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器热力计算方法及案例_第1页
凝汽器热力计算方法及案例_第2页
凝汽器热力计算方法及案例_第3页
凝汽器热力计算方法及案例_第4页
凝汽器热力计算方法及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凝汽器热力计算方法及案例凝汽器作为热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它通过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建立并维持一定的真空度,从而提高循环热效率。热力计算是凝汽器设计、改造及运行优化的基础,其核心在于确定凝汽器在特定工况下的传热性能、真空度、循环水流量及进出口温度等关键参数。本文将系统阐述凝汽器热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与常用方法,并结合简化案例进行说明,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一、凝汽器热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凝汽器的工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热量交换与质量传递过程。其核心在于汽轮机排汽(主要为饱和蒸汽)在冷却水管外表面凝结,释放出汽化潜热,该热量被管内流动的循环冷却水吸收并带走。同时,少量不凝结气体(如空气)会随蒸汽进入凝汽器,或从外界漏入,它们的存在会显著影响传热效果和真空度,因此在计算中也需予以考虑。凝汽器热力计算的基本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和传热学基本方程。在稳定工况下,蒸汽凝结所放出的热量(扣除少量加热补水的热量)应等于循环冷却水所吸收的热量。传热方程则描述了传热量与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及传热温差之间的关系。二、主要热力计算方法工程上常用的凝汽器热力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热平衡法和传热系数法。这两种方法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关联,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结合使用。(一)热平衡法热平衡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凝汽器内蒸汽侧放热量与循环水侧吸热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计算。1.蒸汽侧放热量(Q<sub>s</sub>):主要包括汽轮机排汽的凝结放热、各级抽汽(若用于加热凝结水)的放热(但在纯凝汽器计算中通常不考虑,或已在回热系统中平衡)、以及进入凝汽器的各种疏水(如轴封漏汽、阀门门杆漏汽等)的放热。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Q<sub>s</sub>=D<sub>c</sub>*(h<sub>c</sub>-h<sub>c’</sub>)+Σ(D<sub>i</sub>*(h<sub>i</sub>-h<sub>c’</sub>))其中:*D<sub>c</sub>为汽轮机排汽量;*h<sub>c</sub>为汽轮机排汽焓;*h<sub>c’</sub>为凝结水焓(对应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水焓);*D<sub>i</sub>和h<sub>i</sub>分别为进入凝汽器的各种疏水的流量和焓值。2.循环水侧吸热量(Q<sub>w</sub>):Q<sub>w</sub>=D<sub>w</sub>*c<sub>p</sub>*(t<sub>wo</sub>-t<sub>wi</sub>)其中:*D<sub>w</sub>为循环冷却水流量;*c<sub>p</sub>为水的比热容;*t<sub>wi</sub>、t<sub>wo</sub>分别为循环水进口、出口温度。3.热平衡方程:在忽略散热损失和不凝结气体影响的简化条件下,Q<sub>s</sub>≈Q<sub>w</sub>。通过此方程,可以在已知其他参数时,求解未知参数。例如,已知排汽量、参数及循环水参数,可求所需循环水量;或已知循环水量和进出口水温,反推传热量,进而估算排汽量或凝汽器压力。热平衡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物理概念清晰,常用于对凝汽器进行初步估算或校核计算。但其缺点是未能直接反映传热过程的细节,如传热面积、传热系数等对凝汽器性能的影响。(二)传热系数法(又称对数平均温差法)传热系数法是从传热学的基本规律出发,考虑凝汽器的实际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通过计算传热量来确定凝汽器的压力或其他参数。其核心是传热方程:Q=K*A*Δt<sub>m</sub>其中:*Q为传热量(即前述Q<sub>s</sub>或Q<sub>w</sub>);*K为凝汽器的总传热系数;*A为凝汽器的传热面积;*Δt<sub>m</sub>为对数平均传热温差。1.对数平均传热温差(Δt<sub>m</sub>):在凝汽器中,蒸汽侧温度(t<sub>s</sub>,即对应凝汽器压力的饱和温度)基本恒定,而循环水温度从进口t<sub>wi</sub>升高到出口t<sub>wo</sub>。因此,其对数平均温差为:Δt<sub>m</sub>=((t<sub>s</sub>-t<sub>wi</sub>)-(t<sub>s</sub>-t<sub>wo</sub>))/ln((t<sub>s</sub>-t<sub>wi</sub>)/(t<sub>s</sub>-t<sub>wo</sub>))简化形式为:Δt<sub>m</sub>=(t<sub>wo</sub>-t<sub>wi</sub>)/ln((t<sub>s</sub>-t<sub>wi</sub>)/(t<sub>s</sub>-t<sub>wo</sub>))2.总传热系数(K):K值是反映凝汽器传热性能的关键综合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冷却水管的材质、结构、清洁程度、水侧和汽侧的流动状态、不凝结气体含量等多种因素。计算K值是传热系数法的难点和核心。通常,K值可表示为各项热阻的倒数之和:1/K=1/α<sub>o</sub>+δ<sub>t</sub>/λ<sub>t</sub>+R<sub>f,o</sub>+R<sub>f,i</sub>+1/α<sub>i</sub>其中:*α<sub>o</sub>为蒸汽侧凝结放热系数;*α<sub>i</sub>为水侧对流放热系数;*δ<sub>t</sub>、λ<sub>t</sub>分别为管壁厚度和导热系数;*R<sub>f,o</sub>、R<sub>f,i</sub>分别为管外、管内侧的污垢热阻。蒸汽侧凝结放热系数α<sub>o</sub>的计算较为复杂,受蒸汽流速、不凝结气体含量、管束布置等影响显著。工程上常采用经验公式或图表进行估算。对于清洁铜管,水侧放热系数α<sub>i</sub>可根据管内流动雷诺数、普朗特数等通过准则方程(如Dittus-Boelter方程)计算。污垢热阻则根据水质和运行经验选取。3.计算步骤:传热系数法的计算过程相对复杂,通常需要迭代。因为凝汽器压力(对应t<sub>s</sub>)是未知量,而t<sub>s</sub>又影响Δt<sub>m</sub>和Q,同时Q又与D<sub>w</sub>、t<sub>wo</sub>等相关。一般步骤如下:a.假设一个凝汽器压力(即t<sub>s</sub>)。b.根据热平衡法,由已知的D<sub>s</sub>等参数计算Q,并结合D<sub>w</sub>计算出t<sub>wo</sub>。c.计算Δt<sub>m</sub>。d.计算或选取K值(考虑当前工况下的流速、污垢等)。e.由传热方程Q=K*A*Δt<sub>m</sub>计算出传热量Q’。f.比较计算得到的Q’与热平衡得到的Q。若两者相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假设的t<sub>s</sub>有效;否则,调整t<sub>s</sub>,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收敛。传热系数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凝汽器的传热特性,是设计和精确校核凝汽器性能的主要方法。但它对K值的准确性依赖性强,而K值的确定又需要丰富的经验或可靠的实验数据。三、计算案例(简化)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一个高度简化的案例,说明热平衡法与传热系数法的应用思路。已知条件:*某小型汽轮机排汽量D<sub>c</sub>:若干吨/小时*汽轮机排汽焓h<sub>c</sub>:若干千焦/千克*凝结水焓h<sub>c’</sub>:若干千焦/千克(假设初始估算的凝汽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水温为t<sub>s</sub>=30°C,则h<sub>c’</sub>约为该温度下饱和水焓)*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t<sub>wi</sub>:20°C*循环冷却水流量D<sub>w</sub>:若干立方米/小时*凝汽器传热面积A:若干平方米*估算的总传热系数K:若干瓦/(平方米·°C)1.采用热平衡法估算循环水出口温度及传热量:蒸汽放热量Q<sub>s</sub>=D<sub>c</sub>*(h<sub>c</sub>-h<sub>c’</sub>)循环水吸热量Q<sub>w</sub>=D<sub>w</sub>*1000kg/m³*4.186kJ/(kg·°C)*(t<sub>wo</sub>-20°C)令Q<sub>s</sub>=Q<sub>w</sub>,解得t<sub>wo</sub>≈25°C。2.采用传热系数法校核凝汽器压力(t<sub>s</sub>):假设t<sub>s</sub>=30°C(对应饱和压力p<sub>s</sub>)计算对数平均温差Δt<sub>m</sub>=(25°C-20°C)/ln((30°C-20°C)/(30°C-25°C))=5°C/ln(10/5)=5°C/0.693≈7.2°C传热量Q=K*A*Δt<sub>m</sub>将计算得到的Q与热平衡法得到的Q<sub>s</sub>进行比较。若Q计算值与Q<sub>s</sub>接近,则假设的t<sub>s</sub>=30°C合理。若Q计算值大于Q<sub>s</sub>,说明实际传热量不需要这么大温差,即实际t<sub>s</sub>应更低(压力更低);反之,则t<sub>s</sub>应更高(压力更高)。通过迭代调整t<sub>s</sub>,直至Q与Q<sub>s</sub>吻合。说明:*实际计算中,K值并非固定不变,它与循环水流速(影响α<sub>i</sub>)、蒸汽负荷(影响α<sub>o</sub>)、清洁程度等有关,需要更精确的计算或经验数据。*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会降低α<sub>o</sub>和K值,从而使真空恶化,通常在精确计算中需引入修正系数或单独考虑其影响。*本案例进行了大量简化,实际工程计算会考虑更多细节,如不同来源蒸汽的热量、补水、抽气器工作等。四、影响因素与优化方向凝汽器热力计算的准确性依赖于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把握。实际运行中,影响凝汽器性能(真空度、传热效率)的因素主要有:1.循环水参数:进口温度越低、流量越大,越有利于降低凝汽器压力。但流量过大会增加循环水泵功耗,需综合经济比较。2.传热面清洁度:冷却水管内壁结垢、外壁结垢或腐蚀都会显著降低传热系数K,是运行中影响真空的常见原因。定期清洗(如胶球清洗、反冲洗)至关重要。3.不凝结气体:空气等不凝结气体在凝汽器内积聚,会在蒸汽侧形成气膜,增大热阻,同时使蒸汽分压力降低,导致凝结温度下降(即真空下降)。高效的抽气器是维持良好真空的必要条件。4.蒸汽负荷:在一定范围内,蒸汽负荷增加,传热系数K可能因蒸汽流速增加而有所提高,但超过设计负荷过多,可能导致冷却不足,真空下降。5.凝汽器结构:如管束布置方式、管材、管程数、水室结构等,都会影响传热效果和流动阻力。优化凝汽器性能的方向,本质上就是围绕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提高传热系数K、增大传热温差Δt<sub>m</sub>或优化传热面积A的利用。这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精心计算和选型,在运行阶段加强维护和调整。五、结论凝汽器热力计算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热平衡法和传热系数法是两种最基本且常用的方法。热平衡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初步估算和工况分析;传热系数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