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师范学院单招《语文》自我提分评估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A.《林黛玉进贾府》作者曹雪芹,名霑。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B.《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C.《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形象。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D.《高老头》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1833年写作《乡村医生》时他想要把笔下的人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在《高老头》中做了尝试。这是《人间喜剧》的萌芽阶段。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C选项错误,《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美国作家,而非英国作家。A选项对《林黛玉进贾府》的介绍准确;B选项关于《祝福》的表述无误;D选项对《高老头》及作者巴尔扎克的说明正确。综上,答案选C。2、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俟我于城隅(《静女》)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并序》)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送客湓浦口(《琵琶行并序》)使快弹数曲(《琵琶行并序》)D.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人间词话》)本长安娼女(《琵琶行并序》)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别。A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C选项均为省略句;D选项均为判断句。B选项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宾语前置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被动句。所以文言句式不相同的是B选项。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抓紧推行和构建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修改:将“推行”与“构建”两个词互换位置。B.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使山地旅游资源较好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修改:将“受到”删去。C.睡前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修改:将三个“不可”删掉。D.青少年只要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修改:将“只要”改为“只有”。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病句修改知识。A选项中“推行”和“构建”顺序不当,互换位置正确。C选项三个“忌”后应接肯定表述,删掉“不可”正确。D选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只要”改为“只有”正确。B选项应删去“使”,而非“受到”,原句缺少主语。4、下列作品与名句对应不正确的是()A.《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醉翁亭记》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雨霖铃》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作品与名句的对应。A选项《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体现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C选项《雨霖铃》的名句描绘了离别的伤感;D选项《将进酒》的名句展现了豪迈自信。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岳阳楼记》,不是《醉翁亭记》,所以答案选B。5、《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语句是()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D.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赤壁赋》内容的理解。在文中,客人面对长江水发出人生短暂感叹的语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A选项强调个体渺小;C选项描述的是友人相聚的场景;D选项表达的是对自由和永恒的向往。B选项准确地体现了客人对人生短暂和长江无穷的感慨。6、下列语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庆市在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主办权竞争中【略胜一筹】,成为赢家。B.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C.语文课上,我们班上的才子总是【恃才放旷】,令老师赞不绝口。D.经典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成语含义及用法的理解。“略胜一筹”指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A项使用恰当。“无动于衷”形容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B项使用无误。“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D项使用正确。“恃才放旷”指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含贬义,与老师赞不绝口不符,C项使用不正确。7、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松”二句使用起兴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B.“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准确,有表现力。C.“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D.“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B选项中“啮”“撼”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动态;C选项叠词“纷纷”等鲜明描绘出事物形态;D选项问句使语意转折自然。而A选项“孤松”二句并非起兴手法,所以A选项不正确。8、狗是怎样成为人类朋友的
在与人类的关系上,没有哪种动物能比狗更亲密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狗一般都比较温顺。但仅仅温顺不足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喜欢把狗养在家中。羊也很温顺,但是很少有人把它们当宠物喂养。
美国哈佛大学的布赖恩·黑尔认为,狗对人的社会暗示极其敏感,这使得它们能和谐地融入人类社会。大猩猩的智力通常被认为仅次于人类,黑尔博士因此决定通过实验比较一下狗和大猩猩的各种能力,以此验证自己的观点。
他在受试的动物面前摆放两只倒扣的杯子,接着把杯子藏到屏壁后面,在其中一只杯子的下面放了一小块食物,然后把屏壁拿走。受试动物必须选择看哪只杯子的下面放有食物。如果实验者不给任何暗示,这两种动物正确发现食物的比例都是50%,与预期的一样。但是,如果实验者以某种方式暗示哪只杯子下面有食物,狗每次都能正确地找到那只杯子,而大猩猩不论重复多少次这种试验,都无法明白人的暗示。
黑尔博士对此感到满意,因为这至少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接着他又提出了下一个逻辑问题,即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是如何形成的。他提出了三种假说:第一,这种技能是从狗的祖先狼身上遗传下来的。不过实验又证明,在发现食物藏在哪只杯子下面这一点上,狼的能力并不比大猩猩强。第二,这种社会敏感性是狗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来的。黑尔博士选择那些在狗房里长大且与人类接触极少的狗和爱狗族家里养大的狗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别。第三,这种对人类暗示的敏感性是后来形成的遗传特性,这种特性是为了使狗进入新的生活环境,与人类共同生活。
在新几内亚岛生活着一种名叫“唱狗”的狗,因为这种狗不会吠叫,只会像人唱歌一样地嚎叫。唱狗的身材与普通的狗一样,而不像狼的身材,这表明它们被驯化过。但是新几内亚的唱狗现在完全是野生的,历史资料证明它们处于这种状态已经长达几千年了。黑尔博士推断,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使这种动物淘汰掉对它们不再有价值的特性。
黑尔博士这种推断得到了证实。即使那些从小被人驯养的唱狗,也同狼和大猩猩一样无法明白人类的暗示。因此可以下这样的结论:长期的野生环境从唱狗身上夺去了原先赋予它们祖先的能力—像理解同类那样准确理解人类的意图。
(节选自《自然与人》2005年11、12月号)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羊也像狗那样很温顺,但是很少有人把羊当作宠物来饲养,可见,“温顺”并不是人类选择宠物的条件。B.狗由于对人的暗示极其敏感而成为人类的宠物,因此,动物成为人类的宠物,必须具有对暗示的敏感能力。C.敏感性是狗与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遗传特性,因此,为与人类更和谐地相处,狗必然产生新的生活特性。D.长期的野生环境使唱狗丧失了准确理解人类意图的能力,可见,环境是影响狗对人类暗示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A项,不能仅因羊温顺却少被当宠物就否定“温顺”是条件之一。B项,狗因对暗示敏感成宠物,不能得出动物成宠物都需此能力。C项,说狗必然产生新特性过于绝对。D项,唱狗长期野生丧失理解人类意图能力,说明环境对狗的敏感性有重要影响,符合原文逻辑。9、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了解。儒家思想强调仁、礼等观念。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庄子和老子是道家学派代表,荀子虽是儒家,但韩非子是法家。所以属于儒家学派的是孔子和孟子。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惦记栖息转瞬既逝B.闲游镶嵌一代天娇C.执拗黄晕大彻大悟D.甜密洗濯斩钉截铁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A选项“转瞬既逝”应为“转瞬即逝”;B选项“一代天娇”应为“一代天骄”;C选项书写完全正确;D选项“甜密”应为“甜蜜”。在日常学习中,要准确记忆词语的写法,避免错别字,所以答案选C。11、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从龟甲木牍,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争论背后,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大部头与碎片化的热议背后,有人坚持花时间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的轻量阅读;,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多样的读书体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
①从感官看
②从载体看
③从形态看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逻辑的理解。从文段来看,“从龟甲木牍到电子书籍”是载体的变化,对应②;“大部头与碎片化”是形态的不同,对应③;“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是感官方式的差异,对应①。所以答案是D,按照载体、形态、感官的顺序排列。1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A.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D.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排比对比)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B选项中,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用“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的排比和比喻,形象地展现出两者的差异。A选项没有对比;C选项没有对偶;D选项没有对比。所以应选B选项。13、下列作家、作品和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毕淑敏—《致橡树》——诗歌B.苏洵—《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C.汪曾祺—《我的母亲》——散文D.曹禺——《雷雨》——话剧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作家、作品和体裁的对应关系。在文学常识中,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著名话剧。毕淑敏的代表作不是《致橡树》,《致橡树》作者是舒婷。苏洵的作品不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作者是苏轼。汪曾祺的《我的母亲》并非其作品。所以答案是D选项。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青睐桑梓喧宾夺主B.松驰落拓额首称庆C.瞭望震憾再接再励D.弦律推敲美仑美奂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常见词语中错别字的辨别能力。A选项“青睐、桑梓、喧宾夺主”均无错别字。B选项“松驰”应为“松弛”,“额首称庆”应为“额手称庆”。C选项“震憾”应为“震撼”,“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D选项“弦律”应为“旋律”,“美仑美奂”应为“美轮美奂”。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选项。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鸿鹄之志如愿以偿一偏概全归纳演译B.冥思苦想自行其事风姿潇洒烟波浩荡C.气喘吁吁相辅相成匪夷所思安分守己D.蛊惑人心一愁莫展鼎力相助面容安详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中错别字的辨别能力。在汉字使用中,要遵循正确的字形和用法。A选项“一偏概全”应为“以偏概全”,“归纳演译”应为“归纳演绎”;B选项“自行其事”应为“自行其是”;D选项“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C选项中没有错别字,所以答案是C。16、下列句中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长髯(rǎn)覆盖了他的两颊,他穿着锃(chéng)亮的皮鞋,来回踱着方步。B.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bó)船。C.人类并非生而就和平和自信。还在襁(qiǎng)褓中的婴儿,就已经开始担惊(jīng)受怕。D.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zhù)睥睨(nì),目中含有怒火。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字音的正确读法。在汉语中,“髯”应读“rán”,“锃”应读“zèng”。B、C、D选项中的字音均准确无误。A选项读音错误,所以答案是A。要准确掌握字音,需多读多记,熟悉汉字的常见读音规则。17、下列对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开始时是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C.《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它记述了志怪、地理知识、民风民俗、科学医学、宗教信仰等内容。我们熟知的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神话传说故事均源于此。D.《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的欧阳修,号醉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和文学常识的掌握。A选项对《木兰诗》及乐府的表述正确。C选项关于《山海经》的介绍无误。D选项对《卖油翁》作者欧阳修的介绍准确。而B选项中,《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不是司马迁。所以应选B。18、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③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④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A.①夸张②反复③比喻④比喻B.①比喻②反复③拟人④排比C.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排比D.①夸张②夸张③比喻④比喻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①句把航船比作大白鱼,是比喻。②句“拗过去,拗过去”是反复。③句“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将国旗拟人化,是拟人。④句“乱蛙一样……火花一样……斗虎一样”,句式相同,是排比。综合来看,答案选B。19、诵读古诗文后,同学们对文学和文化常识做了如下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和《蒹葭》选自“雅”。B.古时女子满18岁就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称为及笄。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C.小华生肖属鸡,姐姐大他三岁,姐姐过生日,小华可以为姐姐选一幅与她生肖有关的藏羚羊油画作礼物。D.《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现存七篇。其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A项,《关雎》和《蒹葭》选自“风”。B项,古时女子满15岁及笄,男子20岁加冠。C项,姐姐大3岁生肖属猴,不应选藏羚羊油画。D项,《孟子》是儒家经典,现存七篇,善用排比,气势雄辩,此选项正确。20、下列词语中加【】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莅临lì【欹】斜qī【拾】级而上shèB.【殷】红yān【解数xiè【纤】维qiān【殚】精竭虑dānC.审【校】jiào恣【睢】suī【淳】朴chún扣人心【弦】xuánD.褴【褛】lǚ【掂】量diān广【袤】mào长途【跋】涉pá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字音。A选项中,“贮”“莅”“欹”“拾”的注音都正确。B选项“纤维”的“纤”应读“xiān”。C选项“扣人心弦”的“弦”应读“xián”。D选项“长途跋涉”的“跋”应读“bá”。综上,答案是A选项。2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走在这玻璃钢制的地板上,给人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B.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C.如果根据已有的线索,[按图索骥],我们很快就能找到那批被盗物资。D.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就可以[左右逢源]。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如履薄冰”常形容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用在走玻璃钢地板的情境不恰当。“不以为然”体现不认为是对的,符合老师批评他时的态度。“按图索骥”指按照线索去寻找,符合找到被盗物资的语境。“左右逢源”形容做事顺利,在良好人际关系中使用恰当。所以A选项成语使用不恰当。2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字形完全正确、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阡]陌[悭]吝[愆]期[纤]细事过境[迁]B.[伶]俐[聆]听[囹]圄窗[棂]高屋建[瓴]C.[炽]热[敕]封[叱]咤整[饬][炙]手可热D.沙[砾][莅]临迤[逦]暴[戾]老骥伏[枥]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字形和读音。A组中“纤细”的“纤”读音不同;C组中“炽热”的“炽”与其他字读音有别;D组中“沙砾”的“砾”读音独特。B组中这些字的字形完全正确,读音也全都相同,都读“líng”,所以答案是B。2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老人技艺超群,不到一会儿的__________就做出了一件漂亮的泥塑作品。
②叫喊声,嬉闹声,__________着潺潺的流水声,使得夏天的田野更加热闹了。
③在学校日常管理上,我们强调组织纪律性并不反对发展学生的个性,__________,我们还要保护这种个性。A.功夫?附和?反之B.工夫?应和?相反C.工夫?附和?反之D.功夫?应和?相反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工夫”侧重时间,“功夫”侧重本领。这里指时间短,用“工夫”合适。“应和”强调响应配合,“附和”含贬义,此处用“应和”恰当。“相反”表转折,“反之”表从相反方面说,这里用“相反”更贴切。综合来看,B选项符合语境。24、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B.文章处处详写,就会冗长拖沓,该强调的意思没有强调出来;而处处略写,浮光略影,不能给人留下具体的印象。C.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蒙牛牛奶中含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对此,蒙牛方面表示,问题原因已查明,是因为牛吃了霉变的饲料所致。对于这批问题饲料的来源也已经查明,但结果有待公布。D.经过多年发展,淘宝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除了明面上的假货问题外,从员工到卖家再到买家之间,客观上形成了一系列灰色利益链条,错综复杂,盘根错结。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字形的辨别。A项“周密布署”应为“周密部署”;B项“浮光略影”应为“浮光掠影”;D项“盘根错结”应为“盘根错节”。C项没有错别字。做这类题要熟悉常见易错字,仔细辨别字形差异。25、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B.诗歌选取了“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三个美好事物为意象,以乐景写乐情。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抒情主人公忧思之所由来。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涉江采芙蓉》的赏析理解。在古诗中,意象的运用往往蕴含深意。“芙蓉”“兰泽”“芳草”虽美好,但此诗是以乐景衬哀情,而非以乐景写乐情。A选项说法正确,首句营造了美的意境。C选项点明忧思由来的分析无误。D选项对“还顾”动作性和画面感的表述恰当。所以不正确的一项是B。2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稽查声名狼藉圆满味同嚼蜡B.泥淖阴谋诡计豁然别出心裁C.脉搏心旷神怡淹没相形见绌D.怀疑怙恶不俊皈依委曲求全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字形的掌握。在汉语中,字形的正确书写很重要。A选项词语书写均正确;B选项也无误;C选项同样没有错别字。而D选项中“怙恶不俊”应为“怙恶不悛”,意思是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所以这道题选D。27、下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藐视(miǎo)半晌(xiǎng)洗涮(shuàn)刽子手(guì)B.畏葸不前(sī)埋怨(mái)提防(dī)汗涔涔(cén)C.倔强(juè)煞尾(shà)尸骸(hái)不落言筌(quán)D.罪愆(qiān)熏陶(táo)阡陌(qiān)症候(zhèng)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汉字的注音。A选项中“半晌”应读“shǎng”;B选项“畏葸不前”应读“xǐ”,“埋怨”应读“mán”;C选项“倔强”应读“jué”,“煞尾”应读“shā”。D选项注音全部正确,所以答案是D。要准确掌握汉字读音,需多积累和记忆。28、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的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A.归省(xǐng)斡(wō)旋缥(piǎo)缈羁拌人情世故B.骠(piào)骑锵(kēn)然栖(qī)息迁徙犬牙差互C.褶(zhě)皱缄(jiān)默蓦(mò)然流逝消声匿迹D.龟(jūn)裂狩(shòu)猎争讼(sòng)撺掇叹为观止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字形和字音的掌握。A项“斡旋”的“斡”应读“wò”,“羁拌”应为“羁绊”;B项“锵然”的“锵”应读“qiāng”;C项“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D项字形和字音均正确,所以答案是D。在学习中要准确记忆字词的读音和写法,避免混淆。29、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比喻)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A选项中“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运用的是拟人手法,不是比喻。B选项“太聪明”是反语。C选项“容不得……容不得……容不得”是反复和排比。D选项引用张嘉贞的话,是引用手法。所以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是A选项。3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C.在古代,“谪”“左迁”“贬”“放”“罢”均用于官员的降职或免职。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即指“被降职”。D.黄发、二八、弱冠、而立、不惑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列的。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选项所述的代指关系符合常见用法;B选项对乡试的介绍准确;C选项关于古代官员降职或免职表述正确。而D选项中,黄发指老人,二八指十六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并非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所以应选D。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完全得体的两项是()
在这个月朗风清、金桂飘香的仲秋之夜,我们诗社有幸邀请到了①“忝列”中国十大朗诵名家的李慕林教授。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教授的②“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古典诗词吟诵方法”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③“真知灼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④“姑妄听之”,做好笔记。A.①B.②C.③D.④答案:BC解析:这道题考查主持词中的用语得体。“拨冗莅临”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到来,使用恰当。“真知灼见”形容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符合语境。“忝列”是自谦之词,不能用于他人。“姑妄听之”指随便听听,多含贬义,不合语境。2、[多选题]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CD解析:这道题考查名句默写。C选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准确无误。D选项“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也正确。A选项“繁双鬓”应为“繁霜鬓”。B选项“其黄而殒”应为“其黄而陨”。3、[多选题]下列成语都有“东西混杂”的意思。()A.良莠不齐B.鱼目混珠C.参差不齐D.杯弓蛇影答案:AB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表示“东西混杂”意思成语的掌握。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鱼目混珠指以假乱真、好坏混杂,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杂乱。它们都有东西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担保协议书陷阱
- 电声振动件制造工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电焊工能源节约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个人借款合同
- 2026届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第一中学数学七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短期工劳务合同协议
- 2025空调器购销合同
- 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数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西梧州市岑溪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省株州市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火锅店引流截流回流方案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原卷
- 2025安徽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少先队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含答案)
- 塔吊基础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2025年4月自考0345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 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 华能福州电厂管理制度
- 2025-2030汽车贷款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投标代理人委托书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词默写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