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袋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案_第1页
模袋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案_第2页
模袋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案_第3页
模袋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案_第4页
模袋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袋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1基础处理施工前2-3周需完成渠道基础的开挖与回填作业,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基底高程探测,每50米设置一个探点,确保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80kPa。对于软基处理区域,采用级配砂石分层回填,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压实度达到93%以上。开挖区需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沟宽50cm、深80cm,采用M7.5浆砌石砌筑,防止雨水浸泡地基。1.2模袋定制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委托专业厂家生产CX型混凝土模袋,材质选用丙纶高强机织布,双层结构设计,纵向抗拉强度≥65kN/m,横向≥45kN/m。模袋厚度20±2cm,通过吊带控制成型尺寸,吊带间距22.5cm,每平方米设置8个排水孔。考虑充灌后的收缩特性,加工时预留纵向8%、横向6%的收缩余量,单块模袋标准尺寸为4m×20m,边缘预留30cm搭接宽度。1.3设备配置混凝土生产系统:设置2套移动式搅拌站,HZS50型搅拌机2台,配套PLD1600配料机,每小时产能40m³。输送设备:配置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2台,最大输送距离300m,配备125mm高压泵管,每50m设置固定支架。辅助设备:50型装载机2台、10t自卸汽车5辆、GPS测量仪1套、潜水设备2套(含水下对讲机)、手提缝纫机5台。1.4材料准备水泥:选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3天强度报告,存储期不超过3个月。骨料:卵石最大粒径≤20mm,含泥量<1%;中粗砂细度模数2.6-3.0,云母含量<1%。外加剂: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1.2%,缓凝时间控制在4-6小时。模袋验收:检查外观无破损、跳丝,按每批次抽取3%进行拉伸试验,纵向断裂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5%。二、坡面整坡施工2.1陆上坡面处理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粗整坡,预留10cm保护层由人工修整。坡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cm/2m,坡度严格控制为1:2.5(设计值)。对于局部凹陷区域,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厚度超过30cm时需设置φ10@200钢筋网。整坡完成后采用轻型压路机(1.5t)碾压2遍,压实度达到90%以上,随即铺设300g/m²土工布反滤层,搭接宽度50cm,采用缝接法连接。2.2水下坡面处理水深≤3m区域采用人工潜水整平,使用多波束测深仪控制坡面精度,不平整度≤15cm。对于块石凸起部位,采用水下爆破处理,单次用药量不超过2kg,爆破后清除浮渣。淤泥质河床需先抛填50cm厚级配碎石垫层,采用振冲器密实,承载力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2.3边界处理坡顶设置2m宽压顶平台,浇筑C25混凝土,截面尺寸50cm×80cm(高×宽),内配φ12@200双向钢筋。坡脚开挖锚固沟,尺寸1.5m×1.5m(深×宽),采用浆砌石回填,沟内埋设φ50PVC排水管,间距5m。三、模袋铺设工艺3.1铺设准备在坡顶每10m设置一道定位桩(φ150mm木桩,入土深度1.2m),采用全站仪放出坡肩线、坡脚线及分仓线。模袋在岸边展开后,检查充灌袖口(直径30cm,长40cm)、穿管布袋(φ60mm)是否完好,采用双股尼龙绳将相邻模袋缝接,针距≤10cm,缝线强度≥5kN。3.2铺设作业陆上铺设:采用人工由上而下展开模袋,每5m设置1名拉紧人员,确保模袋与坡面紧密贴合,无褶皱。穿管布袋内插入φ50钢管,通过紧线器与定位桩连接,拉力控制在3-5kN。水下铺设:潜水员在水下引导模袋就位,采用砂袋临时压载(每个20kg,间距1.5m),模袋搭接处采用不锈钢卡扣固定,间距50cm。质量控制:铺设后检查纵向偏移≤10cm,搭接宽度≥25cm,采用水准仪每20m检测高程,允许偏差±3cm。3.3特殊处理转角部位:采用扇形模袋,半径≥5m,转角处增设双层模袋,接缝处涂刷聚硫密封胶。排水孔设置:在模袋底部每10m×10m网格中心设置φ50排水孔,采用反滤布包裹透水管,深入基土30cm。四、混凝土充灌施工4.1配合比设计C20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卵石:水=1:2.45:3.72:0.52,掺加8%粉煤灰和1.2%减水剂,坍落度控制在20±2cm。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水泥320kg、砂784kg、卵石1190kg、水166kg、外加剂3.84kg。4.2搅拌运输搅拌时间:自全部材料投入后持续搅拌90s,雨季施工时每盘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用水量。运输要求:混凝土从出机到入模时间≤90min,运输过程中罐车转速保持2-4r/min,夏季需覆盖遮阳布。到场检验:每车检测坍落度,偏差超过3cm时退回,严禁现场加水调整。4.3充灌作业充灌顺序:采用“先下游后上游、先深水后浅水”的原则,同一区域从坡脚向坡顶推进,单块模袋分3个仓依次充灌。操作参数:泵管出口压力控制在0.2-0.3MPa,充灌速度10-15m³/h,软管插入模袋深度≥50cm,采用铁丝绑扎固定。水下控制:潜水员实时检查充灌饱满度,采用专用测杆(刻度精度1cm)检测厚度,发现空洞时采用踩踏疏导,必要时增设临时灌口。4.4特殊情况处理堵管处理:立即停泵,拆卸堵塞段泵管,采用高压水冲洗或钢筋疏通,清理后需先泵送润管砂浆(1:2水泥砂浆)。雨天施工:小雨时减小坍落度至18cm,大雨时停止作业,已铺模袋采用彩条布覆盖,雨后需清除表面浮浆。爆袋预防:充灌接近饱满时(约85%)暂停5min,待水分渗出后再补灌至设计厚度,单个灌口连续作业时间≤45min。五、质量控制标准5.1主控项目混凝土强度:每500m³制作3组试块,28天抗压强度≥20MPa,抗渗等级≥P6。厚度检测:采用钻孔法每1000m²检测3点,最小值≥设计厚度的90%,平均值≥设计值。坡面平整度:2m靠尺检查允许偏差±15mm,表面蜂窝、麻面面积≤2%。5.2一般项目模袋搭接:宽度允许偏差-5cm,接缝处无漏浆现象。充灌密实度:采用超声波检测,空洞面积≤0.5%/100m²。外观质量:表面色泽均匀,无明显收缩裂缝(宽度≤0.2mm)。5.3检测方法项目检测频率标准依据仪器设备坍落度每50m³/次GB/T50080-2016坍落度筒厚度1000m²/3点SL361-2020钻孔取芯机抗滑稳定每500m/1断面SL274-2023全站仪、测斜仪渗透系数每公里/1点GB/T50123-2019变水头渗透仪六、养护及防护措施6.1养护工艺初期养护:充灌完成后24h内采用喷雾养护,保持表面湿润,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15℃。覆盖养护:采用土工布全坡面覆盖,养护期≥14天,每天洒水次数:夏季6次、冬季3次。特殊养护:低于5℃时采取冬季施工措施,覆盖棉被+电热毯,保证养护温度≥10℃。6.2成品防护禁入期:养护期间严禁人员车辆进入,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2m)和警示标志。防冲刷措施:未达到设计强度70%时,若遇洪水需采用沙袋压护,袋体重量50kg,叠放高度1.2m。裂缝处理:表面出现≤0.2mm裂缝时,采用环氧树脂浆液封闭;大于0.2mm时,需凿槽后用干硬性混凝土修补。6.3验收流程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提交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平行检测(检测比例20%)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专项检测报告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签署《模袋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七、安全文明施工7.1安全防护高空作业:坡顶设置1.2m高防护栏杆,配备安全绳(静载强度≥15kN),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用电安全:配电箱设置防雨棚,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接地电阻≤4Ω。潜水作业:潜水员持证上岗,配备应急供氧设备,水面与水下通讯采用数字对讲机。7.2环保措施废水处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50m³),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扬尘控制:砂石料堆场设置6m高围挡,出入口安装洗车平台,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噪声管理:搅拌站设置隔音屏障,夜间施工噪声≤55dB,必要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7.3应急预案设备故障:备用混凝土输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