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_第1页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_第2页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_第3页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_第4页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第一章鼻部疾病诊疗规范1.1急性鼻炎诊断要点:常有受凉、劳累等诱因,病程<10天,以鼻塞、流涕、喷嚏为主要症状;查体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下鼻甲肿大,鼻腔分泌物早期清稀、后期可呈黏脓性。鉴别诊断:需与过敏性鼻炎(病程长、反复发作,鼻黏膜苍白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急性鼻窦炎(脓涕伴头痛、鼻窦区压痛,病程>10天)区分。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局部治疗:鼻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疗程≤7天,使用间隔≥3小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每日1次,减轻黏膜炎症。全身治疗:对症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合并细菌感染(脓涕、高热)时,予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疗程5-7天。1.2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要点:病程>12周,以鼻塞、脓涕、嗅觉减退、头痛为主要症状;鼻内镜见鼻息肉、中鼻道脓性分泌物,鼻窦CT提示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鼻窦黏膜增厚。鉴别诊断:需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单侧鼻塞、涕中带血,CT示鼻腔鼻窦软组织影,病理确诊)、真菌性鼻窦炎(涕中带血,鼻窦CT示高密度影伴钙化)区分。治疗原则: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疗程≥12周;息肉较大时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mg/kg/d,疗程10-14天);急性发作时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程10-14天);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每日3次,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2次)。手术治疗:经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指征为药物治疗无效、息肉致严重鼻塞或合并眶内/颅内并发症。术后管理:术后1周、2周、1月、3月…定期鼻内镜复查,继续鼻用激素、鼻腔冲洗3-6个月。第二章耳部疾病诊疗规范2.1分泌性中耳炎诊断要点:以耳闷、听力下降、自听增强为主要症状;查体见鼓膜内陷、积液征(琥珀色或气液平面),声导抗呈B型或C型曲线,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气导下降、骨导正常)。鉴别诊断:需与突发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A型,听力下降更显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反复流脓)区分。治疗原则:病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者予腺样体切除,鼻腔予鼻用激素、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功能。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或儿童患者予阿莫西林(疗程10天);口服泼尼松(疗程5-7天)减轻黏膜水肿;黏液促排剂(如欧龙马)每日3次。手术治疗:鼓膜切开术(积液黏稠时)、鼓膜置管术(病程>3月或反复发作时)。2.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要点:反复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为主要症状;查体见鼓膜穿孔(紧张部或松弛部),干耳或湿耳;纯音测听示传导性或混合性聋,颞骨CT提示中耳乳突炎(或胆脂瘤)。鉴别诊断:需与中耳胆脂瘤(耳流脓伴恶臭、CT示骨质破坏)、中耳癌(耳痛、面瘫、血性分泌物,病理确诊)区分。治疗原则:保守治疗:3%过氧化氢清洗耳道后,滴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3次,干耳后停药);避免耳内进水。手术治疗:鼓室成形术(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乳突根治术(适用于胆脂瘤或骨疡型,需清除病灶)。第三章咽喉部疾病诊疗规范3.1急性咽炎诊断要点:病程<1周,以咽痛、咽干、发热为主要症状;查体见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颌下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需与猩红热(草莓舌、全身皮疹、咽峡炎)、樊尚咽峡炎(假膜、口臭、患侧扁桃体覆盖灰黄色假膜)区分。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日3-4次),含服西瓜霜含片。药物治疗:病毒感染为主时对症治疗;细菌感染(如A组链球菌)予阿莫西林(疗程10天);高热时予解热镇痛药。3.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要点:以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为主要症状;查体见肥胖、颈短、咽腔狭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多导睡眠监测示AHI≥5次/小时,伴血氧下降。鉴别诊断:需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AHI升高但无呼吸努力,多伴神经系统疾病)区分。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减重、侧卧睡眠、戒烟酒。器械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轻中度OSAHS、下颌后缩者予口腔矫治器。手术治疗:腭咽成形术(UPPP)、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儿童)、舌骨悬吊术(舌后坠者)、上气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第四章耳鼻喉科诊疗操作规范4.1鼻内镜检查操作前准备:患者擤鼻后,以1%麻黄碱+1%丁卡因棉片分三次收缩、麻醉鼻腔黏膜(棉片依次放置鼻底、中鼻道、嗅裂,每次间隔3-5分钟)。操作流程:左手持镜,右手持枪状镊,从总鼻道缓慢进入,依次观察下鼻甲、下鼻道、中鼻甲、中鼻道、嗅裂、鼻咽部,重点关注黏膜颜色、分泌物、新生物。注意事项:避免暴力操作,出血时用麻黄碱棉片压迫;术后告知患者可能涕中带血1-2天。4.2鼓膜穿刺术操作前准备:患者坐位/仰卧,75%酒精消毒耳周及外耳道,2%利多卡因行鼓膜表面麻醉。操作流程:以22号鼓膜穿刺针于鼓膜前下象限刺入,抽吸积液,必要时注入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混合液。并发症处理:鼓膜穿孔(一般可自愈);感染时予抗生素滴耳液;迷路刺激致眩晕时,卧床休息并予倍他司汀。4.3电子喉镜检查操作前准备:患者禁食2小时,1%丁卡因咽喉部喷雾麻醉(共3次,每次间隔2分钟,嘱患者发“啊”声)。操作流程:患者坐位,伸舌,纱布固定舌尖,喉镜经口腔/鼻腔插入,依次观察会厌、杓区、声带、梨状窝,嘱患者发“衣”声观察声带运动。注意事项:麻醉后2小时禁食水,防止误吸;出血时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术后告知患者可能咽痛、声嘶1-2天。第五章耳鼻喉科用药与康复管理5.1局部用药规范鼻用糖皮质激素:晨起使用,喷头朝向外侧壁(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预防出血),疗程依疾病调整(如过敏性鼻炎≥2周,鼻窦炎≥12周)。滴耳液使用:患耳朝上,牵拉耳廓(成人向后上,儿童向后下),滴入后轻按耳屏,保持体位5分钟。咽喉含漱液:饭后使用,含漱时头后仰,含漱30秒后吐出(含抗生素成分者避免咽下)。5.2全身用药原则抗生素:急性鼻窦炎、中耳炎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青霉素过敏者用阿奇霉素;慢性感染避免长期使用,需结合药敏调整。糖皮质激素:口服时晨起顿服(减少对HPA轴的影响),疗程≤2周(特殊疾病如鼻息肉除外),监测血糖、血压。黏液促排剂:餐前服用,促进纤毛运动、稀释分泌物,疗程2-4周。5.3康复与随访鼻部疾病:术后定期鼻腔冲洗(生理盐水,温凉,每日2次),避免挖鼻、用力擤鼻,花粉季戴口罩。耳部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