苍梧县沙头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选址距本项目选址约900m,其位于本项目选址北面,由于苍梧县沙头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选址与本项目选址为同一区域,其水环境监测点位能反映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情况,且监测后该区域没有新增污染源,区域地表水水质变化不大,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数据引用苍梧县沙头镇污水处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的监测数据;本项目环境空气及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委托广东华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地表水现状调查引用《苍梧县沙头镇污水处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2017年1月12日~13日,监测单位为广西中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监测时间与本次评价的时间相距约一年,期间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监测点位的布置均在本次工程的评价范围内,符合本次评价的要求。因此本次评价引用的数据是合理、有效的。1、监测范围及监测断面布设本次评价引用其地表水现状监测3个监测断面,各监测断面具体情况及位置见表3-1。表3-1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基本情况监测因子东安江排污口上游500米处铜、铅、隔、锌、汞、砷共6项东安江排污口下游50米处东安江排污口下游500米处2、评价结果分析各断面监测结果及评价见表3-2。表3-2各断面监测结果单位:mg/L序号监测因子2#断面3#断面1铜监测值范围0.05L0.05L0.05LSi,j——————超标率0002铅监测值范围0.010L0.010L0.010L5Si,j——————超标率0003锌监测值范围0.05L0.05L0.05LSi,j——————超标率0004隔监测值范围0.001L0.001L0.001LSi,j——————超标率0005汞监测值范围0.01L0.01L0.01LSi,j——————超标率0006砷监测值范围0.007L0.007L0.007LSi,j——————超标率000注:以上表格中监测结果小于检出限或未检出以检出限加“L”表示。由表3-2可知,在监测期间,东安江项目排污口上游500米、下游50米及下游500米设置地表水监测点的铜、锌、铅、镉、砷、汞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地表水体水质状况良好。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及监测因子设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3个,地点为:1#项目选址东北面(场界上风向);2#项目选址西南面(场界下风向3#项目选址东南面(场界侧下风向具体点位见表3-3。表3-3监测点位基本情况一览表监测点名称距离监测项目#选址东北面TSP、PM10、SO2、NO22#选址西南面西南面选址东南面2、监测时间与频率TSP、PM10、SO2、NO2连续监测7天。监测频率为TSP的24小时平均浓度每日应有24小时的采样时间;SO2、NO2、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24小时平圴浓度每日应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SO2、NO2的1小时平均浓度每天监测4次(02:00、08:00、14:00、20:00),每次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63、评价标准TSP、NO2、PM10、SO2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表3-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GB3095-2012污染物名称24小时平均年平均PM10—NO220040TSP(μg/m3)—2004、评价方法统计各监测点的日均浓度范围和超标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式中:Pi——某污染物的单项质量指数;Ci——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Co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单项质量标准指数>1,表明该空气监测因子超过了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单项质量标准指数越大,说明该监测因子超标越严重。5、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本次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3-5。表3-5监测及统计结果监测点污染物统计项目NO2PM10(mg/m3)#选址东0.018~0.0310.022~0.036--标准指数0.036~0.0620.11~0.18--00--24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22~0.0270.026~0.0300.046~0.0540.115~0.126标准指数0.147~0.180.325~0.3750.307~0.360.383~0.4200002#选址西0.026~0.0430.029~0.047--标准指数0.052~0.0860.145~0.235--700--0.030~0.0370.033~0.0400.054~0.0650.127~0.141标准指数0.2~0.2470.413~0.50.36~0.4330.423~0.4700003#选址东0.024~0.0390.027~0.045--标准指数0.048~0.0780.135~0.225--00--0.027~0.0330.03~0.0350.051~0.0610.124~0.135标准指数0.18~0.220.375~0.4380.34~0.4070.413~0.450000通过环境空气现状连续7日监测可见,监测因子PM10、TSP24小时浓度、SO2、NO224小时浓度和小时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三、声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2、监测布点声环境质量监测共布设6个监测点,监测点点位详见表3-6。表3-6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情况点位名称监测点位置项目厂界东侧厂界东侧外1m项目厂界南侧厂界南侧外1m项目厂界西侧厂界西侧外1m项目厂界北侧厂界北侧外1m村民住宅村民住宅西北面约30m3、监测时间和频率噪声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测一次。84、评价标准4a类标准限值,标准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选址东面、南面、北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标准值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5、评价方法以等效连续A声级(Leq)为评价量,与环境标准值对比法进行评价。6、评价结果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3-7。表3-7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表测点名称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昼间昼间昼间昼间达标达标2#厂界南49.349.7达标达标3#厂界西达标达标4#厂界北达标达标5#东北面村47.247.8达标达标6#西北面村48.348.6达标达标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场界西面监测点昼间及夜间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限值,其余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场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属农村地区,其所在区域周围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玉米及果树等,样性一般。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外环境特征,将项目附近村民及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作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保护级别如下:表3-8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敏感点名称与场界距离功能区划及保护目标1村民住宅区域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水平西面场界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限值(207国道临红线两侧30m范围内其余各面场界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类标准限值约40m2水田农作物厂区周围相邻种植区域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水平3/地表水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选址处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环境敏感区以及集中式(分散式)取水口等重要敏感目标。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1SO2年平均2NO2年平均3PM10年平均4TSP年平均2、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序号环境质量标准(Ⅲ类)1铜2铅0.053隔0.0054锌5汞6砷0.053、西面场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207国道临红线两侧30m范围内其余各面场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类昼间:Leq≤60dB(A),夜间:Leq≤50dB(A)。4a类昼间:Leq≤70dB(A),夜间:Leq≤55dB(A)。批注[A1]:批注[A1]:删除,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见表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3。表表4-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本项目为多孔页岩砖生产项目,隧道窑废气排放执行《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①隧道窑排放烟尘、二氧化硫及氟化物执行《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表2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见表4-4。表4-4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产过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原料燃料破碎及制备成型///人工干燥机焙烧2003人工干燥及焙烧窑的排气筒高度一律不低于15m。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范围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②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任何1小时平均浓度执行表3规定的限值。标准值见表4-5。表4-5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序号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mg/m3)1总悬浮颗粒物2二氧化硫3氟化物0.022、项目营运期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表4-6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4、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产生的除尘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循环回用;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水田施肥,因此本评价不对污水提出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项目隧道窑废气采用湿式双碱法进行净化处理后由15m排气筒高空排放,其NOx的排放量为17.626t/a,SO2排放量为35.608t/a。因此,本项目申请的总量控制指标为:氮氧化物:17.626t/a,SO2:35.608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施工期: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现有32门轮窑及其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建设1条新型双通道隧道窑生产线及压坯车间。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5-1。场地平整隧道窑建设场地平整隧道窑建设轮窑及及其相关配套设施拆除废气、噪声、固体废物营运期: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废水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1)原料破碎外购页岩及煤渣粒径较大的部分,需要进行破碎,一般情况下生产普通页岩砖最大粒径控制在2.5mm以下,细碎后的原料经过搅拌机加水搅拌混合。(2)过筛(筛分)经过破碎的原料进入过筛系统,规格大小符合生产要求的进入料仓,粒径较大的返回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3)搅拌、陈化将进入料仓的原料按一定比例加水进行搅拌,拌合,搅拌好的原料通过可逆式皮带机送至陈化库进行陈化,以提高混合原料的可塑性。(4)制砖坯将搅拌后的页岩等原料,在干燥前送入制砖生产线,经过挤砖机、切坯机等制砖设备制将搅拌后的页岩等原料根据本身的塑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成型方式和含水率,塑性指数在7以下时可选用硬挤出工艺,含水率为14%—16%,挤出压力为2—2.2Mpa;塑性指数在7—11之间可采用半硬塑挤出成型,含水率为17%—18%,挤出压力为1.2—1,9Mpa;塑性指数为11以上时,采用软塑挤出工艺,含水率为19%以上,挤出压力为1.1Mpa以下。用重型切条机将砖坯切成240mm×115mm×53mm的标砖,通过码坯机将生砖坯码到窑车上。(5)隧道窑烧制烘干将制好的砖坯经人工码放后放置于窑车上,再将窑车送入隧道窑内的烘干段进行烘干,最后进入隧道窑焙烧段焙烧。砖坯烧制1.5小时-2小时后,从隧道窑的另一侧出窑后即为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图5-2。碱液碱液碱液碱液煤渣外购页岩煤渣破碎过筛(筛分)破碎过筛(筛分)筛上物料噪声、粉尘料仓水搅拌噪声搅拌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制砖坯噪声废砖坯制砖坯隧道窑烧制烘干碱水喷淋隧道窑烧制烘干循环水池成品废品图5-2项目营运期生产工艺流程图一、施工期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现有32门轮窑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1条新型双通道隧道窑生产线及压坯车间,其施工期较短,约2个月,污染物排放强度不大,故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很小,本环评不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由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得,项目轮窑拆除过程中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20t,对于这些废弃物,应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对环境影响不大。二、运营期(一)大气污染物核算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厂区运输产生的扬尘、原料场产生的粉尘、隧道窑废气、生产作业产生的粉尘、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中粉尘来源主要有:原辅料卸料产生的粉尘,原辅料堆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破碎粉尘,过筛过程粉尘等。(1)原辅料卸料粉尘项目外购的页岩、煤渣为汽车运输,进厂后卸放于原料堆场,此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其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项目原料消耗量18万t/a,按25吨/车计,则原料运输车辆次为0.72万辆次/年。1辆25吨的运输车辆每次卸货过程粉尘产生量约为1.5kg,则本项目原辅料卸料过程中粉尘产生量为10.8t/a。经过采取洒水抑尘、建设钢架棚、三面围挡等措施后,降尘抑尘效率约为80%,则原料卸料粉尘排放量为2.16t/a。(2)原料堆存粉尘页岩、煤渣运至厂区堆存于原料堆场,在堆放过程中,在风力作用下粒径较小的页岩及煤渣会随风飘动产生粉尘,给下风向的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原料堆场面积约为5336m2。评价参考经验公式计算原料堆体的起尘量。公式如下:Q=4.23×10-4×V4.9×SQ——起尘量,mg/s;S—表示面积(本项目原料堆场的面积为5336m2V—表示风速(本项目V取1.2m/s)。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项目原料堆场粉尘产生量为1.38mg/s,即0.12kg/d,0.036t/a。经过采取在原料堆场设置洒水抑尘设施、遮挡墙、物料遮盖等措施后,降尘抑尘效率约为80%,则原料堆粉尘排放量为0.007t/a。(3)破碎、过筛粉尘原料破碎、过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来自原料中粒径较小的部分,为无组织排放,粉尘产生量与工人操作方式、原料湿润程度等有关,在旱季大风、粉尘产生量较大,但难于定量。项目生产所需原料中需要破碎、过筛的有页岩和煤渣,用量为18万t/a,原料破碎、过筛产生的粉尘以破碎量的0.002%推算粉尘产生量,本项目原料破碎量为18万t/a,则粉尘产生量为3.6t/a。经过采取在原料加工区设置洒水抑尘设施、建设钢架棚等措施后,降尘抑尘效率约为80%,则破碎、过筛粉尘排放量为0.72t/a。2、道路扬尘项目原料和产品均通过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道路扬尘。道路扬尘产生量与车型、车速、车流量、风速、道路表面积尘、尘土湿度等有关,产生的扬尘颗粒粒径较大,易形成扬尘量不大。3、职工食堂油烟项目技改扩建后职工人数为25人,其中,约18人在厂区内食宿,其余的为附近村民,均不在厂区内食宿,食堂主要使用液化气、电作为燃料,液化气和电为清洁能源。项目设置食堂,将产生烹饪油烟,油烟废气中含THC、CO、NO2、3,4苯并芘、焦油等污染物,产生量不大。厨房拟设1个炉灶,使用能源为电能,属于清洁能源,根据调查,苍梧县居民人均食用油情况为日用量约28g,则项目食堂每年消耗食用油量为151.2kg。又据环保部评估中心培训教材提供的计算方法,食堂油烟污染物的排放系数为1.035kg/t,则项目油烟排放量为0.16kg/a。企业拟在食堂厨房设1个炉灶,每天开炉1小时,食堂油烟用抽油烟机抽取,风量为500m3/h,则项目油烟的排放浓度为1.07mg/m3,废气量为15万m3/a。4、隧道窑废气隧道窑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O2、NOX、烟尘、氟化物,项目生产规模为6000万块页岩砖/年,运营期天数为300d/a,隧道窑每天运行24h。隧道窑废气污染物烟尘、SO2、NOX的产生量计算,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产污系数(终版)》(2010年版)及《环境工程》(1999年03期)的废方法中系数计算法进行计算。(1)烟尘项目隧道窑采用4台风机进行排烟,每台风机排气量为90000Nm3/h,259200万Nm3/a。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产污系数(终版)》(2010年版)第七册中烟尘产生量为4.728kg/万块标砖,项目烟尘产生量为6000万块标砖/年×4.728kg/万块标砖=28.368t/a。项目隧道窑采用4台风机进行排烟,每台风机排气量为90000Nm3/h,隧道窑烟尘产生浓度为10.94mg/m3。(2)二氧化硫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产污系数(终版)》(2010年版)第七册中二氧化硫产生量为14.837kg/万块标砖,项目二氧化硫产生量为6000万块标砖/年×14.837kg/万块标砖=89.02t/a。项目隧道窑采用4台风机进行排烟,每台风机排气量为90000Nm3/h,隧道窑SO2产生浓度为34.34mg/m3。(3)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产污系数(隧道窑)为3.264kg/万块标砖,隧道窑氮氧化物产生量为19.584t/a。项目隧道窑采用4台风机进行排烟,每台风机排气量为90000Nm3/h,隧道窑NOX产生浓度为7.56mg/m3。(4)氟化物项目所用页岩含氟率为0.002%,根据《环境工程》(1999年03期)“砖的烧成温度通常是800℃左右”,砖坯在焙烧过程中释放的氟化物量约为页岩含氟量的80.3%,项目页岩消耗量为18万t/a,氟化物产生量=18万t/a×0.002%×80.3%=2.89t/a。项目隧道窑采用4台风机进行排烟,每台风机排气量为90000Nm3/h,隧道窑氟化物产生浓度为1.12mg/m3。(二)水污染物核算(1)生产废水项目生产用水主要是物料拌合过程中需要加入少量水,生产用水量约2m3/万块,项目年产6000万块,平均20万块/d,搅拌过程中添加水量约为40m3/d。水随物料拌合后制作为砖坯,经烧制后水分蒸发,因此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水排放。(2)洒水降尘项目需对原料堆场进行洒水降尘。原料堆场面积约5336m2,每天洒水1次,平均每次每平米洒水0.002m3(不会产生径流形式的污水),则用水量为10.67m3/d。项目生产所需原料中需要破碎、过筛的有页岩和煤渣,原料破碎、过筛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本项目原料破碎量为18万t/a,600t/d,破碎过筛降尘用水量按照0.01m3/t计算,则用水量为6m3/d。综上,项目洒水降尘用水量为16.67m3/d。洒水降尘不会产生径流形式的废水,在使用的过程中全部蒸发消耗掉,因此,洒水降尘不产生废水。(3)废气除尘废水本项目采用湿式双碱法对隧道窑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液气比2L/m3,项目烟气量为259200万Nm3/a,则除尘废水产生量约为518400m3/a,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产生浓度约为600mg/L,则SS产生量为311.04t/a,项目废气除尘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SS浓度低于100mg/L(51.84t/a)。项目的除尘用水损耗按总用水量的10%计,则项目要补充的新鲜水为51840m3/a。(4)生活污水项目技改扩建后职工人数为25人,其中,约18人在厂区内食宿,其余的为附近村民,均不在厂区内食宿。按住宿人员用水量200L/d·人、非住宿人员用水量50L/d·人计,则项目职工生活总用水量为1185t/a,废水量按80%计,则项目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48t/a。废水中的COD约300mg/L,NH3-N约30mg/L,则项目COD年产生总量约为0.28t,氨氮产生总量约为0.028t。(5)绿化场区绿化面积为1500m2,晴天天气干燥,需对绿化植物浇水,每1m2每次洒水2.0L计算,每天1次,则每天洒水3m3,绿化用水全部蒸发,不产生废水。 项目生产区由于产生无组织粉尘量大,地面落有一定的粉尘,经雨水冲刷对外环境易造成污染,因此需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为避免厂区外雨水进入项目区,项目在厂区东、南、根据广西建委综合设计院采用数理统计法编制的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式中:暴雨重现期P取5年;降雨历时t取120分钟。计算得暴雨强度q=108.20L/s.ha。本次扩建工程建成后露天场地占地面积13200m2,径流系数取0.7,计算得雨水流量为99.98L/s(360m3/h)。本次工程收集降雨初期前15分钟的雨水量为90m3。初期雨水的污染物主要以悬浮物为主。项目按雨污分流设置厂区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设计考虑1.1的安全系数,因此本环评建议在厂区低洼处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总容积为100m³),初3、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生产设备运行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生产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锤5-1;运输车辆进出厂区使会产生噪声,噪声强度约为60dB(A)。表5-1主要设备噪声排放情况表声压级dB(A)治理措施降噪后的声级值特点锤式破碎机基础减震突发、机械振动噪声挤出砖机70-85基础减震连续、机械振动噪声码坯机70-80基础减震间歇、机械振动噪声搅拌机70-80基础减震连续、机械噪声基础减震、隔声间歇、机械噪声4、固体废物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砖坯及次品砖、脱硫设施产生的脱硫渣和生活垃圾。(1)废砖坯及次品砖由项目业主提供资料得,其废砖坯及次品砖产生量约为产量的3%,每块标准转的重量约为3kg,则项目废砖坯及次品砖产生量约为5400t/a,其废砖坯经破碎后回用于制砖,次品砖外售用于铺路。 因项目原煤内燃后烟气中含有SO2,经湿式双碱法处理,采用烧碱和石灰作为脱硫剂,除尘脱硫产生的脱硫渣属于Ⅰ类一般固废,脱硫渣每个工作班制定期清理,脱硫渣产生量约200t/a,脱硫渣不含重金属,类似于石膏渣,收集后全部作为生产原料。(3)生活垃圾项目技改扩建后职工人数为25人,其中,约18人在厂区内食宿,其余的为附近村民,20食宿员工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生活垃圾,不在厂内食宿的员工按每人每天产生0.1kg生活垃圾,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9.7kg/d,2.91t/a,生活垃圾经垃圾桶统一收集后,交由沙头镇环卫站进行处置。2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营运期原辅料卸料粉粉尘等无组织粉尘2.887t/a隧道窑废气89.02t/a34.34mg/m335.608t/a13.74mg/m3NOX19.584t/a7.56mg/m317.626t/a6.8mg/m328.368t/a10.94mg/m32.837t/a1.09mg/m氟化物2.89t/a1.12mg/m31.59t/a0.61mg/m0.16kg/a1.07mg/m30.16kg/a1.28mg/m3水污染物营运期生活污水废水量948m/a948m/aCOD300mg/L,0.28t/a200mg/L,0.19t/a氨氮30mg/L,0.028t/a30mg/L,0.028t/a废气除尘废水废水量518400m/a0固体废物营运期一般工业固废废砖坯及次品砖7200t/a0脱硫渣200t/a0员工生活生活垃圾2.91t/a0噪声营运期等噪声源强在70~90dB(A)之间。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在原有厂区内进行改扩建,不新增加建设用地,项目对场地的平整、基础开挖所产生的土方全部用作页岩砖生产的原料,不产生弃土方,对生态影响很小。项目建成后,通过加强厂区的绿化、规范管理等措施,可以减缓项目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22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现有32门轮窑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1条新型双通道隧道窑生产线和压坯车间,其施工期较短,约2个月,施工期产生的少量废水、废气、固废均通过合理的处置,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不大,本环评不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一、营运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措施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厂区运输产生的扬尘和燃油废气、原料场产生的粉尘、隧道窑废气、生产作业产生的粉尘、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中粉尘来源主要有:原辅料卸料产生的粉尘,原辅料堆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破碎粉尘,过筛过程粉尘等。(1)原辅料卸料粉尘项目外购的页岩、煤渣为汽车运输,进厂后卸放于原料堆场,此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其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但产生量很小,由项目工程分析得,项目原料卸料粉尘排放量为2.16t/a。因项目所处位置地势较为开阔,空气流通量大,环境空气容量较大,无组织排放粉尘通过绿化吸收和稀释扩散后,粉尘的厂界排放浓度小于1mg/m3,符合《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无组织排放1mg/m3标准要求。(2)原料堆存粉尘页岩、煤渣运至厂区堆存于原料堆场,在堆放过程中,在风力作用下粒径较小的页岩及煤渣会随风飘动产生粉尘,由项目工程分析得,项目原料堆粉尘排放量为0.27t/a。因项目所处位置地势较为开阔,空气流通量大,环境空气容量较大,无组织排放粉尘通过绿化吸收和稀释扩(GB29620-2013)无组织排放1mg/m3标准要求。(3)破碎、过筛粉尘原料破碎、过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来自原料中粒径较小的部分,为无组织排放,粉尘产生量与工人操作方式、原料湿润程度等有关,在旱季大风、原材料湿润度不高的条件下,粉尘产生量较大,但难于定量。由项目工程分析得,项目破碎、过筛粉尘排放量为0.72t/a。因项目所处位置地势较为开阔,空气流通量大,环境空气容量较大,无组织排放粉尘通过绿化吸收23和稀释扩散后,粉尘的厂界排放浓度小于1mg/m3,符合《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无组织排放1mg/m3标准要求。2、道路扬尘项目原料和产品均通过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道路扬尘。道路扬尘产生量与车型、尘,只影响近距离范围。由于本项目生产规模不大,车速、车流量较小,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量不大,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3、职工食堂油烟项目技改扩建后职工人数为25人,其中,约18人在厂区内食宿,其余的为附近村民,均不在厂区内食宿,食堂主要使用液化气、电作为燃料,液化气和电为清洁能源。由项目工程分析得,项目食堂油烟排放量为0.16kg/a。排放浓度为1.07mg/m3,废气量为15万m3/a,其排放浓度<2.0mg/m3,能够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的小型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标准要求,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4、隧道窑废气隧道窑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O2、NOX、烟尘、氟化物,项目生产规模为6000万块页岩砖/年,运营期天数为300d/a,隧道窑每天运行24h。由项目工程分析得,项目SO2产生量为89.02t/a,产生浓度为34.34mg/m3;NOX产生量为19.584t/a,产生浓度为7.56mg/m3;烟尘产生量为28.368t/a,产生浓度为10.94mg/m3;氟化物产生量为2.89t/a,产生浓度为1.12mg/m3。对于隧道窑废气,本项目采用湿式双碱法对隧道窑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该系统利用钠碱作脱硫、脱氟及氮氧化物去除剂,并修建15m高排气筒一座,使经湿式双碱法处理系统处理后的隧道窑废气高空排放。项目隧道窑废气经湿式双碱法处理系统处理后,其脱硫效率按60%计算,则项目SO2排放量为35.608t/a,排放浓度为13.74mg/m3;NOX的去除效率按10%计算,则NOX排放量为17.626t/a,排放浓度为6.8mg/m3;除尘效率按90%计算,则项目烟尘排放量为2.837t/a,排放浓度为1.09mg/m3;氟化物的去除效率约45%,则氟化物排放量为1.59t/a,排放浓度为0.61mg/m3。项目采用湿式双碱法对隧道窑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其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能达到《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表2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选择估算模式进行预测计算。本环评利用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估算模式SCREEN3(2008.1.5V1.0)软件进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影响预测,所选取的参数如下表所示。24表7-1废气污染源排放参数一览表称排气排气烟气排放速率V烟气出T年排放小时数Hr烟尘排放源强QSO2排放源NOX排放源强Q排气筒6.30m/s7200h0.394kg/h4.956kg/h2.448kg/h常排气筒6.71m/s7200h3.94kg/h12.364kg/h2.72kg/h项目运营期在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下各段距离的落地浓度及浓度占标率分别详见下表7-2烟尘有组织排放的落地浓度预测结果及浓度占标率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正常情况下非正常情况下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0.0024630.27370.024632.7372000.0044610.49570.044614.9570.0046880.52090.046885.2090.0047210.52460.047215.2464000.0046250.51390.046255.1390.0043360.48180.043364.8180.0040450.44940.040454.4947000.0038840.43160.038844.3160.0037480.41640.037484.1640.0036350.40390.036354.0390.0034690.38540.034693.8540.0027460.30510.027463.05120000.0023410.26010.023412.60125000.0022350.24830.022352.48330000.0023090.25660.023092.566下风向最大浓度(329m)0.0047210.52460.047215.246表7-3SO2有组织排放的落地浓度预测结果及浓度占标率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正常情况下非正常情况下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0.030986.1960.077272000.056120.139927.98250.058970.147129.420.059390.148129.624000.058180.145129.020.054550.13627.20.050880.126925.387000.048869.7720.121824.360.047159.4323.520.045729.14422.80.043640.108821.760.034556.910.0861620000.029450.0734525000.028115.6220.070130000.029045.8080.07243下风向最大浓度(329m)0.059390.148129.62表7-4NOX有组织排放的落地浓度预测结果及浓度占标率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正常情况下非正常情况下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0.01537.650.015197.5952000.027720.029220.029130.030910.029330.031084000.028740.030520.026940.028670.025130.026597000.024130.025470.023290.024790.022580.023890.021550.022950.017060.018219.10520000.014557.2750.015587.7925000.013886.940.014977.48530000.014357.1750.015347.67下风向最大浓度(329m)0.029330.0310826正常工况下,拟建项目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下风向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距离为329m,落地浓度分别为0.004721mg/m³、0.05939mg/m³、0.02933mg/m³,11.878%、14.665%。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TSP、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浓度值,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在非正常工况下,项目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下风向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距离为329m,落地浓度分别为0.04721mg/m³、0.1481mg/m³、0.03108mg/m³,占标率分别为5.246%、29.62%、15.54%,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占标率均>10%,其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对除尘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尽量避免非正常工况情况的发生,降低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二、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措施项目用水主要为拌合过程中添加的水、降尘用水、废气除尘用水及生活用水。项目拌合水一部分随坯砖带走,自然蒸发消耗掉,另一部分在搅拌、运送等生产过程中蒸发消耗掉,项目拌合工段不产生废水。项目需对原料堆场、原料破碎筛分、空地区域等进行洒水降尘(雨天不洒水降尘),洒水降尘不会产生径流形式的污水,在使用过程中全部蒸发消耗掉,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废气除尘用水,一部分随脱硫剂带走,另一部分在废气处理过程中蒸发消耗掉,废气处理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后全部循环回用,故废气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不外排。初期雨水:项目生产区由于产生无组织粉尘量大,地面落有一定的粉尘,经雨水冲刷对外环境易造成污染,因此需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为避免厂区外雨水进入项目区,项目在厂区东、南、西、北四面厂界设置了截排水沟。并按雨污分流设置厂区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设计考虑1.1的安全系数,因此本环评建议在厂区低洼处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总容积为100m³),初期雨水经收集沉淀后可回用于生产。项目技改扩建后职工人数为25人,其中,约18人在厂区内食宿,其余的为附近村民,均不在厂区内食宿,项目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48t/a,其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水田施肥,不直接排入地表水,对区域地表水水质影响不大。三、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1、噪声源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生产设备运行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生产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锤式27运输车辆进出厂区使会产生噪声,噪声强度约为60dB(A)。表7-5主要设备噪声排放情况表声压级dB(A)治理措施降噪后的声级值特点锤式破碎机基础减震突发、机械振动噪声挤出砖机70-85基础减震连续、机械振动噪声码坯机70-80基础减震间歇、机械振动噪声搅拌机70-80基础减震连续、机械噪声基础减震、隔声间歇、机械噪声2、噪声预测模式(1)考虑到声源的叠加作用,生产车间内的主要设备全部叠加,根据多个噪声源叠加的综合噪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A——预测点的总等效声级,dB(A);Li——第i个声源对预测点的声级影响,dB(A)由公式计算得出,生产车间的整体声源为105.5dB(A)(2)点声源衰减公式:式中:L2——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L1——点声源在参考点产生的声压级;r1——参考点与声源的距离;r2——参考点与声源的距离;△L——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山体、树木、空气吸收等引起的衰减量设备置于生产车间内,且采取了相应的防震降噪措施,这里取10dB(A)。由以上衰减公式计算可以得出距该噪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如表7-6所示。表7-6各声源声压级距离衰减预测情况一览表单位:dB(A)距声源不同距离的噪声值25m30m60m200m28叠加声源48424245本项目选址东南面约320m处为村民住宅;西面与207国道相邻,隔国道约40m为几户村民住宅;北面隔水田约80m处为一村民住宅;东北面隔水田约130m处为村民住宅。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经采取有效隔声降噪措施后,项目西面厂界噪声能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4类标准(207国道两侧30m范围内执行4类标准,项目厂房距厂界最近距离约为8m昼间≤70dB(A夜间≤55dB(A其余各面厂界噪声能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项目厂房距厂界最近距离约为15m昼间≤60dB(A夜间≤50dB(A本项目生产设备噪声衰减至东南面、西面、北面及东北面村民住宅处的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昼间噪声值≤60dB(A夜间(A夜间≤50dB(A因此,项目生产噪声对附近村民声环境影响不大。四、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砖坯及次品砖、脱硫设施产生的脱硫渣和生活垃(1)废砖坯及次品砖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砖坯及次品砖约为7200t/a,其废砖坯经破碎后回用于制砖,次品砖外售用于铺路。 因项目原煤内燃后烟气中含有SO2,经湿式双碱法处理,采用烧碱和石灰作为脱硫剂,除尘脱硫产生的脱硫渣属于Ⅰ类一般固废,脱硫渣每个工作班制定期清理,脱硫渣产生量约200t/a,脱硫渣不含重金属,类似于石膏渣,收集后全部作为生产原料。(3)生活垃圾项目技改扩建后职工人数为25人,其中,约18人在厂区内食宿,其余的为附近村民,食宿员工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生活垃圾,不在厂内食宿的员工按每人每天产生0.1kg生活垃圾,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9.7kg/d,2.91t/a,生活垃圾经垃圾桶统一收集后,交由沙头镇环卫站进行项目固废均得到了妥善的处置,处置率100%,不会对外环境及环境保护目标造成大的影五、项目建成后“三本帐”核算情况本项目技改扩建完成后,项目“三本帐”核算情况详见表7-7。表7-7改扩建项目实施前后“三本账”核算表29原有项目排放量(t/a)扩建项目老削减量(t/a)扩建项目实施后总排放量(t/a)排放增减量水污染物废水量708708+240大气污染物粉尘0.2472.8870.2472.887+2.642.8372.837-2.3537.4235.6087.4235.608+28.188NOX3.443.44+14.186氟化物+1.59般固体废物生活垃圾00000废砖坯及次品砖00000脱硫渣00000厂界达标厂界达标/厂界达标/六、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是实现对生产全过程控制,使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产生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本项目的清洁生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隧道窑本身的燃烧废气用来烘干湿砖坯,节约了能源,湿砖坯对燃烧废气有一定的过虑作用,能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2、本项目主要设备采用国内较成熟生产设备,所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不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和工艺,设备性能稳定可靠,该工艺能耗低,污染少。3、项目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全部循环使用。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水田施肥,在充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其它肥料消耗的同时,也减少了水污染物的排放。4、项目采用含硫率低于0.4%的煤渣作为隧道窑的燃料,能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七、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汰类”。且本项目已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墙体材料工艺设备登记备案书(见附件3由此可见,30本项目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八、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用地区域没有产业布局规划,项目选址不与产业布局规划相冲突;项目不在当地设置的禁建区内;项目选址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附近无国家和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植物及古树名木,项目选址300m范围内没有学校(沙头镇中心小学位于选址北面约800m处,处于选址上方向)、医院(沙头镇卫生院旧院部位于选址北面约900m处,处于选址上方向)、特殊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点;砖厂与207国道相邻,交通运输条件方便;项目不与区域环境相冲突,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环境的要求。综上,项目选址合理可行的。九、项目布局合理性分析改扩建项目位于原有项目厂区,不新增占地。产生噪声的机房、隧道窑布置在厂区的中部,东面为空场地,堆料场布置于厂区的西面,晒场布置于厂区的南面,办公区及生活区布置于厂提高工作效率;项目原料堆场、机房(原料处理车间)靠近西面207国道,既方便页岩运输,又有利于减少运输距离。项目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项目粉尘主要产生源原料堆场、原料破碎车间等布置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而生活区布置于上风向,这样布置可减轻项目粉尘对职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职工健康防护。项目的设置和分布按照人流、物流和车流分开,兼顾交通运输、作业便利、职工健康防护,环评认为该项目的总体布局是合理的。十、事故风险分析1、风险识别项目所使用到的材料主要为页岩和煤渣,制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烟 (粉)尘、SO2、NOx等。项目原辅材料及产品中均不含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列示的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项目生产过程中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工业窑炉爆炸风险。隧道窑点火燃烧时需要添加木柴,刚开始点火时,会发生烟囱抽力不够,火不前进,温度提不起来的现象,且点火后在窑头处形成大量的CO气体,人工看火时或加木柴时会发生较大的“回喷”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并损坏窑体结构的事故。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31 ①严格掌握加木柴时间与木柴量,须在大灶底火充足,窑内红亮时方多次少量木柴,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切忌少次多量加木柴,严禁出现闷火现象。②加强排烟,烟囱排烟时,点火开始可先在烟囱底部烧柴,提高烟囱抽力,并适当开大风闸和密封窑体,防止漏气,使其在窑内迅速形成负压。码窑头时,须使烟气易流入哈风口,砌大灶时也应尽量消除气流死角,保证排烟畅通,避免煤气在窑内滞流。 ①点火的火头砖尽量装干燥砖坯,如实在无干砖坯而又须马上点火,则应用未淋过雨的②如果炉内温度很高,则勿忙加燃料,等炉温减弱后再加。为了减少燃料时冷风冲进炉内,可做铁皮门,加燃料时移开,加完后马上将炉门口盖严。综上所述,隧道窑点火时造成喷火爆炸和倒窑事故的原因为烟道和烟囱内的气体在点火时温度不够高,同环境大气的温度差异过小,气体不流动而造成的。为了加快点火速度及防止上述事故发生,加速提高烟囱的抽力,可加热烟道和烟囱中的气体,选择靠近烟囱窑室的哈风洞,提高该哈风洞的烟闸,用柴油生火,使热气流入烟道和烟囱,或是选择适当的窑室,在哈风洞处砌筑小灶生火,最有效的方法为在烟囱底部检查口处用柴油生火加热烟囱中的气体,使之流动并达到正常抽力,以降低项目风险水平。因此,生产过程中尤其点火时要严格控制作业环境,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可有效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如:在点火过程中,应根据点火顺序,依次错位由烧成带向预热带火点(一般在低温阶段只点燃窑炉下层烧嘴,高温阶段再点燃上层烧嘴),注意从对面的看火孔中观察烧嘴的燃烧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防止爆炸。且建设单位应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十一、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1、环境管理(1)机构设置根据建设单位实际情况,项目实施后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并设置1名环保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环保日常工作以及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同时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2)环境管理内容项目环境管理内容一览表见表7-8。表7-8项目环境管理内容一览表序号分类措施建设内容321生态保护措施绿化措施建设单位2水环境保护措施化粪池,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沉淀池,隧道窑废气收集处理设施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洒水降尘系统、隧道窑废气处理设施2、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项目运营期监测内容见表7-9。表7-9项目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对象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实施机构环境空气厂界上、下风向各1个TSP、氟化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年至少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厂界东南西北各1个废气隧道窑废气处理设施排口颗粒物(烟每半年至少一次十二、环保保护竣工验收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见表7-10。表7-10项目环保竣工验收一览表污染源处理措施达标要求1套湿式双碱法处理系统+15m排气筒隧道窑废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氟化物排放浓度均达到《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附近水田施肥隧道窑除尘废水设置沉淀池、碱液再生反应池各1个除尘废水经沉淀后全部循环原料堆场、破碎工段及搅拌工段粉尘洒水降尘厂界TSP浓度<1.0mg/m3废砖坯及次品砖废砖坯经破碎后回用于制砖,次品砖外售用于铺路,100%33生活区设置垃圾收集桶8个经垃圾桶统一收集后,交由沙头镇卫生站进行处置,100%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风机设隔声间;合理布局噪声较大的设备,生产设备加强维护保养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十三、项目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环保投资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具体环保投资如下表7-11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序号建设内容1废气处理设施营运期厂区洒水抑尘3隧道窑废气湿式双碱法处理系统+15m高排气筒一座2废水处理设施营运期三级化粪池2除尘废水沉淀池、碱液再生反应池33固体废物防治设施营运期生活垃圾清运24噪声防治设施营运期隔声、消声设施及减震装置25场内及周界绿化面积1500m25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预期治理效果34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营运期原辅料卸料粉尘、原料堆存过筛粉尘等无组织粉尘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隧道窑废气经湿式双碱法处理系统排气筒达标排放NOX氟化物抽油烟机对油烟进行治理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位的油烟排放标准要求水污染物营运期生活污水COD氨氮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水田施肥对区域地表水水质影响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循环回用固体废物营运期一般工业固废废砖坯及次品砖废砖坯经破碎后回用于制砖,次品砖外售用于铺路对环境影响不大脱硫渣全部作原料员工生活生活垃圾经垃圾桶统一收集后,由建设单位运至附近村庄垃圾点进行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噪声营运期锤式破碎机、挤出砖机、码坯机等机械噪声采用低噪声设备,设备距离衰减等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4类标准本项目建成后通过在厂区对除道路以外的裸落地面选取适当的植被种类,进行必要的绿化后,并且生产期间尽可能不破坏原有植被和新种植的植被,通过采取以上生态保护措施,在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厂区实施的绿化工程不仅增加了厂区的植被覆盖度,美化环境,同时植物根系的固持作用和树冠、草皮的拦挡、截留作用,都可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厂区生态环境。35一、结论1、项目概况苍梧县沙头镇连发多孔页岩砖厂多孔页岩砖技改扩建项目选址位于苍梧县沙头镇沙头地面积30015m2,该砖厂原名为“沙头连发红砖厂”,“沙头连日填报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苍梧县环境保护局验收,见附件2,原砖厂设一座32门的轮窑,年均生产多孔页岩砖500万块,项目技改扩建完成后,拆除原有项目32门轮窑,新建新型双通道(1烧1烘)隧道窑多孔页岩砖生产线1条,多孔页岩砖的生产规模由原来的500万块/a扩建至6000万块/a。本项目总投资为1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8万元,占总投资的1%。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6年第36号)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且本项目已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墙体材料工艺设备登记备案书(见附件3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环境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