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罩面网施工方案_第1页
边坡罩面网施工方案_第2页
边坡罩面网施工方案_第3页
边坡罩面网施工方案_第4页
边坡罩面网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坡罩面网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图纸会审与现场踏勘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施工图深化解读,重点确认边坡坡率、罩面网类型及锚固参数。结合现场踏勘数据,绘制边坡地质分区图,标注松散岩层分布、地下水出露点及周边构筑物位置,形成《现场施工条件分析报告》。技术交底与培训编制《工序作业指导书》,明确CE131高密度聚乙烯土工网铺设、锚杆锚固等关键工序的技术参数。对施工班组开展专项培训,重点讲解网体搭接工艺、锚钉间距控制及安全防护要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材料准备罩面网材料采用深绿色CE131高密度聚乙烯土工网,网孔尺寸20mm×20mm,抗拉强度≥18kN/m,厚度≥1.2mm,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要求。每批次材料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进场后抽样进行耐候性试验(紫外老化720小时强度保持率≥85%)。锚固系统材料膨胀螺栓:采用M12×120mm国标钢膨胀螺栓,配套50mm×50mm×2mm圆形钢垫片,抗拔力≥10kN。连接配件:8号镀锌铁丝(直径4mm)、不锈钢卡扣(破断拉力≥5kN)。辅助材料种植土:选用腐殖质含量≥30%的改良土,粒径≤5mm,pH值6.5-7.5,提前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植物材料:三年生常青油麻藤(地径≥1.5cm,长度≥70cm)、狗牙根草种(发芽率≥85%)。(三)设备准备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备注液压岩芯钻YG-2002台锚杆孔钻进配备φ10mm钻头高空作业平台GTBZ201台高边坡作业最大作业高度20m洒水车8m³1辆植物养护加装雾化喷头无人机DJIPhantom41台坡面平整度检测配备RTK定位模块全站仪TS601台放点定位精度±2mm二、施工工艺流程图graphTDA[边坡清理]-->B[测量放线]B-->C[锚杆孔施工]C-->D[网体铺设]D-->E[锚固固定]E-->F[搭接绑扎]F-->G[种植槽施工]G-->H[回填种植土]H-->I[植物栽植]I-->J[养护管理]三、关键施工工序(一)边坡清理与修整危岩处理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清除坡面直径≥30cm的浮石及松散土层,对坡度>1:1.5的局部区域进行削坡处理,形成台阶状过渡。对岩质坡面裂隙采用M10水泥砂浆灌注封堵,宽度≥5mm的裂隙设置PVC排水花管(直径50mm,外包土工布)。坡面整形无人机扫描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生成坡面平整度分析图,局部凹陷区域(深度>20cm)采用浆砌片石回填找平。坡顶设置2m宽截水沟(断面30cm×40cm),沟底坡度≥2%,接入既有排水系统。(二)锚杆孔施工放点定位按横向间距100cm±20cm、纵向间距100cm±20cm梅花形布置锚杆孔,坡顶及坡脚加密至50cm间距。采用全站仪精确放点,用红漆标记孔位,孔位偏差不得超过±5cm。钻孔作业采用液压岩芯钻垂直坡面钻进,孔径φ10mm,孔深120mm±5mm,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清孔(风压≥0.6MPa)。每完成50个孔进行一次深度抽检,合格率需达到100%。(三)罩面网铺设放卷与定位从坡顶向下放卷,网体横向搭接宽度10cm±2cm,纵向预留50cm反包长度(坡顶、坡脚各25cm)。采用临时沙袋(每袋重20kg)压住网体防止滑移,沙袋间距≤2m。锚固施工安装膨胀螺栓:先将螺栓敲入孔内,再用套筒扳手拧紧至垫片压紧网体(扭矩控制在30-35N·m)。凹形坡面处理:每增加10°坡度,附加1组加密锚杆(间距50cm),确保网体与坡面贴合间隙≤5cm。搭接处理相邻网体采用8号铁丝双股绑扎,绑扎点间距≤20cm,搭接处形成5cm宽重叠区,拐角处增设“十”字交叉绑扎。网体边缘采用不锈钢卡扣与锚杆垫片连接,卡扣间距≤15cm。(四)植物种植施工种植槽施工在边坡碎落台处开挖种植槽,断面尺寸50cm(宽)×40cm(深),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槽壁,槽底铺设10cm厚碎石排水层。槽内回填改良种植土,分层夯实(压实度≥85%),表面预留5cm浇水沉降空间。攀缘植物栽植按3株/m间距呈“品”字形种植常青油麻藤,种植穴规格40cm×40cm×40cm,底层施腐熟有机肥2kg/穴。苗木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采用麻绳将藤蔓牵引至网体(绑扎点间距50cm),牵引角度≤45°。坡面绿化喷播草种:按10g/m²用量混合草种与保水剂(0.5kg/m²),采用液压喷播机均匀喷射于网体间隙,覆盖无纺布保湿。香根草栽植:在坡面按20cm×20cm网格种植香根草,每穴3株,深度15cm,形成固土网格。四、质量控制措施(一)分项工程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锚杆孔位±50mm全站仪放点复核每50㎡1组网体搭接宽度≥80mm钢卷尺测量每10m1处锚杆抗拔力≥10kN抗拔试验(抽检5%)每台班1组植物成活率≥90%(3个月)现场计数每100m²1处(二)过程质量控制三级检验制度班组自检:每道工序完成后填写《工序自检记录表》,重点检查网体张紧度、锚固点牢固性。技术复检:技术员采用2m靠尺检查网体贴合度,偏差超过10cm时需重新调整锚固点。监理验收:隐蔽工程(如锚杆埋深)需留存影像资料,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关键控制点网体张紧度:采用拉力计检测,纵向拉力≥5kN/m,横向拉力≥3kN/m,确保网面无明显褶皱。种植土回填:采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每50m³取样1次,不合格区域需重新翻松晾晒后回填。五、安全施工措施(一)高空作业防护平台作业安全高空作业平台设置双重制动系统,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平台上物料堆放重量≤200kg/m²。施工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锚固点抗拔力≥15kN),安全带有效长度≤2m。坡面作业安全坡度>1:1.2时设置安全绳(直径16mm尼龙绳,抗拉力≥20kN),绳间距≤5m,固定于坡顶混凝土锚墩(尺寸50cm×50cm×50cm)。每日开工前进行边坡稳定性观测(采用测斜仪监测坡顶位移,日变化量≤2mm)。(二)用电安全管理临时用电规范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防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动工具线缆架空高度≥2.5m,穿越施工区域设置防护套管。动火作业控制焊接作业办理动火许可证,配备2个8kg干粉灭火器,作业点下方10m范围内设置接火斗。林区边坡施工严禁吸烟,设置防火隔离带(宽度≥5m),配备消防水桶(容量200L)。(三)应急预案边坡失稳应急处置预警指标:坡顶裂缝宽度>5mm或日位移量>5mm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流程:①撤离施工人员→②设置警戒线→③采用速凝混凝土回填裂缝→④无人机扫描评估。坠落救援配备急救担架、止血带等救援器材,现场人员需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与就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急救响应时间≤30分钟。六、养护管理(一)植物养护浇水管理定植后前3个月每周浇水2次(晴天),采用滴灌系统(滴头间距30cm,流量2L/h),土壤含水率保持20%-25%。高温季节(气温>35℃)增设遮阳网(遮光率50%),避免叶面灼伤。施肥与修剪栽植后1个月施复合肥(N:P:K=15:15:15),用量0.1kg/株,采用穴施(距根系10cm)。藤蔓长至2m时进行摘心处理,促进侧枝萌发,每年冬季修剪病弱枝(保留主蔓3-5条)。(二)网体维护定期检查每月检查锚固点松动情况,发现螺栓锈蚀(锈迹面积>30%)立即更换。雨季过后采用无人机航拍检查网体破损情况,孔洞直径>10cm时需补贴网片(周边搭接≥20cm)。修复工艺局部破损修复:采用同规格网片覆盖破损区域,周边每30cm设置1个锚固点。整体更换标准:网体老化面积>20%或单点最大破损直径>50cm时,实施整幅更换。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持续时间关键节点资源配置施工准备7天材料进场验收技术人员3人,普工5人边坡清理10天危岩处理完成安全员2人,机械工3人网体安装15天锚杆抗拔试验合格安装工8人,钻机2台植物种植5天苗木定植完成绿化工6人,洒水车1辆养护期90天植物成活率验收养护工2人八、环境保护措施扬尘控制施工便道每日洒水3次(早中晚各1次),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高压水枪+三级沉淀池)。钻孔作业采用湿法施工,粉尘排放浓度≤2mg/m³(符合GB16297标准)。水土保持弃渣集中堆放于指定场地,表面覆盖防尘网并播撒草籽,弃渣场周边设置排水沟(断面20cm×30cm)。施工期废水经三级沉淀(处理能力5m³/h)后回用,悬浮物去除率≥80%。噪声控制高噪声设备(液压钻)设置隔音棚(降噪量≥25dB),夜间(22:00-6: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