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标准_第1页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_第2页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_第3页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_第4页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一、光伏发电技术标准概述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是规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旨在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概述将从标准体系、关键技术规范和检测认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光伏发电技术标准体系

(一)标准分类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础标准:涉及术语、符号、命名等通用要求。

2.产品标准:针对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关键设备的技术规范。

3.系统标准:涵盖光伏电站的设计、安装、并网等全过程要求。

4.检测标准:规定光伏产品及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二)标准制定机构

全球光伏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各国国家标准化机构(如中国的国家能源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制定和发布。

(三)标准更新周期

光伏技术发展迅速,相关标准通常每3-5年更新一次,以适应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三、光伏发电关键技术规范

(一)光伏组件技术规范

1.电性能要求:

-功率输出范围:组件功率等级通常为200W-1000W,具体取决于尺寸和效率。

-峰值功率测试条件:标准测试温度为25℃,辐照度为1000W/m²,AM1.5光谱。

-电气安全:要求组件绝缘电阻≥500MΩ,耐压测试电压≥1500V。

2.环境适应性:

-温度范围:-40℃至+85℃。

-风压测试:抗风压能力≥2400Pa。

-盐雾测试:腐蚀等级≥6级。

(二)逆变器技术规范

1.并网要求:

-电网兼容性:需满足电网频率(50Hz或60Hz)和电压(220V或380V)要求。

-功率因数:≥0.95。

-总谐波失真(THD):≤5%。

2.效率性能:

-标准工况效率:≥96%。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效率:≥98%。

(三)光伏电站系统规范

1.设计要求:

-倾角与朝向:固定式电站最佳倾角为当地纬度±15°,朝向正南。

-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10Ω。

2.安装要求:

-组件间距计算:根据当地日照时间和组件尺寸确定,一般间距为组件高度的一半。

-支架结构强度:抗风等级≥8级。

四、光伏发电检测认证

(一)检测方法

1.光伏组件检测:

-电性能测试:使用功率计和太阳模拟器测量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等参数。

-机械性能测试: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试验。

2.逆变器检测:

-功率质量测试:通过谐波分析仪检测THD、电流谐波含量等。

-环境适应性测试:高温、低温、湿热等条件下的性能验证。

(二)认证机构

全球主要认证机构包括UL(美国)、TÜV(德国)、SGS(瑞士)等,中国认证机构如中国测试认证集团(CQC)。

(三)认证流程

1.送样测试:提交样品至认证机构进行全项检测。

2.审核评估:验证产品设计文档和制造工艺符合标准。

3.颁发证书:通过认证后获得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通常为5年。

五、总结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涵盖产品、系统及检测全链条,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技术进步,标准将持续优化,以支持更高效率、更可靠的光伏发电系统。

三、光伏发电关键技术规范(续)

(一)光伏组件技术规范(续)

1.电性能要求(续)

免疫性能:需具备抗电晕、抗静电放电(ESD)能力,测试方法采用人工模拟电晕和ESD发生器进行。组件表面漏电流应低于标准规定值(如正负极间≤50nA)。

低辐照度性能:在低光照条件下(如200W/m²)的输出功率衰减应得到控制,通常要求保持额定功率的80%以上。

温度系数:明确组件功率随温度变化的百分比(例如,+25℃时每升高1℃,功率下降0.45%)。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温度系数也需要规定。

2.环境适应性(续)

雷电防护:组件需具备一定的抗雷击能力,通过模拟雷击电流进行测试,确保内部无损坏且绝缘性能不降低。通常要求能承受规定能量等级的雷电流冲击。

湿热老化:模拟高湿高温环境下的长期影响,测试方法是将组件置于恒定高温高湿箱中(如85℃,85%相对湿度)持续暴露一定时间(如168小时),之后检测其电性能和外观变化。

盐雾腐蚀:除前述6级标准外,还需规定在盐雾环境中组件关键金属结构件的腐蚀情况,确保连接可靠。

3.材料与工艺规范

基板材料:明确对单晶硅、多晶硅或薄膜材料(如PERC、TOPCon、HJT电池)的技术要求,包括纯度、电阻率、拉力等。

电池片性能:要求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标准下限(例如,PERC电池≥22.0%),并进行衰减测试,要求首年衰减率≤3%,线性年衰减率≤0.5%。

互连接线:规定硅片、电池片、组件间连接的电极材料(如银浆)、焊接(如激光焊接)或串并联方式的技术要求和可靠性标准。

封装材料:明确EVA胶膜、POE胶膜、封装玻璃的透光率、机械强度、耐候性等要求。背板材料需具备高阻隔性、耐老化性。

(二)逆变器技术规范(续)

1.并网要求(续)

功率调节能力:要求逆变器能快速响应负载变化,具备一定的功率调节范围(如±10%或±20%额定功率)。

安全保护功能:需具备完善的输入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温、直流接地、反接等保护功能,并具有明确的告警信号输出。应遵循IEC62109或相关国家标准的防触电等级要求(如IPN类)。

通信接口:规定标准的通信协议(如Modbus、IEC61850、PowerPC)和接口类型(如RS485、以太网),便于监控系统接入和远程管理。

2.效率性能(续)

整体效率:不仅关注标准工况下的效率,还需规定部分负荷(如30%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效率,以评估系统实际运行中的能量收益。

空载损耗:测试逆变器在无输出负载时的功率损耗,越低越好,反映控制电路和辅助电源的效率。

功率因数校正(PFC):对于采用PFC电路的逆变器,要求输入侧功率因数≥0.95,以减少对电网的谐波干扰。

3.并网保护与兼容性(续)

并网前检测:逆变器应具备检测电网电压、频率、相序是否正常的功能,并在检测合格前禁止并网。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耐受:要求逆变器在电网发生电压暂降或短时中断(如持续时间几毫秒到几秒)时,能自动脱网或保持脱网状态,防止对电网造成冲击。

电流谐波含量:详细规定各次谐波电流的限值,通常基于IEC61000-6-1或IEC61000-3-2标准,确保逆变器并网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

(三)光伏电站系统规范(续)

1.设计要求(续)

资源评估:要求对项目所在地的太阳能辐照量、温度、风速、雪载、阴影遮挡等进行详细测量和评估,作为系统设计的依据。可使用典型气象年(TMY)数据或实测数据。

防雷设计:制定全面的防雷接地系统方案,包括接闪器(避雷针/带/网)、引下线、接地网的设计,确保整个电站的防雷等级满足要求(如IEC62305系列标准)。

系统冗余:对于大型电站,关键设备(如逆变器、汇流箱、变压器)可考虑设置N+1或2N的冗余配置,提高系统可靠性。

2.安装要求(续)

基础工程:针对固定式支架,需对基础承载力进行计算,确保能承受组件重量、风载、雪载及安装过程荷载。基础材料(如混凝土)需符合强度要求。

支架安装:规定支架的安装精度,如水平度、垂直度偏差范围。螺栓紧固力矩需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防松措施。

接地系统:除了设备接地,还需确保电缆接地、金属构架接地等有效连接,形成统一的接地网,接地电阻需符合系统安全要求。

3.运行维护规范

监控系统:要求电站配备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能实时监测发电量、设备状态、环境参数(辐照度、温度),并具备故障报警和远程控制功能。

清洗维护: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如灰尘、鸟类粪便污染),制定合理的清洗计划(如每季度或每半年清洗一次),并规定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维持组件高效运行。

故障排查:建立标准化的故障排查流程,包括常见故障(如单点故障、组串故障、逆变器故障)的判断方法、排查步骤和修复时限。

四、光伏发电检测认证(续)

(一)检测方法(续)

1.光伏组件检测(续)

尺寸与重量测量:精确测量组件长度、宽度、厚度及重量,与标称值进行比较。

外观检查:使用标准光源检查组件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纹、气泡、色差、边缘破损等缺陷。

寿命测试:通过加速老化测试评估组件的长期可靠性,常用方法包括热循环测试(模拟温度变化)、紫外线辐照测试、机械压力测试等。

2.逆变器检测(续)

并网测试:在模拟电网环境下,全面测试逆变器的并网性能,包括同步精度、电流谐波、电压总谐波失真(THD)等。

安全测试:除电气安全外,还需进行机械安全测试(如防护等级IP等级测试)和环境安全测试(如湿热、盐雾测试)。

通信测试:验证逆变器与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兼容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二)认证机构(续)

认证范围:不同的认证机构可能侧重于特定产品领域(如光伏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或特定地区市场。

认证标志:获得认证的产品通常会获得一个可见的认证标志,表明其符合相关标准,可增加市场接受度。

认证升级:部分认证机构提供不同等级的认证,如基础认证、性能认证、可靠性认证等,以满足不同市场或应用的需求。

(三)认证流程(续)

1.准备阶段:申请人收集整理产品技术资料(如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材料清单、测试报告、质量手册等),并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和标准。

2.送样与测试: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将样品送至认证机构的实验室进行全项或针对性的测试。

3.文件审核:认证审核员对提交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其完整性和符合性。

4.现场审核(如需):对于系统集成或大型设备,认证机构可能需要派员到生产现场或项目现场进行审核,核查生产过程、设备设施、质量控制体系等。

5.颁发证书:若样品测试和文件审核均通过,认证机构将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

6.持续监督:认证证书通常有有效期限(如5年),期间认证机构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审核,确保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五、总结(续)

光伏发电技术标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其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