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凝汽器组合安装冬季施工措施凝汽器作为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的核心换热设备,其组合安装涉及“管板焊接、管束穿装、壳体组装”等高精度工序,冬季施工(环境温度≤5℃)易因低温导致“焊接冷裂纹、螺栓紧固力不足、混凝土基础冻害”等风险。需遵循“预热保温、精准管控、安全防护”原则,结合电力工程相关规范,构建全流程冬季施工保障体系,确保安装质量符合《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18)要求。一、编制依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18)《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凝汽器与低压加热器安装》(DL/T5190.5-2019)二、冬季施工前期准备:奠定作业基础冬季施工前需通过“环境调研、设备防护、物资储备”,消除低温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确保具备合规作业条件。(一)施工环境调研与预案编制低温风险评估收集施工区域近5年冬季气象数据(日均温、最低温、风雪天气频率),明确“冬季施工窗口期”(日均温≤5℃的起止时间),针对极端低温(≤-10℃)、大风(≥6级)、雨雪天气制定“暂停施工预案”;识别关键工序低温风险:管板焊接(易产生冷裂纹)、混凝土基础养护(强度增长缓慢)、设备找平找正(低温导致材料收缩影响精度),并制定专项防控措施。冬季施工专项方案方案需明确“温度控制指标”:焊接作业环境温度≥0℃(低于0℃需采取预热措施),混凝土养护环境温度≥5℃,设备存放环境温度≥-5℃;制定“加热保温措施”:如焊接预热方式、混凝土养护加热设备选型、作业区域封闭保温方案,同时明确“质量检测频次”(如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比例提高至30%)。(二)设备与材料防护凝汽器组件防护设备存放:凝汽器管板、壳体、管束等组件需存放于“封闭仓库”,仓库内设置“电暖气或热风幕”,维持温度≥-5℃;管束需悬挂存放(避免直接接触地面),两端管口用“塑料保护盖”封堵,防止杂物进入或管内积水结冰;设备检查:安装前检查组件表面“锈蚀、变形”,若发现结冰(如法兰密封面结冰),需用“热风枪(温度≤80℃)”缓慢融化,禁止用明火烘烤(防止组件变形)。施工材料防护焊接材料:焊条、焊丝需存放在“恒温恒湿仓库”(温度10-25℃,湿度≤60%),使用前按规范烘干(如低氢型焊条烘干温度350-400℃,保温1-2小时),烘干后放入“保温筒”(温度≥80℃),随用随取,禁止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超过2小时;螺栓与密封件:高强度螺栓(如M30以上)需涂抹“低温润滑脂”(适用温度-30℃至50℃),防止螺纹冻粘;密封垫片(如石棉橡胶垫)需存放于温暖环境,避免低温脆裂。(三)加热与保温物资储备加热设备焊接预热:配备“电加热片(功率2-5kW,温控范围0-300℃)、火焰加热器(丙烷+氧气,配测温仪)”,用于管板焊接前预热;环境加热:作业区域设置“燃油热风机(制热功率50-100kW)、电暖器(每50㎡配置1台5kW电暖器)”,封闭区域配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精度±1℃);混凝土养护:采用“蒸汽养护机(产生50-60℃饱和蒸汽)、电伴热片(缠绕在混凝土基础表面,功率20W/m)”,确保养护温度达标。保温材料作业区域封闭:使用“阻燃保温篷布(厚度≥5mm,导热系数≤0.04W/(m・K))、彩钢板”搭建临时封闭棚,棚内高度≥凝汽器组件高度+2m,确保吊装作业空间;设备与工序保温:准备“岩棉被(厚度50mm)、玻璃棉管(用于管道保温)、阻燃保温套(用于焊接接头保温缓冷)”,焊接完成后立即覆盖保温,缓冷至环境温度。三、关键工序冬季施工控制:聚焦质量与精度针对凝汽器组合安装的“基础处理、壳体组装、管板焊接、管束穿装”等关键工序,制定冬季专项控制措施,确保低温下安装质量达标。(一)混凝土基础冬季施工控制基础浇筑与养护混凝土配置:选用“早强型水泥(强度等级≥P.O42.5R)”,掺加“防冻剂(掺量3%-5%,符合GB50119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10℃(若低于10℃,采用“热水拌合(水温≤80℃)+骨料预热(骨料温度≥5℃)”提升温度);养护措施: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岩棉被”,采用“蒸汽养护”(养护温度50-60℃,养护时间≥7天),或铺设“电伴热片+保温被”(维持表面温度≥5℃);强度检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禁止在基础上进行设备吊装作业;采用“回弹法+同条件试块”双重检测强度,确保冬季强度增长满足要求(依据GB50204-2015第7.1.5条)。基础找平与预埋件处理基础表面处理:若基础表面结冰或有积雪,需用“热风枪”融化清理,干燥后再进行找平;采用“环氧树脂砂浆”找平(砂浆施工温度≥5℃,施工后覆盖保温被养护≥48小时);预埋件检查:清理预埋件表面锈蚀(用钢丝刷除锈),涂抹“防锈漆”;测量预埋件水平度(偏差≤1mm/m),若因低温收缩导致偏差超标,采用“薄钢板垫实调整”(钢板厚度≤2mm,垫实面积≥预埋件面积的80%)。(二)凝汽器壳体组合安装控制壳体组装精度控制吊装与找正:冬季吊装时,设备吊点处需涂抹“低温润滑脂”,防止吊索与设备冻结;采用“全站仪+水平仪”进行找平找正,壳体垂直度偏差≤1‰(壳体高度),水平度偏差≤0.5mm/m;低温环境下(≤0℃),找正完成后需间隔2小时复查1次,防止材料收缩导致精度偏移;螺栓紧固:高强度螺栓紧固采用“扭矩扳手”,紧固前需将螺栓与螺母加热至10-15℃(用热风枪预热),避免低温脆断;按“初拧(50%设计扭矩)→终拧(100%设计扭矩)”分步紧固,终拧后1小时内完成扭矩复核(偏差≤±10%)。壳体焊接质量控制焊接预热:壳体对接焊缝(厚度≥16mm)焊接前,采用“电加热片”预热,预热温度≥80℃(低合金钢预热温度≥150℃),预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3倍板厚;用“测温仪”监测预热温度,确保均匀预热;焊接过程:采用“低氢型焊条(如E5015-G)”或“低氢型焊丝(如ER50-G)”,焊接环境温度≤0℃时,需在封闭棚内作业,并用热风机维持棚内温度≥5℃;焊接层间温度≥预热温度,禁止在雪、霜天气露天焊接;焊后缓冷:焊接完成后立即用“保温套”覆盖焊缝,缓冷至环境温度(缓冷时间≥4小时),避免快速冷却产生冷裂纹;焊缝无损检测(UT+MT)比例提高至30%(常规工况为20%),确保无内部缺陷。(三)管板与管束安装控制管板焊接控制管板与壳体焊接:管板厚度通常≥20mm,焊接前需“整体预热”(采用电加热片环绕管板加热,温度≥100℃),焊接时采用“分段对称焊接法”(减少焊接变形),每段焊接长度≤500mm,焊后立即覆盖保温套缓冷;胀管与焊接结合:若采用“胀焊结合”工艺,胀管作业环境温度≥0℃,胀管率控制在1.5%-2.5%(冬季低温可能导致管材塑性下降,需通过试胀调整胀管参数);胀管完成后,管端焊接前需预热(温度≥80℃),焊接后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水温≥5℃,避免管内结冰)。管束穿装与密封管束穿装:穿装前检查管束表面(无结冰、锈蚀),穿装时在管束与管板孔接触处涂抹“低温润滑脂”,减少摩擦阻力;采用“专用穿管工具”(如液压推管器),避免蛮力穿装导致管束变形;穿装后立即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0.1MPa,用肥皂水检测密封面,无气泡为合格);密封面处理:管板密封面(如与低压缸连接的法兰)需清理干净(无积雪、结冰、杂物),涂抹“低温密封胶”(适用温度-40℃至150℃),螺栓紧固时按“对角均匀紧固法”,确保密封面贴合严密(密封面间隙≤0.1mm)。四、冬季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低温环境下施工易引发“人员冻伤、设备故障、火灾触电”等安全风险,需强化安全管控与环保措施,保障施工安全。(一)施工安全管控人员防护个人防护:作业人员需穿戴“防寒服(保暖温度≤-20℃)、防寒手套(防水防滑)、防寒鞋(防砸防穿刺,鞋底防滑纹路深度≥3mm)”,暴露部位涂抹“防冻霜”;每2小时轮换1次作业人员,避免长时间低温作业导致冻伤;安全培训:开展“冬季施工安全专项培训”,重点讲解“防冻伤、防滑跌、防火、防触电”知识(如冰雪天气行走时“小步慢走”,避免滑倒),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设备与用电安全设备维护:加热设备(如热风机、电加热片)使用前检查“电源线绝缘层(无老化、破损)”,接地电阻≤4Ω;燃油热风机需远离易燃物(距离≥5m),使用时配备“灭火器(ABC型,每台设备配1具)”;临时用电:冬季施工临时线路需“架空或穿管保护”,避免积雪覆盖导致绝缘损坏;配电箱需“防雨防潮”,配备“电伴热装置”(防止箱内结冰导致开关故障),每日检查配电箱内温度(≥5℃)。防火与防中毒防火措施:封闭棚内禁止使用明火取暖(如炭火盆),焊接作业需配备“接火斗(铺防火毯)”,防止火花引燃保温材料;每日清理棚内易燃杂物(如保温边角料、焊条头);防中毒措施:若使用燃油热风机或蒸汽养护机,需在封闭棚内设置“通风口”(每100㎡设置2个≥0.5㎡的通风口),定期检测棚内“一氧化碳浓度”(≤30ppm),防止人员中毒。(二)环保措施废弃物处理保温材料:废弃保温篷布、岩棉被需“集中回收”,可复用部分(如无破损的篷布)清洁后存放,不可复用部分交由“合规处置单位”处理,禁止随意丢弃;焊接废渣:焊条头、焊丝头收集至“专用回收桶”,定期交由专业单位回收(防止重金属污染);焊渣清理后集中堆放,避免混入土壤。废水处理设备与场地冲洗水:冬季施工冲洗水(如管束清洗水、场地融雪水)需收集至“临时沉淀池”(容积≥50m³),沉淀后回用(如用于设备降温),禁止直接排放(防止结冰堵塞排水管道);蒸汽冷凝水:蒸汽养护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后,可用于“混凝土拌合用水”(需检测水质,符合JGJ63要求),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五、典型场景冬季施工案例(300MW机组凝汽器安装)(一)场景特点某300MW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组合安装,冬季施工期间日均温-8℃至2℃,需完成“混凝土基础浇筑、壳体组装、管板焊接、管束穿装”等工序,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管板焊接合格率100%,气密性试验无泄漏)。(二)核心措施环境管控:用阻燃保温篷布搭建“15m×20m×8m”封闭棚,配备2台100kW燃油热风机,维持棚内温度≥5℃;棚内设置6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度(数据上传至施工管理平台)。焊接控制:管板焊接采用“电加热片预热(温度120℃)+低氢型焊条(E5015-G)”,焊接层间温度≥120℃,焊后用保温套缓冷8小时;焊缝UT+MT检测比例30%,合格率100%。混凝土养护:基础浇筑采用“P.O42.5R水泥+3%防冻剂”,入模温度12℃,浇筑后覆盖“电伴热片+岩棉被”,蒸汽养护7天,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5%后进行设备吊装。管束穿装:穿装前用热风枪将管束加热至5℃,管板孔涂抹低温润滑脂,采用液压推管器穿装,穿装后气密性试验(0.1MPa,无泄漏)。(三)实施效果凝汽器组合安装按期完成,安装精度达标(壳体垂直度偏差0.8‰,水平度偏差0.3mm/m),水压试验(设计压力1.25倍)、气密性试验均合格,投运后换热效率满足设计要求,无泄漏问题。六、结语凝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行业方案设计流程
- 高层建筑排水方案设计
- 无人花店的营销方案设计
- 吉林温泉设计咨询方案
- led双色屏幕施工方案
- 乡村建筑展板分析方案设计
- 校长在乡贤会上的讲话:承乡贤厚爱启教育新程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青少年元旦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一级建筑师考试 建筑设计冲刺押题培训试卷详解
-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ppt
- 房产证模板表格
- 小粒咖啡栽培技术措施课件
- 曲顶柱体的体积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2022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 计量基础知识讲稿课件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5篇
- 2022年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
- 《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生PPT课件
- 四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练习2075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