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白杨礼赞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16 白杨礼赞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16 白杨礼赞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16 白杨礼赞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16 白杨礼赞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白杨礼赞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16白杨礼赞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的使用,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一、字音字形

kāikěn(开垦)zhǔzhǎi(主宰)

juàndài(倦怠)

yāzhī(丫枝)

juèjiàng(倔强)

pósuō(婆娑)

qiúzhī(虬枝)

wěiàn(伟岸)

àorán(傲然)

wǎnrán(宛然)

xiùqí(秀颀)

bǐshì(鄙视)

miàoshǒuǒudé(妙手偶得)

tǎndàngrúdǐ(坦荡如砥)

qiánzīànzhǎng(潜滋暗长)

yānyānyùshuì(恹恹欲睡)

pángyìxiéchū(旁逸斜出)

bùzhébùnáo(不折不挠)

二、识记词义

1.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2.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3.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

4.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5.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上斜着伸出来。

三、课文梳理

探究点一:理清课文的脉络

文章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作者起笔便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接着,作者从景、形、神三个方面详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先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这是漫放;“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的白杨树,这是巧收;再从外形写到气质,最后在抒情与议论中直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以突出主题。这样,从白杨树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景美”,说到白杨树自身的“形美”,又进而揭示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写尽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1.本文脉络清晰,请找出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并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些语句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照应文章标题,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

探究点二:理解文中烘托、对比、先抑后扬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第2段运用烘托、映衬的手法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交代了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的出场铺垫、蓄势。

第7段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赞美白杨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以两个否定、一个假设坦言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用“但是"一转,肯定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更突出地赞美了白杨树的坚强不屈、挺拔、正直、伟岸等品质。

第9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贵族化"的楠木与“极易生长”的白杨树进行对比,突出地赞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的愤慨、鄙弃。

本文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女子”“伟丈夫"严肃”“正直"等词语赋予了白杨树以人的特点,更便于抒情,便于抒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课文第7段连续使用四个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按照由树到人、由浅入深(由形及神)的顺序,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读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讴歌了广大抗日军民,展现了广阔深远的境界。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在tǎndàngrúdǐ的平原上,白杨树是很平凡的存在。她没有绿柳pósuō的身姿,没有楠木xiùqí的直干。但她不蔓不枝,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

_,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需要一点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们伟岸的身姿是黄土地的一帧风景,而她们

_、无私奉献的美好精神品质更是人世间最美的点缀。但凡来过戈壁,惊叹于白杨树生命力的人,都想要努力创作展现白杨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tǎndàngrúdǐ(

_)

②pósuō(

_)

③xiùqí(

_)

【答案】①坦荡如砥②婆娑③秀颀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A.随遇而安不折不扣

B.随心所欲不折不挠

C.随心所欲不折不扣

D.随遇而安不折不挠

3.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更多”移至“展现"前。

能力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结构上:①开篇点明题意,总领全文;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照应题目。内容上:“我赞美白杨树”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点明主旨,表达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点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2.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品质。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文章重点写了白杨树的哪些不平凡之处?请简要概括。

【答案】白杨树生存环境的不平凡;白杨树外部形态的不平凡;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大约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于是,那些枝枝叶叶们仿佛都有了方向,一起喊着号子似的,挤着挨着,几乎垂直地把枝丫也伸向云朵。在那些枝丫里,没有一个是逃兵,哪怕一点点的异心,它们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枝丫,在主干的统领下,向上,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南方有佳木,这些佳木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乃至庄严,委实是穆穆君子风。

③以前读《古诗十九首》,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大约是,长空寥廓,衰草连天,白杨树破败潦倒,像个行脚僧一样,背影模糊在黄沙连天之间。

④后来做中学语文老师,给学生讲《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的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自己亲眼看见白杨,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在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风吹白杨,万叶翻动,铿然有声,是不是叶稀的原因,也未可知。西北地区的树木和南方相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那样的叶子间隙里,风可以敞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在新疆,在白杨林里漫步,会觉得自己整个人被打开了。从视野到心胸,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那一棵棵白杨,整整齐齐地立在路边,立在宅院前后,立在葡萄园旁边,那般忠诚。可是,树与树之间,又是疏朗的,没有杂乱树枝彼此缠绕相扰。每一棵树,都那么独立。因为独立,彼此之间就有了空间,就可以让风穿过去,让阳光穿过去,让视线穿过去。

⑨南方的湖滩上、江堤下,也有杨树,那是意杨,属于引进的外来物种。意杨生长快,颇具经济价值,所以在南方广为种植。和白杨相比,意杨是俗气的,格调不够。怎么说呢?意杨不仅树干的颜色要浑浊一些,而且枝丫伸展也无章法,就是一副嘻嘻哈哈张牙舞爪的模样,不懂规矩。

⑩只有白杨,像是从古代走来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有分寸,都有来历。

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自律、干净、疏朗与简洁。它就像人群里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谦和,懂得节制欲望和情绪,与攘攘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是又是有力量的。

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

中国水墨阴湿了一点,幽暗了一点,而白杨是明朗的。白杨在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被照耀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白杨翠绿的叶子和纯白的树干色彩饱和度强。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白杨在油画框里,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表达草地生机。

站在白杨林里,你看见的是林子的辽阔,是天空的辽阔。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15期,有删改)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于是,那些枝枝叶叶们仿佛都有了方向,一起喊着号子似的,挤着挨着,几乎垂直地把枝丫也伸向云朵。

【答案】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杨树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白杨树枝枝叶叶紧密靠拢,齐心向上努力生长的情态;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白杨树枝干之长之直,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5.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西北地区的白杨树与南方的意杨对比。西北的白杨树叶子要稀一点,风可以敞开膀子穿过去;南方的意杨枝丫伸展无章法,一副张牙舞爪的模样。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杨树自律、干净、疏朗的特点。

6.结合全文,谈谈文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答案】①象征忠诚、端庄、独立、自律、懂分寸的君子;②象征儒雅、低调的谦谦君子;③象征君子具有的“懂得节制欲望和情绪,与攘攘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的精神。

拓展提升

学校拟开展“走近白杨”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白杨树在西北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为什么人们要赞美它呢?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严冬里,白杨树迎着霜刀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上,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

材料二白杨树耐严寒,-40℃的条件下无冻害,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通常超过九十年。它可作庭荫树、行道树,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答案】(示例)白杨树不畏严寒,有极强的生命力,用途广,造福于人类,因此人们赞美它。___

___16白杨礼赞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的使用,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一、字音字形

kāikěn(开垦)zhǔzhǎi(主宰)

juàndài(倦怠)

yāzhī(丫枝)

juèjiàng(倔强)

pósuō(婆娑)

qiúzhī(虬枝)

wěiàn(伟岸)

àorán(傲然)

wǎnrán(宛然)

xiùqí(秀颀)

bǐshì(鄙视)

miàoshǒuǒudé(妙手偶得)

tǎndàngrúdǐ(坦荡如砥)

qiánzīànzhǎng(潜滋暗长)

yānyānyùshuì(恹恹欲睡)

pángyìxiéchū(旁逸斜出)

bùzhébùnáo(不折不挠)

二、识记词义

1.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2.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3.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

4.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5.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上斜着伸出来。

三、课文梳理

探究点一:理清课文的脉络

文章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作者起笔便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接着,作者从景、形、神三个方面详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先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这是漫放;“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的白杨树,这是巧收;再从外形写到气质,最后在抒情与议论中直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以突出主题。这样,从白杨树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景美”,说到白杨树自身的“形美”,又进而揭示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写尽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1.本文脉络清晰,请找出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并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点二:理解文中烘托、对比、先抑后扬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第2段运用烘托、映衬的手法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交代了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的出场铺垫、蓄势。

第7段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赞美白杨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以两个否定、一个假设坦言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用“但是"一转,肯定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更突出地赞美了白杨树的坚强不屈、挺拔、正直、伟岸等品质。

第9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贵族化"的楠木与“极易生长”的白杨树进行对比,突出地赞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的愤慨、鄙弃。

本文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女子”“伟丈夫"严肃”“正直"等词语赋予了白杨树以人的特点,更便于抒情,便于抒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课文第7段连续使用四个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在tǎndàngrúdǐ的平原上,白杨树是很平凡的存在。她没有绿柳pósuō的身姿,没有楠木xiùqí的直干。但她不蔓不枝,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

_,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需要一点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们伟岸的身姿是黄土地的一帧风景,而她们

_、无私奉献的美好精神品质更是人世间最美的点缀。但凡来过戈壁,惊叹于白杨树生命力的人,都想要努力创作展现白杨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tǎndàngrúdǐ(

_)

②pósuō(

_)

③xiùqí(

_)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遇而安不折不扣

B.随心所欲不折不挠

C.随心所欲不折不扣

D.随遇而安不折不挠

3.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能力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结构上:①开篇点明题意,总领全文;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照应题目。内容上:“我赞美白杨树”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点明主旨,表达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点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2.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为什么?

3.文章重点写了白杨树的哪些不平凡之处?请简要概括。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大约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于是,那些枝枝叶叶们仿佛都有了方向,一起喊着号子似的,挤着挨着,几乎垂直地把枝丫也伸向云朵。在那些枝丫里,没有一个是逃兵,哪怕一点点的异心,它们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枝丫,在主干的统领下,向上,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南方有佳木,这些佳木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乃至庄严,委实是穆穆君子风。

③以前读《古诗十九首》,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大约是,长空寥廓,衰草连天,白杨树破败潦倒,像个行脚僧一样,背影模糊在黄沙连天之间。

④后来做中学语文老师,给学生讲《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的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自己亲眼看见白杨,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在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风吹白杨,万叶翻动,铿然有声,是不是叶稀的原因,也未可知。西北地区的树木和南方相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那样的叶子间隙里,风可以敞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在新疆,在白杨林里漫步,会觉得自己整个人被打开了。从视野到心胸,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那一棵棵白杨,整整齐齐地立在路边,立在宅院前后,立在葡萄园旁边,那般忠诚。可是,树与树之间,又是疏朗的,没有杂乱树枝彼此缠绕相扰。每一棵树,都那么独立。因为独立,彼此之间就有了空间,就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