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期末真题模拟试题经典套题一、选择题1.4点钟后,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角,到时针与分针第二次成角时,共经过()分钟(答案四舍五入到整数)。A.60 B.30 C.40 D.332.张华小时步行千米,照这样计算,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正确的算式是(
).A. B. C.3.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不确定 B.钝角 C.锐角 D.直角4.比较下图中甲、乙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不确定5.下图是正方体纸盒展开后的平面图,在正方体纸盒上与5号面相对的面是()。A.1 B.2 C.36.松树有78棵,杨树是松树的,梧桐树是杨树的,梧桐树有多少棵?下面列式错误的是()。A. B. C.7.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厘米。A.5 B.10 C.15.7 D.31.48.某小区停车场对小汽车的收费标准是这样的:半小时内(含半小时)免费;半小时以上,每过1小时收费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算,一辆汽车付停车费是15元,那么它停车的时间段可能是()。A.7:15-11:00 B.13:30-15:30 C.11:25-14:259.如下图,下面哪个点的位置在直线OM上.()A.(,x) B.(x,2x) C.(2x,x) D.(x,x)10.泥瓦匠给一块地面铺瓷砖(如图所示),按照这样的规律,位置(5,6)处应铺瓷砖()。A. B. C.无法判断11.5.06公顷=(______)平方米;3时25分=(______)时。二、填空题12.(______)÷15==15∶(______)=(______)%=(______)(小数)。13.比50米多是(________)米,12米比20米少(________)%。14.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厘米。15.淡盐水是指浓度较低的食盐水。具体做法是:开水冷却后,按盐和水1∶1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淡盐水505克,需要盐(________)克。16.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实验小学少年宫的路程是3厘米,实际路程应该是(________)千米。17.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2,圆柱的高是6厘米,圆锥的高是(______)厘米。18.期末考试中,李明语文得了87分,自然得了82分,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8分.那么他的三科总分是____分,数学得了____分.19.一列火车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3200米的大桥,如果火车全长200米,从火车上桥到最后一节车厢离开大桥需要________分钟。20.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擅长诗歌,而且有时还借助诗歌讨论数学问题。下面便是一个例子:“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脚痛每日减一半,六天才能到其关。要问每天行里数,请君仔细算周详。”请你根据这首诗歌的意思确定“第一天行的里数”是________。(注:诗歌中的“里”是我国古代计量路程的单位)21.口算。三、解答题2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36015-2.51.46.875-+-++)]23.解方程.4x+16x=801.2x-0.65=9:=:24.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24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小亮跳的是小强跳的.小亮跳了多少下?25.修一条公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35%,第二次修了全长的20%,第二次比第一次少修30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26.实验小学举行庆“六一”男女生大合唱,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后来考虑到合唱效果,将增加5名男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6︰5。合唱队原有女生多少名?27.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速度比是4∶3,如果两地相距280千米,开出后4小时可以相遇,那么甲、乙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8.有一种饮料瓶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容积是30立方厘米.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的高度是2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厘米,瓶内现有饮料多少立方厘米?29.李阿姨要买16瓶某种品牌的酸奶,甲、乙两个商店这种品牌酸奶的单价都是8.5元/瓶。甲店促销:每瓶打八折出售;乙店促销:每2瓶一组,第1瓶全价,第2瓶半价。李阿姨到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划算?最少需要多少钱?30.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第2个等式:;第3个等式:;第4个等式:;……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2)求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4点钟后,从时针到分针第一次成90°角,到时针与分针第二次成90°角,分针从落后时针15个小格到领先时针15个小格(按顺时针方向),应比时针多跑了15+15=30个小格,然后根据钟面上的追及问题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设分针的速度是1,则时针的速度是1÷12=(15+15)÷(1-)=30÷=≈33(分)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钟面上的追及问题,关键是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差”进行解答。2.B解析:B【详解】试题分析:点评:3.D解析:D【分析】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度数分别看作1份,2份,3份,则最大角占内角和的,再根据最大角来判断三角形即可。【详解】(度),所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按比例分配、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4.C解析:C【分析】如图,甲、乙两部分加上相同的一部分后,得到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相等,所以甲、乙两部分面积相等。【详解】如图所示:甲、乙两部分同时加上图中的三角形,得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甲、乙两部分面积相等;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应用的是差不变原理,差不变原理的求解几何体时经常用到。5.B解析:B【分析】“z”字两端处的小正方形是正方体的对面。据此,在正方体纸盒上1号面和4号面是相对的面,2号面与5号面是相对的面,3号和6号是相对的面。【详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相对面辨别方法,在正方体纸盒上与5号面相对的面是2号面。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相对面辨别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松树有78棵,杨树是松树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杨树有78×棵,又梧桐树是杨树的,则梧桐树有78××棵;完成本题也要可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梧桐树占松树的分率,然后求出梧桐树有多少棵:78×(×)。【详解】根据题意列式为:78××或78×(×)故答案为:C【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7.D解析:D【分析】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说明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高,求出底面周长即可。【详解】3.14×2×5=31.4(厘米)故答案为:D【点睛】关键是理解侧面展开图与圆柱之间的关系。8.C解析:C【分析】用15÷5求出停车的时长,再与每个选项中的时长比较即可。【详解】15÷5=3(小时);A.11:00-7:15=3小时45分≈4小时;B.15:30-13:30=2小时;C.14:25-11:25=3小时;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半小时以上,每过1小时收费5元”,也就是说1小时收费5元。9.C解析:C【详解】略10.B解析:B【分析】根据题图可知,地砖共有和两种花色,当行数和列数相同时,铺的都是,其上下左右都是,(5,5)铺,则(5,6)处应铺,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按照这样的规律,位置(5,6)处应铺瓷砖;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所铺花色之间的规律,即当行数和列数相同时,铺的都是,其上下左右都是。11.3【分析】(1)公顷化成平方米,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0即可;(2)分化成时,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60即可。【详解】5.06公顷=50600平方米3时25分=3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二、填空题12.25600.6【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和比的关系,以及它们通用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分数化小数,直接用分子÷分母,再将小数化成百分数即可。【详解】15÷5×3=9;15÷3×5=25;3÷5=0.6=60%【点睛】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除数、比的后项。13.40%【分析】(1)把50米看作单位“1”,则比50米的多的具体数量所对应的分率为(1+),用50乘以(1+)即可。(2)先求出12米比20米少的具体数量,用少的具体数量除以20,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即可。【详解】(1)50×(1+)=50×=75(米)所以比50米多是75米;(2)(12-20)÷20×100%=8÷20×100%=40%所以12米比20米少40%。【点睛】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时,用另一个数×(1+几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时,用(另一个数-一个数)÷另一个数×100%。14.C解析:1250.24【分析】根据“C=2πr”、“s=πr²”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即可。【详解】2×3.14×4=6.28×4=25.12(厘米);3.14×4²=50.24(平方厘米)【点睛】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5【分析】用淡盐水的总质量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克,再乘盐占的份数即可。【详解】505÷(1+100)×1=505÷101×1=5(克)【点睛】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5【分析】用淡盐水的总质量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克,再乘盐占的份数即可。【详解】505÷(1+100)×1=505÷101×1=5(克)【点睛】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15【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得到实际距离即可。【详解】3÷=1500000(厘米),1500000厘米=15千米,所以实际路程应该是15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解析:15【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得到实际距离即可。【详解】3÷=1500000(厘米),1500000厘米=15千米,所以实际路程应该是15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17.12【分析】设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为V,圆锥的底面积为3S,圆柱的底面积为2S,利用它们的体积公式先求出它们的高的比,再进行解答。【详解】设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为V,圆锥的底面积为3S,圆柱解析:12【分析】设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为V,圆锥的底面积为3S,圆柱的底面积为2S,利用它们的体积公式先求出它们的高的比,再进行解答。【详解】设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为V,圆锥的底面积为3S,圆柱的底面积为2S则圆柱的高为:圆锥的高为:所以圆柱与圆锥的高之比是:∶=1∶2,因为圆柱的高是6厘米所以圆锥的高:6×2÷1=12(厘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比的意义的灵活应用。18.95【分析】根据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8分,知道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是88×3分,用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减去语文、自然的得分,就是数学的得分.【详解】88×3=解析:95【分析】根据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8分,知道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是88×3分,用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减去语文、自然的得分,就是数学的得分.【详解】88×3=264(分),264﹣87﹣82=264﹣169=95(分),答:数学得了95分.故答案为264,95.19.【分析】题目要求的路程是从火车上桥到最后一节车厢离开,所以总路程就是大桥的长度加上火车车身的长度,再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即可求出时间。【详解】3200+200=3400(米)3400÷800=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的路程是从火车上桥到最后一节车厢离开,所以总路程就是大桥的长度加上火车车身的长度,再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即可求出时间。【详解】3200+200=3400(米)3400÷800=(分钟)故答案为:分钟【点睛】重点掌握时间=总路程÷速度,理解火车真正通过大桥的距离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20.192里【分析】设第六天走了x里,用x表示出前5天走的路程,根据六天走的总路程=378,列出方程,求出第六天走的路程,再根据第一天用x表示的路程,求出第一天行的里数即可。【详解】解:设第六天解析:192里【分析】设第六天走了x里,用x表示出前5天走的路程,根据六天走的总路程=378,列出方程,求出第六天走的路程,再根据第一天用x表示的路程,求出第一天行的里数即可。【详解】解:设第六天走了x里,则第五天走了2x里,第四天走了4x里,第三天走了8x里,第二天走了16x里,第一天走了32x里。x+2x+4x+8x+16x+32x=37863x÷63=378÷63x=6所以:第一天走了32×6=192(里)【点睛】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本题可设第六天路程,过渡一下,再求第一天路程。21.10;60;2;16;4;0.4;4.5;1.2;3;【详解】略解析:10;60;2;16;4;0.4;4.5;1.2;3;【详解】略三、解答题22.5166【详解】略解析:5166【详解】略23.x=4;x=10;x=【详解】略解析:x=4;x=10;x=【详解】略24.100下.【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小明跳了24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小强跳了240×下,又小亮跳的是小强跳的,同理可知,小亮跳了240××下.【详解】解析:100下.【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小明跳了24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小强跳了240×下,又小亮跳的是小强跳的,同理可知,小亮跳了240××下.【详解】240××=100(下)答:小亮跳了100下.25.200千米【详解】30÷(35%﹣20%)=30÷15%=200(千米);答:这条公路全长200千米.解析:200千米【详解】30÷(35%﹣20%)=30÷15%=200(千米);答:这条公路全长200千米.26.30人【解析】【详解】(5-3)÷3=5÷()=30(人)解析:30人【解析】【详解】(5-3)÷3=5÷()=30(人)27.甲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30千米/时【分析】甲、乙的速度和=280÷4=70(千米/小时),出发时速度比是4∶3,说明把甲、乙的速度和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4+3=7份,甲的速度占解析:甲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30千米/时【分析】甲、乙的速度和=280÷4=70(千米/小时),出发时速度比是4∶3,说明把甲、乙的速度和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4+3=7份,甲的速度占甲、乙的速度和的,乙的速度占甲、乙速度和的,分别用速度和乘以和即可。【详解】280÷4=70(千米/小时)4+3=7(份)70×=30(千米/时)70×=40(千米/时)答:甲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30千米/时。【点睛】依据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求出速度和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8.24立方厘米【分析】如题中图所示,左图中20厘米高的饮料以上至瓶口部分的容积相当于右图中上面5厘米高的那部分的容积,所以饮料瓶中饮料的体积占饮料瓶容积的20÷(20+5)=,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解析:24立方厘米【分析】如题中图所示,左图中20厘米高的饮料以上至瓶口部分的容积相当于右图中上面5厘米高的那部分的容积,所以饮料瓶中饮料的体积占饮料瓶容积的20÷(20+5)=,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列式解答即可.【详解】30×[20÷(20+5)],=30×,=24(立方厘米);答:瓶内现有饮料24立方厘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
- 徐州市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期末试卷及答案
- 人工智能训练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安全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CPA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预测题含答案
- 深圳传动方案咨询中心
- 扬州品质截流井施工方案
- 校园文艺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服装咨询渠道方案怎么写
- 栈道应急预案制度
- 白酒企业召回管理制度
- QGF009-2021 三偏心硬密封蝶阀
- 呼吸系统用药指南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iqc进料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9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校艺术团管理工作职责
- 民兵学习护路知识课件
- 抵押房屋处置三方协议
- 股东出资证明书范本
-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