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标准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4年8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国家标准复审修订计划的通
知》(国标委发〔2023〕64号)文件,项目名称为“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本
项目计划编号:20233612-T-348,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47)提出并归口,项目起草负责单位为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制动性能是机动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资料表明,因制动不良而导
致的道路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制动性能检测对机动车行车
安全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为了保障机动车的运行安全,车辆管理部门依据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等国家标准,要求对机动车的制动性能进行强制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核发年
检合格标志和道路运输证,对于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车辆不允许上路行驶和从事道
路运输经营。机动车制动性能的台架试验设备,是保证机动车制动性能检验公正、
公平、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必要手段。依据相关标准要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
构、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以及汽车维修企业应配备汽车制动性能检验台。平板
式制动检验台是机动车制动性能台架试验的重要设备之一,对于保障车辆运行安
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2022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全国有14880家机动车检
验机构,需对车辆的转向性能进行检测。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
其中汽车3.36亿辆。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80万辆,比2022年增加
1.6万辆,增长0.05%。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456万辆,比2022年增加133
万辆,增长5.73%,如此数量庞大的机动车安全被机动车检验机构承担,
近年来,随着“三检合一”政策,特别是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
检验项目和方法》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便利
开展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20〕67号)的出台,机动车检
验机构对承检车型不断升级,从而促使了平板式制动检验台配备数量的不断提升,
因此为了保障检验的严肃性、规范性,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
1
国家标准GB/T28529—2012《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自实施以来,规范了我
国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提高了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产品
质量,促进了汽车不解体检测设备技术水平的发展。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已成为机
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以及汽车维修企业的必要设备。
目前,我国已有平板式制动检测设备生产企业和联网单位上百家。
随着新工艺的不断发现,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的不断研发,检测行业
面临着能效全面提升的巨大挑战。GB/T28529—2012《平板式制动检验台》颁布
十余年来,在制动性能检测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长期工作实践总结,
现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完全适应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需求,尤其是过载性
能、制动力重复性及动态测量重复性、制动力平板起始力、制动力和轮荷响应时
间以及通道间采样时间差等方面。为规范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产品设计与生产,
保证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国产平板式制动台的市场竞争力,引
导用户选用优质产品,限制劣质产品的生产,更好地为GB7258《机动车安全运
行技术条件》和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配套、服务,确
保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对GB/T28529—
2012《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作出相应的补充与修改是必要的。
由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推荐性国家标准《平板式汽车制动
检验台》标准计划已正式下达,计划号:20233612-T-348。由TC247(全国汽车
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交通运输部。
(二)主要工作过程
2024年1月—3月,成立标准起草组,线上组织召开标准修订启动会,初步
确定标准修订内容、时间进度及分工;
2024年4月-6月,编写并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三)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参加标准起草的单位有:长
安大学、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计量检定
测试院、中诚瑞测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2
(四)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具体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新民、高建国、史培龙、赵军、邸建辉、江涛、罗文
博。
表1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具体工作
序号姓名单位具体承担工作
负责标准修订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主持标准修订的编写工
作。负责平板台电气系统响应时间(5.4.4.2)、同步采样时
成都成保发展间差(5.4.4.3、5.4.4.4)、动态测量重复性试验(5.3.3.3)
1宋新民
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性能要求(5.3示值误差、示值间差、重复性等)、过载
性能(5.3.7)、制动平板要求(5.4.2平面度、挠度、附着系
数及起始力)等试验的组织实施,试验数据记录整理、分析。
负责平板台的电气系统响应时间(5.4.4.2)、同步采样时间
成都成保发展
2高建国差(5.4.4.3、5.4.4.4)测试方法研究。参与标准修订的组织
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工作,以及标准修订的编写工作。
负责平板台的动态测量重复性(5.3.3.3)理论研究及仿真分
3史培龙长安大学
析。参与标准修订的编写工作。
负责平板台的性能要求(5.3示值误差、示值间差、重复性等)、
过载性能(6.5.7)、制动平板要求(5.4.2平面度、挠度、附
中国测试技术
4赵军着系数及起始力)等试验的组织实施,试验数据记录整理、分
研究院
析,以及标准修订格式修改、文字编辑和审稿,参与标准修订
的编写工作。
负责平板台的电气系统响应时间(5.4.4.2)、同步采样时间
石家庄华燕交差、动态测量重复性试验以及平板台的性能要求(5.3示值误
5邸建辉通科技有限公差、示值间差、重复性等)、过载性能(5.3.7)、制动平板
司要求(5.4.2平面度、挠度、附着系数及起始力)等试验组织
实施,试验数据记录整理、分析,以及标准修订格式修改、文
负责平板台的附着系数(5.4.2.3)试验验证的组织实施,试
厦门市计量检
6江涛验数据记录整理、分析,以及标准修订格式修改、文字编辑和
定测试院
审稿,参与标准修订的编写工作。
负责平板台的性能要求(5.3示值误差、示值间差、重复性等)、
过载性能(6.5.7)、制动平板要求(5.4.2平面度、挠度、附
中诚瑞测计量
7罗文博着系数及起始力)等试验的组织实施,试验数据记录整理、分
检测有限公司
析,以及标准修订格式修改、文字编辑和审稿,参与标准修订
的编写工作。
3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参照GB/T1.1—2020:
1.体现指导性、方法性的基本思路,以科学理论和试验结果为依据,力求
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指导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促进行业
发展和技术进步;
2.充分考虑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同类产品规范,广泛征求生产企
业和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澄清模糊概念,将总结得出规律性结论应用于本标
准;
3.满足相关标准法规以及行业管理的需求,确保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结
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为机动车辆检验检测以及运行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本标准属于产品标准,与计量检定规程有所差异,但在计量参数方面应与
现行计量检定规程以及相关标准合理协调。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1.标准名称
本标准名称无修改。
2.标准构架
本标准与GB/T13564—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表2新标准主要变化
原标准新标准
说明
编号内容编号内容
3.2额定承载质量部分编辑性修改
3.3轮荷新增术语和定义
3.6示值间差新增术语和定义
3.7挠度新增术语和定义
3.8制动平板起始力新增术语和定义
4
表2新标准主要变化(续)
原标准新标准
说明
编号内容编号内容
第4章分类4.1分类部分编辑性修改
更改型号的表示方法(型号增
第5章型号4.2型号加“企业名称代码”及摩托车
“产品代号—MPB”)。
增加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5.1.1环境适应性
电源、单相工作现在的要求。
部分编辑性修改,更改了额定
6.1.3检测能力5.1.2.1平板台技术参数承载质量为13000kg时,轮
制动力量程的取值。
更改了计量单位的表示单位,
计量单位及显示
6.1.2计量单位5.1.2.2增加了显示装置分辨力的要
装置分辨力
求。
6.2表2分辨力、鉴别力删除
增加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轮制动
5.2功能要求力/轮荷检测功能、通信功能、
滑行速度监测功能。
规定了制动力/轮荷施加载荷、
加载恒定制动力范围的要求。
6.2表2示值误差5.3.1示值误差增加了制动力/轮荷示值误差
在不同测量范围的最大允许误
差取值。
更改了制动力/轮荷示值间差
6.2表2示值间差5.3.2示值间差
的取值要求。
5.3.3.1制动力重复性增加了制动力重复性的要求。
6.2表2轮荷重复性5.3.3.2轮荷重复性更改了制动力重复性的要求。
增加了动态测量重复性的要
5.3.3.3动态测量重复性
求。
6.2表2零点漂移5.3.4零位漂移更改了零位漂移的要求。
增加了制动力/轮荷空载变动
5.3.5空载变动性
性的取值要求。
6.2表2偏载5.3.6偏载误差更改了偏载误差的要求。
5.3.7过载性能增加了过载性能的要求。
7.4台体5.4.1台体更改了台体的要求。
5
表2新标准主要变化(续)
原标准新标准
说明
编号内容编号内容
6.3.1平面度和高度差5.4.2.1平面度增加了平面度的要求。
更改了在最大称量下挠度,制
6.3.2挠度5.4.2.2挠度
动平板最大挠度的取值要求。
增加了制动平板起始力的要
5.4.2.4制动平板起始力
求。
5.4.3显示装置增加了显示装置的要求。
制动力、轮荷响应
5.4.4.2
时间
增加了同一制动平板上的制动
5.4.4.3力和轮荷通道采样时间差要
求。
通道间采样时间
增加了左、右制动平板上的同
差
5.4.4.4轴左右制动力通道采样时间差
的要求。
增加了耐电压及耐压试验的要
5.4.5.1耐电压
求。
6.5.2接地5.4.5.3接地更改了电气系统接地要求。
6.1.4外观质量5.5外观质量更改了外观质量的要求
增加了制动力/轮荷标定装置
6.7标定5.6校准装置中力传感器和制动平板的连接
方式。
轮制动力/轮荷同
附录A
步性试验方法
3.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设计、生产、检测和使用。
本次修订修改了“范围”。
6
4.规范性引用文件
参考GB/T13564—2022《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本次修订增加了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564—2022《滚筒反力式
汽车制动检验台》、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T
XXXXX—2024《机动车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JT/T1279—2019《机
动车检测用轴(轮)重仪》及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引用标准,
其中GB/T13384用于包装要求;本标准中的整车制动率计算方法按GB38900—
2020标准规定方法,制动平板附着系数检测方法按GB/TXXXXX—2024《机动车
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标准规定方法,制动力和轮荷参数计量性能
要求与GB/T13564—2022《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JT/T1279—2019《机
动车检测用轴(轮)重仪》和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保持协调
一致。除此之外,本部分无其他需要特殊说明的事项。
5.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是用于指导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产品设计和生产的产品标准,其中涉及
到诸多专业名词术语,且专业性较强,为规范设计生产和便于对标准的理解,避
免产生歧义,本标准给出了“平板式制动检验台、额定承载质量、轮荷、制动平
板、最大称量、示值间差、挠度、制动平板起始力”等8个术语和定义。
原标准的“平板式制动检验台、额定承载质量、最大称量、制动平板”等4
个术语和定义沿用。
鉴于本次修订提出了“示值间差”、“制动平板起始力”的术语和定义,便
于理解标准内容,本次修订增加了“轮荷”、“示值间差”、“制动平板起始力”
的术语和定义。其中“轮荷”来源于JT/T1279—2019《机动车检测用轴(轮)
重仪》的3.2条,定义有修改;“示值间差”来源于GB/T13564—2022中的3.10
条,定义有修改;“制动平板起始力”来源于JJG1020—2017中的3.6条,定
义有修改。
原标准“术语和定义”中的“制动平板挠度”,更改为“挠度”,定义有修
改。
6.主要技术内容
(1)分类与型号(第4章)
7
本标准维持“分类”方法不变,修改了“型号”的表示方法。
任何产品均有分类和型号,分类和型号是产品的外在特征标示。本标准规定
的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分类方法与型号命名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①分类(4.1)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以下简称:“平板台”)是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专用设
备,主要用户包括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维修企业。使用时,
汽车以5km/h~10km/h的速度,正直平稳滑行驶上平板台,引车员实施紧急制
动至车辆停止,对测得各车轮的制动性能参数进行评价。因此,平板台应具备足
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确保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测量准确性。
汽车不解体检测设备通常是以台架能够承受的汽车轴质量进行分类,平板台
也不例外。为与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汽车侧滑检验台、汽车车速表检验
台、汽车检测用轴(轮)重仪等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方法协调统一,本标准仍然
遵循这一分类方法。具体为:按额定承载质量分类,平板台分为3000kg、10000
kg、13000kg三个级别。
平板台检测制动力时,适用的车辆包括汽车和摩托车。由于汽车和摩托车在
车轮轴的结构形式存在较大不同,如汽车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车轮,而摩托车
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因此,其相对应的平板台台板的数量和布局均不相同,见
图1,因此,有必要根据适用车型对平板台进行分类。具体为:按适用车辆类型
分类,分为汽车平板台和摩托车平板台。
图1汽车平板台图2摩托车平板台
②型号(4.2)
8
制动台的型号命名应能反映多元化的产品特征,包括生产企业信息、产品信
息、规格信息、改进设计信息等。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
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对原标准的型号命名方法进行了
修改,并做出示例说明,如图3所示:
示例1:
平板台型号为××××-PB-10000B,代表额定承载质量为10000kg、第二次改进设计的平板台。
示例2:
平板台型号为××××-MPB-300A,代表额定承载质量为300kg,适用车型为摩托车,第一次改进设
计的平板台。
图3型号表示方法
(2)技术要求(第5章)
①基本要求(5.1)
环境适应性(5.1.1)
本标准维持“环境适应性”要求不变。
电子测量类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会对检验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考虑到我国幅
员辽阔,南、北方气候条件差异明显,规范汽车不解体检测设备的环境条件和环
境适应性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汽车不解体检测设备的使用场所通常为
封闭或者半封闭场所,设备工作状态受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供电电压等因素影
响显著,因此,应对平板台的环境适应性提出要求。根据汽车不解体检测设备的
环境适应能力的通用要求、电气系统和部件使用环境要求,使用场所等环境要求,
平板台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与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汽车侧滑检验台、汽车
车速表检验台、汽车检测用轴(轮)重仪和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等产品保持一致。
技术参数(5.1.2)
平板台技术参数(5.1.2.1)
--轮制动力量程(5.1.2.1)
本次修订维持3t、10t级别平板台的“轮制动力量程”的要求不变,调整
9
了13t级别平板台的“轮制动力量程”的要求,增加了其他额定承载质量平板
台的“轮制动力量程”要求。
该指标主要依据GB7258—2017《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中制动性能评
价指标确定,见表3。
表3GB7258-2017制动性能要求
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轴制动力与轴荷a的百分
机动车类型量的百分比比
空载满载前轴b后轴b
三轮汽车——≥60e
乘用车、其他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kg
≥60≥50≥60e≥20e
的汽车
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汽车列车≥55≥45——
其他汽车≥60d≥50≥60c≥50e
挂车———≥55f
普通摩托车——≥60≥55
轻便摩托车——≥60≥50
a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其他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kg的汽车时应按左右轮制动力
最大时刻所分别对应的左右轮动态轮荷之和计算。
b机动车(单车)纵向中心线中心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挂车的所有车轴均
按后轴计算;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
c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均应满足此要求。
d对总质量小于等于整备质量的1.2倍的专项作业车应大于等于50%。
e满载测试时后轴制动力百分比不做要求;空载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35%;
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客车,空载用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测试时应大于等于40%,用平板
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30%。
f满载状态下测试时应大于等于45%。
从表2中的评价指标中可知,被检车辆的前轴制动率应大于轴荷的60%。因
此,在确定轮制动力量程时,按照台架的额定承载质量计算,应大于60%,即:
≥额定承载质量m×60%÷2,再换算为力的单位daN(10N)。
检测过程中,平板台模拟实际平坦道路,被检机动车以5~10km/h速度行
驶,在平板台适当位置实施制动,通过测量车轮向平板作用的切向力,从而完成
动态制动性能检验。在测试过程中,车辆存在重心前移的现象,前桥轴重增加,
后桥轴重减小,乘用车表现更加明显。与滚筒制动台测试结果相比,过载现象较
为突出,因此平板台轮制动力量程应大一些。
由于受到车辆悬架特性、驾驶人操作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制动时重心转移
程度难以量化,且发挥出的制动力大小受地面附着系数µ制约,其最大值不超
10
过地面附着力。等效车辆在正常路面制动,平板台测量车辆的最大制动力。按不
同额定承载质量分类确定平板台轮制动力量程的要求,其值应不小于××(为
𝑚𝑚𝑔𝑔𝜇𝜇
额定承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2;20为制动平𝑚𝑚
板附着系数,取0.75)。𝑔𝑔𝜇𝜇
因此,13t级别平板台的“轮制动力量程”的要求为:
×13000×9.8
最大轮制动力=×0.75=×0.75=4777.5
2020
𝑚𝑚𝑔𝑔
13t级别平板台的“轮制动力量程”园整取值为4800daN。𝑑𝑑𝑑𝑑𝑑𝑑
本标准增加了其他额定承载质量的平板台轮制动力量程要求,要求:其他额
×
定承载质量的平板台,轮制动力量程应不小于×0.75(为额定承载质量,
𝑚𝑚𝑔𝑔
单位为千克(k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220;0.75为制动平板附着系数)。𝑚𝑚
--最大称量(𝑔𝑔5.1.2.1)
本次修订维持“最大称量”的要求不变,增加了其他额定承载质量平板台
的“最大称量”要求。平板台最大称量是指平板台可称量的最大值,其值为受
检车辆的最大静态轮载质量。参考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JJG
1014—2006《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检定规程、JT/T1279—2019《机
动车检测用轴(轮)重仪》等标准,按不同额定承载质量分类确定平板台的最大
称量要求。
本标准增加了其他额定承载质量平板台的最大称量要求,要求:其他额定承
载质量的平板台,最大称量应不小于额定承载质量的1/2。
计量单位及显示装置分辨力(5.1.2.2)
本标准维持“计量单位”的要求不变,增加了“制动力显示装置分辨力”和
“轮荷显示装置分辨力”的要求。
统一规定计量单位是为统一和规范平板台的设计与生产,保证测量准确度,
其规定为:
--力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牛顿(N)。
由于汽车车轮制动力通常在千牛~万牛范围内,为减少显示位数,便于读取,
平板台显示及输出的物理量单位约定为10牛顿,即1daN。
--质量的法定单位为千克(kg)。
11
本标准增加了制动力和轮荷显示装置分辨力的规定,具体为:
--参考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按不同额定承载质量分类
确定平板台制动力显示装置分辨力的要求,见表4。
--参考JJG1014—2006《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以及JT/T1279
—2019《机动车检测用轴(轮)重仪》等标准,按不同额定承载质量分类确定平
板台轮荷显示装置分辨力的要求,见表4。
--制动力的量值较大,测试数据保留整数位就可满足精确度要求,本标准
规定制动力单位的显示分辨力为10牛顿,即1daN,无需显示小数点后的数据。
--轮荷的量值较大,测试数据保留整数位就可满足精确度要求,本标准规
定轮荷单位的显示分辨力为1千克,即1kg,无需显示小数点后的数据。
表4显示装置分辨力
额定承载质量(m)制动力显示装置分辨力轮荷显示装置分辨力
kgdaNkg
m≤3000≤1≤1
3000<m<13000≤2≤2
m≥13000≤5≤5
②功能要求(5.2)
本次修订增加了平板台的功能要求。
平板台用于汽车制动性能的检验检测,引车员实施紧急制动至车辆停止后,
系统及时将采集到的信号,经计算后,输出各项指标的测量结果。为了获得整车
制动率等指标,需要同时获得各轮制动力、各轮轮荷等参数。
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标准规定,对于小(微)
型载客汽车、总质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其他汽车(三轮汽车除外),计量
轴制动率时取动态轴荷,左、右轮制动力最大时刻所对应的轮荷之和。因此,客
观要求平板式制动台具有实时检测制动力和轮荷功能。
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附录D1.4平板制动简
阳台检验中规定“被检车辆以5km/h的速度滑行”驶上平板台,开始制动检验。
基于上述,本标准对平板台的功能提出如下要求:
12
--平板台应具有车轮制动力和轮荷的检测功能,并有检测数据、制动力-制
动时间过程曲线和轮荷-制动时间过程曲线的显示、输出功能。
--平板台应具有通信功能,包括通信接口、接口定义和通讯协议。
--平板台宜具有车辆滑行速度监测功能。
③性能要求(5.3)
--示值误差(5.3.1)
制动力示值误差(5.3.1.1)
本标准保留和修改了“制动力示值误差”的要求。
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设备最为重要的性能指标,其大小决定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信度,主要由环境影响误差、测量误差、随机误差和人为误差等组成,多
种误差叠加形成设备系统误差。本标准所规定的平板台制动力示值误差是指设备
系统误差。
试验数据表明,在10%(FS)以下量程段,校准点2%(FS)时,制动力绝
对示值误差为-1daN,其对应相对示值误差为-1.27%;全量程段的最大绝对示值
误差为3daN,见表5。考虑到,如果校准点2%(FS)时,制动力绝对示值误差
为-2daN,其对应相对示值误差达-2.53%。由此,本标准修改了10%(FS)及以
下量程段的制动力示值误差要求,取绝对误差;10%(FS)以上制动力量程段取
相对误差,见表6。
表510%(FS)以下制动力量程段的静态示值误差
测量值实际加载值绝对示值误
制动相对示值误差
校准点daNdaN差
平板
123123123123
2%(FS)左制798179808279-1-10
-1.27%-1.23%0.00%
80daN右制797979808079-1-10
3%(FS)左制119118119120118119-100
-0.84%0.00%0.00%
120daN右制118119121119120122-1-1-1
左制251251252251250250012
5%(FS)
右制248251252249251252-1000.00%0.40%0.79%
250daN
右制279280278280281279-1-1-1
7%(FS)左制279281280278280278112
0.36%0.36%0.71%
280daN右制279280278280281279-1-1-1
10%(FS)左制400402403398399400233
0.50%0.75%0.74%
400daN右制398400399399400399-100
13
表6制动力示值误差
制动力测量范围/daN最大允许误差
≤10%(FS)±0.2%(FS)
>10%(FS)±2%
注:FS为英文“fullscale”的缩写,表示满量程。
在制动平板加载砝码或配重时,制动力示值误差(5.3.1.2)
本标准增加了“制动平板加载砝码或配重时制动力示值误差”的要求。
根据平板台的测试原理以及各主流平板台的制动力和轮荷测量结构形式,平
板台在动态检测过程中,同时测量制动力和轮荷,存在相互干涉的问题,影响制
动力和轮荷的测量精度。
参考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中对制动平板加载砝码或配重时
制动力示值误差提出了要求。本次标准修订中,开展了在制动平板加载300kg、
500kg和1000kg砝码情况下平板台的制动力示值误差试验。试验数据(见表7、
表8、表9)表明;在制动平板加载300kg、500kg和1000kg砝码时,平板
台的最大制动力示值误差分别为3.4%、-3.0%和-2.6%,平板台的制动力示值误
差均不超过±5%。因此,本标准与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规定
保持一致,本标准要求:在制动平板的垂直方向施加300kg±30kg的载荷时,
平板台的制动力示值误差绝对值应不超过5%。
表7制动力示值误差(加载300kg砝码)
测量值实际加载值
制动示值误差
校准点daNdaN
平板
123123123
左前123011921188126012201215-2.4%-2.3%-2.2%
30%
右前123011861179124211901186-1.0%-0.3%-0.6%
(F•S)
左后117912531221120012701240-1.8%-1.3%-1.5%
1200daN
右后1213122812521195120112301.5%2.2%1.8%
左前284028082842287028362870-1.0%-1.0%-1.0%
70%
右前2887283028202877281528060.3%0.5%0.5%
(F•S)
左后2907284528112900283528050.2%0.4%0.2%
2800kg
右后2947290129062850281028203.4%3.2%3.0%
14
表8制动力示值误差(加载500kg砝码)
测量值实际加载值
制动示值误差
校准点daNdaN
平板
123123123
左前120011741214123512101251-2.8%-3.0%-3.0%
30%
右前121111891188122812001200-1.4%-0.9%-1.0%
(F•S)
左后123212171215126512501246-2.6%-2.6%-2.5%
1200daN
右后1282124112311260122012101.7%1.7%1.7%
左前280828562788284628952828-1.3%-1.3%-1.4%
70%
右前284228912819284628802810-0.1%0.4%0.3%
(F•S)
左后282128312853283028402860-0.3%-0.3%-0.2%
2800kg
右后2912287029222830279028402.9%2.9%2.9%
表9制动力示值误差(加载1000kg砝码)
测量值实际加载值
制动示值误差
校准点daNdaN
平板
123123123
左前122512231207123912151210-1.1%0.7%-0.2%
30%
右前120812101193124012301215-2.6%-1.6%-1.8%
(F•S)
左后123212521286125012301265-1.4%1.8%1.7%
1200daN
右后1225125312111222125012000.2%0.2%0.9%
左前279328012770286528712843-2.5%-2.4%-2.6%
70%
右前283228522846285028562853-0.6%-0.1%-0.2%
(F•S)
左后278928122805283028502845-1.4%-1.3%-1.4%
2800kg
右后2895288028752840282528201.9%1.9%2.0%
轮荷示值误差(5.3.1.3)
本标准保留和修改了“轮荷示值误差”的要求。
试验数据表明,在10%(FS)以下量程段,校准点2%(FS)时,制动力绝
对示值误差为-1kg,对应相对示值误差为-0.99%;全量程段的最大绝对示值误
差为2kg,见表10。考虑到,如果在校准点2%(FS)时,制动力绝对示值误差
为-2kg,其对应相对示值误差达到了-2.0%。参考JJG1014—2006《机动车检
测专用轴(轮)重仪》、JT/T1279—2019《机动车检测用轴(轮)重仪》等标
准,本标准修改了10%(FS)及以下量程段的轮荷示值误差要求取绝对误差;10%
(FS)以上量程段取相对误差,见表10。
15
表1010%(FS)以下轮荷量程段的静态示值误差
测量值实际加载值绝对示值误
制动相对示值误差
校准点kgkg差
平板
123123123123
2%(FS)左制102101101103102102-1-1-1
-0.98%-0.99%-0.99%
100kg右制100101102100101102000
3%(FS)左制150148150151149150-1-10
-0.67%-0.68%0.00%
150kg右制148149152149149152-100
5%(FS)左制249250250250251251-1-1-1
-0.40%-0.40%-0.40%
250kg右制249251250249251250000
7%(FS)左制347345346348347347-1-2-1
-0.29%-0.58%-0.29%
350kg右制351353351350352351110
10%(FS)左制493495502494496503-1-1-1
-0.20%-0.20%-0.20%
500kg右制496503504498502503-211
表2轮荷示值误差
轮荷测量范围/kg最大允许误差
≤10%(FS)±0.2%(FS)
>10%(FS)±2%
注:FS为英文“fullscale”的缩写,表示满量程。
在制动平板加载恒定制动力时,轮荷示值误差(5.3.1.4)
本标准增加了“制动平板加载恒定制动力时轮荷示值误差”的要求。
参考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中对制动平板加载恒定制动力
时轮荷示值误差要求。本次标准修订中,开展了在制动平板加载恒定制动力500
daN、700daN和1000daN情况下平板台的轮荷示值误差试验。试验数据(见
表12、表13、表14)表明;在制动平板加载恒定制动力500daN、700daN和1
000daN时,平板台的最大轮荷示值误差分别为3.0%、-3.5%和3.5%,平板台的
轮荷示值误差均不超过±5%。因此,本标准与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
验台》规定保持一致。本标准要求:在制动平板加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女生德育大会课件
- 高三复习离子反应课件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5
- 夫妻离婚不离家共同处理婚姻关系及子女监护权协议
- 离婚协议范本:婚姻解除后的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协议
- 签订即编制明确的医疗机构检验科人员合作协议
- 汽车制造生产车间劳务承包与质量控制合同
- 离婚纠纷调解协议书范本: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
- 离婚后房屋产权变更与共同财产分割执行合同
- 广告内容合规审核代理合同
-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
- 太平间合同协议
- 网吧网管硬件技术培训手册
- 医院运送协议合同
- 拆炉机管理制度
- 生猪疫病防控课件
- 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医药行业公关案例
- 老年贫血患者的护理课件
- 集团公司特种设备的管理台账及记录表格
- 刑事拘留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