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比表及说明_第1页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比表及说明_第2页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比表及说明_第3页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比表及说明_第4页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比表及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比表及说明在机械制造领域,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是衡量其加工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零件的配合性能、耐磨性、密封性、疲劳强度以及美观度等。选择合适的表面粗糙度不仅能保证零件的使用功能,还能有效控制制造成本。本文将通过对比表的形式,详细列出常见机械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范围,并辅以必要说明,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一、表面粗糙度概述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值来表示,单位为微米(μm)。Ra值越小,表面越光滑。二、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比表以下表格汇总了常见机械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典型表面粗糙度Ra值范围,并简要描述了其表面特征及主要应用场景。表:常用机械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对比加工方法类别具体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Ra值范围(μm)表面特征及应用举例:---------------:-------------------:-----------------------:------------------------------------------------------------------------------------**粗加工**粗车、粗铣、粗刨、钻孔12.5-25表面明显可见刀痕,用于零件的粗基准或非配合非工作面,如毛坯粗加工后的表面。荒磨6.3-12.5有较明显的磨痕,用于去除大量余量,为半精加工做准备。**半精加工**半精车、半精铣、半精刨3.2-6.3表面可见加工痕迹,但较粗糙加工平整,常用于一般要求的接触面或不重要的配合面。精钻、扩孔6.3-12.5孔内壁有螺旋状刀痕,用于一般精度的孔加工。粗磨1.6-6.3表面有均匀的磨粒痕迹,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配合面。**精加工**精车、精铣、精刨、镗0.8-3.2加工痕迹较细,表面较光滑,可用于中等精度的配合表面,如一般传动轴、齿轮的非工作面。精磨、珩磨(中等)0.2-1.6表面光滑,有细密的磨痕,常用于较高精度的配合面,如轴承座孔、活塞销孔。刮削0.8-3.2(高点数控制)表面呈点线状接触,配合精度高,常用于机床导轨、滑动轴承的贴合面。**精密加工**高精度磨削(平面磨、外圆磨)0.025-0.8表面非常光滑,磨痕细密均匀,用于高精度配合表面,如精密轴承套圈、量规工作面。超精磨、镜面磨削0.012-0.1表面接近镜面,Ra值极小,用于光学零件、高精度仪器的关键摩擦副表面。珩磨(精密)、研磨0.025-0.4表面极光滑,微观不平度很小,用于液压阀孔、精密齿轮齿面等高压、密封或高精度传动场合。**光整加工**抛光、砂光0.025-1.6表面光亮,可去除前道工序的加工痕迹,主要用于装饰性表面或要求降低表面应力的场合。电化学抛光、化学抛光0.025-0.8表面光滑且无方向性,常用于不锈钢等零件的装饰及耐腐蚀要求较高的表面。**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EDM)0.4-6.3表面呈熔化再凝固的微小凹坑状,无明显方向性,用于难切削材料或复杂型腔加工,如模具型腔。电解加工(ECM)0.1-1.6表面光滑,无切削应力,用于复杂型面的高效率加工,如叶片、炮管膛线。三、说明1.Ra值范围的理解:表中所列Ra值范围为该加工方法在正常工艺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典型区间。实际生产中,具体数值会受到机床精度、刀具/磨具质量、切削参数(进给量、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工件材料性质以及操作者技能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高速精车采用锋利的金刚石刀具,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达到0.4μm甚至更低的Ra值。2.加工方法的选择:选择加工方法时,应首先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如配合性质、耐磨性、密封性、疲劳强度、外观要求等)确定所需的表面粗糙度,然后结合零件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大小以及生产批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加工成本和效率,选择最经济可行的加工方案。并非Ra值越小越好,过高的表面质量要求会显著增加制造成本。3.表面特征的意义:表面特征不仅影响零件的宏观性能,其微观形貌(如纹理方向、波度)对零件的摩擦磨损、润滑性能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珩磨加工表面具有交叉网纹,有利于储油,常用于滑动轴承表面;而镜面磨削表面摩擦系数小,常用于高速、低摩擦的场合。4.测量方法: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比较法、触针法(轮廓仪法)、光切法、干涉法等。对于Ra值较小的精密表面,通常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轮廓仪进行测量。5.与旧标准的区别:过去常用的表面光洁度等级(如▽1~▽14)已逐渐被表面粗糙度参数(如Ra)所取代,但在一些老图纸或技术资料中仍可能遇到,可通过相关标准进行换算。6.经济精度:每种加工方法都有其经济合理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范围。在设计和工艺规划时,应充分了解并利用这些“经济精度”,以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平衡。总之,机械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