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国庆作业(含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国庆作业(含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国庆作业(含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国庆作业(含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国庆作业(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国庆作业(含答案)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班级:123456姓名:123456得分:123456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友来,不亦乐乎”

7.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

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③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

④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⑤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⑥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⑧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⑨逝者如斯: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⑩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今义:因为。

(三)一词多义

1.俄而.雪骤(与“俄”“既"等构成副词性词组,表示时间短,不久)

2、理解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的句子是:公大笑乐。

《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时间:20分钟)

1、词语汇释

(一)重点词语

1.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2.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3.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4.戏:玩耍。

5.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6.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7.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8.顾:回头看。

9.非人哉:简直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10.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11.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二)通假字

1.尊君在不.(不,通“否")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三)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3.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用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任

(四)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

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五)一词多义

1.相委而.去(连词,表示顺承)

(六)敬辞与谦辞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2、理解默写

1.友人不守信用的表现是:过中不至。

2.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元方不肯原谅友人的表现是:元方入门不顾。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示众材料或看客而已,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唤醒国人的灵魂。于是决定弃医从文,投入到医治国人的灵魂中去。

(2)老舍和郑振铎都对鲁迅进行了评价,而郁达夫的评论并不是指向鲁迅本人,编者选择郁达夫的评论是否恰当?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2)恰当,郁达夫的评论字面上虽然没有指向鲁迅本人,但他表明一个民族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伟大人物,呼吁广大读者要拥护、爱戴、崇拜的像鲁迅这样的伟大人物。

(3)编者认为《朝花夕拾》是一部发人自省、催人奋进的教科书

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你的阅读感受,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自省。

(3)阿长不让小鲁迅钻竹竿,过年让小鲁迅吃福橘,让小鲁迅的童年备受折磨,让小鲁迅对她充满怨恨,当鲁迅长大后回忆起这一切,才明白这是阿长对小他的真心关爱,于是充满悔恨,但已无法弥补

_________________。我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妈妈的唠叨、爸爸的严厉,有时让我难以接受,现在想想这又何尝不是爱的体现?我应该尽量体谅大人的心情,免得自己以后悔恨。

(4)这份书介能否激发读者购买《朝花夕拾》的欲望?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4)示例1:不能,书介罗列了“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媒体评价”“片段阅读",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过于简单,不能让读者有具体的感受,如“内容简介”过于简单,“作者简介"条条框框,“媒体评论”三个名人的话也比较空洞,难以深入读者内心,因此不能激发读者购买《朝花夕拾》。

示例2:能,书介罗列了“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媒体评价"片段阅读”,向读者详细介绍了《朝花夕拾》相关信息,让读者对《朝花夕拾》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媒体评价"选用了老舍、郑振铎、郁达夫三个名人的评论具有权威的导向性,能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能激发读者购买《朝花夕拾》。

3.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

请结合情节和作品的具体内容,写出一处能够表现“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阿长与》——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这体现了作者“温馨的回忆"。

4.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评析《朝花夕拾》这个书名的特点。

《朝花夕拾》书名显得含蓄,且富有文采。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经过一天)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既用比喻的手法交待出本书的内容是回忆旧事,又借对过去的怀念曲折地表达对今日的不满。

5.下面是一篇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

议大家读一读。在这本书中,有表现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憎恨的《狗·猫·鼠》;有表现作者留学日本与师友深厚交往的《藤野先生》;也有反映作者家乡赛会风俗的《五猖会》《无常》等。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

请从下面列举的篇目中选出与上文空白处相对应的两篇,将篇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父亲的病》B.《藤野先生》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6.走入《朝花夕拾》:文学兴趣小组邀请你参加“探求鲁迅救国救民真

理的思想轨迹”的活动,你会联想到《朝花夕拾》的哪些文章?尝试联系这些作品,梳理鲁迅对真理的探求与追求救国之道时的心路历程。

联想到《琐记》、《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文章。《琐记》: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父亲的病》:写鲁迅决定学医救国。《藤野先生》是写鲁迅决定弃医从文。《范爱农》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7.名著阅读

(1)下面是摘录《朝花夕拾》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内容,任选一个片段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_________________。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_________________。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②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③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1)①《五猖会》;②《无常》;③《琐记》

(2)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2)示例一:阅读《阿长与》,我真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虽然粗俗迷信,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示例二: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示例三: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8.上面这一文段选自鲁迅先生作品《朝花夕拾》,篇名是《五猖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本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要去看难逢的盛大庙会,父亲却要我背书。或者:文章通过“我"对五猖会的热切期盼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9.《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散文)集

(体裁),共10篇。《五猖会》(篇名)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父亲却让我背书,揭露了强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0.《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是

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1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

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

12.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完成下列问题。

(1)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上面一段文字中“我们"准备去干什么?而这时“父亲”要“我"去拿的是什么书?

(1)要到东关去看五猖会;《鉴略》

(2)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合的是哪一项?(B)

A.《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B.《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严九郎交往的种种往事,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心术不正的衍太太形象。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C.《琐记》记叙鲁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他为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

过,

D.《无常》中“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原因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13.《朝花夕拾》是鲁迅(填人名)于1926年所作的一本散文(体

裁)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4.《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

文集。此集中有两篇文章,一篇是《父亲的病》,写自己的父亲被庸医所误,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后来到日本留学,立志要用新的医学救国。另一篇是《藤野先生》,写在仙台学医期间,感受到医学也无法救国。因此选择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15.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捕鸟②活无常③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1)选择①和③,篇名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2)【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16.下面是演讲稿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和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J《范爱农》

①A,F;②I,J;③D,E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④深沉的情感;⑤理性的批判

17.《朝花夕拾》是教材推荐给大家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我们相信你

一定读过这部散文集,喜欢当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作者鲁迅。

(2)“美女蛇”“卧冰求鲤"在《朝花夕拾》中分别与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二十四孝图》有关。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班级:

姓名:

得分: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描绘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天涯。

6.《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_________,

_________。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

7.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

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___,

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

_________。

13.《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不是很愉快吗

: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

: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_________: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日夜不停。

: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俄而.雪骤()

2、理解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____________。

2.咏雪的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比喻句: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_________。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时间:20分钟)

1、词语汇释

(一)重点词语

1.期行:____________。

2.期日中:

_________。

3.乃至:____________。

4.戏:_________________。

5.委:____________。

6.家君:____________

7.引:____________。

8.顾:_________________。

9.非人哉:____________。

10.舍去:____________。

11.尊君在不尊君:

_________________。

(二)通假字

1.尊君在不.()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三)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___今义:

2.太丘舍去.

古义:___今义:

3.下车引.之

古义:___今义: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_今义:

5.相委.而去

古义:___今义:

(四)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____________。

3.友人惭

惭:___

_________

(五)一词多义

1.相委而.去()

(六)敬辞与谦辞

尊君:

家君:

2、理解默写

1.友人不守信用的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发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不肯原谅友人的表现是:___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2)老舍和郑振铎都对鲁迅进行了评价,而郁达夫的评论并不是指向鲁迅本人,编者选择郁达夫的评论是否恰当?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3)编者认为《朝花夕拾》是一部发人自省、催人奋进的教科书

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你的阅读感受,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自省。

(4)这份书介能否激发读者购买《朝花夕拾》的欲望?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3.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

请结合情节和作品的具体内容,写出一处能够表现“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4.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评析《朝花夕拾》这个书名的特点。

5.下面是一篇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这本书中,有表现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憎恨的___;有表现作者留学日本与师友深厚交往的

;也有反映作者家乡赛会风俗的《五猖会》《无常》等。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

请从下面列举的篇目中选出与上文空白处相对应的两篇,将篇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父亲的病》B.《藤野先生》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6.走入《朝花夕拾》:文学兴趣小组邀请你参加“探求鲁迅救国救民真

理的思想轨迹"的活动,你会联想到《朝花夕拾》的哪些文章?尝试联系这些作品,梳理鲁迅对真理的探求与追求救国之道时的心路历程。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7.名著阅读

(1)下面是摘录《朝花夕拾》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内容,任选一个片段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_________________。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_________________。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②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③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2)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8.上面这一文段选自鲁迅先生作品《朝花夕拾》,篇名是《

》。

25新七上语文:国庆假期作业

本篇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

9.《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_________集

(体裁),共10篇。___(篇名)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父亲却让我背书,揭露了

_________________。

10.《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___

,是

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集,共

篇,是一部蕴含着

和___的作品。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1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___集,原名

,《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12.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完成下列问题。

(1)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