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试题_第1页
太原市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试题_第2页
太原市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试题_第3页
太原市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试题_第4页
太原市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附答案1.宝强开车从A城市到B城市,从开始出发,车速即比原计划的速度提高了,结果提前1.5小时到达;返回时,按原计划的速度行驶280千米后,将车速提高,于是提前1小时40分钟到达A城市.求A、B两座城市之间的路程.2.一本故事书有360页,淘气第一周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周看了这本书。还剩多少页没有看?3.一根钢管长3米,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余下的,第二次截去多少米?4.三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明跳的下数是小强跳的,小亮跳的下数是小强跳的,小亮跳了多少下?5.为了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政府拟对一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70天,乙工程队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如果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需要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6.小康村一天产生其他垃圾540千克,产生的厨余垃圾比其他垃圾少,小康村一天产生厨余垃圾多少千克?7.王大爷家养了鸡、鸭、鹅三种家禽,其中鸡的只数占总数的30%,鸭占家禽总数的15%,鸡比鸭多养48只,王大爷一共养了多少只家禽?8.小刚和小强在文具店各买了一支钢笔,都花了19.8元.可文具店的老板说这两支钢笔一支赢利10%,另一支亏损10%。小刚说老板正好不赚不赔。你觉得小刚说得对吗?9.一本书按原价的80%买可便宜3元,按原价买应付多少元?10.新城小学去年在校学生有600人,比今年多20%。今年在校学生有多少人?(先画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11.超市运进苹果400千克,运进的梨比苹果少40%,比香蕉多20%,运进香蕉多少千克?12.学校图书屋有漫画书750册,比故事书的本数多25%,漫画书和故事书共有多少册?13.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小强到修路现场做调查。他问工人叔叔要修的路有多长,工人叔叔说:“已经修好的和还没修的长度的比是2∶5,再修450米,已经修好的和还没修的长度的比是1∶2”,要修的路总长多少米?14.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半圆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求出它的周长。15.亮亮一家共10人去饭店聚餐,饭店餐桌是直径2米的圆形餐桌。(1)这个餐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隔0.6米坐一个人,那么这个餐桌够坐吗?(3)餐桌上还有一个方便夹菜的玻璃转盘,转盘半径是7分米,那么转盘周围留出放碗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6.如图,李大伯家有一块圆形菜地,周长是18.84米,这块菜地的半径是多少米?他想在菜地周围加宽2米,加宽后的菜地面积比原来多多少平方米?17.如右图,点O为圆心,四边形OACB为梯形,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18.有一个周长56.52米的圆形草坪,准备为它安装自动旋转洒水器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6米、9米、15米、18米的四种洒水器。计算说明要选择哪种射程的洒水器最合适?画一个示意图说明洒水器应安装在什么地方最好?19.聪聪读一本故事书,读完的页数比这本书总页数的还多20页。此时,读完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20.把一张铁皮按如图剪料,正好能制成一只铁皮油桶。求所制油桶的容积。21.甲乙两城相距45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那么快车比慢车总共多行驶了多少千米?22.某学校六年级加入公益活动和没加入公益活动的人数之比是8∶5,后来又有20名学生参与进来,这时参与公益活动与没参与的人数之比是10∶3,这个年级有多少名学生?23.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慢,相遇时甲车离B地还有6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4.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距两地中点20千米。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5∶4,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5.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挖72米,这时已挖的部分与未挖部分的比是4∶3,这条水渠长多少米?26.某工厂内有两桶油,第一桶用去,第二桶用去40%,第一桶和第二桶内剩余油质量之比为5∶3,若第二桶内原来装油150千克,第一桶内原来装油多少千克?27.现有200毫升的糖水,是由糖和水按3∶22的比配制成的。再加上多少毫升水后,糖与水的比是1∶9?28.某校六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多,四年级人数与五年级的比是2∶3,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9.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总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46米,这时已修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比是7∶3,这条路长多少米?30.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周长是98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小明和小军两人共带了36元钱去文具店购买文具。小明用了自己钱数的,小军用了自己钱数的,他们各买了一支价钱相同的钢笔。现在两人剩下的钱一共是多少元?32.六年级一、二、三3个班献爱心捐书,一班捐的本数是三个班总数的,二、三两个班捐的本数比是4:3.已知三个班捐书总数为700本.求三班捐了多少本?33.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1)其他支出占每月总支出的(

)%。(2)如果水电支出是200元,陈东家每月支出(

)元。(3)食品和服装支出一共支出多少元?34.下图是鹏城学校2021年秋季六年级学生体检时的视力检测结果统计图。(1)本次视力检测中,六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包括近视和假性近视)的人数占检测学生的(

)%。(2)本次视力检测中,六年级视力正常的共有126人,近视的有(

)人。(3)本次视力检测中,近视人数与视力正常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4)如果你是这个学校的校医,你会对六年级学生用眼卫生方面提出怎样的建议?35.下面是新港小学六年级两个班同学某次测试的数学成绩情况。六(1)班学生数学成绩统计图(单位:分)100978693947782928898759196929064529090939090718688801009594969688971007790791006089(1)如果规定90-100分为A等,80-89分为B等,70-79为C等,60-69分为D等,60分以下为E等,请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信息,按分数段填写下表。分数段/分10090-9980-8970-7960-6960以下合计六(1)班/人六(2)班/人540(2)两个班级同学的分数在(

)等的人数最多,在(

)等的人数最少。(3)如果规定90-100分为优秀,60分以下为不及格。这两个班级同学的优秀率是(

),及格率是(

)(得数的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36.如图是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到百货大楼之间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看图回答问题。(1)横轴表示的是什么?从起点站到百货大楼共行驶了多少分钟?(2)写出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到百货大楼速度的变化情况。37.下面是林林和全市男生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身高记录表。年级一二三四五六全市男生平均身高/cm120126132138146156林林身高/cm116123130140147158(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图。(2)林林的身高在(

)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差距最大,差(

)厘米。(3)林林的身高在(

)到(

)年级时长得最快。(4)林林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变化?38.下图是六年级同学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统计图。仔细看图后解答相关问题。(1)喜欢篮球的同学占全年级人数的(

)%。(2)如果喜欢排球的同学有48人,则六年级共有多少人?(3)喜欢乒乓球的学生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百分之几?39.笑笑家12月份的收入分配情况如图。(1)笑笑家12月份的收入是10000元,其中生活支出是(

)元,教育支出是(

)元。(2)教育支出比其他支出多百分之多少?(3)笑笑的爸爸想买一台7200元的笔记本电脑,他们家至少需要储蓄几个月?40.王老师对一班学生三种上学方式人数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未完成)。(1)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补充完整两个统计图。(2)如果步行的学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那么步行的男生有多少人?(3)如果乘车的学生中男生比女生人数少,那么乘车的女生有多少人?【参考答案】1.A解析:1260千米【解析】把原计划的车速看作单位“1”,提高的的速度是(1+),用原计划的车速除以提高后的车速,求出原计划车速是提高后车速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原来速度行驶下所需要的时间;再求出后来的速度是最后速度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后来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原来的速度,再依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A、B两地的距离1小时40分=小时原来的速度相当于提速后的:1÷(1+)=1÷=原来时间:1.5÷(1﹣)=1.5÷=15(小时)原车速相当于提高后车速的:1÷(1+)=1÷=最后的用的时间:÷(1﹣)=÷=原来的车速:280÷(15﹣)=280÷=84(千米)84×15=1260(千米)答:A、B两座城市之间的路程是1260千米.【点睛】此题较难.关键是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原来计划车速车速提高后的几分之几、用原来计划速度行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原车速相当于提高后车速的几分之几、最后用的时间、原来计划的车速、最后再求出两地的距离.2.190页【解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减去第一周看了这本书的分率,再减去第二周看了这本书的分率,求出剩下没看的占这本书的分率,再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剩下没看占的分率,即可解答。360×(1--)=360×(1--)=360×(-)=360×=190(页)答:还剩190页没看。【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求出没看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3.2米【解析】根据题意,第一次截去米,用3米-米,求出第一次用去米,剩下多少长度,第二次截去余下的,再用剩下的长度×,即可求出第二次截去的长度。(3-)×=×=2(米)答:第二次截去2米。【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96下【解析】根据题意,把小强跳的下数看作单位“1”,小明跳了120下,小明跳的下数是小强的,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单位“1”,用120÷,小亮跳的下数是小强的,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小强跳的下数×,即可解答。120÷×=120××=144×=96(下)答:小亮跳了96下。【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5.天【解析】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工程队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即可。1÷(+)=1÷=(天)答:需要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点睛】此题考查了工程问题,先表示出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解题关键。6.300千克【解析】根据题意,把产生垃圾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产生的厨余垃圾是其它垃圾的(1-),用产生的其余垃圾×(1-),就是产生的厨余垃圾的重量,据此解答。540×(1-)=540×=300(千克)答:小康村一天产生厨余垃圾300千克。【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7.320只【解析】根据题意,用鸡占总数的30%-鸭占总数的15%,求出鸡比鸭多的分率,对应的是48只,再用48÷鸡比鸭多占的分率,即可求出王大爷一共养了多少只家禽。48÷(30%-15%)=48÷15%=320(只)答:王大爷一共养了320只家禽。【点睛】本题考查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8.亏了0.4元【解析】正确理解亏损和盈利的主体。19.8÷(1-10%)=22(元)19.8÷(1+10%)=18(元)22+18-19.8×2=0.4(元)答:小刚说的不对,亏了0.4元。【点睛】本道题考查了百分数的运算。9.15元【解析】便宜的钱占原价的1-80%=20%,用便宜的钱除以20%,求出原价即可。(元)答:原价买应付15元。【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10.500人;作图和数量关系见详解【解析】将今年在校生人数看走单位“1”,去年有600人,去年占今年的20%,据此作图,根据去年在校学生÷对应百分率=今年在校学生,列式解答即可。去年在校学生÷(1+20%)=今年在校学生600÷(1+20%)=600÷1.2=500(人)答:今年在校学生有500人。【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部分数量÷对应百分率=整体数量。11.200千克【解析】将苹果质量看作单位“1”,苹果质量×梨的对应百分率=梨的质量,再将香蕉质量看作单位“1”,梨的质量÷对应百分率=香蕉质量。400×(1-40%)÷(1+20%)=400×0.6÷1.2=200(千克)答:运进香蕉200千克。【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百分率=部分数量,部分数量÷对应百分率=整体数量。12.1350册【解析】用漫画书750册除以(1+25%),先求出故事书的本数,再利用加法求出漫画书和故事书共有多少册。750÷(1+25%)+750=750÷125%+750=600+750=1350(册)答:漫画书和故事书共有1350册。【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百分数的运算,能根据题意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13.9450米【解析】根据两个已经修好的和还没修的长度的比,再修450米前,修好的占总长度的,再修450米后,修好的占总长度的,前后相差-,相差450米,用450米÷对应分率=路的总长。450÷(解析:9450米【解析】根据两个已经修好的和还没修的长度的比,再修450米前,修好的占总长度的,再修450米后,修好的占总长度的,前后相差-,相差450米,用450米÷对应分率=路的总长。450÷(-)=450÷(-)=450÷=9450(米)答:要修的路总长9450米。【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通过两个比确定对应分率,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总体数量。14.图见详解;10.28厘米【解析】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AB,以AB的中点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一个半圆;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半圆的特征只有一条对称轴,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直径画出对称轴;因为半圆解析:图见详解;10.28厘米【解析】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AB,以AB的中点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一个半圆;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半圆的特征只有一条对称轴,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直径画出对称轴;因为半圆的半径为2厘米,则半圆的周长是该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的长度即可。以点O为圆心,以2厘米为半径,画出这个半圆,如图所示:半圆的周长为:3.14×2×2÷2+2×2=6.28+4=10.28(厘米)答:它的周长10.28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的画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画法,解答关键是理解和掌握求半圆的周长的方法。15.(1)3.14平方米(2)够坐(3)1.6平方米【解析】(1)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2)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这张桌面的周长,如果每隔0.6米坐一个解析:(1)3.14平方米(2)够坐(3)1.6平方米【解析】(1)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2)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这张桌面的周长,如果每隔0.6米坐一个人,用桌面的周长除以0.6即可;(3)根据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1)3.14×(2÷2)2=3.14×1=3.14(平方米)答:这个餐桌的面积是3.14平方米。(2)3.14×2÷0.6=6.28÷0.6≈10(人)答:如果每隔0.6米坐一个人,这个餐桌够坐。(3)7分米=0.7米3.14-3.14×0.72=3.14-3.14×0.49=3.14-1.5386=1.6014≈1.6(平方米)答:剩余的面积大约是1.6平方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6.3米;50.24平方米【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半径=圆的周长÷π÷2,代入数据,求出这块菜地的半径;求加宽后的菜地面积比原来的多多少平方米,就是求圆的半径增加2米后的圆的面解析:3米;50.24平方米【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半径=圆的周长÷π÷2,代入数据,求出这块菜地的半径;求加宽后的菜地面积比原来的多多少平方米,就是求圆的半径增加2米后的圆的面积与原来的面积差,也就是圆环的面积;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面积=π×(大圆的半径2-小圆的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18.84÷3.14÷2=6÷2=3(米)3.14×[(3+2)2-32]=3.14×[52-32]=3.14×[25-9]=3.14×16=50.24(平方米)答:这块菜地的半径为3米;加宽后的菜地面积比原来多50.24平方米。【点睛】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和圆环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周长:18.28cm;面积:9.44cm2【解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周长等于梯形的下底与梯形的腰的和再加上半径是4cm圆的周长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π×半径×2÷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阴解析:周长:18.28cm;面积:9.44cm2【解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周长等于梯形的下底与梯形的腰的和再加上半径是4cm圆的周长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π×半径×2÷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阴影部分面积=上底是4cm,下底是7cm,高是4cm的梯形面积-半径是4cm圆的面积的,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圆的面积公式:π×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周长:3.14×4×2÷4+5+7=12.56×2÷4+5+7=25.12÷4+5+7=6.28+5+7=11.28+7=18.28(cm)面积:(4+7)×4÷2-3.14×42÷4=11×4÷2-3.14×16÷4=44÷2-50.24÷4=22-12.56=9.44(cm2)答:周长是18.28cm。面积是9.44cm2。【点睛】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梯形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18.选择射程为9米的装置的洒水器最合适;应放在圆心处。【解析】要明确射程,即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得出:r=C÷π÷2求出半径,即射程;应放在圆心处。画图如下:56.25÷3解析:选择射程为9米的装置的洒水器最合适;应放在圆心处。【解析】要明确射程,即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得出:r=C÷π÷2求出半径,即射程;应放在圆心处。画图如下:56.25÷3.14÷2=17.91÷2=8.955(米)8.955米≈9米答:选择射程为9米的装置的洒水器最合适;应放在圆心处。【点睛】答此题应根据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进行解答,同时考查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19.240页【解析】可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根据读完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可知,已读的页数是整本书的;据此根据已读的页数又是这本书总页数的还多20页列方程,求解即可。解:设这本书一共有页。答解析:240页【解析】可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根据读完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可知,已读的页数是整本书的;据此根据已读的页数又是这本书总页数的还多20页列方程,求解即可。解:设这本书一共有页。答:这本书一共有240页。【点睛】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认真读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20.12立方厘米【解析】图中原铁皮的长24.84厘米,就是制成油桶后的底面周长加上油桶的底面直径,据此可求出油桶的底面直径,制成油桶后的高是两个底面直径,然后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代入数据解析:12立方厘米【解析】图中原铁皮的长24.84厘米,就是制成油桶后的底面周长加上油桶的底面直径,据此可求出油桶的底面直径,制成油桶后的高是两个底面直径,然后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代入数据,可求出容积。24.84÷(3.14+1)=24.84÷4.14=6(厘米)3.14×(6÷2)2×(6×2)=3.14×32×12=3.14×9×12=28.26×12=339.12(立方厘米)答:所制油桶的容积是339.12立方厘米。【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油桶的底面直径,然后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它的容积。21.90千米【解析】根据题意,3小时相遇,可以根据总路程除以3,即可求得两辆汽车的速度和。再根据速度比是,计算出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差即可。450÷3=150(千米)150×=90(千米);90×解析:90千米【解析】根据题意,3小时相遇,可以根据总路程除以3,即可求得两辆汽车的速度和。再根据速度比是,计算出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差即可。450÷3=150(千米)150×=90(千米);90×3=270(千米)150×=60(千米);60×3=180(千米)270-180=90(千米)答:快车比慢车总共多行驶了90千米。【点睛】本题也可以根据比例知识求解:速度比是,则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比也是。22.130名【解析】总人数没变,即单位“1”没变,用20名学生÷对应分率=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20÷(-)=20÷(-)=20÷=130(名)答:这个年级有130名学生。【点睛】关键解析:130名【解析】总人数没变,即单位“1”没变,用20名学生÷对应分率=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20÷(-)=20÷(-)=20÷=130(名)答:这个年级有130名学生。【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和比的意义。23.135千米【解析】由于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慢,即乙车的速度相当于甲车的1-=,由此即可知道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1∶=5∶4,由于两车走的时间相同,即速度比等于路程比等于5∶4,相遇时甲车离B地解析:135千米【解析】由于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慢,即乙车的速度相当于甲车的1-=,由此即可知道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1∶=5∶4,由于两车走的时间相同,即速度比等于路程比等于5∶4,相遇时甲车离B地还有60千米,说明相遇时乙车走了60千米,由于乙车走了4份,即一份是:60÷4=15(千米),由于两车一共走了5+4=9份,即A、B两地相距:9×15=135(千米)。由分析可知:甲车速度∶乙车速度=1∶(1-)=1∶=5∶4路程比=速度比=5∶460÷4=15(千米)15×(4+5)=15×9=135(千米)答:A、B两地相距135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要注意时间相同的情况,速度比等于路程比。24.360千米【解析】两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可知客车比货车多行20×2千米,相遇时客车、货车两车所行路程比与其速度比相同,把全程看作5+4=9份,则客车比货车多行了5-4=1份,那么每份是20解析:360千米【解析】两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可知客车比货车多行20×2千米,相遇时客车、货车两车所行路程比与其速度比相同,把全程看作5+4=9份,则客车比货车多行了5-4=1份,那么每份是20×2÷1,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2÷(5-4)×(5+4)=40÷1×9=36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相遇时客车、货车两车所行路程比与其速度比相同”。25.420米【解析】第一天挖了全长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挖72米,此时两天挖好两个全长的20%多72米,已挖的部分与未挖部分的比是4∶3,已经挖好的部分占全长的,则72米对应的分率是全长的去掉两解析:420米【解析】第一天挖了全长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挖72米,此时两天挖好两个全长的20%多72米,已挖的部分与未挖部分的比是4∶3,已经挖好的部分占全长的,则72米对应的分率是全长的去掉两个20%,用分量÷分率即可求出全长。72÷(-20%-20%)=72÷=72×=420(米)答:这条水渠长420米。【点睛】要分析找准单位“1”的量及72米所对应的分率。26.200千克【解析】第二桶剩下(1-40%),第二桶原来装油的质量×剩下所占百分率=第二桶剩下的油,根据第一桶和第二桶内剩余油质量之比,按比例分配可求出第一桶剩下的油,已知第一桶用去,则剩下(1-解析:200千克【解析】第二桶剩下(1-40%),第二桶原来装油的质量×剩下所占百分率=第二桶剩下的油,根据第一桶和第二桶内剩余油质量之比,按比例分配可求出第一桶剩下的油,已知第一桶用去,则剩下(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剩下油的质量÷剩下油所占百分率=第一桶油原来装油的总质量,据此解答。150×(1-40%)÷3×5=90÷3×5=150(千克)150÷(1-)=150÷=200(千克)答:第一桶内原来装油200千克。【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百分数和比的综合应用,根据条件找出两个油桶中油的关系解答即可。27.40毫升【解析】糖和水按3∶22的比配制成200毫升的糖水,糖占糖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求出糖的量,加水后糖的量不变,糖与水的比是1∶9,糖占糖水的,糖的量除以加水后糖占糖水的分率即为加水后解析:40毫升【解析】糖和水按3∶22的比配制成200毫升的糖水,糖占糖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求出糖的量,加水后糖的量不变,糖与水的比是1∶9,糖占糖水的,糖的量除以加水后糖占糖水的分率即为加水后糖水的量,用加水后糖水的量减去原糖水的量即为加水的量。200×÷=200×÷=24÷=240(毫升)240-200=40(毫升)答:再加上40毫升水后,糖与水的比是1∶9。【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关键要明确加水后糖水的量减去原来糖水的量即为加水的量。28.136人【解析】把六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进而把五年级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把“四年级与五年级人数的比是2∶3”理解为:四年级人数是五年解析:136人【解析】把六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进而把五年级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把“四年级与五年级人数的比是2∶3”理解为: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学生人数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180×(1+)×=180××=204×=136(人)答:四年级有学生136人。【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进行转化,把“四年级与五年级人数的比是2∶3”理解为: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学生人数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29.230米【解析】首先确定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已修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的比是7∶3,求出总份数,即可求出已修的路程占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再由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46米,就可以求出46米所解析:230米【解析】首先确定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已修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的比是7∶3,求出总份数,即可求出已修的路程占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再由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46米,就可以求出46米所对应的分率,用除法解答即可。7+3=10(份)46÷(−−)=46÷=230(米)答:这条路共230米。【点睛】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和工程问题的综合题,解答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按比例分配和分数除法应用题知识来解答。30.588平方米【解析】知道了周长,那么周长的一半就是一长、一宽的和。又知道了长宽比,用长加宽的和除以7,得到一份是几,进而求出长与宽。最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98÷2=49(米)49解析:588平方米【解析】知道了周长,那么周长的一半就是一长、一宽的和。又知道了长宽比,用长加宽的和除以7,得到一份是几,进而求出长与宽。最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98÷2=49(米)49÷(4+3)=49÷7=7(米)7×4=28(米)7×3=21(米)28×21=588(平方米)答: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588平方米。【点睛】本题没有直接给出长与宽的长度。故要想法求出长和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利用周长除以2,得到一长一宽的和。长与宽的比是4∶3,也就是一长一宽合起来是7份。进而得到一份长度是多少。一份的长度知道了,长和宽也就知道了,代入面积公式,问题得以解答。31.12【解析】36÷(5+4)=4(元)

4×5××2=24(元)

36-24=12(元)解析:12【解析】36÷(5+4)=4(元)

4×5××2=24(元)

36-24=12(元)32.180本【解析】700×=280(本)(700﹣280)×=420×=180(本)答:三班捐书180本.解析:180本【解析】700×=280(本)(700﹣280)×=420×=180(本)答:三班捐书180本.33.(1)10(2)4000(3)1600元【解析】(1)把每月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用1-食品占总支出的分率-还房贷占总支出的分率-教育占总支出的分率-服装占总支出的分率-水电占的总支出分率解析:(1)10(2)4000(3)1600元【解析】(1)把每月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用1-食品占总支出的分率-还房贷占总支出的分率-教育占总支出的分率-服装占总支出的分率-水电占的总支出分率,即可求出其他支出占每月总支出的分率;(2)用服装支出钱数÷服装占总支出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月陈东家每月支出多少元;(3)用每月总支出×(食品占总支出分率+服装占总支出的分率),即可解答。(1)1-30%-30%-15%-10%-5%=70%-30%-15%-10%-5%=40%-15%-10%-5%=25%-10%-5%=15%-5%=10%(2)200÷5%=4000(元)(3)4000×(30%+10%)=4000×40%=1600(元)答:食品和服装支出一共支出1600元。【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34.(1)58(2)84(3)2∶3(4)(答案不唯一)书写、阅读中间休息时,尽可能多眺望远方或做眼睛保健操等【解析】(1)把检测的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视力正常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即为视力解析:(1)58(2)84(3)2∶3(4)(答案不唯一)书写、阅读中间休息时,尽可能多眺望远方或做眼睛保健操等【解析】(1)把检测的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视力正常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即为视力不良人数所占的百分率。(2)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视力正常人数除以视力正常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就是检测的人数。求出近视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再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检测的人数乘近视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就是近视人数。(3)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近视人数与视力正常人数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4)书写、阅读中间休息时,尽可能多眺望远方或做眼睛保健操等。(1)1-42%=58%,即六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的人数占检测学生的58%。(2)1-42%-30%=28%126÷42%×28%=300×28%=84(人)近视的有84人。(3)84∶126=2∶3近视人数与视力正常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2∶3。(4)“我”的建议:书写、阅读中间休息时,尽可能多眺望远方或做眼睛保健操等(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35.(1)统计表见详解;(2)A;E(3)60.0%;98.8%【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分数,数出六(1)班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出六(2)班各个分数段的人数,补解析:(1)统计表见详解;(2)A;E(3)60.0%;98.8%【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分数,数出六(1)班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出六(2)班各个分数段的人数,补充统计表即可;(2)直接观察统计表,即可找出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和最少。(3)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100%,及格率=及格人数÷总人数×100%,据此解答。(1)40×60%-5=24-5=19(人);40×20%=8(人)40×15%=6(人)40×5%=2(人)分数段/分10090-9980-8970-7960-6960以下合计六(1)班/人420852140六(2)班/人519862040(2)直接观察统计表可以看出在A等的人数最多,在E等的人数最少。(3)(4+20+5+19)÷(40+40)×100%=48÷80×100%=60.0%(40+40-1)÷(40+40)×100%=79÷80×100%≈98.8%这两个班级同学的优秀率是60.0%,及格率是98.8%。【点睛】此题考查了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应用,先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是解题关键。36.(1)时间;8(2)从0分到3分钟时汽车行驶速度在加快,从3分到6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从6分到8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慢。【解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的是时间,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解析:(1)时间;8(2)从0分到3分钟时汽车行驶速度在加快,从3分到6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从6分到8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慢。【解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的是时间,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到百货大楼共行驶了8分钟;(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曲线呈现上升趋势表示速度加快、呈现下降的趋势表示速度下降,呈现直线表示速度不变来作答。(1)由图可知:图中横轴表示的是时间,从起点站到百货大楼共行驶了8分钟;(2)从0分到3分钟时汽车行驶速度在加快,从3分到6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从6分到8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37.(1)见详解;(2)一年级,差4厘米;(3)五到六;(4)中等偏上。【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林林的身高在一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解析:(1)见详解;(2)一年级,差4厘米;(3)五到六;(4)中等偏上。【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林林的身高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