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楼顶防水施工方案_第1页
古法楼顶防水施工方案_第2页
古法楼顶防水施工方案_第3页
古法楼顶防水施工方案_第4页
古法楼顶防水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法楼顶防水施工方案一、材料准备(一)主体防水材料青灰:选用粒径0.15-0.2mm的细砖灰,需经3次过筛去除杂质,炒制至颜色呈深灰色(约180℃恒温炒制2小时),冷却后密封存放。桐油:采用三年生油桐籽冷榨而成的原生桐油,需经"三滤三晒"工艺处理——先用细麻布过滤去渣,阳光下暴晒7天(每日搅拌3次),重复三次,直至油色呈金黄透明状。麻丝:选取当年生线麻,经石灰水浸泡24小时后手工梳理,去除麻梗保留纤维长度5-8cm的麻丝,晒干后用苏子油浸润(每10kg麻丝配1kg苏子油)增强柔韧性。糯米灰浆:按糯米浆:生石灰:细砂=1:2:3的比例配制,糯米需提前浸泡48小时后蒸熟,用石磨研磨成浆,与经陈伏3个月的生石灰粉及粒径0.3mm的河砂混合搅拌。(二)辅助材料望板:选用含水率≤12%的杉木板材,厚度2cm,提前用桐油涂刷两遍(间隔24小时)做防腐处理。泥背材料:由黏土(含砂量≤15%)、麦秸秆(切段至3cm)、白灰按5:3:2比例混合,加水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状态。琉璃瓦:选用孔雀蓝釉面筒瓦(长30cm×直径15cm)和板瓦(长20cm×宽15cm),釉面厚度≥0.8mm,边缘需经打磨处理确保搭接严密。锡背材料:采用纯度99.9%的锡铅合金板(锡:铅=6:4),厚度1.2mm,需裁剪成1m×0.5m板块备用。二、施工步骤(一)基层处理(工期:5天)木基层处理:拆除原屋面残损望板,按"错缝搭接"原则铺设新望板,板间留2mm伸缩缝,用竹钉(间距30cm)固定于椽子上。对望板表面进行"一麻二灰"处理:先刷生桐油一遍,待干后(约12小时)满铺麻丝,用灰油(桐油:青灰=3:7)粘贴,再抹两层青灰(每层厚度3mm),每层需养护24小时。排水坡度设置:按"屋脊高、檐口低"原则,在椽子安装时形成25%坡度,檐部坡度降至15%,确保水流速度控制在0.8-1.2m/s。沿屋脊两侧各30cm处设置宽5cm、深3cm的纵向排水沟槽,沟槽内涂刷桐油灰浆(桐油:青灰=1:4)。(二)多层防水层施工(工期:12天)1.泥背层施工分层夯筑:分3层铺设泥背,每层厚度8cm,采用"三夯三拍"工艺——每层铺好后先用木夯(重5kg)按梅花形布点夯实(每平方米8点),再用木拍反复拍打至表面泛浆,总厚度达到24cm。养护要求:每铺完一层需洒水养护3天,每日洒水2次(早晚各一次),避免阳光直射。2.锡背层施工板块焊接:在泥背层表面弹出网格线,按线铺设锡铅合金板,板间搭接宽度5cm,采用锡焊工艺(焊锡条含锡量≥60%),焊口需饱满连续,焊后用圆头锤轻击检查气密性。泛水处理:在屋脊处做半径15cm的圆弧处理,锡板上翻至屋脊两侧10cm,用铜钉(间距20cm)固定,钉眼处用锡焊密封。3.灰背层施工青灰找平:分两层抹青灰(每层厚度5mm),第一层横向抹压,第二层纵向抹压,每层需用牛角刮刀反复收光,确保表面平整度误差≤3mm/2m。麻丝嵌缝:待青灰层干燥72小时后,用桐油麻丝(桐油:麻丝=1:3)嵌入所有分格缝,嵌入深度为缝宽的2/3,表面用灰油抹平。4.瓦面施工瓦垄定位:从檐口开始,按"一搭三"原则(板瓦压槎1/3)铺设,每垄间距18cm,用墨线弹出控制线。铺设工艺:檐口处先铺3层板瓦(叠瓦),再按"一筒二板"组合铺设,筒瓦底部用糯米灰浆粘贴,板瓦搭接处用麻丝灰(麻丝:青灰=1:5)密封。屋脊处采用"合龙瓦"做法,底部铺设锡背防水层,上覆特制脊瓦,接缝处用桐油灰浆勾抹成圆弧形。(三)细部构造处理天沟防水:采用"双槽排水"构造,主槽宽30cm、深15cm,内侧做5cm宽副槽,槽内铺设锡板防水层,接缝处焊接严密,表面抹2cm厚青灰保护层。檐口处理:安装高20cm的垂兽,兽首下方设置排水嘴(内径5cm),排水嘴与檐口板交接处用锡板包裹,并用糯米灰浆密封。变形缝处理:沿屋面每6m设置一道变形缝,缝宽2cm,内填三层麻丝(每层用桐油浸透),上部覆盖"Ω"形锡板,两端各延伸15cm用木螺丝固定。三、质量控制(一)材料检验标准桐油质量:采用"沉水试验"——取50ml桐油倒入100ml水中,优质桐油应呈珠状下沉且油珠不散,48小时后油珠硬度≥邵氏60度。青灰细度:用0.15mm筛网检验,通过率需≥95%,炒灰温度通过"烟色判断法"控制——初炒冒白烟(水分蒸发),中期冒青烟(杂质燃烧),终期冒微黑烟(火候适中)。瓦件检测:每件瓦需进行"滴水试验",将瓦面倾斜30°,连续淋水30分钟,背面不得出现湿痕,釉面附着力测试需达到划格法1级标准。(二)施工过程控制泥背夯实度:采用"环刀法"取样检测,压实系数需≥0.93,每100㎡取样3处,测定干密度≥1.6g/cm³。锡焊接缝:用5倍放大镜检查,焊缝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采用"煤油渗透试验"——在焊缝一侧涂刷煤油,30分钟后另一侧用白纸擦拭,不得出现油渍。瓦面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瓦面平整度误差≤5mm,瓦垄直线度用拉线法检查,偏差≤3mm/10m。(三)验收方法闭水试验:施工完成后进行48小时闭水试验,蓄水深3cm,检查屋面无渗漏,排水系统通畅(排水时间≤2小时)。淋水试验:对檐口、屋脊等关键部位进行持续2小时淋水(水压0.1MPa),检查室内对应部位无湿渍。结构检测:竣工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查屋面沉降,允许偏差≤5mm,瓦面无松动、变形现象。四、维护措施(一)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每月清除瓦面积灰、落叶等杂物,雨季前检查瓦面搭接情况,松动瓦件用糯米灰浆重新固定。除草处理:发现瓦缝生长杂草时,需连根拔除(禁止使用除草剂),并用桐油麻丝填补除草后的缝隙。排水系统:每季度疏通天沟、排水嘴,确保过水断面≥设计值的80%,冬季来临前需彻底清除排水系统内的积水。(二)中期养护桐油补刷:每3年对木基层进行一次桐油补刷,先清理表面污垢,用细砂纸打磨后涂刷两遍(间隔24小时),用量控制在0.2kg/㎡。灰背修复:发现青灰层开裂(宽度≥0.5mm)时,需用"开V槽"法修补——沿裂缝开宽1cm、深1cm的V形槽,填入桐油麻丝后抹青灰找平。瓦面翻修:每10年对瓦面进行全面检查,破损瓦件需按"原样更换"原则修复,翻修面积≥30%时需重新做闭水试验。(三)特殊情况处理渗漏抢修:发现渗漏时立即查找漏点,临时用锡板覆盖(周边用桐油灰浆密封),待天气晴朗后按原工艺修复,抢修过程需做好防雨措施。雷击修复:若发生雷击造成瓦面破损,需检查木基层是否受损,更换受损望板后重新做"一麻二灰"处理,锡背层需重新焊接确保整体性。蚁害防治:每年春季在木基层周边喷洒天然除虫剂(薄荷油:乙醇=1:5溶液),发现蚁害时需彻底清除受损木材,并用硼砂溶液(浓度5%)进行处理。五、安全措施高空作业:搭设1.2m高防护栏杆,满挂安全网(网目密度≥2000目/㎡),作业人员需系双钩安全带,脚手板采用5cm厚杉木,宽度≥50cm,两端固定牢固。防火措施:施工现场设置3处消防沙池(每处≥0.5m³)和灭火器(每50㎡配置2具4kg干粉灭火器),熬制桐油时需远离火源(距离≥10m),配备专人看管。文物保护:对原有建筑构件采取"随拆随编号"措施,修复时按编号复位,施工垃圾需分类存放,含油废弃物需单独收集交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