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专项复习题_第1页
初中数学几何专项复习题_第2页
初中数学几何专项复习题_第3页
初中数学几何专项复习题_第4页
初中数学几何专项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几何专项复习:回归本源,提升解题能力几何学习,向来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与难点。它不仅要求我们掌握严谨的逻辑推理,还需要具备清晰的空间想象能力。临近复习阶段,不少同学可能会感到知识点繁多,解题方法灵活多变,难以捉摸其规律。其实,几何复习并非简单地重复定理和公式,更重要的是回归本源,梳理知识脉络,深化对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从而真正提升解题的“内功”。本文将结合初中几何的核心内容,提供一些复习思路与典型例题解析,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复习备考助力。一、夯实基础:基本图形的再认识与深化几何问题的解决,往往始于对基本图形的识别与运用。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复杂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合、演变而来。因此,复习的第一步,就是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以基本图形为核心的知识网络。核心要点回顾:*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如“三线合一”、勾股定理、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等),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中位线定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尤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特殊四边形中蕴含的三角形问题。*圆:圆的基本性质(垂径定理、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弦切角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的有关计算(弧长、扇形面积)。*全等与相似:这是几何证明与计算的两大重要工具。要深刻理解其内涵,明确适用条件,并能灵活选择判定方法。复习策略:1.画图与标注:对于每一个基本图形,尝试自己画出,并在图上标注出所有已知的性质和重要元素。2.“由因导果”与“执果索因”:思考如果一个图形具备某种性质,能推出什么结论(由因导果);反过来,如果要得到某个结论,需要这个图形具备什么条件(执果索因)。3.基本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在复杂图形中,尝试分解出我们熟悉的基本图形,或者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例题解析:例1:已知,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思路梳理:首先,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背景的题目,点D是底边中点。看到“等腰三角形”和“底边中点”,自然应联想到“三线合一”的性质,即AD既是顶角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高。要证DE=DF,这两条线段分别是点D到AB和AC的距离。联想到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因此,证明的关键在于连接AD,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AD平分∠BAC,再由角平分线性质得出DE=DF。证明过程:连接AD。∵AB=AC,D是BC的中点,∴AD平分∠BA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DE⊥AB,DF⊥AC,∴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点评:本题直接运用了等腰三角形和角平分线的基本性质,是对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解题的关键在于迅速识别基本图形及其性质。二、辅助线添加的“因势利导”当题目给出的条件不足以直接推出结论时,添加辅助线就成为了“桥梁”。辅助线的添加是几何解题的难点,但其并非无章可循,核心在于“因势利导”——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图形的结构以及所求结论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构造。常见辅助线思路(举例):*遇中线倍长:构造全等三角形,转移线段或角。*遇角平分线:向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性质),或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线段构造全等。*遇垂直平分线:连接线段两端点,利用其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遇梯形: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平移一腰(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平移对角线(转化为三角形)。*遇中点(非中线情境):构造中位线,或构造中心对称图形。*构造全等或相似三角形:根据图形特点,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方式构造。例题解析:例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延长AD、BC,分别交EF的延长线于点G、H。求证:∠AGE=∠BHE。思路梳理:本题给出了四边形对边相等(AD=BC)以及两边中点(E、F),要证两个角相等(∠AGE=∠BHE)。直接看,四边形ABCD并非特殊四边形,条件分散。中点条件提示我们可能需要构造中位线。连接AC,取AC的中点M,再连接EM、FM。这样,EM和FM分别是△ABC和△ADC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EM平行且等于BC的一半,FM平行且等于AD的一半。已知AD=BC,所以EM=FM,从而∠MEF=∠MFE。又因为EM∥BH,FM∥AG,所以∠MEF=∠BHE,∠MFE=∠AGE。因此,∠AGE=∠BHE。证明过程:连接AC,取AC的中点M,连接EM、FM。∵E是AB的中点,M是AC的中点,∴EM是△ABC的中位线。∴EM∥BC,且EM=1/2BC。同理,FM是△ADC的中位线,∴FM∥AD,且FM=1/2AD。∵AD=BC,∴EM=FM。∴在△MEF中,∠MEF=∠MFE(等边对等角)。∵EM∥BH,∴∠MEF=∠BH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M∥AG,∴∠MFE=∠AG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GE=∠BHE。点评:本题通过连接对角线并取其中点,构造出两条中位线,将分散的条件(AD=BC)和要证的角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辅助线“补形”和“转化”的作用。三、证明思路的“顺藤摸瓜”与“逆向求索”几何证明题,常常需要我们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即“顺藤摸瓜”;有时也需要从结论入手,思考要得到这个结论需要什么条件,即“逆向求索”(分析法)。更多时候,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两头凑”。思维方法建议:1.明确目标:清楚题目要证明什么(线段相等、角相等、位置关系等)。2.罗列条件: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上标记出来,或写在草稿纸上。3.联想性质:由已知条件联想相关的定义、公理、定理。4.尝试构建:思考如何通过辅助线或已学知识,将已知条件与求证结论联系起来。例题解析:例3: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AD和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思路梳理:要证AC平分∠DAB,即证∠DAC=∠CAB。已知CD是⊙O的切线,C是切点,自然想到切线的性质:OC⊥CD。又已知AD⊥CD,所以AD∥OC(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由平行可得到内错角相等:∠DAC=∠OCA。因为OA=OC(半径相等),所以∠OCA=∠CAB(等边对等角)。因此,∠DAC=∠CAB,即AC平分∠DAB。证明过程:连接OC。∵CD是⊙O的切线,C为切点,∴OC⊥CD(切线的性质定理)。∵AD⊥CD,∴AD∥O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AC=∠O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OA=OC(⊙O的半径),∴∠OCA=∠CAB(等边对等角)。∴∠DAC=∠CAB。即AC平分∠DAB。点评:本题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中的切线和垂直关系,联想到切线性质和平行线,进而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完成证明,是“顺逆结合”思维的典型应用。四、动态几何问题的“以静制动”动态几何问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这类问题常常涉及点、线、图形的运动,看似复杂,但核心仍是运用几何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抓住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或“变化规律”,实现“以静制动”。解题策略:*化动为静:在运动过程中选取几个关键的静止位置进行分析。*建立联系:寻找运动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有时可借助代数方法(如列方程)。*分类讨论:当运动过程中图形的形状或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避免漏解。例题解析(简述思路):例4:在Rt△ABC中,∠C=90°,AC=6cm,BC=8cm,点P从点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设运动时间为t秒(0<t<4)。连接PQ。当t为何值时,△PCQ与△ACB相似?思路梳理:这是一个双点运动的问题。△PCQ与△ACB都是直角三角形(∠C为公共角)。要使它们相似,已知∠C=∠C,则只需夹∠C的两边对应成比例。AP=tcm,所以PC=(6-t)cm;CQ=2tcm。情况一:PC/AC=CQ/CB,即(6-t)/6=2t/8。情况二:PC/CB=CQ/AC,即(6-t)/8=2t/6。分别解这两个方程,求出t的值,并检验是否在0<t<4的范围内。解答过程:由题意得:AP=tcm,CQ=2tcm,则PC=AC-AP=(6-t)cm。∵∠C=∠C=90°,∴当△PCQ与△ACB相似时,有两种情况:(1)PC/AC=CQ/CB即(6-t)/6=2t/8解得:t=12/5=2.4(2)PC/CB=CQ/AC即(6-t)/8=2t/6解得:t=18/11∵0<t<4,∴t=12/5或t=18/11。答:当t为12/5秒或18/11秒时,△PCQ与△ACB相似。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动态应用,关键在于抓住“直角”和“公共角”这两个不变条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列出比例式,体现了分类讨论和方程思想的应用。复习建议与展望几何复习,贵在“精”而不在“多”。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1.回归课本:仔细回顾教材中的定义、公理、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确保理解透彻。2.错题重做:整理以往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思路错误还是计算失误,做到“不二过”。3.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对于典型题目,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开阔思路;同时,学会归纳总结,发现不同题目背后共同的解题规律和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