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翻译:(关注得分点)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非恶其声而然也。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缺点)。”译文:不是因为想要和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同乡朋友间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他的哭声才这样。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老子》四章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2.疏通文意,概括各章主要内容。3.探究文本,分析文中“有”和“无”的“对待”关系,领悟老子思想对当代生活的启示意义。务一任引人入胜作者作品探究新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父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谥曰聃或曰老子,耳漫无轮故号曰聃,为周藏室史。景王时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退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zeng)。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周室既衰,老子西游出散关。关令尹喜知为圣人,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乃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老子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其道非忘天下者,万事不能泯。今亳州太清宫乃其降生之地,京兆益座县终南山宗圣宫,即古楼观授经处也。周穆王以来历代尊崇,累册封至唐上尊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高居,三境则名“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孔子的偶像《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被誉为“万经之王”。老子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务二任诵读经典疏通文意探究新知字音:
毂(
)
埏埴(
)
户牖(
)
矜(
)
赘(
)
强行者(
)
泮(
)
累土(
)
几成而败之(
)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字音:
毂(gǔ)
埏埴(shānzhí)
户牖(yǒu)
矜(jīn)
赘(zhuì)
强行者(qiǎng)
泮(pàn)
累土(léi)
几成而败之(jī)2.齐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例如: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自读:自由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诵读经典疏通文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轮的中心部位揉和;黏土门窗“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中空地方的“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无”。所以“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疏通文意——第十一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文本探究——第十一章文本探究思考:怎样理解第十一章的“有”与“、无”?辐条泥土门窗无车子器皿屋室器物实体的“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无”,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我在散步中感谢襟眼是有用的,因为是空的,因为可以簪一朵花。
——卞之琳《无题》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太拥挤,得空点。——林语堂文本探究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谈谈有何启示。(自己思考2分钟,小组内交流)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得见“有”,更要关注到“有”背后的“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踮起脚尖的人自我夸耀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我夸耀为,做行走不稳同“形”疏通文意——第二十四章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疏通文意文本探究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根源
急于求成内心焦躁
违背规律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启示:顺道而行企者、跨者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课本注释: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主观表现欲→
认知盲区
→
决策失误
→
事与愿违不自见,故明。——《老子》二十二章马谡失街亭:街亭之战,马谡自荐去守街亭。观察地形后,不依诸葛亮之吩咐,亦不听副将王平之言,执意扎营山上,导致街亭失守,蜀国北伐失败。文本探究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司马迁评价项羽:自矜功伐,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范蠡功成身退、韩信功高震主,最终惨死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启示:顺道而行,谦虚知足,不可急躁冒进文本探究思考:第二十四章老子用了什么手法来指出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企者、跨者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反面论证有道者不彰显自我正面结论余食赘行比喻论证排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智慧聪明疏通文意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疏通文意文本探究如何理解第三十三章“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文本探究(4)如何理解第三十三章“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1岁那年,双腿彻底背叛了我。苦难既然把我推到悬崖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里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上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我与地坛》1.什么是高明?能够看清别人是聪明,能够看清自己才是最大的聪明(高明),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认不清自己,缺乏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什么是真正的强大?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人最难战胜自己的弱点,能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最厉害。(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什么是真正的富有?知足的人最富有。不知足者,欲壑难填的人,一生都处在缺失的焦虑中。(知足者富)4.什么叫做有志气、有意志?为了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落实在行动上,是真正的有志气。大多数人,要不就是嘴上说大话,要不就是半途而废,都是没有志气的表现。(强行者有志)5.什么叫做长久?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就像盖房子打好了地基,不是豆腐渣工程,才能长久(不失其所者久)6,什么是长寿?肉体死了,精神价值长久存在的人,才是长寿。就像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而不亡者寿)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显露迹象解决同“判”,分离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同“蔂”,土筐疏通文意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疏通文意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动手去做的有所把持的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接近成功疏通文意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疏通文意文意疏通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常人所不想要的常人所不学习的弥补、补救不加以干预疏通文意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一层: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文本探究(5)思考:第六十四章有几层含义?二层: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三层:做事要慎终如始,持之以恒四层: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老子〉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句子中对标红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自是者不彰彰:明辨是非B.常于几成而败之几:接近C.复众人之所过复:重复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C“复”是动词,弥补、补救课堂练习3.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自身修养。(2)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新闻写作与报道》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管理沟通》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俄语》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施工项目文件管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金融与保险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塔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新媒体营销策略与实施》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设计项目合同管理要点
- 附条件赠与财产合同5篇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划经济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知道智慧树林业工程前沿进展满分测试答案
- 小儿镇静课件
- 2025年药店员工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民办学校招生方案及推广策略实操指南
- 2026届新高考英语热点冲刺复习读后续写十句五定法
- 公益慈善投资策略-洞察及研究
- 碳排放咨询员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普及金融知识课件
- DB3202∕T 1075-2024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 英国的社会和文化
- 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