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篇一」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教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我们先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过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的过程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一)理解“寓言”的意思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二)揭题解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二、初读感知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l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l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再次书写“窟窿”和“叼”。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板书:赶快没丢过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三、体会寓意(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如果……幸亏……)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补牢”呢?——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四、作业1、抄写生字2、讲故事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寓言故事。为时不晚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寓”,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曰”,第十画是“丨”,齐读课题。寓言两则。解题(就是两个寓言故事),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3、学法指导:同学们,还记得二年级时,你们是怎样学习寓言的吗?其实学习寓言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读懂,然后读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会联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学习要点)出示:1、读懂故事2、明白道理3、联系生活用一用好!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方法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二、读懂故事: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34页,按老师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读懂出示读书要求:读懂故事:(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懂题目的意思;c、会说课文讲了一件是什么事)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的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3、德育目标: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3、导入: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二、学习课文(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⑴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⑵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XXXX。)⑶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XXX)(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XX,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XXX,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引读)转念一想,XXX。于是,他是怎么做的?XXX。结果怎样?XXXX。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XX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5、齐读课文。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