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专题资料试卷经典套题解析_第1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专题资料试卷经典套题解析_第2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专题资料试卷经典套题解析_第3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专题资料试卷经典套题解析_第4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专题资料试卷经典套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专题资料试卷经典套题解析一、选择题1.孙明去看一部不足一小时的纪录片。刚开演时他看了一下表,结束时他再看表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正好交换了位置。则这部片子时长为()分钟。A.50 B. C.53 D.答案:D解析:D【分析】一小时之内时针与分针交换了位置,说明两个表针在这段时间内一共走了一圈,即12个大格,分针的速度为每分钟大格,时针的速度为每分钟大格,依据时间=路程和÷速度和,可列式为12÷(+)=(分钟)。【详解】由分析得:12÷(+)=12÷(+)=(分钟)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巧妙地利用时间=路程和÷速度和这个数量关系式,并以时针分针的速度为基础,列出有关分数的四则运算进行解答。2.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C【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三个角的度数比计算出最大角的度数,最大角的度数=180°×,再将最大角的度数与90°进行比较,若大于90°则为钝角三角形,若小于90°则为锐角三角形,若等于90°则为直角三角形。【详解】最大角=180°×=180°×=100°10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时通常将比转化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3.一段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全长的60%,第二次用去了m,两次用去的长度比较,结果是()。A.第一次长 B.第二次长 C.一样长答案:A解析:A【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全长的60%,则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60%),通过比较两次用去的长所占的分率即可确定哪次用去的长一些。【详解】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全长的60%,则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60%)=40%60%>40%第一次用去的长一些。故选:A。【点睛】不管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是多少米,它占的分率比第一次用去的少,它就比第一次用去的短。4.莉莉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了一个长方体。下图分别是她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下面()图形。A. B. C.答案:A解析:A【分析】由从正面和上面看的图形可得这个长方体共有2层,每层有12个正方体,这12个正方体分3行排列,每行4个正方体,据此即可得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层,每层3个正方形,据此选择。【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右面看到的是。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把7.8%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B.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大C.真分数一定比假分数小D.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答案:B解析:B【分析】A.一个数去掉百分号,就会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据此解答即可;B.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再比较和的大小即可;C.真分数是指小于1的分数,假分数是指大于或等于1的分数,所以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D.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详解】A.把7.8%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原题说法正确;B.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小,原题说法错误;C.真分数一定比假分数小,原题说法正确;D.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有关百分数、分数单位、真分数和假分数、小数的基础知识是关键。6.下面各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B.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答案:C解析:C【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详解】A.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底面积=πr2,所以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不成比例。B.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C.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7.福利种子店对某种子进行促销:购买5千克以内按2元/千克销售,超过5千克时,超出部分按八折销售.下面四个图中的(B)为购买种子数(千克)与所付钱数(元)的关系图.()A. B. C. D.答案: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0﹣5千克时,所需的钱数随着种子的重量增加而增加,它们成正比例,是一条直线;当种子的重量是5千克时,所需的钱数是10元;在5千克以上时,超过5千克的部分按照打八折,价格下降了,所以5千克以上的时候,这条线与横坐标的平行线成的夹角就会变小;在选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选项即可.解:A、5千克以上时,线与横轴之间的夹角变大了,不正确;B、本图符合题目给出的信息,正确;C、5千克以上时,线与横轴的夹角没有变化,不正确;D、本图没有表现出0﹣5千克时所需的钱数的变化,不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题先根据已知分析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出一个量是随另一个量怎样变化的,由此找出正确的答案.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B.加工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C.一件商品,先降价20%,再提价20%,现价和原价一样。 D.树叶长和宽的比值越大,树叶越狭长。答案:D解析:D【分析】根据倒数、合格率、百分数、比的意义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的倒数等于1,原说法错误;B.加工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原说法错误;C.假设原价是100,先降价20%,是80,再提价20%,则现价是80×(1+20%)=96,即现价是原价的96%,原说法错误;D.树叶长和宽的比值越大,树叶越狭长,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一些基础知识,平时注意总结即可。9.如下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下底标有字母“P”,将其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想想、这个平面图形是()。A. B. C. D.答案:C解析:C【分析】这个正方体纸盒无盖,则展开图中,标有字母“P”的下底没有相对的面,据此逐项分析。【详解】A.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但标有字母“P”的面和第一行左数第三个面是相对的面,不符合题意;B.这个平面图折叠后有重复的面,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C.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且标有字母“P”的面没有相对的面,符合题意;D.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但标有字母“P”的面和第一行左数第三个面是相对的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要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并灵活运用。10.将0.1毫米的纸对折再对折,反复对折,量出每次对折后的厚度,其厚度不可能是()毫米。A.0.4 B.0.6 C.0.8 D.1.6答案: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是0.1×2毫米,对折两次是0.1×2²毫米,对折三次是从0.1×2³毫米,对折四次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对折一次是0.2毫米;对折两次是0.4毫米;对折三次是0.8毫米;对折四次是1.6毫米;故答案为:B。【点睛】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时=(________)分=(________)cm35.9公顷=(________)平方米解析:706059000【分析】根据1时=60分,1升=1000立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进行换算即可。【详解】×60=18(分)7.06×1000=7060(立方厘米)5.9×10000=59000(平方米)故答案为:18;7060;59000【点睛】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12.(2分)里有(______)个;里有(______)个,它再加上(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素数。解析:293【详解】略二、填空题13.40千克是50千克的(______)%;40千克比50千克少(______)%。答案:A解析:20【分析】(1)A是B的百分之几表示为:A÷B×100%;(2)A比B少百分之几表示为:(B-A)÷B×100%,据此解答。【详解】(1)40÷50×100%=0.8×100%=80%(2)(50-40)÷50×100%=10÷50×100%=0.2×100%=20%【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准题目中的“1”。14.文文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上画了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厘米。他把这个圆剪下来放在桌面上,盖住的桌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解析:1250.24【分析】文文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上画了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据此求出圆的周长,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圆的面积即可。【详解】3.14×8=25.12(平方厘米)3.14×(8÷2)2=3.14×16=50.24(平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周长、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15.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度数的比6∶1∶3,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答案:钝角【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比,先利用除法求出一份内角的度数,再利用乘法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从而判断出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分类。【详解】180°÷(解析:钝角【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比,先利用除法求出一份内角的度数,再利用乘法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从而判断出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分类。【详解】180°÷(6+1+3)=18°,18°×6=108°,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问题,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解题的关键。16.若比例尺是1∶34000000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3cm,则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km。答案:1020【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3÷=102000000(厘米)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020千米。【点解析:1020【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3÷=102000000(厘米)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020千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转化,注意换算单位时数清0的个数。17.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cm,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cm,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水龙头,5分钟后另一位同学发现并关掉了水龙头,共浪费了(______)升水。答案:536【分析】先求出5分钟从水管流出的水的长度,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出浪费的水的体积。【详解】5分钟=300秒2厘米=0.2分米8厘米=0.8分米3.14×(0.2÷2解析:536【分析】先求出5分钟从水管流出的水的长度,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出浪费的水的体积。【详解】5分钟=300秒2厘米=0.2分米8厘米=0.8分米3.14×(0.2÷2)2×(0.8×300)=3.14×2.4=7.536(立方分米)7.536立方分米=7.536升浪费了7.536升的水。【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的能力,强化圆柱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18.在一次考试中,小明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3分,其中数学9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______)分。答案:90【解析】【详解】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数是93×3=27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为(279-99)÷2=90(分)。解析:90【解析】【详解】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数是93×3=27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为(279-99)÷2=90(分)。19.从学校去公园,甲用了10分钟,乙用了9分钟,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______);如果同时从A地到B地,甲、乙两人的时间比是(______)。答案:9∶1010∶9【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把路程看作“1”,分别求出两人所用的速度,再求速度比即可。【详解】1÷10=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如果同时从A地到B地,甲、解析:9∶1010∶9【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把路程看作“1”,分别求出两人所用的速度,再求速度比即可。【详解】1÷10=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如果同时从A地到B地,甲、乙两人的时间比不变,是10∶9。【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行程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比的意义。20.用火柴棒摆下面的图形,按规律摆下去。第4个图形摆了(________)根火柴棒,第个图形摆了(________)根火柴棒。答案:4n+1【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由1×4+1=5根火柴棒围成、第2个图形由2×4+1=9根火柴棒围成、第3个图形由3×4+1=13根火柴棒围成、第4个图形由4×4+1=17根火柴解析:4n+1【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由1×4+1=5根火柴棒围成、第2个图形由2×4+1=9根火柴棒围成、第3个图形由3×4+1=13根火柴棒围成、第4个图形由4×4+1=17根火柴棒围成;由此可推知第n个图形由4n+1根火柴棒围成;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第4个图形摆了17根火柴棒,第个图形摆了4n+1根火柴棒。故答案为:17;4n+1【点睛】本题主要对数形结合知识的考查,找出图形与火柴棒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1.直接写出得数。答案:1300;5;9.14;18;6;10;5;3.5【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其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详解】1300解析:1300;5;9.14;18;6;10;5;3.5【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其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详解】130059.14186101-=3+2=52.5×0.4×3.5=3.5【点睛】此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2.计算下面各题,其中(2)、(4)题请用简便方法算.(1)()(2)××(3)×[()](4)84÷41答案:(1)(2)(3)(4)4【详解】(1)()=(﹣)÷=÷=(2)××=×(+)=×1=(3)×[()]=×[]=×=(4)84÷41=(84+)×=84×+×=4解析:(1)(2)(3)(4)4【详解】(1)()=(﹣)÷=÷=(2)××=×(+)=×1=(3)×[()]=×[]=×=(4)84÷41=(84+)×=84×+×=4+=4三、解答题23.解方程或比例。(1)(2)答案:(1)(2)【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依据的是比例的性质:外项的乘积等于内项的乘积。【详解】(1)解:(2)解:【点睛】本题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方程,熟解析:(1)(2)【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依据的是比例的性质:外项的乘积等于内项的乘积。【详解】(1)解:(2)解:【点睛】本题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方程,熟练掌握方法是关键。24.人体中蕴含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例如:血液质量约占人体体重的,肌肉质量约占体重的40%,骨骼质量约占体重的20%.....(1)体重75kg的人,他的血液约有多少千克?(2)体重多少千克的人,她的肌肉约有24千克。答案:(1)6千克(2)60千克【详解】(1)(千克)(2)24÷40%=60(千克)解析:(1)6千克(2)60千克【详解】(1)(千克)(2)24÷40%=60(千克)25.欢欢乐乐的工资相同,欢欢每月存30%,乐乐每月开支比欢欢多10%,剩下的存入银行,1年(12个月)后,欢欢比乐乐多存了5880元,求欢欢和乐乐月工资是多少?答案:7000元【详解】略解析:7000元【详解】略26.小明和小李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李的球的个数比小明少,小明自豪地说:“把我的给你,就比你少5个.”小明和小李各有玻璃球多少个?答案:小明60个,小李45个【解析】【详解】小明有玻璃球:5÷(-)=5÷=5×12=60(个)小李有玻璃球:60×(1-)=60×=45(个);答:小明有玻璃球60个,小李有玻璃解析:小明60个,小李45个【解析】【详解】小明有玻璃球:5÷(-)=5÷=5×12=60(个)小李有玻璃球:60×(1-)=60×=45(个);答:小明有玻璃球60个,小李有玻璃球45个.27.客车从地开往地,货车从地开往地,它们行驶的情况如图。(1)观察上图,两车开出多少小时后相遇?(2)货车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客车在距地多少千米的地方停留了多长时间?停留前后的速度相同吗?(4)估一估:当货车到达地时,客车距地还有多少千米?按照它的行驶速度,到地还需多少小时?(5)假若客车不在途中停留,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两车开出多少小时后就能相遇。答案:(1)4.4小时(2)75千米(3)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4小时【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到两数据重解析:(1)4.4小时(2)75千米(3)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4小时【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到两数据重合点,对应横轴数据就是相遇时间;(2)观察统计图,2小时的时候货车到达350千米处,用路程÷时间即可;(3)数据不变的一段表示停留,分别计算前后速度,比较即可;(4)观察统计图,当货车到达地时,客车大约行驶了280千米,用总路程-已行驶距离即可,用剩余路程÷客车速度;(5)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列式解答即可(方法不唯一)。【详解】(1)两车开出4.4小时后相遇;(2)(500-350)÷2=150÷2=75(千米)答:货车每小时约行75千米。(3)500-100=400(千米)3-2=1(小时)100÷2=50(千米/时)(400-100)÷(9-3)=300÷6=50(千米/时)50=50答: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500-280=220(千米)220÷50=4.4(小时)答: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500÷(75+50)=500÷125=4(小时)答:两车开出4小时后就能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增减变化趋势,本题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8.爸爸的茶杯如图所示放在桌子上。(1)小红怕烫伤爸爸的手特意贴上一圈装饰带,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长至少是多少?(接头处忽略不计)(2)这个茶杯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毫升?(玻璃厚度忽略不计)答案:(1)31.4厘米;(2)1177.5毫升【分析】(1)装饰带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根据圆的周长C=πd,代入计算即可。(2)根据圆柱的体积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1)解析:(1)31.4厘米;(2)1177.5毫升【分析】(1)装饰带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根据圆的周长C=πd,代入计算即可。(2)根据圆柱的体积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1)3.14×10=31.4(厘米)答:长至少是31.4厘米。(2)3.14×(10÷2)2×15=3.14×25×15=1177.5(立方厘米)=1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