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1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2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3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4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坐过山车的人看到周围的树木和房屋天旋地转,他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过山车C.树木D.房屋

2.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通常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B.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C.PM2.5表示可吸入颗粒的直径小于等于2.5m

D.普通中学生脚上穿的鞋长约为50cm

3.图为中学生在厨房劳动的场景,灶台离地高约为()

A.85.0dmB.8.50mC.8501rmD.850cm

4.如图所示,2022年4月16H,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I可舱成功着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

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计更接近实际的是()

A.1.5mB.2.5mC.5.5mD.6.5m

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72nm=72x10~^m=7.2x10-87nB.2km/h=2x3.6m/s=7.2m/s

C.12min=12X60=720sD.12m=12x100mm=1200mm

6.小文同学在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对某物体长度进行的四次测量中得到的数据分别是:

114女m、11.42cm、11.51cm、1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1.45cmB.11.44cmC.11.43cmD.11.42cm

7.一物体通过前半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米/秒,通过后半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米/秒,求全程的

平均速度为()

A.4米/秒B.6米/秒C.5米/秒D.4.8米/秒

8.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

觉,它一常醒来,发现乌龟已悄然地爬到终点,后悔不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赛跑全程中,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赛跑全程中,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赛跑全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大

D.赛跑全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的大

9.同班同学小明和小华住在同一个小区,小区门口到学校门口距离为1200m。周一早晨,小明7:30

开始从小区门口以某一速度步行出发去上学,几分钟后,小华骑着自行车以6m/s速度出发,在距离

学校600m的地方追上小明,此时小明手表显示时间是7:40;然后两人一起匀速步行向学校走去,

到达学校时小明手表显示时间是7:48。下列正确的是()

A.小华从出发到到达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3.6m/s

B.两人相遇后步行的速度与相遇前小明步行速度的比值为3:4

C.在7:41两人离小区门口的距离是675m

D.小华出发时,小明已经走了576m

10.如图1、图2所不,沿直线行驶的两辆车,小明所乘甲午桌面上的水杯和小红所乘乙车经历r图1

到图2的情景,则()

呷车/~■'ll(号本

/®D

小明小明

图1图2

A.乙车一定向西运动B.甲车一直匀速运动

C.甲车向西减速D.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

二、填空题

H.如图该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So

12.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o停表的读数是:

13.如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甲图表明:相同时间

内,摩托车运动得远,说明摩托车比自行车运动得:乙图表明:通过相同的路程,自行车

所用时间,说明自行车比摩托车运动得慢八

14.右图甲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量程是,被

测物体的长度是emo右图乙是用停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表盘读数是

mins。

pn)nnnn叩iiiipiip叫川[川1]川]1川|川[1川|川]11叫川[

o2345678cm

15.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

>:小球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是s,共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和。

(2)实验原理是o

(3)在测量滑块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

是,

(5)滑块由A点滑至C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m/s,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和

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关系是VAB_________VBC(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图像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图像的是()

20.如图甲是某乘客放在“复兴号”动车窗边的随身物品,即便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行驶,这些

物品也“纹丝不动”。

(1)该乘客认为这些随身物品“纹丝不动''是以为参照物。他用于拍摄这幅照片的相机

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_的;

(2)某段高铁线路全长1200km,某列“复兴号”动车组,跑完全程用时约4h(其中包含途中站

点停车时间总计30min),则该列动车组在这段高铁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复兴号''动车组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一座桥用时20s,已知该桥长1300m,

则该动车组的全长是多少?

21.“坐上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京台高铁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一条国家级高铁主干线,北起

北京,途经合肥等地,至台北。已经建成通车的商合杭高铁是其中的一段路线,一列长200m的动车

于07:40从合肥西站发车,上午10:52到达杭州站。若全程为928km。

(1)该列车从合肥开往杭州过程中,若以列车司机为参照物,坐在座位卜•的乘客是运动还是静止

的?

(2)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途中以这个速度匀速经过一长度为2700m的山洞,则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是多

少?

22.如图,某小汽车经过一段长为15km的“区间测速”路段,通过该路段两个监控分别记录该车辆到

达“测速起点”和“测速终点”的时间。

区>>

匚c

点LL

5k

m

测速起点时间:14:11测速终点时间:14:17

(1)该小汽车经过该路段所用时间为:

①6h②6min③6s

(2)若该路段对小汽车限速120km/h,根据图1数据求出该小汽车通过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并判

断该车辆是否超速;

(3)车速过快是发生追尾事故的一个原因,原因是从司机发现情况到他开始刹车需要一段反应时

间,这段时间内汽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若某司机的反应时间

为1.5s,他驾驶车辆以60km/h嵬度行驶,求司机此时的反应距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A

【解析】【解答】A、72nm=72x10-9m=7.2x,A正确

B、2km/h=2/3.6m/s=0.56m/s,B错误

C、12min=12X60s=720s,C错误

D、12m=12x1000mm=12000mm,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根据物理常识判识选项

lm=103mm=109nm;lm/s=3.6km/h;lmin=60s;据此判识选项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解析】【解答】AB.赛跑过程中,开始时,兔子远远超过乌龟,这个过程中兔子跑的快,兔子骄傲

地施觉时,乌龟超过了兔子,先到达终点,这段过程中,乌电跑的比较快,AB不符合题意;

CD.赛跑全程中,乌龟先到达终点,在相同时间内,乌龟通过的路程大于兔子通过的路程,由v=

:可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大,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时间,可以比较速度大小。

9.【答案】C

10.【答案】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小明所乘的甲车上的水杯中的水向东洒出,所以甲车可能向东减速或向

西加速。从图1到图2,小明与小红的相对距离变小,说明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乙车可能向西

运动(相对于地面),也可能向东运动,故D项说法正确,ABC项说法错误。

故选:Do

【分析】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

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

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1L【答案】32.0

12.【答案】2.50cm;337.5s

13.【答案】快;长

14.【答案】0.1cm(1mm):0-8cm:3.50;1;50

【解析】【解答】(1)①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上最小刻度为0,最大刻度为8cm,则量程为

0〜8cm。一个大格表示1cm,中间10个小格,则分度值为:1cm^-10=0.1cm=1mm;

②则物体的长度为:5.50cm-2.00cm=3.50cm。

(2)根据乙图可知,秒表小盘的分度值为0.5min,则示数为Imin;大盘的分度值为0.1s,则示数为

50s,那么秒表读数为lmin50so

【分析】(1)①刻度尺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就是刻度尺的量程,每个大格表示的长度与中间小

格数的比值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②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得到测量结果。

(2)根据图片确定小盘和大盘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分别读出示数,然后相加即可。

15.【答案】变速;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1;12.50:0.15

【解析】【解答】小球从A到F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距离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变速运动,小球

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Is,SAF=12.50cm,SBF=12.00cm=0.12m,运动时间为0.8s,根据v=到可

知v=0.15m/s

综上第1空、变速;第2空、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第3空、1;第4

空、12.50;第5空、0.15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

2、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

3、速度的计算:v=s/t,相同时间下物体的路程大,则速度大,相同路程下,物体的时间小速度大,

当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长

16.【答案】可靠的定量比较:单位;测量工具或仪器

17.【答案】12;24

18.【答案】信息;会聚;1.2x104m;0.7s;10m/s

19.【答案】(1)刻度尺;秒表(停表)

⑵小

(3)小

(4)小;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5)0.1;小于

(6)D

【解析】【解答】(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测路程的刻度尺和测时间的秒表。

(2)、实验原理是u

I*

(3)、在测量滑块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时间偏大,由

u二:可知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V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让小车运动的时间尽量长一些,测量的时间误差

较小。金属片的作用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5)、滑块由A点滑至C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次=4°x:产〃'=0.1m/s,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

4s

_2_2

度.二15xj0m=oo75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c二"二=0.125m/s,AB段的平

2s2s

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6)、小车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图像的是图D。

[分析】(1)(2)由实验原理u=:可知实验中需要测路程和测时间两个物理量。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时间偏大,由分析速度大小变化。

(4)要让误差更小,金属片让让公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让小车

运动的时间尽量长一些

⑸由〃=9计算出滑块在AC段,滑块在AB段,在BC段的平均速度。由图中距离关系要注意考虑

车的长度。

(6)小车在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0.【答案】车厢;运动;300km/h:400m

【解析】【解答】解:(1)以车厢为参照物,这些随身物品与车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相对于

车厢它们是静止的;

他用于拍摄这幅照片的相机相对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12km

(2)动车组运行整段高铁的平均速度为:v=^=^=300km/h;(3)由图乙知,

C111

v-306km/li=85m/s>

由D=7得,动车组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t=85m/sx20s=17(1()111,

则该动车组的全长是:s动车组=s'-s桥=1700m-1300m=400m。

答:(1)车厢;运动;

(2)该列动车组在这段高铁上运行的平均速度约是300km/h;

(3)该动车组的全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