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第6版)课件 第六章 安全用电_第1页
电工技术(第6版)课件 第六章 安全用电_第2页
电工技术(第6版)课件 第六章 安全用电_第3页
电工技术(第6版)课件 第六章 安全用电_第4页
电工技术(第6版)课件 第六章 安全用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第六章安全用电6-4安全意识和触电急救6-1

触电6-1触电一、电伤与电击二、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三、触电方式36-1触电根据人体所受伤害,触电分两种类型。

电击——

电流对人体内部的伤害,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危及生命。

电伤——

电流对人体表面的伤害。如电弧烧伤、烙伤等。一般不危及生命。一、电伤与电击4

感知电流:能引起人类感觉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流:正常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

致命电流: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二、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1.电流的大小6-1触电工频感知电流大约为1mA左右,直流约为5mA.工频摆脱电流约为10~16mA左右,直流约为50mA。工频致命电流约为30~50mA左右,30mA以下的电流称为安全电流。5同样大小的电流,交流电比直流电伤害重,而交流电中50Hz频率对人体的伤害最大。电击能量:触电电流与触电时间的乘积。

2.电流的频率3.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

触电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伤害越大。4.电流途径

6-1触电电流通过心脏、大脑、脊椎和中枢神经等要害部位时伤害最严重,头部触电及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或手到脚的触电最危险。电击能量超过30mA·s有致命危险。6以上各因素中,电流大小起决定作用,而电流大小取决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的大小。

人体电阻——通常为104~105

,但在电压较高时会发生击穿,迅速下降,最小为800~1000。触电电压——是决定触电危险性的关健因素,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就越危险。通常把36V以下的电压定为安全电压。5.个体特征

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精神状态都与触电的伤害程度有关。6-1触电71.电气装置正常情况下的触电

触电电流较大,十分危险。

指人体两处同时分别触及一根相线和一根中心线或大地而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相电压,

回路电阻=人体电阻+人体与两电线之间的接触电阻三、触电方式①同时接触相线和中性线(1)单相触电6-1触电

在380/220电网中,回路电压是220V。8

②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回路电阻=人体电阻+人与带电体间接触电阻+人与地面接触电阻

指人体接触一根相线,电流从相线经人体,到大地,再回到中性点而触电。

回路电压是相电压220V。危险性决定于人站立的地面及穿什么鞋子。6-1触电9③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指人体接触一根相线,交流电通过人体和分布电容及绝缘电阻而形成回路。6-1触电这个电流一般不大,但如果电网分布很广,或者绝缘不良,也可使人致命。。10低压电网中最危险的触电方式!

人体两处同时分别触及两相带电体而触电。(2)两相触电6-1触电

回路电压是线电压380V。回路电阻=人体电阻+人与两相带电体间接触电阻112.故障情况下的触电

电气设备外壳一般不带电,但经长时间运转,外壳可能带电。

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外壳而造成的触电。(1)接触故障装置外壳触电

触电情况与正常情况下的单相触电相同。6-1触电最常见的触电方式!12(2)跨步电压触电

③若误入危险区,应双脚并拢或单脚跳离。

当带电体碰地有电流流入地下并向四周流散时,接地点周围的土壤产生电压降,在碰地点10〜20米范围内形成分布电位。

跨步电压:人体两脚处于不同电位梯度时承受的电压。6-1触电①跨步电压触电多发生在故障设备接地体附近。②跨步电压的大小与跨步的距离、接地电流的大小、人与地面的绝缘性能、距接地点的远近及两脚的方位等很多因素有关。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一、安全距离和绝缘保护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四、漏电保安器二、安全电压14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带电体与地面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间、带电体与带电体间应留有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距离。一、安全距离和绝缘保护1.安全距离保护

电压等级/kv10及以下20〜352260〜110220330安全距离/m无遮拦0.701.001.201.502.003.00有遮拦0.350.60.91.52.003.00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各种情况的安全距离国家都有规定,例如:15是指用绝缘体把可能形成的触电回路隔开。1.外壳绝缘在电气设备的外壳装上防护罩。2.场地绝缘在人体站立的地方用绝缘层垫起来,3.工具绝缘电工工具手柄上套有耐压500V的绝缘套,(二)绝缘保护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使人体与大地隔离。或带绝缘手套操作。16

人体危险电压=人体最小电阻☓工频致命电流即:(800∼1000Ω)☓(

30∼50mA)=

24∼50V二、安全电压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①我国规定安全电压的上限不得超过50V。②安全电压的额定值等级为42V,36V,24V,12V,6V。例如机床照明和手提式照明灯的安全电压为36V;

③提供安全电压的电源,通常是安全隔离变压器。隧道和矿井内手提式照明灯的安全电压为12V。严禁用自耦变压器提供安全电压。380V/220V电压属于低电压,这显然不是安全电压。④安全电压与低电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称1kV以上的电压为高压,1kV以下的为低压。17

电气设备外壳大多是金属的,正常不带电,但在绝缘损环或外壳碰线时就会带电,为防止设备外壳意外带电造成触电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用埋入地下的钢管或角钢做接地体。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第一个字母:电力系统对地关系第二个字母: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关系T:中性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TT系统IT系统TN系统保护类型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零系统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18(1)

TT系统

电源中性点接地,而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独立接地。

①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事故电流主要通过接地电阻,通过人体很少,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1.保护接地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②设电源相电压为220V,接地电阻R0和Rd分别等于4Ω,则事故电流为此电流如能及时切断电源,可保安全;否则可能会引起触电事故,因此TT系统还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事故电流③TT系统在我国应用较早,目前很少采用。19(2)IT系统(三相三线制)

在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联接。①单相碰壳故障事故电流远比TT系统的小。不需立即切断电源。

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事故电流电源中心点不接地分布电容保护接地②IT系统适用于某些对不间断供电要求较高的场所,

例如煤矿、电力炼钢、医院手术室等。但IT系统只提供线电压,不提供相电压,故其他地方很少被采用。

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零线可靠连接。2.保护接零TN-C系统——工作零线兼作保护线。TN-S系统——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TN-C-S系统——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TN系统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得到普遍采用。根据其保护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又可分为三种:TN系统部分合并,部分分开。——TN系统21(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工作零线兼做保护零线(PEN)。③TN-C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的场合。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保护零线工作零线①一旦用电设备外壳碰线,就形成单相短路,其电流足以将这相的电源切断,保证人身安全和其他设备正常。②严禁在中性线的干线上装设熔断器和开关。还要在中性线干线的一定间隔距离及终端进行重复接地。22(2)TN-S系统(三相五线制)零线分为两根:工作零线N保护零线PE①正常情况下PE线上无电流,对地电压为零,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②TN-S系统适用于对安全要求较高,对电磁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是一个较完善的系统。

这两根零线只在中性点处有连接,以后不准再有电气连接。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23(3)TN-C-S系统(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混合)②适用于配电环境条件差而局部用电对安全要求高的场所。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TN-C系统的N线在入户时重复接地,另外引出PE线,以后N线与PE线无任何电气连接,成为TN-S系统。重复接地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①TN-C-S系统是TN-C与TN-S系统的综合,进户前采用三相四线制,施工方便,成本低廉,进户后采用三相五线制。24四、漏电保安器

是用来防止因设备漏电、人身触电而造成危害的一种安全保护电器。也称触电保护器。单相电路三相三线制电路三相四线制电路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25

工作原理所有电源线穿过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

工作正常时:穿过环形铁芯的所有电流相量和为零。二次绕组无电流,漏电保护器正常状态。

发生故障时:有漏电流IO分流入地,环形铁芯的电流相量和不为零。二次绕组感应出电流,经放大器A后,通过断电器QF,切断电源。断电器放大器电流互感器环形铁芯6-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漏电保护器的主要性能是动作电流和动作切除时间。用于人身保护,应选用动作电流不超过15或30mA,切除时间在0.1s以内;如用于线路保护与防火,可选用动作电流为50~1000mA,切除时间可延长到0.2~0.4s。

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一、漏电保护二、墙壁插座的接线一、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熔断器

电源出线电源进线单相电度表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1.家庭漏电保护器的接法

一般接在电度表和闸刀开关(或熔断器)之后。如有保护零线,不可经过漏电保护器。(a)外形(b)小型断路器的组合是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组合,用来方便地控制家庭电器设备的每一路电源,并兼有过电流保护功能,有的还兼有漏电保护功能。2.家庭配电箱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空白演示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30二.墙壁插座的接线保护接地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保安线相线(L)工作零线(N)(a)二孔与三孔插座(b)三脚插头相线(L)零线(N)保安线接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保安线应如何接线?保护接零左零右相提示31单相三极插座错误连接的后果

在TN系统中保护线必须接在零线的干线上,不可就近接在电气设备的零线端子上。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我国目前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新建筑一般都采用TN-S或TN-C-S低压配电系统,即采用单相三线制供给单相用户,有专门的PE保护零线,能很好地起到保护作用。原先合乎规范要求的TN-C系统已不再适用于住宅低压配电系统中了,但目前许多旧建筑中仍采用单相二线制供电,进户后两线还都要通过熔断器,因此室内没有保安线。这种情况在电源进线上接入漏电保护器或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家庭配电箱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选用的动作电流应不超过15或30mA,切除时间应在0.1s以内。注意:切不可在没有专用保安零线的屋内将三孔插座的保安插孔就近与工作零线连接在一起,否则将会出现上页所示的触电事故。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试分析图中四个三极插座的接线方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各适用于何种供电系统?讨论NLLPEPEN6-3生活用电安全技术6-4

安全意识和触电急救一、安全用电意识和规程二、触电急救35一.安全用电意识和规程1.提高安全用电意识;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正确安装用电设备;4.用电设备的使用不允许超过额定值;5.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6-4安全意识和触电急救二.触电急救1.脱离电源2.急救处理:①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②既要救人,也要保护自己。①迅速打120电话求救;②尽早实施胸外按压。6-4安全意识和触电急救小结第6章安全用电38(一)触电1.对人的危害:电伤、电击

2.伤害程度:电流大小起决定作用,而电流大小取决于触电电压和触电回路电阻的大小。3.触电方式:正常情况

故障情况

跨步电压触电

单相触电两相触电---接触两相线接触一相线及零线接触一相线电网中性点接地

电网中性点不接地

接触故障装置外壳

第6章

安全用电小结(二)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1.安全距离和绝缘保护

2.安全电压保护

4.漏电保护器保护

3.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第6章

安全用电小结

我国安全电压等级:42V、36V、24V、12V、6V。TT系统IT系统TN系统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零系统---T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