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真题经典解析_第1页
新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真题经典解析_第2页
新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真题经典解析_第3页
新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真题经典解析_第4页
新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真题经典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真题经典解析一、选择题1.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A.不能比较大小B.同样大C.体积大于表面积答案: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体积的意义,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它的6个面的总面积;正方体的体积是指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表面积与体积不是同类量,根本不能进行比较.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它的6个面的总面积;正方体的体积是指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表面积是:6×6×6=216(平方厘米)体积是:6×6×6=216(立方厘米)表面积与体积不是同类量,根本不能进行比较.因此,一个棱长是6厘米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不能进行比较.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表面积与体积的意义,表面积与体积不是同类量,根本不能进行比较.2.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直角 B.锐角 C.钝角答案:B解析:B【分析】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其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由最小的角是46度推算出最大的角的可能性,由此判断三角形类型。【详解】180°-46°=134°假设其中一个角也是46°(不能小于46°),则另一个角是134°-46°=88°,所以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小于90°,即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三角形的分类。3.比较两个游泳池的拥挤程度,结果是()。A.甲池更拥挤一些 B.乙池更拥挤一些 C.一样拥挤答案:A解析:A【分析】分别求出两个游泳池的面积,游泳池面积÷人数=平均每人所占面积,其值越小表示越拥挤,据此解答。【详解】甲池:3.14×20×20÷200=1256÷200=6.28(平方米)乙池:3.14×15×15÷100=706.5÷100=7.065(平方米)6.28<7.065,所以甲池更拥挤一些。故选择: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关圆的面积的实际应用,明确人均所占面积越小越拥挤是解题关键。4.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上了数1点、2点、3点、4点、5点、6点,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情况.“3点”这一面相对的面是()A.2点 B.4点 C.6点或4点答案:C解析:C【详解】由第一个图知:5点和1点、3点相邻,由第二个图知:5点和4点、6点相邻,可以得出:5点和2点相对;由第二个图可知:6点和4点、5点相邻,由第三个图可知:6点和2点、4点相邻,可以得出:6点只能和1点或3点相对;由第二个图可知:4点和5点、6点相邻,由第三个图可知:4点和2点、6点相邻,可以得出:4点只能和1点或3点相对;进而得出结论.5.根据下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鸭的只数比鹅少 B.鸭与鹅的只数之比是3∶4C.鹅与鸭的只数之比是5∶4 D.如果鹅有100只,鸭有75只答案:C解析:C【分析】把鹅的只数看作单位“1”,鸭的只数比鹅的只数少,则鸭的只数是鹅的,也就是鸭与鹅的只数之比是3∶4,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鸭的只数比鹅的只数少,则鸭的只数是鹅的,也就是鸭与鹅的只数之比是3∶4,如果鹅有100只,鸭有75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明确鸭和鹅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下面各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B.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答案:C解析:C【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详解】A.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底面积=πr2,所以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不成比例。B.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C.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7.一种手机提价20%,后降价20%,结果与原价相比().A.不变 B.提高了 C.降价了 D.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C【详解】略8.甲商品降价10%后,又提价10%,现在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较()A.比原来低B.比原来高C.没有变化答案: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成单位“1”,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10%),再把降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降价后的(1+10%),用乘法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然后与原价1比较,即可判断.解:(1﹣10%)×(1+10%),=90%×110%,=99%;99%<1;现价是原价的99%,比原价价格低.故选:A.【点评】本题注意区分两个单位“1”的不同,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进而求解.9.我有黑、蓝两种颜色,大小相同的袜子,其中,黑袜子有a只,蓝袜子有b只(a>b),最少取()只袜子就一定能凑成一双.(同颜色的两只袜子为一双)A.2 B.3 C.a+1 D.b+1答案:B解析:B【详解】略10.用M,N,P,Q各代表四种简单几何图形(线段、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圆)中的一种。图1﹣图4是由M,N,P,Q中的两种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用“&”表示)。那么,表示PQ的有①﹣④4个组合图形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B【分析】通过观察先把M,N,P,Q代表的四中几何图形区分出来,再看PQ是哪两种基本图形即可。【详解】图1是MP组合,有圆和正方形,图4是MQ组合,有正方形和线段,两幅图都有M,都有正方形,可得M是正方形;图1是MP组合,M是正方形,那么P就是圆;图2是NP组合,P是圆,那么N是三角形;图3是NQ组合,N是三角形,那么Q是线段;所以PQ是圆和线段的组合。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11.我国是全球通信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底,我国互联网人数就达到十亿七千八百五十万零七百人,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改写成用“亿”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亿人。解析:10.8【分析】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求亿以上的数的近似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对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结果要加一个“亿”字。【详解】十亿七千八百五十万零七百写作:1078500700;1078500700≈10.8亿【点睛】本题考查亿以上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的方法。12.m与互为倒数,m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析:【分析】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为1;分数单位: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m=1÷=,m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点睛】本题考查倒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明确它们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有一袋糖,总数不超过30颗,这些糖可平均分给3个、6个、8个小朋友。这袋糖一共有(________)颗。解析:2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袋糖,总数不超过30颗,平均分给3个、6个、8个小朋友,就是求3、6、8的最小公倍数,求出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即可解答。【详解】3=3×16=2×38=2×2×23、6、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这袋糖一共有24颗。【点睛】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解决相关的问题。14.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答案:C解析:9【分析】假设圆的半径为1,则扩大后的半径为3,根据“C=2πr”、“S=πr2”计算出变化前的周长和面积,再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假设圆的半径为1,则扩大后的半径为3;变化前周长:2×π×1=2π;变化后周长:2×π×4=6π;6π÷2π=3;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变化前面积:π×12=π;变化后面积:π×32=9π;9π÷π=9;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点睛】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周长扩大倍数和直径、半径扩大倍数相等,面积扩大倍数是直径、半径扩大倍数的平方。15.一个数的的是1,这个数是(________);甲、乙两数的比是3∶5,乙数比甲数多3.6,乙数是(________)。答案:9【分析】用1÷,是这个数的,再÷就是这个数;乙数比甲数多3.6,多了5-3份,求出一份数,用一份数×5=乙数。【详解】1÷÷=1×4×5=203.6÷(5-3)×5=3.6÷2解析:9【分析】用1÷,是这个数的,再÷就是这个数;乙数比甲数多3.6,多了5-3份,求出一份数,用一份数×5=乙数。【详解】1÷÷=1×4×5=203.6÷(5-3)×5=3.6÷2×5=9【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比较好理解。16.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和B两地的线段长是23.55cm,它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km,实际距离3km在这幅图上画(________)cm。答案:553【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详解】23.55÷=2355000(cm),2355000cm=23.55km。解析:553【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详解】23.55÷=2355000(cm),2355000cm=23.55km。3km=300000cm,300000×=3(cm)【点睛】掌握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一个圆柱体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_____立方分米。答案:9【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所以可用圆柱的体积乘即可得到圆锥的体积。【详解】27×=9(立方分米);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故答案为9.【点睛】解析:9【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所以可用圆柱的体积乘即可得到圆锥的体积。【详解】27×=9(立方分米);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故答案为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18.演讲比赛中评委给小红同学的打分如下:9.5分,9.1分,9.7分,9.5分,9.4分,9.6分,9.5分。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的评分方法,这位同学的平均分是(______)分。答案:5【分析】题目已经给了足够清晰的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只要按照这个要求计算即可。【详解】去掉9.1分和9.7分,平均分是(分)。【点睛】“去掉一解析:5【分析】题目已经给了足够清晰的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只要按照这个要求计算即可。【详解】去掉9.1分和9.7分,平均分是(分)。【点睛】“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是为了使结果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加稳定,更接近于真实的成绩。19.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某一时刻相遇。如果甲车提前一段时间出发,那么两车将提前半小时相遇。已知甲车速度是60千米/时,乙车速度是40千米/时,那么,甲车要提前出发(______)分钟。答案:50【分析】我们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甲、乙两车同时出发时,两人一起走完了全程,当甲提前一段时间出发时,甲先走了一段路程,剩下的路程由甲、乙两人一起走完,而时间比之前少用了半小时,说明解析:50【分析】我们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甲、乙两车同时出发时,两人一起走完了全程,当甲提前一段时间出发时,甲先走了一段路程,剩下的路程由甲、乙两人一起走完,而时间比之前少用了半小时,说明甲提前走的那一段路程,相当于甲、乙一起走半个小时的路程,甲、乙的速度已知,便可求出甲提前走的时间。【详解】(60+40)×=50(千米)50÷60=(小时)小时=50分钟【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形成问题中的相遇问题,通过画线段图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下图,把一根长2米的圆柱体木材截下3分米,表面积减少了37.68平方分米,剩下木料的体积是(____)立方分米。答案:68π【详解】首先,统一单位名称,2米=20分米,圆柱底面积=减少的面积÷截下的高,37.68÷3=12.56(平方分米),剩下的体积=底面积×剩下的高,12.56×(20-3)=4π×17=6解析:68π【详解】首先,统一单位名称,2米=20分米,圆柱底面积=减少的面积÷截下的高,37.68÷3=12.56(平方分米),剩下的体积=底面积×剩下的高,12.56×(20-3)=4π×17=68π(立方分米)。21.直接写得数。(1)3.6+5.4(2)6.7-3.8(3)0.8÷2(4)6×2.5(5)102×25(6)(7)3-(8)答案:(1)9;(2)2.9;(3)0.4;(4)15;(5)2550;(6);(7)2;(8)【分析】(5)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7)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其余算式根据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解析:(1)9;(2)2.9;(3)0.4;(4)15;(5)2550;(6);(7)2;(8)【分析】(5)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7)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其余算式根据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详解】(1)3.6+5.4=9(2)6.7-3.8=2.9(3)0.8÷2=0.4(4)6×2.5=15(5)102×25=(100+2)×25=2550(6)=-=(7)3-=3-()=2(8)=【点睛】直接写得数时,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应简便计算,每题3分,共12分)8×7.5+2.5÷0.12558.8÷2.1-1.6×3.525×(8×0.4)×1.25答案:80;20.65;1000;。【详解】【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结合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进行简算。(2)第二题不能简便,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详解】8×7.5+2解析:80;20.65;1000;。【详解】【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结合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进行简算。(2)第二题不能简便,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详解】8×7.5+2.5÷0.125=8×7.5+2.5×8=8×(7.5+2.5)=8×10=8058.8÷2.1-2.1×3.5=28-7.35=20.6525×(8×0.4)×1.25=25×8×0.4×1.25=25×4×(8×1.25)=100×10=1000=1-(1-)=1-1+=三、解答题23.解方程和比例x∶2.4=5∶x÷+7=103=x∶15答案:(1)x=60(2)x=32(3)x=40【分析】(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原比例化成方程x=2.4×5,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2)根解析:(1)x=60(2)x=32(3)x=40【分析】(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原比例化成方程x=2.4×5,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7,再同时乘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3)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原比例化成方程x=×15,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详解】(1)x∶2.4=5∶解:x=2.4×5x÷=2.4×5÷x=60;(2)x÷+7=103解:x÷+7﹣7=103﹣7x÷=96x÷×=96×x=32;(3)∶=x∶15解:x=×15x÷=×15÷x=40【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成一般方程再解。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解答过程要注意书写格式:上、下行等号对齐;不能连等。24.一本书共24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小红第二天要从第几页看起?答案:240×16+1=41(页)【解析】【详解】略解析:240×+1=41(页)【解析】【详解】略25.猪猪侠用20000买了一套产品,一年后将其中价值75%的产品委托喜洋洋商店标价12000元寄售,并按寄售价的5%付了手续费,其余产品自己留用,后来寄售的这部分产品按寄售价卖了30%,损坏了10%,喜洋洋商店按寄售价赔偿了损失,猪猪侠留用的部分也损坏了20%,最后他把两处剩下的产品全部按原价的70%卖出,猪猪侠最后损失多少元?答案:6700元【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付手续费用:12000×5%=600元;再求出售出+损坏赔偿的部分:12000×(30%+10%)=4800元;然后求得余下部分:75%×(1-30%-10%)解析:6700元【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付手续费用:12000×5%=600元;再求出售出+损坏赔偿的部分:12000×(30%+10%)=4800元;然后求得余下部分:75%×(1-30%-10%)+(1-75%)×(1-20%)=65%;最后求得出售部分所得:20000×65%×70%=9100元,那么总的收入:9100+4800-600=13300元.用进价减去总收入,即为损失的钱数。【详解】付手续费用:(元)售出+损坏赔偿:(元)余下部分:最后出售部分所得:(元)总收入:(元)损失:(元)答:猪猪侠最后损失6700元。【点睛】此题也可分以下步骤进行:(1)寄售价12000元卖了30%收现金3600元,寄售商店赔偿12000元的10%收现金1200元,最后卖出原价13000元的70%收现金9100元;(2)共收入3600+1200+9100=13900元,只支出了寄售12000元的5%手续费600元;(3)损失13900-600=13300元,共损失20000-13300=6700元。26.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就变成了1: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答案:180个【详解】15÷(﹣)=15÷(﹣)=15÷=18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180个.解析:180个【详解】15÷(﹣)=15÷(﹣)=15÷=18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180个.2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距A、B两地的中点2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只列综合式不计算)答案:20×2÷(-)【分析】速度比是2∶3,时间一定,则路程比也是2∶3,即甲走了全程的:,乙走了全程的:。乙比甲多走了(-),是20×2=40(千米),据此解答即可。【详解】20×2÷(-)解析:20×2÷(-)【分析】速度比是2∶3,时间一定,则路程比也是2∶3,即甲走了全程的:,乙走了全程的:。乙比甲多走了(-),是20×2=40(千米),据此解答即可。【详解】20×2÷(-)=40÷=200(千米)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200干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注意理解“速度比是2∶3,时间一定,则路程比也是2∶3”28.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2米。在沼气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1)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这个沼气池可以容纳多少立方米的沼气?答案:(1)25.905平方米(2)14.13立方米【详解】(1)3.14×(3÷2)2=7.065(平方米)3.14×3×2=18.84(平方米)18.84+7.065=25.解析:(1)25.905平方米(2)14.13立方米【详解】(1)3.14×(3÷2)2=7.065(平方米)3.14×3×2=18.84(平方米)18.84+7.065=25.905(平方米)答: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25.905平方米。(2)3.14×(3÷2)2×2=14.13(立方米)答:这个沼气池可以容纳14.13立方米的沼气。【点睛】本题考查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表面积实际包含几个面,计算时要细心。29.全月收入不满800元免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缴超过部分5%的税。全月收入超过1300元,到2800元的部分缴超过部分10%的税。全月收入超过2800元,到5000元的部分缴超过部分15%的税。(1)张红父母10月份的收入分别是1250元和2570元。他们两人10月份各需缴税多少元?(2)吴老师上月交个人所得税60元,请算出吴老师上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元?答案:(1)22.5元;152元(2)1650元【分析】(1)1250元属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计算出超出800元的部分,再乘5%;分别求出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和超解析:(1)22.5元;152元(2)1650元【分析】(1)1250元属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计算出超出800元的部分,再乘5%;分别求出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和超过1300元,到2570元的部分,的缴税金额,再求和即可。(2)收入在1300元时缴税金额为25元,由(1)可知吴老师上月收入在1300到2570之间,即吴老师的缴税金额分为5%税率部分和10%税率部分,进而求出超过1300元部分,在加上1300,就是吴老师上月的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