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床考试复习重点资料_第1页
地质矿床考试复习重点资料_第2页
地质矿床考试复习重点资料_第3页
地质矿床考试复习重点资料_第4页
地质矿床考试复习重点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一)关键术语辨析1.矿床:由地质作用形成,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其质量、数量能满足开采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集合体(或有用元素富集体)。需注意“地质作用”(排除人工合成)与“经济意义”(随技术发展动态变化)两个核心要素。2.矿体:矿床中具有一定形态、规模和产状,可供开采的矿石集合体,是矿床的开采对象;与无经济价值的脉石(矿体周围的非矿岩石)相对。3.矿石:由矿石矿物(有用矿物,如黄铜矿、磁铁矿)和脉石矿物(无用或含量低,如石英、方解石)组成的集合体,其质量用品位(有用组分含量)衡量。4.成矿作用:促使地壳中有用组分富集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生(地球内部能量,如岩浆、热液、变质)、外生(太阳能、生物能,如风化、沉积)、变质(变质作用改造)三类。5.成矿系统:在特定地质时空域内,控制矿床形成、演化、保存的地质要素(岩石、构造、流体)与成矿作用过程的有机整体,强调“源-运-储-保”的耦合。(二)经典成矿理论回顾1.岩浆分异成矿理论:岩浆冷却过程中,按结晶顺序(鲍文反应系列)发生矿物结晶分异,有用组分(如Fe、Cu、Ni)随残余岩浆富集形成矿床(如层状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2.热液成矿理论:含矿热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大气降水热液等)沿构造通道运移,通过温度/压力降低、围岩化学反应(蚀变)、流体混合等机制,使有用组分在有利部位沉淀成矿(如斑岩铜矿、脉状金矿)。3.板块构造与成矿:不同板块边界控制特定成矿类型:洋中脊:蛇绿岩型铬铁矿、块状硫化物矿床(VMS);俯冲带:斑岩铜矿(岩浆弧)、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岛弧);碰撞带:造山型金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二、主要成矿作用与矿床类型(一)内生矿床(地球内部能量驱动)1.岩浆矿床成矿条件:基性-超基性岩浆(如辉长岩、橄榄岩)的结晶分异或熔离作用(硫化物熔浆与硅酸盐熔浆分离)。典型类型:钒钛磁铁矿矿床(如攀枝花):与层状基性杂岩有关,矿体呈层状,矿石具浸染状、致密块状构造;铜镍硫化物矿床(如金川):超基性岩岩浆熔离成矿,矿石含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常伴铂族元素。2.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成矿机制:中酸性侵入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与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接触带,因气液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钙铝榴石、透辉石等),同时有用组分(Fe、Cu、W、Sn)富集。典型矿床:铜陵铜铁矿床,蚀变分带(钾化带→矽卡岩化带→青磐岩化带),矿体沿接触带及断裂分布,矿石具交代残余、块状构造。3.热液矿床成矿阶段:按矿物组合、蚀变强度分早(高温,如黑钨矿、锡石)、中(中温,如黄铜矿、黄铁矿)、晚(低温,如方铅矿、闪锌矿)阶段,依据是矿物生成顺序、脉体穿切关系。典型类型:斑岩型铜矿(如德兴):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蚀变分带(钾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矿体呈筒状/似层状,矿石具细脉浸染状构造;脉型金矿(如胶东):含矿热液沿脆性断裂运移,Au以自然金形式沉淀,常伴黄铁矿、石英,矿石具网脉状、晶洞构造。(二)外生矿床(太阳能、生物能驱动)1.沉积矿床成矿环境:海洋、湖泊、河流等沉积盆地,通过机械沉积(如砂金矿,重矿物富集)、化学沉积(如层状铜矿,Cu²⁺在还原环境下沉淀)、生物沉积(如煤矿,植物遗体堆积)成矿。典型矿床:赞比亚-刚果铜矿带(层状铜矿):中元古代海相沉积,含矿层为页岩-砂岩-碳酸盐岩组合,Cu以硫化物(辉铜矿、黄铜矿)形式富集;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矿:滨海-沼泽环境,植物残体经泥炭化-煤化作用形成,煤层具层理、条带构造。2.风化矿床成矿机制:原岩/矿床经化学风化(氧化、淋滤)或生物风化,有用组分在风化壳中富集(如残余型镍矿床,橄榄岩风化后蛇纹石残留,Ni富集)。典型类型:云南个旧氧化淋滤型锡矿,原生锡石经氧化淋滤后,在红土风化壳中形成富锡矿层。(三)变质矿床成矿作用:原有岩石/矿床经区域变质(如条带状铁建造BIF)或接触变质(如石墨矿床,有机质变质结晶)改造,有用组分重结晶、富集。典型矿床:鞍山式铁矿(BIF),太古宙海底火山-沉积铁矿经区域变质,矿石具条带状、片麻状构造,Fe品位经变质富集提升。三、典型矿床案例分析(高频考点)(一)德兴斑岩铜矿(内生-热液型)成矿背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带,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侵入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成矿模式:岩浆分异产生含矿热液,沿斑岩体及围岩裂隙运移,经钾化(黑云母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蚀变分带,Cu、Mo等元素在细脉-浸染状构造中富集,形成超大型矿床。找矿标志:斑岩体出露、大范围绢云母化蚀变、高磁/高极化率异常、Cu-Mo地球化学异常。(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内生-岩浆型)成矿背景:扬子板块西缘,海西期层状基性杂岩(辉长岩-辉绿岩)侵入。成矿机制:岩浆结晶分异早期,Fe、Ti、V等元素随辉石、斜长石结晶,在岩体下部富集形成层状矿体;晚期硫化物熔浆熔离,伴生Cu、Ni矿化。矿石特征:磁铁矿为主要矿石矿物,含钛铁矿、钒磁铁矿,矿石具浸染状、条带状构造,Ti、V可综合利用。(三)赞比亚层状铜矿(外生-沉积型)成矿背景:中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海盆,富Cu海水(火山活动提供)在还原环境(有机质分解产生H₂S)下,Cu²⁺与S²⁻结合形成硫化物,沿层理沉积。成矿控制:含矿层位(Roan群)、岩相古地理(潮坪-潟湖相)、同生断裂(热液叠加改造)。四、找矿勘探与资源评价(一)找矿标志体系1.地质标志:矿化蚀变(如矽卡岩化、绢云母化)、构造破碎带(控矿/容矿构造)、特殊岩性(如基性岩、碳酸盐岩)。2.地球物理标志:磁异常(磁铁矿、磁黄铁矿)、重力异常(高密度矿体,如铬铁矿)、激电异常(硫化物矿化)。3.地球化学标志:原生晕(矿体周围岩石中元素异常,如Cu、Mo晕指示斑岩铜矿)、次生晕(土壤、水系沉积物异常)。4.遥感标志:蚀变带的光谱异常(如羟基矿物、铁氧化物的特征光谱)、线性构造(控矿断裂)。(二)勘探方法与资源分类1.勘探手段:地质填图:1:1万~1:5万比例尺,圈定矿化带、蚀变区;钻探/坑探:验证异常,获取矿石品位、矿体形态数据;物探化探:圈定靶区,如激电法找硫化物、土壤测量找Au异常。2.资源/储量分类:按勘查控制程度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对应资源量(推断、控制、探明)与储量(可采、预可采)。五、考试常见题型与解题思路(一)名词解释(抓核心要素)例:矽卡岩矿床→定义: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类围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由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以Fe、Cu、W、Sn等金属矿物为主,常伴有矽卡岩化蚀变的矿床。→要素:接触带位置、交代作用、矿种、蚀变特征。(二)简答题(分点作答,逻辑清晰)例:简述热液矿床的成矿阶段划分及依据→阶段划分:高温阶段(300~500℃,黑钨矿、锡石)、中温阶段(200~300℃,黄铜矿、黄铁矿)、低温阶段(50~200℃,方铅矿、闪锌矿)。→划分依据:矿物组合(不同温度矿物共生)、蚀变类型(高温钾化,中温绢云母化,低温碳酸盐化)、脉体穿切关系(早阶段脉体被晚阶段脉体切割)。(三)论述题(理论+实例,结构完整)例:论述板块构造与成矿的关系→1.洋中脊成矿:扩张中心岩浆活动形成蛇绿岩型铬铁矿(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VMS矿床(海水循环加热后喷流沉积)。→2.俯冲带成矿: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下,脱水引发上覆地幔熔融,形成岩浆弧,伴生斑岩铜矿(如德兴)、火山岩型VMS(如日本黑矿)。→3.碰撞带成矿:大陆-大陆碰撞,地壳增厚引发变质热液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