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及解析_第1页
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及解析_第2页
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及解析_第3页
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及解析_第4页
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常识,说法正确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B.一个中学生所受重力大约是45﹣70NC.我们当地的大气压强约为1000PaD.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的水柱高约为760mm2.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个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 D.以上三者都是3.如图所示,铅球向竖直上方抛出,当铅球还在向上运动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会()A.静止在该点 B.继续竖直向上匀速运动C.直接竖直掉下来 D.先向上运动再落下来4.端午节,小明提着如图所示的一盒粽子去奶奶家。他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的目的是()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一种利用漂浮的特点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A.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液体的密度比甲液体的密度大 D.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6.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其中A为货物,B为液压支撑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B.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B点是支点,液压支撑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D.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7.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烧杯内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A、B是两烧杯中距离杯底相同高度的两点,且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此时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为、;若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球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两烧杯中液体均未溢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大于B.M球的密度大于N球的密度C.放入小球后,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加量小于D.放入小球后,烧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8.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重量为6N的实心正方体上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其下底面有一半面积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物块恰好保持静止状态。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此时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10.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小朋友一只脚踏在滑板车上对车的压强比双脚站立时______(选填“大”或“小”);小朋友用力蹬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和人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利用了物体间______;双脚离地后,由于______,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11.住宅小区里有小石子铺的路,如图所示,穿着软底鞋或光着脚走在上面可以健身,它的原理是:脚底对石子压力一定时,脚底与石子的接触面积_______,压强_______,从而对脚底的刺激增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2.甲、乙两颗相同的子弹,飞向同一块木板,结果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则甲子弹的动能______乙子弹的动能,甲子弹的速度______(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子弹的速度,判断的依据是甲子弹能够______较多。13.质量为50kg的箱子,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刚好使它沿粗糙水平面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移动了10m。则这个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功率是______W,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N,小明改用10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g=10N/kg)14.滑板车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为一款滑板车的实物图,滑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有经验的玩者都会弯腰屈膝,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身体的________(填一力学概念),从而提高滑板车前进过程中的稳定性;摩托车电动车非法加装遮阳篷(伞)是一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交通违法行为,骑车时会感觉车的前把好象被人向上提起,这是因为车速相同时,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没有加装遮阳篷(伞)时车对地面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如图所示是小刚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小刚的质量为50kg,他的重心可视为点A,脚到重心的水平距离为0.9m,手到重心的水平距离为0.6m。小刚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地面对小刚双手的支持力是______N(g取10N/kg)。16.某运动员在某次射击比赛中,使用的气枪的枪膛长30cm,高压空气在枪膛内对子弹的推力是100N,子弹离开枪膛后前进了50m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___________,还能继续向前飞行,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___________J。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一粗糙水平传送带始终顺时针匀速转动,现将物体轻放(无初速度)在传送带上,请作出物体刚放上传送带时所受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18.下图中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L。19.(1)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起物体,画出最省力的绕线。(2)如图用最省力的绕绳方式,把重物G提起,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20.某班级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1)第一组同学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物体质量/kg物体重力/N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10.111020.221030.3310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______。②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答:______。(2)第二组同学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该小组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第二组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被测物体形状重力橡皮泥正方形4.8N圆形4.2N三角形3.6N(3)第三组同学在老师指导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重力的方向。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变化/不变)。②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③该实验结论的应用示例是______(填写一项即可)。21.小明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如图甲所示,小明操作的错误是:没有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的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于是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3)小明实验时,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___实际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N。二22.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明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小”);(2)小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3)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大”或“小”)。二23.如图甲所示,利用实心圆柱体、弹簧测力计、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通过图甲中的实验步骤②、③、④可以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是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2)如图乙是实心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可以计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为______;(3)小华认为只要把图甲中从左数的第______(只填阿拉伯数字)幅图中的数据去掉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4)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从步骤②到步骤④,水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______Pa;(5)该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24.小清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善于归纳和总结,他发现在力学中有很多实验有相似之处,于是他来到实验室,找到了如下器材:①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带斜面);②刻度尺;③弹簧测力计;④小车;⑤带钩的木块;⑥毛巾;⑦棉布;⑧钩码。(1)小清选择了一些器材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______相同。实验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_____。(2)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只需要再选择序号⑤的器材就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对___的观察和比较来反映动能的大小。忽略小车与斜面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当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小清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又选择了器材③和⑤,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请你完成实验步骤。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下图甲、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②分析图_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③图丁中将B放A上,测出匀速运动时拉力大小为F4,则AB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25.为了比较汽油和白醋的密度,兴趣小组同学用了各种方法。甲组:如图甲,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汽油和白醋。观察_______,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可得出汽油和白醋的密度关系;乙组:如图乙,在薄尼龙袋中装满白醋,将它放汽油中。若下沉,则白醋的密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油的密度;丙组: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则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在完全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满汽油和白醋,挂在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两端,移动装有白醋的塑料瓶位置,使它再次平衡(图丙)。根据公式_______分析,白醋的重力较大,再由可知白醋密度较大。26.重为100N,面积为1m2的方形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再把重力为50N,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体放在木板中央。求:(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2)地面受到的压强。27.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0.8kg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如图甲所示)。当把密度为4.0×103kg/m3、底面积与木块相同的薄金属块轻轻放在正方体木块上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1)图甲中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2)金属块的质量;(3)金属块对木块的压强。28.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力)(解答要求: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要有数据代入和运算结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为F=G=mg=0.1kg×10N/kg=1N故A正确;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C、我们生活的环境气压在105Pa左右;故C错误;D、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可以支持的水柱高约为h==10.13m左右;故D错误。故选A。2.C解析:C【详解】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分别在A、B、C处用相同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在C点不容易把门推开,这个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解析:B【详解】铅球向竖直上方抛出,当铅球还在向上运动时,铅球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若一切外力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铅球将会沿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B【详解】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选B。5.C解析:C【详解】AB.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因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AB不符合题意;CD.因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解析:A【详解】由图可知车厢绕着点C转动,所以C点为支点;当物体A放在车厢的后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省力。如图所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C解析:C【详解】A.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关系为hA>hB,因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所以,由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因圆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相等,由可知,A点和B点液面以上两液体的重力相等,又因A、B两点距离杯底同一高度,所以A点和B点液面以下两液体的体积相等,由G=mg=可知,A点液面以下液体的重力小于B点液面以下液体的重力,综上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因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故A错误;B.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物体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因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所以故B错误;C.因实心物体M、N的体积相等,M漂浮在甲液面上时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小于N悬浮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由可知,放入M、N两物体后,乙烧杯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由可知,乙烧杯内的液体密度大,上升的高度大,则乙容器底增加的压强大,即,故C正确;D.因乙液体的密度大,N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所以,由可知,M受到的浮力小于N受到的浮力,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实心物体的重力关系为,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可知,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力为,故D错误。故选C。8.C解析:C【分析】若不考虑摩擦力,机械能处处相等,若考虑摩擦力,因为运动过程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会逐渐减小。【详解】A、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动了距离,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为是粗糙的弧形轨道,所以受摩擦力,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B、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在A、B两点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C、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会减小,而小球质量不变,故小球在A、B两个相同高度时,B点动能小,C点高度更大,动能更小,所以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故C正确;D、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故选C.【点睛】二、填空题9.F解析:6【详解】[1]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6N。[2]边长为10cm,重量为6N的实心正方体上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此时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T=6N-4.6N=1.4N其下底面有一半面积与水平桌面接触,故此时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点睛】本题考查测力计读数及力的平衡和压强公式的运用,难度中等。10.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详解】[1]小朋友站在滑板车上对滑板车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一只脚踏上滑板车比两只脚踏上滑板车上的受力面积小,由可知,小朋友一只脚踏在滑板车上对车的压强比双脚站立时大。[2]小朋友用力蹬地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向前的力,使得滑板车和人会向前滑行。[3]脚离地后,由于惯性,滑板车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滑行。11.减小增大【详解】[1][2]光脚走在小石子铺的路上,人对路面的压力不变,但脚与石子的接触面积变小时,据知,所受的压强会变大。12.大于大于做的功【详解】[1]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其动能转化为内能,穿透的子弹比嵌在木板的子弹运动距离长,做功多,所以甲子弹的动能大。[2]因为质量相同,甲动能大,所以甲速度大。[3]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甲运动距离长,做功多。13.F解析:8050080【详解】[1]推力做的功为W=Fs=80N×10m=800J[2]推力做功的功率为[3]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箱子重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F支=G=mg=50kg×10N/kg=500N[4]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与受到的推力无关。故推力变100N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依然为80N。14.重心小于【详解】[1]有经验的玩者都会弯腰屈膝,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身体的重心,以提高稳定性。[2]因为车速相同时,加装遮阳篷(伞)后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下方大气压,就会产生一共向上的升力,故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小了,因此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没有加装遮阳篷(伞)时车对地面的压力。15.竖直向下300【详解】[1]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kg,g取10N/kg,那么小刚受到的重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由[1]知,小刚受到的重力为500N,根据题解析:竖直向下300【详解】[1]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kg,g取10N/kg,那么小刚受到的重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由[1]知,小刚受到的重力为500N,根据题图可知,脚到重心的水平距离(即重力的力臂L2)为0.9m,双手到脚的水平距离(即支持力的力臂L1)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地面对小刚双手的支持力16.惯性0【详解】[1]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30J。[2]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前进。[3]在这个过解析:惯性0【详解】[1]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30J。[2]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前进。[3]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没有力,故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0。三、解答题17.【详解】由于粗糙水平传送带始终顺时针匀速转动,将物体轻放(无初速度)在传送带上的一瞬间,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滑动,所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从物体的重心,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解析:【详解】由于粗糙水平传送带始终顺时针匀速转动,将物体轻放(无初速度)在传送带上的一瞬间,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滑动,所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从物体的重心,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如下图所示18.【详解】首先沿F的方向做出F作用线,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如图所示:解析:【详解】首先沿F的方向做出F作用线,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如图所示:19.(1);(2)【详解】(1)由于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人站在下面,所以拉力的方向必须向下,则从定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2)由4股绳子承担重物最省力,从定滑轮上开始缠绕,如图所示:解析:(1);(2)【详解】(1)由于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人站在下面,所以拉力的方向必须向下,则从定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2)由4股绳子承担重物最省力,从定滑轮上开始缠绕,如图所示:20.正比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未归零错误没有控制质量相同不变竖直向下重锤线【详解】(1)①[1]如第一个表格所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故解析:正比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未归零错误没有控制质量相同不变竖直向下重锤线【详解】(1)①[1]如第一个表格所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故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②[2]如图G-m可知,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不为零,只能说明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未归零。(2)[3][4]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故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是雕刻成不同的形状,其质量在变化,故没有控制质量相同。(3)①[5]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小球一直受到了重力和拉力,而重力与拉力是平衡力,重力的方向不变,故拉力的方向不变;②[6]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竖直向下运动;③[7]在建筑中,应用重锤线判断墙是否竖直。21.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没有控制压力相同偏小2.2【详解】(1)[1]由图甲得,没有沿水平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即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拉解析: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没有控制压力相同偏小2.2【详解】(1)[1]由图甲得,没有沿水平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即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的摩擦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2]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使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拉力相等。(2)[3]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大,因此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4]小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的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木块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也减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故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的结论是错误的。(3)[5]由于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再测量水平方向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会往回收缩,故测出的摩擦力小于实际摩擦力。[6]由图乙得,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2N。二22.小不可靠没有控制两容器中橡皮膜的深度相同大大【详解】(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压强计会出现漏气现象,会发现U形管两解析:小不可靠没有控制两容器中橡皮膜的深度相同大大【详解】(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压强计会出现漏气现象,会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2)[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小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不可靠。[3]实验中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均不相同,即理由是没有控制两容器中橡皮膜的深度相同。(3)[4][5]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根据转换法,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大。【点睛】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主要考查转换法、控制变量的运用。二23.体积20③0【详解】(1)[1]图甲中,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得出③、④实验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由图甲可知,解析:体积20③0【详解】(1)[1]图甲中,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得出③、④实验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由图甲可知,③④实验中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因本实验中,所用液体都为水,为同一物质,故可以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2]根据图乙可知,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从0~6cm,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物体受到浮力逐渐变大;深度从6cm~14cm,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此时物体受到浮力不变,则从6cm开始,说明物体浸没在水中了,可知圆柱体的高度为6cm。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实心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即圆柱体本身的体积圆柱体的底面积为(3)[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即故只需①②④⑤,故小华认为只要把图甲中从左数的第③幅图中的数据去掉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4)[4]从步骤②到步骤④,容器中水的深度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即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同,故水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0Pa。(5)[5]圆柱体的重力为3N,体积为该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24.滑到斜面底端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重力势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甲、丙0【详解】(1)[解析:滑到斜面底端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重力势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甲、丙0【详解】(1)[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速度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使小车以相同速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2]实验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速度将不会减小,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3]实验中小车的动能不便于直接比较,所以用小车撞击木块,推动木块对其做功,把小车动能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所以,通过对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观察和比较来反映动能的大小。[4][5]忽略小车与斜面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当小车从斜面静止滑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6]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甲、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压力较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即滑动摩擦力较大,故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7]由图甲、丙可知,压力的大小保持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大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较大,即滑动摩擦力也较大,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8]图丁中将B放A上,A和B一起运动,A和B之间没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是0。25.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大于左【详解】(1)[1]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汽油和白醋,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可确定两种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情况,又因为橡皮膜解析: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大于左【详解】(1)[1]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汽油和白醋,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可确定两种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情况,又因为橡皮膜距离两种液面的深度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可得出汽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