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引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稳定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景区,它不但是旅游活动的物质载体,也是吸引游客的进行旅游活动的动力因素。A级旅游景区的认定是根据我国标准对旅游景区质量和档次进行综合评价所得[[1]朱竑,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07-615.],依据我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所划分的景区级别,从低到高共有五级依次为1A、2A、3A、4A、5A。近年来国内针对A级旅游景点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针对于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2]晋迪,王冠孝.晋陕豫黄河金三角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经济论坛,2019(01):118-121.,[3]刘霜,丁国强.湖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8):92-97.];从研究对象看主要是选择3A级旅游景区及以上[[4]李鹏,虞虎,王英杰.中国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8,38(11):1883-1891.,[5]赵俊远,左少静.河南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机理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29(05):58-65.];从研究方向看主要是景区空间结构优化[[1]朱竑,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07-615.[2]晋迪,王冠孝.晋陕豫黄河金三角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经济论坛,2019(01):118-121.[3]刘霜,丁国强.湖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8):92-97.[4]李鹏,虞虎,王英杰.中国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8,38(11):1883-1891.[5]赵俊远,左少静.河南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机理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29(05):58-65.[6]赵明成,鲁小波,周凤杰.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特征演变及优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8,30(02):18-23.[7]尹华光,鲁芮妍.全域旅游背景下张家界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5):68-72.[8]高明月,邱爽,周光美,黄艳萍,周敏,林莉.西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演化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4):443-450.[9]汤礼莎,贺清云,朱翔.长沙市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J].经济地理,2018,38(06):218-224.2研究区域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介于东经103º36´~109º35´、北纬24º37´~29º13´之间,处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第二级阶梯上,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大概可以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四种类型,最为典型就是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从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上,所以山地高原地貌居多。山脉众多,峰林广布,山高谷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东临湖南省、南靠广西省、西接云南省、北连四川省,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境内资源丰富、水系星罗棋布,由于地形因素影响使许多河流落差较大,瀑布众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使贵州省由自然风光和水域景观所构成的旅游景区数量多、分布广。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贵州的气候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最好的写照,但总的来说气候变化较小,冬暖夏凉,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旅游避暑之地。不仅如此,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了人们生活生产的最佳场所,同时也孕育了许多珍贵的动植物,例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黑颈鹤等;中草药—石斛、天麻等。此外,贵州省还是多民族聚居的大省,省内共有民族成分56个。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240.44万人,其中苗族人口最多,千百年来,绚烂多彩的贵州文化正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3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只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A级旅游景区名单来自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最新发布的贵州省旅游景区名录,景区空间坐标通过坐标拾取系统获得;(2)社会经济数据:贵州省人口、道路、经济等均来自贵州省人民政府官网()《2018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林业局官网();(3)景区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贵州省共有九个地级市(其中有六个地级市和三个自治州),它们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苗族桐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2018年底,贵州省国内旅游总收入为9471.03亿元,占贵州省生产总值64%,可见,旅游业已经成为贵州省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4研究方法4.1最近邻指数在地理学空间分析中,通常采用最近邻指数来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的相互邻近程度,从而判断研究要素在空间中的分布类型。公式为:式中:R为最邻近指数;r1为实际最邻近距离;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m为点数;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D为点密度;当R>1时,表示研究要素分布类型为均匀型;当R=1时,表示研究要素分布类型为随机型;当R<1时,表示研究要素分布类型为集聚型,R值越小,则点要素4.2地理集中指数在地理学研究中衡量研究对象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常常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来进行分析。公式为:式中:G表示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市区景区数量;T为A级旅游景区总数;m为市区总数。G取值在0~100之间,G值越大,A级旅游景区分布越集中;反之4.3不平衡指数不平衡指数是分析研究要素在不同区域内分布均衡程度的重要指标。公式为:式中:n为区域个数,Yi为A级旅游景区在全省内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积百分比。不平衡指数S介于0和1之间,如果A级旅游点平均分布在各区域中,则S=0,若A级旅游景区全部集中在同一个区域中,则4.4变异系数本文中运用变异系数对各级景区空间均衡性进行计算,判断各A级景区空间分布差异性。公式为:CV=式中:CV为变异系数;α为样本标准差,β为样本均值。当CV<33%时,景区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当33%≤CV≤64%时,景区空间分布为随机分布,当CV>64%时,景区为集群分布。4.5均衡度系数通过对景区均衡度的计算,进一步验证变异系数所得结果。E=式中,E为均衡度系数;Xij为i级景区在j州市内分布数量占景区总数的百分比;n为所有4.6核密度估算法核密度估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点数据在空间中的集聚方式,反映点数据空间布局的相对集中程度,是一种从数据样本自身出发研究数据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公式为:fn(x)=1nℎ式中:fn(x)为核密度,5研究结果分析图SEQ表\*ARABIC1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中3A级旅游景区和4A级旅游景区分布最广,每个市都有分布;其次是2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布遵义市、六盘水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数量最少的5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铜仁市、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1景区分布类型通过式(1)计算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的最近邻点指数R=0.713625<15.2景区分布的集中程度根据式(2)计算,A级旅游景区总数T=359,市区总数m=9,得出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的地理集中指数G=37.39。若每个市区的景区数量359/9≈39.89个,即359个A级旅游景区平均分布在贵州省各个市区中,则这时的地理集中指数G大于37.39,所以从市际角度看,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较分散。5.3景区分布的均衡度5.3.1区域均衡度分析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共359个,1A级0个、2A级11个、3A级231个、4A级111个、5A级6个(表1)。由于各区域的资源条件、文化底蕴、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差异,造成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不平衡,各市区拥有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也有较大差异。根据式(3)计算得出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不平衡指数S=0.2715877,表明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从景区数量上看,数量较多的3A级景区,为231个,主要分布在遵义市(62个)、黔东南苗族桐族自治州(42个)、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3个)、毕节市(27个),最少的贵阳市(5个),其余地区相差不大;数量较少的2A级景区,有11个,但仅仅只分布在遵义市、六盘水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数量最少的5A级旅游景区,仅有5个,虽数量少,但分布地较2A级广,分布在铜仁市、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景区所占比重上看,:遵义市A级景区所占比重最多,为25.07%,贵阳市A级景区所占比重最少,为6.96%,遵义市A级旅游景区所占比重约为贵阳市的3.6倍。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图(1),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整体不均衡性表现为“东北多,西南少”。表1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统计名称各景区数量(个)总数(个)比重(%)累计(%)1A2A3A4A5A遵义市03622509025.07%25.07%贵阳市005191256.96%32.03%毕节市002761349.47%41.50%安顺市0015102277.52%49.03%六盘水市0512100277.52%56.55%铜仁市0016111287.80%64.35%黔西南州001980277.52%71.87%黔东南州00421405615.60%87.47%黔南州0333814512.53%100.00%总计0112311116359100.00%5.3.2区域差异分析从变异系数看2A级景区变异系数最大,为1.4827,其次是5A级景区和3A级景区,分别为1.000和0.6504,最少的为4A级,为0.4666,表明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中2A级和5A级空间分布最不均衡,其原因是2A级景区数量仅占总数的3%,而且只分布在遵义市、六盘水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余地方分布为零,5A级景区数量最少,所占比重为1%。在均衡度系数中,2A级景区均衡度系数最小,为0.4857,其次是5A,为0.7103,最大的是4A,为0.9551,其次是3A,为0.9086,说明3A级、4A级景区空间分布为均衡分布,将两种系数对比可得出结论:某种类型的A级旅游景区变异系数值越小,与其相对应的均衡度指数值就越高。表2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变异系数和均衡度系数表系数2A级3A级4A级5A级所有景区变异系数1.48270.65040.46661.0000.5078均衡度系数0.48570.90860.95510.71030.95055.3.3市州差异分析从各州市变异系数中可以看出,贵阳市CV=64.75%>64%,空间分布类型为集群分布,遵义市CV=31.31%<33%,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其余地区无论景区数量多还是少,CV值都在33%−64%之间,所以空间分布类型都为随机分布。景区数量占优势的遵义市表3各州市景区变异系数表名称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排序贵阳市53.23728281164.751黔西南州5.43.21570221659.552毕节市6.83.96603224558.323铜仁市5.62.81069386550.1974安顺市5.42.60483880248.245黔南州94.10419839245.606黔东南州11.24.87852436743.567六盘水市5.42568遵义市185.63520678931.3195.4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核密度分析5.4.1“2+3”模式分布通过图3分析得知: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2+3”模式——即两个主要分布区和三个次要分布区。(1)两个主要分布区——遵义市、贵阳市—龙里县从图3可以看出,最大的分布区为遵义市,贵阳市—龙里县区域中大部分A级旅游景区分布于贵阳市。这两个区域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诱人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雄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初具规模。除此之外,这两个区域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较多与该区域内相关单位重视区域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利用是分不开的。遵义市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复杂,在地貌上被大娄山山脉明显分为两大片区: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山北主要以中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境内河网密布,发源于遵义市的主要河流为六大河流,乌江水系的湘江河、芙蓉江和洪渡河,赤水河水系的桐梓河和习水河,綦江水系的羊蹬河和松坎河,境内流域面积26514.6km2[[10]朱兴城,唐天东,李连声.遵义市主要源头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J].环保科技,2017,23(01):33-36.][10]朱兴城,唐天东,李连声.遵义市主要源头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J].环保科技,2017,23(01):33-36.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阳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清水秀、植被覆盖率高、是著名的“林城”,2016年森林覆盖率高达46.5%。通过整理数据研究人员发现贵阳市A级旅游景点中森林公园较多且质量较高;贵阳市还拥有着温泉、河流、古城楼阁、峡谷等自然资源,此外,贵阳市还是一个避暑胜地,因此适宜的温度也是贵阳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旅游景点主要以水域风光、地文景观、遗址遗迹等为主。(2)三个次要分布区——毕节市、安顺市、黔东南苗族桐族自治州“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地——毕节市。地势较高,区域内主要有三大河流,分别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不仅如此还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民族聚居、垂直气候差异较大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其为贵州、云南、四川三省结合地,交通路网密布,自然与人文相呼应,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得该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该区域景区主要以自然风光、休闲疗养、旅游观光、特色文化为主。“中国瀑布之乡”——安顺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贵州高原苗岭山脊线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境内民族成分多样,少数民族主要有布依族、苗族等20多个,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且落差较大、峡谷众多、地表溶洞密布、山峰耸立,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成为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该区域的主要景区类型有水域风光、特色古镇、地文景观、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境内沟谷纵横,重峦叠嶂,生态环境保存完好,素有“杉乡”“林海”之称,主要以岩溶地貌和侵蚀、剥蚀地貌为主。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大省,而且相比之下,黔东南苗族桐族自治州比前两者所拥有的少数民族更多,占总人口比重也更大。境内旅游景区主要以原始森林、山水风光、苗族特色、侗族风景、众多河流等共同构成黔东南的旅游景观。6结论(1)截至2019年1月,通过运用ARCGIS10.2和Excel对贵州省359个A级旅游景区进行分析得出,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最近邻指数为R=0.713625<1,所以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为集聚型分布;地理集中指数G=37.39<39.89,所以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在市区尺度上看是分散型;不平衡指数S=0.2715877,表明着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2)贵州拥有众多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地区差异大,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东北多,西南少”格局;具体表现为:①区域差异上:3A级、4A级景区空间分布为均衡,2A级、5A级景区空间分布为不均衡;②市州差异上:遵义市景区空间分布最均衡,贵阳市景区空间分布最不均衡,为集群分布,其余各州市景区在空间上也是不均衡分布。(3)产业结构稳定,种类多样。研究者在整理数据时发现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类型多种多样,多数景区不仅提供旅游观光、疗养休闲,还有生态农业体验,让游客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7.结语从上述分析得知,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上,而且通过对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析,可以看出:首先,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等级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异,3A、4A较多,2A、5A较少。而且,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中,中等旅游景区不仅数量多还分布广;其次,景区类型上,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旅游景区数量明显较高,但是空间分布并不均衡,这与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开发历史、地方文化的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会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景区集中分布能够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产生集聚效应。景区空间分布会影响游客在旅游景区停留时间的长短[[11]KANGS,LEEG,KIMJ,etal.IdentifyingthespatialstructureofthetouristattractionsysteminSouthKoreausingGISandnetwor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子仪考试题及答案
- 郑州校园探访活动方案
- 贵州转学考试题及答案
- 钢琴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农民合作社农业信贷支持协议
- 氟骨病考试题及答案
- 提升生态合作保障承诺书5篇
- 专业人士行业担当承诺书6篇
- 用户反馈信息分类表格
- 方向辨认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妇产科学科宫颈癌筛查常见问题考试答案及解析
- 培训部数据安全事项课件
- 保安部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老年综合征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研发投入工时管理办法
- 道路升降柱安装合同范本
-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课件
- 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的区域性差异分析及精准提升路径研究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COSO-ERM框架下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