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汇编_第1页
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汇编_第2页
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汇编_第3页
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汇编_第4页
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汇编前言本汇编旨在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一套实用、规范的常见疾病诊疗参考。内容以国家现行诊疗指南为基础,结合基层实际工作特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旨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常见疾病的识别、诊断、处理及合理转诊能力,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汇编所涉及的诊疗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临床决策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及医疗机构实际条件综合判断。第一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第一节普通感冒概述: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多为散发,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临床表现:1.鼻部症状: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2.全身症状:可伴咽痛、咽干、咽痒、咳嗽、低热、轻度畏寒、头痛等。3.体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诊断要点:1.有受凉、劳累等诱因。2.典型的鼻部及轻度全身症状。3.病程短,一般5-7天可自愈。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起病更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2.过敏性鼻炎:喷嚏、流清涕、鼻痒症状更突出,呈阵发性,常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无全身症状。治疗原则与方案: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2.对症治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鼻塞:可用减充血剂滴鼻,如伪麻黄碱滴鼻液(使用不超过7天)。*流涕、喷嚏:可选用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咳嗽:干咳为主者可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咳嗽有痰不易咳出者可选用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3.抗病毒药物:一般无需使用。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或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证据时,可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4.抗菌药物:普通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如合并细菌感染(如咽部脓苔、咳黄脓痰、流脓涕等),可根据经验选用口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转诊指征:1.持续高热不退(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升高。2.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剧烈咳嗽、咳大量脓痰或血痰。3.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4.基础疾病较多或病情加重者。健康指导:1.增强体质,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当锻炼。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3.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概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多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临床表现:1.咳嗽:常为干咳或伴少量黏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痰中带血。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2.全身症状:较轻,可有低热、乏力、畏寒等,多在3-5天内消退。3.体征: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诊断要点:1.起病较急,常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3.肺部听诊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4.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5.胸部X线片检查:大多正常或肺纹理增粗。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结合流行病学史可鉴别。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鼻部症状为主,咳嗽较轻,肺部无异常体征。3.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体弱者,全身症状较重,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性啰音,胸部X线片可见斑片状阴影。治疗原则与方案: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2.对症治疗:*镇咳: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祛痰:咳嗽伴咳痰者,可选用氨溴索、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平喘:如有支气管痉挛、气促,可使用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或茶碱类药物。3.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即可。*细菌感染:可根据经验选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用于成人)等抗菌药物,疗程一般5-7天。转诊指征:1.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持续加重。2.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3.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或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病情较重者。4.怀疑合并肺炎、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者。健康指导:1.增强体质,预防感冒。2.避免烟雾、粉尘及刺激性气体的吸入。3.戒烟。第二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第一节急性胃肠炎概述: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夏秋季多见,常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不洁食物有关。临床表现:1.症状: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泻次数不等,可为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甚至休克。2.体征:腹部可有轻压痛,以脐周为主,肠鸣音亢进。诊断要点:1.有不洁饮食史或同食者集体发病史。2.典型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3.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多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升高。4.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细菌感染时粪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鉴别诊断:1.急性细菌性痢疾:常有里急后重感,粪便为黏液脓血便,粪便培养可检出痢疾杆菌。2.霍乱:起病急骤,剧烈呕吐、腹泻,多为米泔水样便,常伴有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有流行病学史。3.急性胰腺炎:腹痛剧烈,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血、尿淀粉酶升高。治疗原则与方案: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呕吐剧烈者可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2.对症治疗:*补液:轻、中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ORS);严重脱水者,应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止吐:呕吐严重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止泻:腹泻频繁者,可选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洛哌丁胺(适用于成人,感染性腹泻慎用)。*解痉止痛:腹痛明显者,可给予颠茄片、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3.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即可。*细菌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用于成人)、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转诊指征:1.严重脱水,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表现,口服补液困难者。2.高热不退,腹痛剧烈,或伴有明显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3.出现意识障碍、休克等严重并发症。4.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或有基础疾病者病情较重者。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食物,饭前便后洗手。2.不暴饮暴食,不吃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3.夏秋季注意食物保鲜。第三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概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存,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临床表现:1.症状: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2.体征:血压测量值升高。心脏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3.并发症:可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的相应表现。诊断要点:1.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3.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简化,适用于基层快速识别):*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____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____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____mmHg和/或舒张压____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鉴别诊断:主要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如:1.肾实质性高血压:有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病史,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异常。2.肾血管性高血压:多见于年轻患者,上腹部或肾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肾动脉超声等检查可助诊。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有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多尿等,血钾降低,血、尿醛固酮升高。治疗原则与方案:治疗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稳定性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应控制在<130/80mmHg;老年(65-79岁)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80岁及以上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1.生活方式干预(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是基础治疗):*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BMI<24kg/m²,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戒烟限酒。*增加运动: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每次30分钟,每周5-7次。*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2.药物治疗:*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常用降压药物种类:钙通道阻滞剂(CCB,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单药治疗:适用于1级高血压或低危患者,可选用上述任何一类药物。*联合治疗:2级及以上高血压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应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常用联合方案:ACEI/ARB+利尿剂;ACEI/ARB+CCB;CCB+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转诊指征:1.疑似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血压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伴靶器官损害(如胸痛、呼吸困难、视物模糊、头痛剧烈、意识障碍等)为急症,无靶器官损害为亚急症。3.难治性高血压: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合适剂量降压药物(其中一种为利尿剂)联合治疗,血压仍未达标。4.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5.高血压合并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肾衰竭等)。健康指导:1.定期测量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每周至少测量1-2次。2.坚持长期治疗:告知患者高血压需终身治疗,即使血压正常后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3.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运动。4.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5.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及靶器官损害情况。第四章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第一节紧张性头痛概述:紧张性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70%-80%。通常为双侧或全头部紧箍样或压迫样疼痛,程度多为轻至中度,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常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睡眠不足、疲劳、颈部肌肉紧张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1.疼痛部位:多为双侧头痛,常见于额部、颞部、枕部或全头部,可扩散至颈肩部。2.疼痛性质:呈压迫感、紧箍感、胀痛、钝痛,无搏动性。3.疼痛程度:轻至中度,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很少因疼痛而卧床不起。4.伴随症状: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一般无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5.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部肌肉紧张、压痛,头部肌肉可有压痛。诊断要点:1.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以下标准。2.头痛持续30分钟至7天。3.头痛至少具备以下2项特征:*双侧性;*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性);*轻或中度疼痛;*日常活动(如行走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4.头痛时无恶心或呕吐,可有畏光或畏声,但不两者兼有。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