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典赏析讲义_第1页
古诗词经典赏析讲义_第2页
古诗词经典赏析讲义_第3页
古诗词经典赏析讲义_第4页
古诗词经典赏析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经典赏析讲义引言:与古人对话,品诗中真味诸位好。今日我们共同探讨的,是中华数千年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词。这些凝练的文字,不仅是古人情感的寄托、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了解历史、体悟人生、涵养性情的重要途径。赏析古诗词,并非简单地背诵默写,更在于深入文本肌理,与古人展开心灵的对话,品味其意境之深远、语言之精妙、情感之真挚。本讲义旨在提供一些基本的赏析路径与方法,希望能助大家登堂入室,渐入古诗词艺术的佳境。一、读懂文本:赏析的基石赏析的第一步,在于“读懂”。这里的“懂”,并非仅指字面意义的理解,更包含对诗歌背景、字词含义、典故运用的准确把握。1.1字词训诂:咬文嚼字,方能得真意古诗词语言精炼,一字千金。许多字词在古代的含义与今日不尽相同,或有其特定的语境义。例如,“走”在古文中多为“跑”之意,“妻子”则指“妻子和儿女”。赏析时,需结合上下文,必要时查阅工具书,如《说文解字》、《尔雅》、《康熙字典》以及今人编纂的古诗词词典,准确理解每一个关键字词的含义。唯有如此,方能避免望文生义,曲解诗意。1.2通晓典故:探源溯流,理解深层内涵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前人诗句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若不知其典,则难以领会诗句的深层意蕴。例如,读到“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若不了解庄周梦蝶和望帝化鹃的典故,便无法深切体会李商隐诗中那种迷离怅惘、悲苦哀怨的心境。因此,积累典故知识,对于深入理解诗意至关重要。1.3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把握创作动因“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对于古诗词赏析同样适用。一首诗的诞生,往往与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气质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了解诗人的遭遇(如贬谪、升迁、战乱、归隐),时代的特征(如盛世气象、乱世飘零),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例如,同样是写月亮,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因二人性格及所处境遇不同,其情感表达便大相径庭。二、艺术表现:赏析的核心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我们需进一步品味古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是赏析的核心所在。2.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古诗词中,表达方式的运用灵活多变,往往融合交织。*记叙:多用以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寥寥数字,便勾勒出社会的不公。*描写:最为常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景物描写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诗人情感的投射,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诗歌的灵魂。有直抒胸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多的则是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升华主旨,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写景中蕴含深刻哲理。2.2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表现力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景比作梨花,形象生动。*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情景交融。*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夸张手法写愁绪之长。*对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句式匀称,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借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杜康”代指酒。*设问、反问:引人深思,加强语气。2.3表现手法:深化意境,凸显主旨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更为宏观的艺术策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将情感寄托于景物描写之中,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萧瑟之景中蕴含游子的思乡之情。*托物言志:通过对特定事物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志向或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达高洁情操。*用典:恰当用典可使表达更含蓄、内涵更丰富,但需结合典故原意理解。*对比:将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以突出特征,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虚实结合:实写眼前之景,虚写想象之景或回忆之景,拓展诗歌的意境空间,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动静相衬,使画面更富生机,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三、情感内涵与主旨思想:赏析的升华把握了诗歌的艺术表现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其深层的情感内涵与主旨思想。3.1把握情感基调一首诗往往有一种主导的情感基调,如喜悦、忧伤、豪迈、愤懑、恬淡、思乡、爱国等。这种基调可以通过诗中的意象、关键词语以及整体氛围来感知。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基调是雄浑、开阔的;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充满了悲凉、孤寂之感。3.2理解思想主旨诗人通过诗歌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批判,对理想的追求,还是对爱情的歌颂?这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有些诗歌主旨鲜明,一目了然;有些则比较含蓄,需要反复吟咏,细细体味。例如,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更寄托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平和生活的向往。四、意境与韵味:赏析的至高境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指诗歌中情景交融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赏析古诗词,最终要能感受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并品味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4.1感知意象,进入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是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如月亮常与思乡、怀念相关,菊花常与高洁、隐逸相联系。通过对诗中主要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逐步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之中,感受其氛围,体悟其情趣。4.2涵咏品味,体会韵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诗词,尤其需要反复涵咏,细细品味。在吟诵中感受其音韵美、节奏美,在默想中领会其深层意蕴。好的诗歌往往余味悠长,引人遐思,这种“韵味”的获得,是赏析达到较高境界的标志。五、赏析步骤与实践1.通读全诗,初步感知:了解大致内容,感受整体氛围和初步印象。2.扫清障碍,字词落实: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僻字词、典故含义。3.知人论世,背景了解: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为深入理解做准备。4.分析层次,梳理脉络:把握诗歌结构,理解各部分内容及关系。5.品味语言,鉴赏手法:关注炼字、修辞、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的运用。6.体悟情感,把握主旨:深入挖掘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情感与思想。7.整体把握,感受意境:综合以上分析,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与艺术魅力。8.拓展联想,个性解读: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赏析,但需以文本为依据,避免过度解读。结语:让古诗词浸润心灵赏析古诗词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感悟。它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