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波纹管埋设施工方案_第1页
室外波纹管埋设施工方案_第2页
室外波纹管埋设施工方案_第3页
室外波纹管埋设施工方案_第4页
室外波纹管埋设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外波纹管埋设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材料检验与验收管材进场检验所有进场波纹管及配套管件需核查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重点检查外观质量:表面无裂纹、变形、孔洞等缺陷,内壁光滑平整,无结疤或凹陷承插式管材的承口内径、插口外径尺寸及圆度需符合产品标准环刚度等级(SN)应满足设计要求,S1级≥4KN/m²,S2级≥8KN/m²承压类波纹管(如PE给水管、钢带增强管)需按批次抽样进行压力性能复检,同步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及力学性能检测记录橡胶圈质量控制采用氯丁橡胶材质,邵氏硬度50±5,伸长率≥500%,拉伸强度≥16MPa外观光滑平整,无气孔、裂缝、卷皱及接缝缺陷,提前用中性肥皂水浸泡24小时检查膨胀均匀性辅助材料准备砂石基础材料:中粗砂含泥量≤3%,碎石粒径5-32mm,级配连续润滑剂:专用中性肥皂水(禁用机油等矿物油)修补材料:与管材同材质的弧形修补片、耐水型塑料粘合剂(二)施工机具配置设备类型规格型号用途说明切割工具PE管专用割刀、细齿锯管径≤300mm采用割刀,切口垂直度误差≤2°连接设备温控式热熔焊机(210±10℃)热熔连接时控制加热时间与压力测量仪器水准仪(±3mm/km)、经纬仪轴线定位及坡度控制(排水管道坡度≥2‰)夯实设备平板振动器、蛙式打夯机基础及回填土压实,密实度≥90%吊装工具非金属吊带(承重≥5T)管径≥400mm管道下管,防止管材变形检测工具环刚度测试装置、塞尺接口间隙检测(≤3mm)(三)现场准备测量放线按设计图纸弹出管道中心线、开挖边线,每隔20m设置控制桩检查井位置采用十字桩控制,标注井底高程及井筒尺寸槽底高程允许偏差±20mm,轴线偏差≤10mm沟槽开挖方案直壁沟槽:深度≤3m时采用钢板桩支护,横撑间距1.5m放坡开挖:砂土边坡1:1.25,粘性土1:0.75,坡顶设置截水沟槽底宽度:DN200-500mm管段取De+600mm,DN600-800mm管段取De+800mm机械开挖预留200mm人工清底,严禁超挖(扰动土层需换填300mm厚级配砂石)地基处理软土地基:采用砂桩加固(桩径500mm,间距1.2m,梅花形布置),地基承载力≥120KPa地下水位以下:设置轻型井点降水,降至槽底以下500mm,持续至回填完成二、管道基础施工(一)柔性基础施工(适用于HDPE双壁波纹管)砂石基础分层铺设:下层150mm厚碎石(粒径5-20mm),上层50mm厚中粗砂找平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3遍,表面平整度误差≤5mm/m管底腋角部位(支撑角2α+30°)用级配砂石回填,采用木夯人工夯实基础凹槽处理承插接口部位开挖凹槽(长×宽×深=300×200×150mm)安装完成后立即用C15细石混凝土回填(掺膨胀剂,补偿收缩率≥0.01%)(二)刚性基础施工(适用于钢带增强波纹管)混凝土基础强度等级C25,厚度200mm,内配Φ10@200双向钢筋网每隔15m设置伸缩缝(宽20mm),填充沥青麻丝表面收光时采用刮杠找平,平整度误差≤3mm/m预埋件安装管道支墩采用C30混凝土浇筑,与基础同步施工支墩埋深≥500mm,与管道接触部位设置30mm厚橡胶垫三、管道安装工艺(一)敷设前预处理管材检查逐根检查波纹管内壁是否有结疤、外壁凹陷深度≤5%管径(且≤20mm)承插口工作面清理:用棉纱擦除油污,插口端倒角3×45°标记损伤管材(禁用),合格管材按安装顺序编号橡胶圈安装在承口第一凹槽内涂抹润滑剂,将橡胶圈呈“8”字形套入插口凹槽用手沿圆周检查胶圈是否均匀贴合,确保无扭曲、翻转(二)连接施工承插式连接(适用于HDPE双壁波纹管)插口顺水流方向安装,采用手动葫芦(DN≥400mm)或撬棍(DN<400mm)缓慢推进插入深度标记线与承口端面平齐,插入过程中保持轴线重合安装后用塞尺检查接口间隙,圆周间隙差≤2mm热熔连接(适用于PE实壁管)管材端面铣平后对接,加热板温度控制在210±10℃吸热时间:dn200管120s,dn300管180s,压力0.15MPa冷却时间≥30min,自然冷却过程中严禁移动管道钢带增强管连接挤出熔料焊接:焊枪温度230-250℃,焊接速度150-200mm/min焊缝高度≥3mm,宽度≥10mm,表面连续无气泡电热熔带连接后需进行打压试验(0.1MPa保压30min,压降≤0.02MPa)(三)特殊部位处理检查井衔接采用柔性接口:管道与井壁间预留100mm间隙,填充膨胀橡胶条+M10水泥砂浆中介层处理:管壁外表面涂刷塑料粘合剂后撒粗砂(粒径1-3mm),固化20min后砌入井壁管道交叉处理与给水管交叉净距≥1m,当≤0.5m时设置钢套管(长度≥2m,管径大2级)套管两端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填塞(油麻+石棉水泥)异形段施工转弯处采用45°或90°弯头,曲率半径≥3倍管径坡度变化段设置渐变段(长度≥5m),避免局部涡流四、质量控制与验收(一)工序质量控制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基础厚度±10mm钢尺测量(每20m测3点)管底高程±15mm水准仪测量轴线位移≤10mm经纬仪定位接口间隙≤3mm塞尺检查回填土密实度≥90%(管顶0.7m内)环刀法取样(二)闭水试验试验准备试验段长度≤1000m,两端用砖砌封堵(M10水泥砂浆,厚240mm)浸泡时间:管径≤400mm为24h,管径>400mm为48h试验标准试验水头:上游管顶以上2m(不足1m按1m计)渗水量计算:Q=(试验水头×管内径×时间)/试验段长度允许渗水量:DN200管≤17.60m³/(d·km),DN300管≤21.62m³/(d·km)(三)回填施工分层回填管底至管顶0.7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回填,每层厚度≤200mm管顶0.7m以上:素土回填,每层厚度≤300mm机械回填时,压路机距管顶距离≥1m,行驶速度≤2km/h特殊区域处理检查井周围500mm范围采用灰土回填(灰:土=3:7),人工分层夯实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0.7m时,设置C25混凝土盖板(厚度≥150mm)五、安全文明施工沟槽防护深度≥3m时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夜间悬挂警示灯上下沟槽设置专用爬梯(间距≤50m),梯宽≥0.6m用电安全热熔焊机等设备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接地电阻≤4Ω潮湿环境作业使用36V安全电压环境保护施工废水经沉淀池(三级,总容积≥50m³)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弃土堆放高度≤2m,距离沟槽边≥1.5m,表层覆盖防尘网应急预案配备2台抽水泵(流量≥50m³/h)应对暴雨天气沟槽积水管材存放区设置消防沙箱(2m³)及灭火器(4kg干粉,间距≤30m)六、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工期(天)关键控制点测量放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