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弃疾诗词鉴赏与教学案例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辛弃疾无疑是一颗光芒万丈的巨星。其词,既有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亦有小桥流水的婉约之致;既有壮志难酬的悲慨,亦有田园闲居的悠然。他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卓越的艺术才情,将豪放词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又不拘一格,兼擅众长,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对辛弃疾诗词的鉴赏与教学,不仅是传承古典文学的重要途径,更是引导学生体悟家国情怀、人生百态,提升审美素养的有效方式。本文拟从辛弃疾诗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入手,结合具体词作进行鉴赏,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一、辛弃疾诗词的艺术特色与鉴赏要点辛弃疾的词,人称“稼轩体”,其风格多样,内容广博,难以用单一的“豪放”二字概括。深入鉴赏其作品,需把握以下几个核心要点:(一)英雄气与赤子心的交织:家国情怀的深沉书写辛弃疾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他生于沦陷区,少怀报国之志,曾亲率义军投身抗金斗争,却因南宋朝廷的苟安政策,长期闲置,壮志难酬。这种独特的经历,使得“家国”与“英雄”成为其词作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沛然莫御的英雄气,同时又饱含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鉴赏示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此词开篇“醉里挑灯看剑”,一个“挑”字,便将词人在现实中无处施展的苦闷与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勾勒出来。“梦回”二字,点明以下皆为梦境。梦中军营生活何等雄壮:分炙、奏乐、点兵,一气呵成,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豪迈。下阕“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更是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推向高潮。然而,“可怜白发生”一句,如晴天霹雳,将梦境拉回残酷的现实,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怆感油然而生。全词虚实结合,哀乐相生,英雄气与悲慨情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在鉴赏时,应引导学生感受词人梦中的“壮”与现实的“悲”之间的强烈反差,体会其“了却君王天下事”的理想与“白发生”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从而深刻理解词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二)豪放骨与婉约情的融合:情感世界的丰富展现辛弃疾以豪放著称,但其词中亦不乏婉约清丽之作。他能将报国无门的愤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化为慷慨激昂的浩叹;也能将儿女情长、田园之乐,写得细腻动人。这种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使其情感世界的展现更为全面和深刻。鉴赏示例:《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词以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为背景,上阕极力渲染元宵夜的繁华热闹:火树银花,宝马雕车,凤箫玉壶,鱼龙狂舞,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下阕转而写人,在万千游女中,词人寻觅的“那人”却独处于“灯火阑珊处”。这里的“那人”,既是词人理想中的佳人,更是其自身品格与追求的象征——不随波逐流,甘于寂寞,坚守理想。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清丽,于婉约中寄寓深意,堪称“豪放派词人的婉约杰作”。鉴赏此词,应引导学生品味其语言的华美与意境的营造,更要深入理解“那人”的象征意义,体会词人在热闹喧嚣中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情怀。这种情感,与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孤独感是相通的,只是表现形式更为含蓄。(三)史才、议论与词情的统一:思想意蕴的深刻挖掘辛弃疾学识渊博,熟谙历史。他常将历史典故、人物融入词中,以古喻今,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人生感慨,使词具有了“论史”的深度和“议事”的锋芒。这种“以文为词”的写法,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词的思想容量。鉴赏示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词是辛弃疾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几乎句句用典,却又融化无迹,堪称“用典”的典范。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缅怀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感叹他们的功业“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接着,以刘义隆“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暗讽南宋朝廷的冒进与无能。又回忆四十三年前的烽火岁月,对比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麻木景象,忧愤交加。最后以廉颇自况,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却又无人问津的悲凉。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及其与词人情感、现实处境的关联是关键。通过对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事迹的回顾,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词人借古讽今的良苦用心,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忧虑。二、辛弃疾诗词教学案例设计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设计一个教学案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内涵,学习鉴赏方法,并感受词人的家国情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特别是本词的写作缘起。*掌握词中重要典故的含义(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理解词作主旨,体会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怀古伤今、壮志难酬、忧国忧民)。*学习鉴赏咏史怀古词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理解典故、品味语言、把握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初步感知词的节奏和情感基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梳理典故,理解其作用。*通过教师点拨、师生互动,深入分析词人情感,把握词作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悟词人在逆境中坚守理想、不坠青云之志的人格魅力。*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典故的含义及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难点:如何将典故与词人的现实处境、情感抒发有机联系起来;理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深层意蕴。(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南宋与金对峙的历史地图或短视频,简述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及其毕生抗金的志向与遭遇,引出其晚年登临北固亭时的复杂心境。*提问:当一位壮志未酬、历经沧桑的老人,站在这曾是英雄逐鹿的古战场上,他会想些什么?又会写下怎样的文字?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初读感知(约10分钟)*教师范读:配乐范读,注意语速、停顿、语调,引导学生感受词的苍凉悲壮的基调。*学生自读: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字词,初步感知词意。*齐读与个别读:纠正字音,把握节奏。提问:读完全词,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悲壮”、“苍凉”、“豪迈中带着忧愁”等)3.品读鉴赏(约20分钟)*梳理典故,理解内涵:*提问:词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学生找出:孙仲谋、寄奴(刘裕)、元嘉草草(刘义隆)、佛狸祠、廉颇)。*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典故,结合课前预习和课下注释,探究典故的原意,并思考词人用此典故的用意何在?(教师提供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卡片)*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补充:*孙仲谋、刘裕:赞扬他们的英雄业绩,表达对英雄的仰慕和对当朝无英雄的慨叹。*刘义隆:以刘义隆“草草”北伐的失败,讽谏南宋朝廷不要重蹈覆辙,体现其深谋远虑。*佛狸祠:描写沦陷区人民的麻木,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朝廷苟安的不满。*廉颇:以廉颇自况,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渴望被重用的复杂心情。*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觅”二字,蕴含着多少惋惜与无奈?*“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象征着什么?*“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句展现了刘裕怎样的气概?词人为何要写刘裕?*“可堪回首”——“可堪”二字,包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问,问出了词人怎样的心声?(英雄末路的悲凉?渴望建功立业的执着?无人理解的孤独?)4.拓展延伸(约5分钟)*讨论:辛弃疾的这种“怀古”,仅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吗?他想通过这首词表达对南宋朝廷的什么看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联系其他作品:回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两首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5.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伤今,抒发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国事的忧虑、对自身遭遇的悲愤,展现了一位爱国志士的拳拳赤子之心。其用典精妙,寓意深刻,是辛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词。*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选择词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典故或一句词,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课外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进一步体会其词风。(五)板书设计(示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上阕:怀古(寄豪情)*孙仲谋:英雄难觅(叹)*刘裕:金戈铁马(赞)→仰慕英雄,叹当朝无英雄*下阕:伤今(抒忧愤)*刘义隆:草草北伐(戒)→讽喻时政,深谋远虑*佛狸祠:神鸦社鼓(忧)→忧国忧民,不满苟安*廉颇:尚能饭否(悲)→壮志难酬,渴望建功*主旨:怀古伤今,忧国忧民,壮志难酬三、教学反思与建议在辛弃疾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知人论世”是前提:辛弃疾的词与他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教学中,应充分介绍其生平,特别是他的爱国情怀、军事才能与理想抱负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理解其词作的情感根源。2.“品味语言”是核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如“可怜白发生”的无奈,“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凭谁问”的悲愤等。3.“理解典故”是难点:对于用典较多的词作,要耐心讲解典故的来历和含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典故与词人情感、主旨的关联,避免学生望文生义或因典故晦涩而失去兴趣。可采用小组合作、资料查阅等方式降低难度。4.“情感共鸣”是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校园招聘9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招聘村(社区)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呼伦贝尔牙克石市贵涛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甘肃定西市陇西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贵州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8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幼师上岗证的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策划活动策划方案
- 仿木亭子安装施工方案
- 二月份商场活动方案策划
- 2025湖北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借贷平台兑付方案
- 土壤隐患排查培训
-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全试题及答案
- 垃圾分类可回收管理制度
- 新兴科技宪法回应机制-洞察及研究
- 环卫车辆司机管理制度
- 社工职工考试题及答案
- 三人酒店合伙合同范本
- 装修装饰-设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医院财务分析报告
- 绥化绥化市2025年度“市委书记进校园”事业单位引才28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