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26《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26《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26《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解读诗歌内容,感知作者的意志和情趣。

2.品读诗歌,抓住关键意象解读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解读诗歌内容,感知作者的意志和情趣,抓住关键意象解读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品读诗歌,抓住关键意象解读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他创作了组诗《饮酒二十首》,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今天我们读一读其中一首,走进这位田园诗人。

二、写作背景

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三、反复朗读,解读诗歌内容

1.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初读诗歌,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内容。

明确: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3.试着用一两个形容词,结合内容来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

预设:(1)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作者的悠闲自在。

(2)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感受到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

(3)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平淡。

四、品读诗歌,解读思想内涵

1.再次朗读诗歌,找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

明确:“有”和"无"。

2.田园里有什么无什么

明确:(1)有庐、菊、篱、南山、山气、夕阳、飞鸟。

(2)无车马喧嚣。

3.“结庐在人境”,如何理解"无车马喧"(提示:可以结合作者生平,结合《陋室铭》,结合关键词的理解)

资料链接: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明确:(1)“车马喧",表面上是指车马的喧嚣声,这里指世俗交往的喧扰,“无车马喧”指无官场应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欲无求。“而无车马喧"是因为作者“心远地自偏”,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禄,远离官场,远离了尘世喧嚣。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2)《陋室铭》中,也学过两句诗和这句诗的意思很相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

(3)“无车马喧”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

4."菊"是陶渊明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小组合作,结合陶渊明的其他作品,说说陶渊明为什么钟爱“菊”。

明确:(1)他当时辞去彭泽县令时,当即就写了一首诗《归去来兮辞》,其中,有这样一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思是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在。“三径”用典西汉末年蒋诩,在庭中开出三条小径,与同避世的两位朋友来往,三径与青松翠竹相连更显其隐士的形象。

(2)《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凛冽的秋霜令百花凋零,但是山林中盛开的菊花傲然夺目;肃杀的秋风使万木摇落,但是山岩上苍翠的青松巍然挺立。

(3)陶渊明爱菊爱的是它不畏风霜,不怕严寒的骨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采的不是菊花,他采的是“逍遥",他见的不是南山,见的是“悠然”。陶渊明的人格典型化,赋予菊花隐士的内涵,菊花也象征着高洁俊逸的隐士形象。

拓展延伸

阅读《归园田居》(其一),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笔下“飞鸟"的意象。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明确:

这里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意思是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诗中的“鸟"其实就是诗人自己。“羁鸟”是官场中的诗人,“倦鸟"是厌恶官场尔虞我诈、黑暗腐败的诗人,"飞回山林的鸟”是回归田园的诗人。所以他感慨地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写出他的自由惬意,悠闲自得。

课堂小结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诗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语言十分浅白,朴素自然不事雕琢,这首诗意境悠远,且富含深刻哲理。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整个社会盛行华贵之美,诗坛之风也是辞章华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