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_第1页
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_第2页
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_第3页
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_第4页
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篇一」北京冬奥会闭幕不到半月,璀璨的烟花再次点亮“鸟巢”上空,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朋友们在冬残奥会的感召下汇聚在一起,共享这一充满希望、拼搏精神、自强风采和团结友谊的残疾人冰雪盛会。温暖的情感缓缓流淌,浪漫的色彩交相辉映,动情的氛围渐渐升腾……悠扬歌声和曼妙舞姿中,生命绽放的动人瞬间无不传递着坚毅勇敢的力量。改变始于体育,世界聚焦这一刻,我们期待之后的每一刻。绽放激情,冬残奥运动员不畏艰难圆梦赛场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星海。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在灿烂星辉中一一闪过。最终画面在“2022北京”定格,现场观众屏息凝神。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六大项目的运动员承载着冲破阻碍、突破自我的梦想,从现场雪道疾驰而下。当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10、9、8……3、2、1”,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冰壶入垒,属于全球冬残奥运动员的激情盛会就要开启。在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衬托下,46个参赛代表团踏雪道而来,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容融”和标兵志愿者热情舞蹈欢迎八方来宾。这是有史以来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也是女性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残奥会。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也有初次参加残奥赛事的“00后”;有些来自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冰雪强国,也有些运动员的家乡气候炎热常年无雪。“我练习滑雪已经5年了,最近3年都在参加正式比赛,冬残奥会是我最高的梦想舞台,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曾遇意外,右腿不幸被截肢,在滑雪中,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尽管曾在生命中遭遇不幸,残奥运动员们仍自强不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排除万难终于登上冬残奥舞台,冰雪梦想照进现实。伴随着熟悉的《歌唱祖国》乐曲,中国冬残奥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执鲜艳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国队本次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的中国队是巨大的跨越和突破。从2002年初征冬残奥会,到2018年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所有中国运动员不畏艰难,以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门口创下新的奇迹。“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说,他们将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当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冬残奥运动员,在未来9天的冬残奥赛场上,挥洒激情,展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绽放愿景,残健融合携手共筑和谐世界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绽放梦想,和“我们这百分之十五”一起共赴美好未来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短片画面中,可爱的盲童满怀希望,用手中画笔蘸取多彩颜料,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笑脸,映照在舞台上。当《冬残奥圆舞曲》缓缓响起,听障舞者们倚在雪花状凳子上慢慢滑行。听障舞者、健全舞者和手语老师的娴熟配合,继续讲述着冬奥会“雪花”的故事。雪花无声,但每一片落在地上都在改变世界。浪漫的旋律里,画中的色彩在场地中央如溪流汇海,似灿烂朝霞,喷薄挥洒,残健共融的舞者们用生命之光为盲童照亮梦想。无声的交响,创造出无数残障人士心中更加美丽绚烂的世界。燃烧的火种,从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来到中国,连同采集自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处火种汇聚成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鸟巢”内,8位残疾人运动员火炬手满怀“一起向未来”的憧憬,透过手中的火炬,传递出爱与希望。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一步步走向“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台,用他最有温度的感官能力——触摸,轻抚一片片小雪花。现场安静下来,观众仿佛能感受到他在触摸世界,认知世界。几经摸索,火炬终于插入主火炬台。一簇微光,烛照世界。满载梦想的烟花点亮夜空,缤纷绽放。北京冬残奥会在纯洁、温暖、多彩中开幕。“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雪花》的动人歌声再次响彻“鸟巢”。现场所有表演者和观众用手语和欢呼表达着“一起向未来”的愿望,共同祝福这个充满温情的春天,祈愿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春回大地的意境中,包含“我们这百分之十五”的全人类,满怀梦想,将在冬残奥历史上书写新的荣光。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篇二」3月4日至13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会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参加——导盲犬。这些由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精心训练的导盲犬,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专家测试,可以提供给盲人运动员使用。接受专门训练,以适用于严寒环境条件。导盲犬被称为视障人士的“第二双眼睛”,是盲人生活中最温馨、最体贴、最忠诚的陪伴。无论现代科技如何进步,导盲犬带给视障者有温度的关怀和引领都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据记者了解,将亮相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已经接受过专门训练,以适用于复杂、严寒环境条件,并能够引领盲人运动员独立自主出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助力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首次佩戴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防伪追溯码,通过追溯码,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该导盲犬的血脉、年龄、受训以及“服役”等十几项详尽信息,就是为了让导盲犬更便捷融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好更称心的服务。据介绍,2019年9月,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功申报了科技部设立的“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导盲犬培育、培训及筛选评估体系和标准研究与应用示范》。该课题主要是面向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建立复杂、严寒环境条件下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的技术方法,研发相应的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并制定考核标准。导盲犬又将助力北京冬残奥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导盲犬不仅在冬残奥会上亮相,除此之外,记者关注到,在北京新近实施的《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有关导盲犬的条文列入地方法规,明确公共场所不得拒绝持证导盲犬进入。“这一大亮点,明确告诉人们导盲犬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朋友,要友好相处,感恩感激,而不得拒绝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何川说,法律的保障,必将带来人们观念上的改变和行动上的自觉,也为今后的执行、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助残志愿阳光使者张嘉树表示,我国导盲犬事业从无到有,从2008北京残奥会首次由导盲犬引领盲人火炬手平亚丽登台传递圣火,到如今中国导盲犬又将助力北京冬残奥会,这向前引领的每一步,都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篇三」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上,场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转换期工作进行冲刺。记者走访时看到,正在测试的颁奖台不再是冬奥会时的台阶样式,而是改为坡道——以方便坐姿运动员上台领奖。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由赛场部分、场院区及技术楼组成,共有11条赛道、总长8.7公里,沿山体自然地形而建,分为竞赛主赛道、残奥坐姿赛道及训练赛道。作为古杨树场馆群三大场馆中唯一一个承担冬残奥会竞赛任务的场馆,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这里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两个大项的比赛,共产生38枚金牌。“其实,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前期设计时就充分将无障碍理念融入其中,目标是适用于全部人员,所以场馆所有的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都能实现无障碍通行和无障碍使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说,“在转换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冬奥会的基础上做加法”。为了能让残障人士在冬残奥期间顺利地参赛、工作以及观赛,场馆在硬件、软件上均做了充足的准备。“往届残奥会中,很多时候都只有赛道上有坐姿运动员的专用通道。”陈国徽说,“此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专门沿赛道外沿设置了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能由该通道独立自主完成热身、参赛、等候成绩、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告诉记者:“转换期间,场馆将增设轮椅、矫形器和假肢维修间、轮椅存放间、坐姿运动员更衣室等功能用房,为坐姿运动员参赛提供基础保障”。“场馆还专门印制了中英文对照的盲文大字版反兴奋剂检查用语表,为视障运动员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刘里里说。针对残障运动员特点,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还对混合采访区进行了调整。来到混采区,记者看到,混采区的围栏、防滑垫和铁马已被移除。之后几日,场馆将对雪面高度、坡道坡度进行调整,并降低围栏高度,以方便坐姿运动员接受采访。除了运动员,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也充分考虑了其他到馆人群的无障碍需求。“观众进入冰玉环通道后,都是可以无障碍通行的。另外,工作人员的所有通道也是无障碍的,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无障碍电梯进入自己的工作点位。”刘里里说。场馆在看台视野开阔区域设置了无障碍摄影席和媒体席,在场馆媒体运行中心设置了无障碍工位,方便残疾人记者开展工作;在观众入口处张贴盲文大字版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简介和盲文触感地图,方便视障观众了解场馆信息;残奥大家庭休息室将提供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中英文对照的盲文大字版介绍手册,供人深入了解场馆和竞赛信息。“2月27日,场馆迎来首场非官方训练。”陈国徽说,“此后一直到3月3日前,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和各方反馈,对转换工作进行进一步优化”。冬残奥会开幕式手语感悟「篇四」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开幕式所有演职人员都在紧张排练中。这些演职人员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今年1月初,演员们开始在北京中国残奥运动管理中心合练,在一个多月的排练和生活中,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两天,中国残联从各地选拔的残疾人演员和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们正在一起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进行最后的排练。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员祝悦:这个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方说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还有各个方面怎么样达到排练的默契度。虽然每个节目都配了手语老师现场指挥,让听障演员们能了解导演的指令,但是在实际表演中,由于声音、动作、视角等原因,听障演员们接收指令还是有些困难,北京体育大学的同学们就会主动提醒,跟他们商量好配合的方式。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员王可闻:小白(同学)就常常会给我提醒,我们要做什么动作,5、6、7、8开始转。为了能够突破交流障碍,很多北京体育大学的同学们逐渐学会了简单的手语,能去跟听障演员们沟通,而听障演员在排练时的一些暖心的小举动也让同学们感到很温暖。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员徐婉婷:有个残联的妹妹跟我一组的,她就很可爱。每一次我们放椅子的时候,她就把她的椅子调到最高,然后把我的椅子推在那(下边)。她就跟我说,姐姐这是你的椅子,到时候来了我帮你看着。每次一来,我的椅子就永远在她那,每次排练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