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避雷施工方案_第1页
门窗避雷施工方案_第2页
门窗避雷施工方案_第3页
门窗避雷施工方案_第4页
门窗避雷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门窗防雷接地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明确建筑物防雷等级(按GB50057-2023分为A、B、C、D四级),核对门窗洞口位置与土建预留防雷接地端子的对应关系。针对不同防雷等级建筑,需特别注意:A级防雷建筑物30m以上外门窗、B级45m以上、C级60m以上必须设置防侧击雷装置,D级建筑根据雷电活动频率评估确定。编制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明确铝合金、塑钢等不同材质门窗的防雷处理工艺差异,重点标注导电接触面处理、跨接导体规格等关键参数。1.2材料准备主要材料清单|材料名称|规格要求|适用场景|质量证明文件||---------|---------|---------|------------||圆钢|Φ8mm热镀锌|明敷跨接导体|材质单、镀锌层检测报告||扁钢|4mm×25mm热镀锌|暗埋连接导体|材质单、力学性能报告||防雷连接件|黄铜镀镍(厚度≥5μm)|门窗框连接|导电性能测试报告||不锈钢螺栓|M6×30mm(带弹簧垫片)|导体固定|防松性能检测报告||导电膏|电阻率≤0.01Ω·cm|接触面处理|耐候性测试报告||防腐漆|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60μm)|焊接点防护|盐雾试验报告|材料进场实行"三检制",重点检查镀锌层厚度(圆钢≥85μm)、导体截面积偏差(允许±5%),对每批次螺栓进行扭矩测试(紧固力矩≥12N·m)。1.3机具准备配置专用施工工具:接地电阻测试仪(量程0-20Ω,精度±1%)放热焊接模具(适配Φ8mm圆钢)电动打磨机(配备80目、240目砂纸)扭矩扳手(量程0-50N·m)超声波测厚仪(检测镀锌层厚度)记号笔、卷尺(精度1mm)所有计量器具需在检定有效期内,贴合格标识。二、施工工艺2.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接触面处理→防雷连接件安装→跨接导体敷设→接地导通测试→防腐处理→隐蔽验收2.2关键工序操作要点2.2.1定位放线根据土建结构图纸,在门窗洞口两侧300mm范围内查找结构柱内引下线主筋(一般为两根Φ16mm以上钢筋),使用钢筋探测仪确定精确位置。在门窗框上标记连接件安装点:单扇门/窗:上下各1处,距框角150mm组合门窗:每个独立单元设置2处,间距≤1.5m落地窗:高度>2m时增设中间连接点2.2.2接触面处理铝合金门窗:采用电动打磨机去除连接点处氧化膜(面积≥100mm×50mm),露出金属本色,打磨后30分钟内涂抹导电膏(厚度0.2-0.3mm)塑钢门窗:在增强型钢位置开孔,清理孔内塑料残渣,型钢表面除锈至Sa2.5级土建预埋件:清除表面混凝土残渣,用钢丝刷除锈,测量接地电阻(A/B级≤4Ω,C/D级≤10Ω)2.2.3防雷连接件安装铝合金门窗采用M5自攻螺钉将黄铜连接件固定在打磨区域,螺钉间距≤50mm,确保连接件与型材紧密贴合塑钢门窗通过Φ8mm膨胀螺栓将连接件固定在增强型钢上,加装弹簧垫片防松连接件与门窗框间隙应≤0.3mm,用塞尺检查,不合格处加垫薄铜片调整2.2.4跨接导体敷设明敷施工:圆钢弯曲半径≥10d(d为导体直径),呈弧形贴墙敷设与门窗连接件采用螺栓连接,搭接长度≥6d,接触面涂抹导电膏与土建接地端子采用放热焊接,焊点搭接长度≥100mm,焊口饱满无气孔暗敷施工:扁钢埋深≥30mm,距墙面装饰层≥15mm转角处做成R≥100mm圆弧,避免锐角穿墙体处加设Φ20mmPVC保护管,管两端密封2.3特殊部位处理2.3.1幕墙窗防雷处理幕墙龙骨与门窗框之间用25mm×4mm扁钢跨接,间距≤18m玻璃幕墙的金属连接件必须与防雷系统连通,每个连接节点设置2处跨接开启扇与固定框之间采用6mm²多股铜芯软线连接,软线长度留足开启余量2.3.2金属百叶窗处理百叶叶片每3层设置水平连通导体,采用Φ6mm圆钢焊接成网格垂直方向每2层设置纵向引下线,与主体防雷系统可靠连接叶片与框架接触部位去除氧化层,涂抹导电膏后用不锈钢卡箍固定三、质量控制3.1过程控制要点导电连续性控制:每个连接节点进行导通测试(使用毫欧表,测试电流1A,接触电阻≤50mΩ)焊接质量控制:焊缝高度≥4mm,无咬边、夹渣焊后24小时内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焊缝需切除重焊抽样10%进行超声波探伤,Ⅰ级焊缝合格率100%防腐处理控制:焊接部位先涂导电防锈底漆,再涂与周围环境匹配的面漆涂层实干后(≥24h)进行附着力测试(划格法≥2级)3.2质量通病防治质量通病产生原因防治措施接触电阻超标接触面氧化层未清除采用喷砂处理,涂抹导电膏后立即连接跨接导体松动未使用防松措施加装弹簧垫片,扭矩扳手按规范值紧固接地电阻超标土壤电阻率过高采用换土(换填降阻剂)或增加接地极数量焊缝腐蚀防腐处理不到位焊口除锈达Sa2.5级,涂覆三层防腐涂料四、质量验收4.1验收标准依据GB50601-2010第11章要求,分三个检验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内容:导体敷设路径、连接方式、防腐处理验收工具:卷尺、塞尺、涂层测厚仪允许偏差:导体间距±10mm,埋深±5mm分项工程验收接地电阻测试:A级防雷建筑物:≤1ΩB级防雷建筑物:≤4ΩC/D级防雷建筑物:≤10Ω测试方法:三极法,雨后24小时内不进行测试外观质量:导体顺直,固定间距均匀(明敷≤1m,暗敷≤1.5m)标识清晰,引下线距地面1.8m处设置测试点4.2验收资料提交完整验收文件: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含二维码追溯信息)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附影像资料)接地电阻测试报告(每个测试点3次读数平均值)焊接探伤报告(抽样部位示意图)工序质量评定表(按检验批划分)五、安全文明施工5.1安全防护措施高处作业(≥2m)必须搭设操作平台,使用双钩安全带电动工具设置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15mA,动作时间≤0.1s)焊接作业配备灭火器材(ABC干粉灭火器≥2具),清理作业面可燃物接地电阻测试时,确保测试区域无人员逗留,设置警示标识5.2环境保护打磨作业采取湿法施工,防止粉尘扩散焊接烟尘采用移动式净化器处理(净化效率≥95%)废弃导电膏、漆料等危险品按危废管理规定处置施工噪声控制在昼间≤70dB,夜间≤55dB六、成品保护防雷装置安装完成后,采用硬质塑料管包裹导体,防止后续施工损坏严禁在防雷引下线上悬挂重物或作为施工临时接地门窗框保护膜待防雷验收合格后拆除,拆除时避免划伤导电接触面竣工验收前每周检查一次连接节点,发现松动立即复紧七、施工组织7.1人员配置岗位人数资质要求职责范围施工负责人1二级建造师全面协调管理技术负责人1电气工程师技术交底、问题处理质量检查员2持证上岗过程检验、资料整理施工班组4特种作业证具体操作实施7.2进度计划施工阶段工期(天)关键节点资源配置材料准备3材料复试合格材料员2人测量放线2定位复核完成测量工2人防雷安装10每日完成30个节点施工班组2个检测验收2接地电阻测试检测员2人八、应急预案雷击事故应急:现场配备应急药箱,内含烧伤药膏、绝缘手套等发生雷击时立即切断作业区域电源,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