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餐饮食材模具设计食材新品开发规范一、概述
餐饮食材模具设计及食材新品开发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创新的模具设计提升食材形态美观度、口感及功能性,同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本规范旨在明确模具设计原则、食材选择标准、开发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新品开发科学、高效、安全。
二、模具设计规范
(一)设计原则
1.安全性:模具材质需符合食品级标准,无有害物质迁移风险。常用材质包括食品级硅胶、PP、PC等。
2.功能性:模具结构需便于食材脱模,边缘光滑无毛刺,避免损伤食材。
3.经济性:模具成本应与产品价值匹配,考虑使用寿命及批量生产可行性。
4.美观性:模具造型需符合目标消费群体审美,可结合流行趋势设计个性化图案。
(二)设计流程
1.需求分析:明确产品形态(如块状、颗粒状、花形等)、尺寸(如厚度≤5mm,长度≤10cm)及工艺要求。
2.材质选择:根据食材特性选择模具材质,如高弹性硅胶适用于软质食材(如果泥),硬质塑料适用于半固态食材(如奶酪)。
3.结构设计:采用CAD软件绘制模具草图,重点优化脱模斜度(建议15°-25°)和排气孔布局。
4.样品验证:制作3-5套样品模具,测试脱模率(≥95%)及形态保持率(≥90%)。
(三)注意事项
1.模具表面需标注食品接触面标识,避免交叉污染。
2.高温成型模具需进行耐热测试(≥200℃),低温模具需测试耐寒性(≤-20℃)。
三、食材新品开发规范
(一)食材筛选标准
1.新鲜度:优先选用当季食材,如草莓(硬度≤0.3g/cm³)、胡萝卜(含水量≤70%)。
2.营养性:主食材蛋白质含量≥10%(如豆类),膳食纤维≥5%(如全麦粉)。
3.稳定性:食材在模具成型过程中不易变形,如蜜瓜(糖度≥50°Brix)。
(二)开发流程
1.配方设计:
(1)主料占比60%-80%(如南瓜泥占80%),辅料≤20%(如坚果占10%)。
(2)调味剂使用需符合GB2760标准,总量≤1%。
2.工艺参数:
(1)搅拌速度:300-500rpm(需分阶段调整)。
(2)成型温度:20-40℃(高含水食材需低温处理)。
3.感官评价:邀请20-30名消费者进行盲测,评分维度包括外观(40分)、口感(30分)、风味(30分)。
(三)质量控制
1.理化检测:定期抽检水分含量(如≤65%)、重金属(铅≤0.1mg/kg)。
2.微生物监控:成品菌落总数≤100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
3.货架期测试:常温下保存7天,损耗率≤5%;冷藏(4℃)保存30天,色泽保持率≥85%。
四、附则
1.本规范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食材模具设计及新品开发,大型企业可增加自动化设备兼容性测试。
2.模具及产品需通过ISO22000体系认证,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3.鼓励采用植物基材料(如玉米淀粉)替代传统塑料模具,降低环境负荷。
一、概述
餐饮食材模具设计及食材新品开发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创新的模具设计提升食材形态美观度、口感及功能性,同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本规范旨在明确模具设计原则、食材选择标准、开发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新品开发科学、高效、安全。
二、模具设计规范
(一)设计原则
1.安全性:模具材质需符合食品级标准,无有害物质迁移风险。常用材质包括食品级硅胶、PP、PC等。
食品级硅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回弹性,适用于制作柔软或半流动状态的食材模具,如果泥、奶酪等。其热稳定性好,可在-40℃至200℃范围内使用,且易于清洁消毒。
PP(聚丙烯):成本较低,耐化学腐蚀,适用于制作形状复杂、需要多次使用的模具,如蔬菜切割模具。但PP的柔韧性较差,需配合适当的脱模结构设计。
PC(聚碳酸酯):强度高,透明度好,适用于制作需要观察食材成型的模具,但需注意其耐高温性能有限,一般不超过120℃。
2.功能性:模具结构需便于食材脱模,边缘光滑无毛刺,避免损伤食材。
脱模设计:模具分型面应设计合理的斜度(通常为15°-25°),以减少摩擦力,便于食材脱模。对于复杂形状的模具,可在内部设置引导槽或凸起结构,辅助食材成型和脱模。
表面处理:模具接触食材的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表面粗糙度Ra≤0.1μm,以减少食材粘连,提高脱模效率。
3.经济性:模具成本应与产品价值匹配,考虑使用寿命及批量生产可行性。
成本控制: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模具的制造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和工艺。例如,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优先选择金属模具,虽然初始成本较高,但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成本更低。
批量生产:模具的设计应便于批量生产和自动化操作,例如,可采用快速脱模机构、自动上料系统等,以提高生产效率。
4.美观性:模具造型需符合目标消费群体审美,可结合流行趋势设计个性化图案。
造型设计:模具的造型应简洁大方,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例如,针对儿童市场,可采用卡通造型;针对成人市场,可采用简约风格。
图案设计:可在模具表面设计个性化图案,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图案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以免影响食材成型和脱模。
(二)设计流程
1.需求分析:明确产品形态(如块状、颗粒状、花形等)、尺寸(如厚度≤5mm,长度≤10cm)及工艺要求。
产品形态:根据产品的预期用途和消费场景,选择合适的形态。例如,块状适合直接食用或烹饪,颗粒状适合用于沙拉或汤品,花形适合用于装饰或提升美观度。
尺寸规格:应根据目标产品的尺寸和重量要求,确定模具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对于小型零食,模具尺寸应较小,重量应较轻,以便于消费者携带和食用。
工艺要求:应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的限制,例如,注塑成型需要考虑模具的浇口位置和数量,压制成型需要考虑模具的压实压力和时间。
2.材质选择:根据食材特性选择模具材质,如高弹性硅胶适用于软质食材(如果泥),硬质塑料适用于半固态食材(如奶酪)。
高弹性硅胶:适用于制作柔软或半流动状态的食材模具,如果泥、奶酪等。硅胶的弹性和回弹性好,可以很好地成型食材的形状,且不易损坏食材。
硬质塑料:适用于制作形状固定、硬度较高的食材模具,如奶酪、肉丸等。硬质塑料的强度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且不易变形。
3.结构设计:采用CAD软件绘制模具草图,重点优化脱模斜度(建议15°-25°)和排气孔布局。
CAD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绘制模具草图,可以精确控制模具的尺寸和形状,并可以进行虚拟仿真,预测模具的性能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脱模斜度:模具分型面应设计合理的斜度(通常为15°-25°),以减少摩擦力,便于食材脱模。斜度过小会导致脱模困难,斜度过大则会影响食材的形状。
排气孔布局:在模具内部设置排气孔,可以排出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避免食材出现气泡或缺陷。排气孔的布局应根据食材的性质和成型的工艺进行设计,确保排气效果良好。
4.样品验证:制作3-5套样品模具,测试脱模率(≥95%)及形态保持率(≥90%)。
样品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3-5套样品模具,进行初步的测试和验证。样品制作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代表最终产品的水平。
脱模率测试:测试样品模具的脱模率,即成功脱模的样品数量占样品总数的比例。脱模率应≥95%,以确保模具的脱模性能良好。
形态保持率测试:测试样品模具成型后的食材形态与设计方案的符合程度。形态保持率应≥90%,以确保模具能够准确地成型食材的形状。
(三)注意事项
1.模具表面需标注食品接触面标识,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接触面标识:在模具的食品接触面上标注清晰的标识,例如“食品接触面”或“FS”,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清洁和消毒。标识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不易脱落或磨损。
避免交叉污染:在设计模具时,应尽量避免不同产品之间发生交叉污染。例如,可以采用独立的模具或隔离结构,将不同产品的成型区域分开。
2.高温成型模具需进行耐热测试(≥200℃),低温模具需测试耐寒性(≤-20℃)。
耐热测试: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成型的模具,应进行耐热测试,确保模具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形状和性能。耐热测试的温度应≥200℃,测试时间应≥1小时。
耐寒测试:对于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成型的模具,应进行耐寒测试,确保模具能够在低温下保持其形状和性能。耐寒测试的温度应≤-20℃,测试时间应≥1小时。
三、食材新品开发规范
(一)食材筛选标准
1.新鲜度:优先选用当季食材,如草莓(硬度≤0.3g/cm³)、胡萝卜(含水量≤70%)。
当季食材:优先选用当季食材,可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当季食材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且价格相对较低。
食材硬度:根据食材的硬度选择合适的模具和成型工艺。例如,硬度较低的食材(如草莓)容易成型,但容易变形,需要选择弹性较好的模具;硬度较高的食材(如胡萝卜)不易变形,但成型难度较大,需要选择强度较高的模具。
食材含水量:根据食材的含水量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例如,含水量较高的食材(如胡萝卜)需要较高的成型压力,而含水量较低的食材(如坚果)则需要较低的成型压力。
2.营养性:主食材蛋白质含量≥10%(如豆类),膳食纤维≥5%(如全麦粉)。
蛋白质含量: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材(如豆类、肉类)可以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蛋白质含量应≥10%,以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营养价值。
膳食纤维:选择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材(如全麦粉、蔬菜)可以增加产品的饱腹感,降低血糖指数,有利于消费者健康。膳食纤维含量应≥5%,以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含量。
3.稳定性:食材在模具成型过程中不易变形,如蜜瓜(糖度≥50°Brix)。
食材稳定性:选择稳定性较高的食材(如蜜瓜)可以保证产品在成型、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品质。蜜瓜具有较高的糖度和硬度,不易变形,适合用于模具成型。
糖度:糖度是衡量食材甜度的指标,糖度越高,食材越甜,也越稳定。蜜瓜的糖度应≥50°Brix,以确保食材的稳定性和口感。
(二)开发流程
1.配方设计:
(1)主料占比60%-80%(如南瓜泥占80%),辅料≤20%(如坚果占10%)。
主料选择:选择主要食材(如南瓜泥)作为产品的主体,其占比应≥60%,以确保产品的风味和口感。
辅料选择:选择辅助食材(如坚果)作为产品的点缀,其占比应≤20%,以补充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配方比例:根据食材的特性and成型工艺的要求,确定主料和辅料的比例。例如,南瓜泥具有较高的含水量,需要较多的成型压力,而坚果硬度较高,需要较低的成型压力。
(2)调味剂使用需符合GB2760标准,总量≤1%。
调味剂选择:选择符合GB2760标准的调味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GB2760是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调味剂用量:调味剂的总量应≤1%,以确保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过量的调味剂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
2.工艺参数:
(1)搅拌速度:300-500rpm(需分阶段调整)。
搅拌速度:根据食材的特性and成型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搅拌速度。例如,对于粘稠度较高的食材(如南瓜泥),搅拌速度应较低(300rpm),以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对于粘稠度较低的食材(如蔬菜泥),搅拌速度可以较高(500rpm),以提高搅拌效率。
分阶段调整: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根据食材的状态和成型的需要进行分阶段调整搅拌速度。例如,在搅拌初期,可以采用较高的搅拌速度,以快速混合食材;在搅拌后期,可以采用较低的搅拌速度,以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
(2)成型温度:20-40℃(高含水食材需低温处理)。
成型温度:根据食材的特性and成型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温度。例如,对于高含水食材(如蔬菜泥),成型温度应较低(20℃),以避免食材脱水;对于低含水食材(如果泥),成型温度可以较高(40℃),以提高成型效率。
低温处理:对于高含水食材,需要采用低温处理,以避免食材脱水或变质。低温处理可以采用冷藏或冷冻的方式,具体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食材的特性进行选择。
3.感官评价:邀请20-30名消费者进行盲测,评分维度包括外观(40分)、口感(30分)、风味(30分)。
感官评价:通过邀请消费者进行盲测,可以对产品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估。感官评价的维度包括外观、口感和风味,分别占总分的40%、30%和30%。
消费者选择:邀请20-30名消费者参与盲测,应选择与目标消费群体相似的消费者,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分标准:外观评分主要评估产品的形状、颜色和光泽;口感评分主要评估产品的质地、顺滑度和咀嚼感;风味评分主要评估产品的甜度、酸度和香气。
(三)质量控制
1.理化检测:定期抽检水分含量(如≤65%)、重金属(铅≤0.1mg/kg)。
水分含量:定期抽检产品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65%,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水分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或口感变差;水分含量过低可能会导致产品过硬或不易成型。
重金属:定期抽检产品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含量应≤0.1mg/kg,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重金属含量过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微生物监控:成品菌落总数≤100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定期检测成品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应≤100CFU/g,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菌落总数过高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致病菌:定期检测成品的致病菌,致病菌不得检出,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致病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货架期测试:常温下保存7天,损耗率≤5%;冷藏(4℃)保存30天,色泽保持率≥85%。
常温保存:将产品在常温下保存7天,记录产品的损耗率,损耗率应≤5%,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货架期。损耗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或口感变差。
冷藏保存:将产品在冷藏(4℃)条件下保存30天,记录产品的色泽保持率,色泽保持率应≥85%,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色泽保持率过低可能会导致产品失去吸引力或口感变差。
四、附则
1.本规范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食材模具设计及新品开发,大型企业可增加自动化设备兼容性测试。
中小型企业:本规范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因为中小型企业的资源有限,需要简化流程和降低成本。
大型企业:大型企业资源丰富,可以增加自动化设备兼容性测试,以确保模具和产品的自动化生产。
2.模具及产品需通过ISO22000体系认证,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ISO22000体系认证:模具及产品需要通过ISO22000体系认证,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ISO22000是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涵盖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
全流程可追溯:通过ISO22000体系认证,可以确保产品的全流程可追溯,即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都可以追溯到具体的批次和生产日期。
3.鼓励采用植物基材料(如玉米淀粉)替代传统塑料模具,降低环境负荷。
植物基材料:鼓励采用植物基材料(如玉米淀粉)替代传统塑料模具,以降低环境负荷。植物基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可以减少塑料污染。
环境保护:采用植物基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概述
餐饮食材模具设计及食材新品开发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创新的模具设计提升食材形态美观度、口感及功能性,同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本规范旨在明确模具设计原则、食材选择标准、开发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新品开发科学、高效、安全。
二、模具设计规范
(一)设计原则
1.安全性:模具材质需符合食品级标准,无有害物质迁移风险。常用材质包括食品级硅胶、PP、PC等。
2.功能性:模具结构需便于食材脱模,边缘光滑无毛刺,避免损伤食材。
3.经济性:模具成本应与产品价值匹配,考虑使用寿命及批量生产可行性。
4.美观性:模具造型需符合目标消费群体审美,可结合流行趋势设计个性化图案。
(二)设计流程
1.需求分析:明确产品形态(如块状、颗粒状、花形等)、尺寸(如厚度≤5mm,长度≤10cm)及工艺要求。
2.材质选择:根据食材特性选择模具材质,如高弹性硅胶适用于软质食材(如果泥),硬质塑料适用于半固态食材(如奶酪)。
3.结构设计:采用CAD软件绘制模具草图,重点优化脱模斜度(建议15°-25°)和排气孔布局。
4.样品验证:制作3-5套样品模具,测试脱模率(≥95%)及形态保持率(≥90%)。
(三)注意事项
1.模具表面需标注食品接触面标识,避免交叉污染。
2.高温成型模具需进行耐热测试(≥200℃),低温模具需测试耐寒性(≤-20℃)。
三、食材新品开发规范
(一)食材筛选标准
1.新鲜度:优先选用当季食材,如草莓(硬度≤0.3g/cm³)、胡萝卜(含水量≤70%)。
2.营养性:主食材蛋白质含量≥10%(如豆类),膳食纤维≥5%(如全麦粉)。
3.稳定性:食材在模具成型过程中不易变形,如蜜瓜(糖度≥50°Brix)。
(二)开发流程
1.配方设计:
(1)主料占比60%-80%(如南瓜泥占80%),辅料≤20%(如坚果占10%)。
(2)调味剂使用需符合GB2760标准,总量≤1%。
2.工艺参数:
(1)搅拌速度:300-500rpm(需分阶段调整)。
(2)成型温度:20-40℃(高含水食材需低温处理)。
3.感官评价:邀请20-30名消费者进行盲测,评分维度包括外观(40分)、口感(30分)、风味(30分)。
(三)质量控制
1.理化检测:定期抽检水分含量(如≤65%)、重金属(铅≤0.1mg/kg)。
2.微生物监控:成品菌落总数≤100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
3.货架期测试:常温下保存7天,损耗率≤5%;冷藏(4℃)保存30天,色泽保持率≥85%。
四、附则
1.本规范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食材模具设计及新品开发,大型企业可增加自动化设备兼容性测试。
2.模具及产品需通过ISO22000体系认证,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3.鼓励采用植物基材料(如玉米淀粉)替代传统塑料模具,降低环境负荷。
一、概述
餐饮食材模具设计及食材新品开发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创新的模具设计提升食材形态美观度、口感及功能性,同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本规范旨在明确模具设计原则、食材选择标准、开发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新品开发科学、高效、安全。
二、模具设计规范
(一)设计原则
1.安全性:模具材质需符合食品级标准,无有害物质迁移风险。常用材质包括食品级硅胶、PP、PC等。
食品级硅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回弹性,适用于制作柔软或半流动状态的食材模具,如果泥、奶酪等。其热稳定性好,可在-40℃至200℃范围内使用,且易于清洁消毒。
PP(聚丙烯):成本较低,耐化学腐蚀,适用于制作形状复杂、需要多次使用的模具,如蔬菜切割模具。但PP的柔韧性较差,需配合适当的脱模结构设计。
PC(聚碳酸酯):强度高,透明度好,适用于制作需要观察食材成型的模具,但需注意其耐高温性能有限,一般不超过120℃。
2.功能性:模具结构需便于食材脱模,边缘光滑无毛刺,避免损伤食材。
脱模设计:模具分型面应设计合理的斜度(通常为15°-25°),以减少摩擦力,便于食材脱模。对于复杂形状的模具,可在内部设置引导槽或凸起结构,辅助食材成型和脱模。
表面处理:模具接触食材的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表面粗糙度Ra≤0.1μm,以减少食材粘连,提高脱模效率。
3.经济性:模具成本应与产品价值匹配,考虑使用寿命及批量生产可行性。
成本控制: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模具的制造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和工艺。例如,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优先选择金属模具,虽然初始成本较高,但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成本更低。
批量生产:模具的设计应便于批量生产和自动化操作,例如,可采用快速脱模机构、自动上料系统等,以提高生产效率。
4.美观性:模具造型需符合目标消费群体审美,可结合流行趋势设计个性化图案。
造型设计:模具的造型应简洁大方,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例如,针对儿童市场,可采用卡通造型;针对成人市场,可采用简约风格。
图案设计:可在模具表面设计个性化图案,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图案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以免影响食材成型和脱模。
(二)设计流程
1.需求分析:明确产品形态(如块状、颗粒状、花形等)、尺寸(如厚度≤5mm,长度≤10cm)及工艺要求。
产品形态:根据产品的预期用途和消费场景,选择合适的形态。例如,块状适合直接食用或烹饪,颗粒状适合用于沙拉或汤品,花形适合用于装饰或提升美观度。
尺寸规格:应根据目标产品的尺寸和重量要求,确定模具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对于小型零食,模具尺寸应较小,重量应较轻,以便于消费者携带和食用。
工艺要求:应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的限制,例如,注塑成型需要考虑模具的浇口位置和数量,压制成型需要考虑模具的压实压力和时间。
2.材质选择:根据食材特性选择模具材质,如高弹性硅胶适用于软质食材(如果泥),硬质塑料适用于半固态食材(如奶酪)。
高弹性硅胶:适用于制作柔软或半流动状态的食材模具,如果泥、奶酪等。硅胶的弹性和回弹性好,可以很好地成型食材的形状,且不易损坏食材。
硬质塑料:适用于制作形状固定、硬度较高的食材模具,如奶酪、肉丸等。硬质塑料的强度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且不易变形。
3.结构设计:采用CAD软件绘制模具草图,重点优化脱模斜度(建议15°-25°)和排气孔布局。
CAD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绘制模具草图,可以精确控制模具的尺寸和形状,并可以进行虚拟仿真,预测模具的性能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脱模斜度:模具分型面应设计合理的斜度(通常为15°-25°),以减少摩擦力,便于食材脱模。斜度过小会导致脱模困难,斜度过大则会影响食材的形状。
排气孔布局:在模具内部设置排气孔,可以排出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避免食材出现气泡或缺陷。排气孔的布局应根据食材的性质和成型的工艺进行设计,确保排气效果良好。
4.样品验证:制作3-5套样品模具,测试脱模率(≥95%)及形态保持率(≥90%)。
样品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3-5套样品模具,进行初步的测试和验证。样品制作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代表最终产品的水平。
脱模率测试:测试样品模具的脱模率,即成功脱模的样品数量占样品总数的比例。脱模率应≥95%,以确保模具的脱模性能良好。
形态保持率测试:测试样品模具成型后的食材形态与设计方案的符合程度。形态保持率应≥90%,以确保模具能够准确地成型食材的形状。
(三)注意事项
1.模具表面需标注食品接触面标识,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接触面标识:在模具的食品接触面上标注清晰的标识,例如“食品接触面”或“FS”,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清洁和消毒。标识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不易脱落或磨损。
避免交叉污染:在设计模具时,应尽量避免不同产品之间发生交叉污染。例如,可以采用独立的模具或隔离结构,将不同产品的成型区域分开。
2.高温成型模具需进行耐热测试(≥200℃),低温模具需测试耐寒性(≤-20℃)。
耐热测试: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成型的模具,应进行耐热测试,确保模具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形状和性能。耐热测试的温度应≥200℃,测试时间应≥1小时。
耐寒测试:对于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成型的模具,应进行耐寒测试,确保模具能够在低温下保持其形状和性能。耐寒测试的温度应≤-20℃,测试时间应≥1小时。
三、食材新品开发规范
(一)食材筛选标准
1.新鲜度:优先选用当季食材,如草莓(硬度≤0.3g/cm³)、胡萝卜(含水量≤70%)。
当季食材:优先选用当季食材,可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当季食材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且价格相对较低。
食材硬度:根据食材的硬度选择合适的模具和成型工艺。例如,硬度较低的食材(如草莓)容易成型,但容易变形,需要选择弹性较好的模具;硬度较高的食材(如胡萝卜)不易变形,但成型难度较大,需要选择强度较高的模具。
食材含水量:根据食材的含水量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例如,含水量较高的食材(如胡萝卜)需要较高的成型压力,而含水量较低的食材(如坚果)则需要较低的成型压力。
2.营养性:主食材蛋白质含量≥10%(如豆类),膳食纤维≥5%(如全麦粉)。
蛋白质含量: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材(如豆类、肉类)可以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蛋白质含量应≥10%,以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营养价值。
膳食纤维:选择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材(如全麦粉、蔬菜)可以增加产品的饱腹感,降低血糖指数,有利于消费者健康。膳食纤维含量应≥5%,以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含量。
3.稳定性:食材在模具成型过程中不易变形,如蜜瓜(糖度≥50°Brix)。
食材稳定性:选择稳定性较高的食材(如蜜瓜)可以保证产品在成型、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品质。蜜瓜具有较高的糖度和硬度,不易变形,适合用于模具成型。
糖度:糖度是衡量食材甜度的指标,糖度越高,食材越甜,也越稳定。蜜瓜的糖度应≥50°Brix,以确保食材的稳定性和口感。
(二)开发流程
1.配方设计:
(1)主料占比60%-80%(如南瓜泥占80%),辅料≤20%(如坚果占10%)。
主料选择:选择主要食材(如南瓜泥)作为产品的主体,其占比应≥60%,以确保产品的风味和口感。
辅料选择:选择辅助食材(如坚果)作为产品的点缀,其占比应≤20%,以补充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配方比例:根据食材的特性and成型工艺的要求,确定主料和辅料的比例。例如,南瓜泥具有较高的含水量,需要较多的成型压力,而坚果硬度较高,需要较低的成型压力。
(2)调味剂使用需符合GB2760标准,总量≤1%。
调味剂选择:选择符合GB2760标准的调味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GB2760是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调味剂用量:调味剂的总量应≤1%,以确保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过量的调味剂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
2.工艺参数:
(1)搅拌速度:300-500rpm(需分阶段调整)。
搅拌速度:根据食材的特性and成型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搅拌速度。例如,对于粘稠度较高的食材(如南瓜泥),搅拌速度应较低(300rpm),以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对于粘稠度较低的食材(如蔬菜泥),搅拌速度可以较高(500rpm),以提高搅拌效率。
分阶段调整: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根据食材的状态和成型的需要进行分阶段调整搅拌速度。例如,在搅拌初期,可以采用较高的搅拌速度,以快速混合食材;在搅拌后期,可以采用较低的搅拌速度,以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
(2)成型温度:20-40℃(高含水食材需低温处理)。
成型温度:根据食材的特性and成型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温度。例如,对于高含水食材(如蔬菜泥),成型温度应较低(20℃),以避免食材脱水;对于低含水食材(如果泥),成型温度可以较高(40℃),以提高成型效率。
低温处理:对于高含水食材,需要采用低温处理,以避免食材脱水或变质。低温处理可以采用冷藏或冷冻的方式,具体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食材的特性进行选择。
3.感官评价:邀请20-30名消费者进行盲测,评分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陕西省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安阳市新华学校招聘教师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石和镇人民政府招聘代理服务记账中心编外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50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传媒职业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甘肃酒泉市公安局招聘留置看护岗位警务辅助人员(第二批)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市水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招聘编外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甘肃酒泉市肃北县人武部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凉山州宁南县考核招聘教师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桂林市象山区教育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资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三轮一般员工市场化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入门》课件(共八章)
- 2025云南红河红家众服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共享实验室合作协议书
- 客服人员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城管协管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DL-T 794-202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地质项目合同管理办法
- 天津市受问责干部管理办法
- 内科进修汇报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