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初一分班测试试题经典套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李明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1,3),张英的座位在李明东偏南45°方向上,张英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A.(0,2) B.(2,2) C.(2,4)答案:B解析:B【分析】一一分析选项中各个数对在李明座位的什么方向上,结合张英的位置,选出正确选项即可。【详解】A.(0,2)在李明西偏南方向上;B.(2,2)在李明东偏南方向上;C.(2,4)在李明东偏北方向上。张英的座位在李明东偏南45°方向上,所以,张英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2,2)。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位置与方向,属于基础题,解题时细心即可。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5∶2∶2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A【分析】把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看作单位“1”,根据按比例分配方法,求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根据最大角的度数即可解答。【详解】5+2+2=9180°×=100°180°×=40°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按比分配,明确总份数是关键。3.如下图,四个圆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大圆的周长与三个小圆的周长之和比较,结果是().A.大圆的周长较长B.大圆的周长较短C.相等D.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C【分析】设大圆的直径为d,三个小圆的直径分别为d1、d2、d3,则大圆的周长为πd,三个小圆的周长和为πd1+πd2+πd3=(d1+d2+d3)π,又d1+d2+d3=d,所以,πd=πd1+πd2+πd3.【详解】解:设大圆的直径为d,三个小圆的直径分别为d1、d2、d3,则:πd1+πd2+πd3=(d1+d2+d3)π,又d1+d2+d3=d,所以,πd=πd1+πd2+π,即大圆的周长与三个小圆的周长相等.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是()。A. B. C.答案:B解析:B【分析】依次从正面、上面、右面观察三个立体图形,看哪个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详解】A.从正面看是,从上面是,从右面看是,形状不同;B.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形状完全相同;C.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形状不同。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图形三视图的认识,运用空间想象力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线段、、的长度相等,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线段的长度是线段长度的2倍B.线段比线段短C.线段是线段长度的D.线段比线段长答案:C解析:C【分析】将每段长度看作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差÷较大数=短/少百分之几;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这个数÷另一个数;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另一个数;差÷较小数=长/多几分之几,据此分析。【详解】A.2÷1=2,线段的长度是线段长度的2倍,说法正确;B.(2-1)÷2=1÷2=50%线段比线段短,说法正确;C.2÷3=,选项说法错误;D.(3-2)÷2=1÷2=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关键是确定线段长度,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6.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是13,则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16为奇数,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8,……则第2015次输出的结果是()。A.1 B.2 C.4 D.8答案:A解析:A【分析】根据数值转换器依次求出前几次的输出的数值,再根据数值的变化,找出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进行求解。【详解】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16,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8,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8=4,第4次输出的结果是×4=2,第5次输出的结果是×2=1,第6次输出的结果是3×1=4,第7次输出的结果是×4=2,第8次输出的结果是×2=1,……所以,从第3次开始,每3次输出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5-2)÷3=671,所以,第2015次输出的结果是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根据数值转换器求出从第3次开始,每3次输出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7.某城市限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价为3元,每户每月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的关系是图中的()。A. B.C. D.答案:B解析:B【分析】图中折线上升,说明水费随着水量增加而增加,转折点是水量的临界点,水费增加,折线就会上升快,水费减少,折线就会上升慢。【详解】A、超过6吨后水费减少了,此选项错误;B、超过6吨后水费增加了,此选项正确;C、水费一直是不变的,此选项错误;D、用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费不变,超出一定范围,每吨水加收水费,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是要能够从图中分析出水费与所用水量的关系。8.PM2.5是我国新增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下表是某天测得的山东省13个城市PM2.5日平均值情况:城市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聊城PM2.5日平均值/(微克/立方米)1911021111257214220169175179102126105若PM2.5日平均值不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为达标,则这一天不达标的城市占了这13个城市的()。A. B. C. D.答案:C解析:C【分析】用不达标的城市数量÷全省的城市数量即可。【详解】全省有13个城市,PM2.5日平均值不达标的城市有11个,11÷13=故选:C。【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9.将0.1毫米的纸对折再对折,反复对折,量出每次对折后的厚度,其厚度不可能是()毫米。A.0.4 B.0.6 C.0.8 D.1.6答案: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是0.1×2毫米,对折两次是0.1×2²毫米,对折三次是从0.1×2³毫米,对折四次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对折一次是0.2毫米;对折两次是0.4毫米;对折三次是0.8毫米;对折四次是1.6毫米;故答案为:B。【点睛】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一个长方体刚好切成3个相同的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36dm2,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dm3。A.108 B.81 C.432 D.648答案: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切成3个相同的正方体需要切3-1=2次,因为每切一次增加2个正方形,所以一共增加了2×2=4个正方形,用36除以4即可求出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求出它的边长,而正方形的边长=切成的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长=长方体的宽×3,据此解答即可。【详解】36÷[(3-1)×2]=36÷4=9(平方分米)9平方分米=3分米×3分米3×3×3×3=81(立方分米)故答案为:B。【点睛】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剪切问题,明确剪切后增加了几个面,以及增加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原来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小时的是(______)分钟;一条绳子连续对折3次后,长度是原来的(______)。解析:【分析】根据1小时=60分钟,进行换算;对折3次,将绳子平均分成2×2×2段,1÷段数=对折3次后占原来的几分之几。【详解】×60=50(分钟)1÷(2×2×2)=1÷8=【点睛】单位大变小乘进率;第二个空关键是确定平均分的份数。12.10∶(_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解析:201251.25【分析】=5∶4=5÷4=1.25=125%,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计算即可。【详解】=5∶4=(5×2)∶(4×2)=10∶(8)=5÷4=(5×4)÷(4×4)=(20)÷16=5÷4=(1.25)=(125)%【点睛】掌握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且,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解析:ba【分析】根据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即可解答。【详解】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a÷b=7,a是b的倍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答案:C解析:5612.56【分析】根据圆的周长C=2πr,圆的面积S=πr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3.14×2×2=3.14×4=12.56(厘米)它的周长是12.56厘米;3.14×22=3.14×4=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牢记公式认真计算即可。15.用60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是3∶4∶5。这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是(________)cm。如果把这跟铁丝平均分成三段,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________)的面积最大。答案:圆【分析】根据比可知,这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占60厘米的,据此利用乘法求出这条边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知,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是相等的,周长相等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据此解题。解析:圆【分析】根据比可知,这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占60厘米的,据此利用乘法求出这条边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知,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是相等的,周长相等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据此解题。【详解】60×=25(厘米),所以,这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是25cm。如果把这跟铁丝平均分成三段,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最大。【点睛】本题考查了比和圆,属于综合性基础题,解题时细心即可。16.一幅地图上的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在这幅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答案:1∶50000045【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即可;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详解】10千米=1000000厘米比例尺:解析:1∶50000045【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即可;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详解】10千米=1000000厘米比例尺:2∶1000000=1∶500000实际距离:9÷=9×500000=4500000(厘米)4500000厘米=45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知识,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7.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如果甲圆柱的高是乙圆柱的,那么甲圆柱的半径则是乙圆柱的1.5倍。(____)答案:√【分析】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因为甲圆柱的高是乙圆柱的,可知甲、乙圆柱高的比是4∶9,那么甲、乙圆柱底面积的比就是9∶4,也即底面圆的面积比是9∶4,则甲、乙圆柱的底面半径比是3解析:√【分析】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因为甲圆柱的高是乙圆柱的,可知甲、乙圆柱高的比是4∶9,那么甲、乙圆柱底面积的比就是9∶4,也即底面圆的面积比是9∶4,则甲、乙圆柱的底面半径比是3∶2,也就是1.5倍;据此判断为正确。【详解】因为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甲圆柱的高是乙圆柱的,可知甲、乙圆柱高的比是4∶9,那么甲、乙圆柱底面积的比就是9∶4,则甲、乙圆柱的底面半径比是3∶2,也就是1.5倍;故判断为:正确。【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的比是4∶9,那么底面积的比就是9∶4,进而推出半径的比是3∶2,也即1.5倍。18.甲数是120,乙数是甲数的,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答案:135【分析】先根据乙数是甲数的,判断甲数是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出乙数;再用(甲数+乙数)÷2求出平均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乙数:120×=150平均数:(150解析:135【分析】先根据乙数是甲数的,判断甲数是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出乙数;再用(甲数+乙数)÷2求出平均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乙数:120×=150平均数:(150+120)÷2=270÷2=135【点睛】此题考查分数乘法和求平均数,解答此题要先根据分数乘法算出乙数,再计算两数的平均数。19.小亮和爷爷到操场上散步,小亮走一圈要4分钟,爷爷走一圈要8分钟。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背向而行,(________)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这时小亮走了(________)圈。答案:【分析】首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1除以两人的速度之和,求出两人相遇用的时间是多少;再用小亮的速度×相遇时间,即可求出他走的圈数。【详解】1÷()=1÷=(分钟)(圈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1除以两人的速度之和,求出两人相遇用的时间是多少;再用小亮的速度×相遇时间,即可求出他走的圈数。【详解】1÷()=1÷=(分钟)(圈)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20.(2分)左起第13个图形是(______),前40个图形中共有(______)个。答案:【详解】,(40÷4)×2=20(个)解析:【详解】,(40÷4)×2=20(个)21.直接写得数。答案:9510;6.25;1.8;9.9;1.3;10;【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详解】95106.251.89.9解析:9510;6.25;1.8;9.9;1.3;10;【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详解】95106.251.89.91.310【点睛】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4326÷42×15-454×0.27×25560÷16÷5(1.5-0.6)×(3-1.8)答案:1500;27;7;;1.08;【分析】(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简算;(3)、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4)、先把算式等量转化成×+×,再利用分配律简算;(5)和(解析:1500;27;7;;1.08;【分析】(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简算;(3)、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4)、先把算式等量转化成×+×,再利用分配律简算;(5)和(6)有大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详解】(1)4326÷42×15-45=103×15-45=1545-45=1500(2)4×0.27×25=4×25×0.27=100×0.27=27(3)560÷16÷5=560÷(16×5)=560÷80=7(4)=×+×=×(+)=(5)(1.5-0.6)×(3-1.8)=0.9×1.2=1.08(6)=÷[×(+)]=÷(×)=×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三、解答题23.解方程。(1)
(2)答案:(1)x=2;(2)x=【分析】(1)先把等式的左边进行通分化简,x+x=x,再依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乘法等式,再计算即可。【详解】(1解析:(1)x=2;(2)x=【分析】(1)先把等式的左边进行通分化简,x+x=x,再依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乘法等式,再计算即可。【详解】(1)解:x+x=x=x=×x=2(2)x=×x=×8x=【点睛】掌握等式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根据科学资料,儿童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因为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小丽的体重是30千克,请你计算后说明,她背6千克的书包合适吗?答案:不合适【解析】【详解】30×=4.5(千克)4.5<6不合适解析:不合适【解析】【详解】30×=4.5(千克)4.5<6不合适25.某商店购进一批鞋子,每双售出价比购进价多15%.如果全部卖出,则可获利120元;如果只卖80双,还差64元才够成本.鞋子的购进价每双多少元?答案:8元【解析】【分析】根据每双售出价比购进价多15%,可获利120元,可知购进价为单位“1”,120元对应的分率是单位“1”的15%,由此求出购进价;再根据只卖80双,还差64元才够成本,可求出解析:8元【解析】【分析】根据每双售出价比购进价多15%,可获利120元,可知购进价为单位“1”,120元对应的分率是单位“1”的15%,由此求出购进价;再根据只卖80双,还差64元才够成本,可求出80双鞋子的售价;根据80双的售价求出每双鞋子的售价;然后根据每双售出价比购进价多15%,进一步求出每双鞋子的购进价.【详解】解:鞋子的购进价是:120÷15%=800(元),80双鞋子的售价是:800﹣64=736(元),每双鞋子的售价是:736÷80=9.2(元),每双鞋子的购进价是:9.2÷(1+15%)=8(元).答:鞋子的购进价每双8元.【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再确定比较量对应的分率,进一步解答即可.26.一本书共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第二天看了总页数,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答案:第三天看了55页【分析】将总页数当做单位“1”,小明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第二天看了总页数,则第三天看了总页数的1﹣﹣,所以第三天看了100×(1﹣﹣)页.【详解】100×(1﹣﹣)=100×解析:第三天看了55页【分析】将总页数当做单位“1”,小明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第二天看了总页数,则第三天看了总页数的1﹣﹣,所以第三天看了100×(1﹣﹣)页.【详解】100×(1﹣﹣)=100×,=55(页);答:第三天看了55页.2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第一次相遇在距A地85千米处,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按原速返回,第二次在离A地35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145千米【分析】由题意,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两车共走了1个全程,其中甲行驶了85千米;甲乙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全程,甲行驶了85×3=255千米,再结合题意可知,甲行驶的再加上35千米,就是2解析:145千米【分析】由题意,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两车共走了1个全程,其中甲行驶了85千米;甲乙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全程,甲行驶了85×3=255千米,再结合题意可知,甲行驶的再加上35千米,就是2个全程,故可列式为(85×3+35)÷2。【详解】(85×3+35)÷2=(255+35)÷2=290÷2=145(千米)答:A、B两地相距145千米.【点睛】对于行程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画线段图,因为线段图直观、形象,且能够容易看出各部分量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8.如图,O是圆柱上底面的圆心,一个红点速度为1cm/s,在相同时间内这个点可以从A点到B点或从A点到O点再到D点,如果红点从A沿着箭头方向由A-B-C-D-E,在圆柱表面运动,用时分钟.(本题中π取3)(1)OE长度是多少厘米?(2)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答案:(1)2cm,(2)72(3)0.048【解析】【详解】(1)设OE长度为r,在相同时间内这个点可以从A点到B点或从A点到O点再到D点,则AB=AD=2r根据圆的周长可知弧BC的长为×3×2解析:(1)2cm,(2)72(3)0.048【解析】【详解】(1)设OE长度为r,在相同时间内这个点可以从A点到B点或从A点到O点再到D点,则AB=AD=2r根据圆的周长可知弧BC的长为×3×2r=3r弧DE的长为×3×2r=因此A-B-C-D-E的总路程为2r+3r+2r+=分钟=×60秒=15秒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1=15,解得r=2(cm)答:OE长度是2厘米.(2)2×π×r2+π×2r×2r=2×3×22+3×2×2×2×2=24+48=72平方厘米答:圆柱表面积为72平方厘米.(3)π×r2×2r=3×22×4=48立方厘米48立方厘米=0.048立方分米答:圆柱体积为0.048立方分米.29.三家超市进了一批相同的饮料,每大瓶10元,每小瓶2.5元,张叔叔想买4大瓶4小瓶饮料,去哪家超市买花钱最少?超市:买4大瓶送1小瓶。超市:一律打八五折。超市:满50元减12元。答案:超市【分析】分别求出三家超市的实际花费,进行比较即可。【详解】A超市:4×10+(4-1)×2.5=40+7.5=47.5(元)B超市:(4×10+4×2.5)×85%=(40+解析:超市【分析】分别求出三家超市的实际花费,进行比较即可。【详解】A超市:4×10+(4-1)×2.5=40+7.5=47.5(元)B超市:(4×10+4×2.5)×85%=(40+10)×0.85=50×0.85=42.5(元)C超市:4×10+4×2.5=40+10=50(元)50-12=38(元)47.5>42.5>38答:去C超市买花钱最少。【点睛】本题考查了折扣问题,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30.数与形。(1)仔细观察每幅图和它下面的算式之间的关系,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画出后面的两个图形,并完成图形下面的算式。(2)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下面的算式。1002-992=()+()=()20202-20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数学三年级试题∶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高考名词辨析句型测试题
-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及详细答案
- 【语文】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 2025消防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5年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公务员国考行测模拟试卷附答案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什么是售前咨询方案框架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安徽省题库及答案解析
- 首台套申报培训课件
- GB/T 14193.1-202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第1部分:工业气瓶
- 保安安检培训课件
- 2025年肝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医院工作纪律培训课件
- 营房装修施工方案(3篇)
- 品牌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教师师德师风考试题(附答案)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