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_第1页
三沙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_第2页
三沙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_第3页
三沙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_第4页
三沙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沙市珊瑚岛礁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建设背景与目标三沙市作为中国南海岛礁群核心区域,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高湿、台风频发,年降雨量达1500-2000毫米,且多以短时强降雨形式出现。岛礁以珊瑚砂地质为主,土层浅薄、渗透性强,传统排水系统易导致雨水快速流失与生态破坏。本工程以“渗、滞、蓄、净、用、排”为核心,结合三沙市“十五五”规划中“全球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定位,通过海绵技术与岛礁生态修复的协同设计,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利用,构建“雨水-淡水-生态”良性循环系统。(二)工程范围与分区重点实施区域包括永兴岛主城区、七连屿居民区及赵述岛旅游服务区,总面积约5.2平方公里。根据地质条件差异分为三类功能区:渗透主导区(永兴岛北部):以透水性铺装与下凹绿地为主,解决珊瑚砂地表径流过快问题;蓄用结合区(七连屿):结合海水淡化站建设雨水蓄水池,补充淡水资源;生态缓冲区(赵述岛沿岸):通过人工湿地与珊瑚礁保护带,控制初期雨水污染。二、工程设计方案(一)核心技术体系1.珊瑚砂改良与渗透技术针对岛礁土壤渗透性强但保水性差的特点,采用“珊瑚砂-椰壳纤维-火山灰”复合改良技术:材料配比:珊瑚砂(80%)+椰壳纤维(10%)+火山灰(10%),通过物理吸附与离子交换提升土壤保水能力,渗透系数控制在1.5×10⁻³m/s~3×10⁻³m/s;结构设计: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区域铺设“透水砖+砂垫层+改良珊瑚砂基层”三层结构,厚度分别为6cm、10cm、30cm,单平米渗透量可达15L/min。2.模块化雨水蓄存系统结合岛礁空间有限特性,采用“地上-地下”立体蓄水模式:地下蓄水池:在永兴岛中心区建设3座直径10m、深8m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总蓄水量5000m³,配套紫外线消毒装置,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GB/T25499-2010标准);移动式蓄水模块:在七连屿居民区屋顶安装PP模块水箱(单模块容量1m³),结合太阳能光伏提水系统,实现雨水收集-净化-回用一体化,单户日均节水0.5m³。3.生态型雨水净化设施针对海水倒灌与初期雨水污染风险,设计多级净化系统:雨水花园:在赵述岛旅游区设置面积2000㎡的下沉式雨水花园,选用耐盐植物(如草海桐、银毛树),通过“植被缓冲-土壤过滤-微生物降解”去除SS(去除率≥80%)、COD(去除率≥60%);人工湿地:在永乐群岛沿岸建设表面流湿地,采用“红树林+牡蛎壳滤床”组合工艺,利用红树林根系吸附与牡蛎壳钙化作用,处理后雨水含盐量降至0.3%以下,可用于景观补水。(二)关键节点设计1.机场跑道雨水管理永兴岛机场作为交通枢纽,设计“植草沟-渗透井”复合系统:植草沟:沿跑道两侧设置宽2m、深0.5m的弧形植草沟,采用耐盐碱狗牙根草皮,坡度1.5%,汇水面积覆盖整个跑道区;渗透井:每隔50m设置一口直径1.2m的渗透井,井壁采用透水混凝土,井底铺设30cm厚碎石层,单井日渗透量可达80m³,有效缓解强降雨对跑道的冲击。2.珊瑚礁生态缓冲带在岛礁沿岸20m范围内建设“砂质滩涂-半红树植物-珊瑚礁”过渡带:植被选择:种植桐花树、海桑等半红树植物,株距1.5m,形成高度0.8-1.2m的绿篱屏障,降低雨水径流对珊瑚礁的冲刷;生态混凝土:在潮间带铺设多孔生态混凝土块(孔隙率25%),为珊瑚幼虫附着提供基质,同步拦截陆源污染物。三、施工组织与实施步骤(一)施工准备阶段(2026年1-3月)材料本地化采购:透水砖、生态混凝土等建材从海南文昌预制厂运输,运输船采用“舱底防漏+篷布遮盖”措施,避免海水侵蚀;椰壳纤维、红树林幼苗等生态材料在西沙洲本地采集,严格控制采集量(单批次不超过500kg),确保生态可持续性。施工队伍组建:组建3支专业施工队(每队30人),包含结构工程师、海洋生态修复师等技术人员,提前开展珊瑚砂施工工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二)分阶段施工计划第一阶段: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2026年4-9月)永兴岛透水铺装工程:完成20000㎡人行道、5000㎡停车场透水砖铺设,同步改造路缘石为开口式,引导雨水进入植草沟;地下蓄水池施工:采用“沉井法”施工,分三节浇筑(每节高3m),混凝土添加抗盐雾剂(掺量3%),养护期间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期延长至28天。第二阶段:生态设施与景观融合(2026年10月-2027年3月)雨水花园建设:清除赵述岛表层珊瑚砂30cm,换填改良土壤后,分批次种植耐盐植物,每平米种植密度3-5株,确保成活率≥90%;屋顶蓄水系统安装:在七连屿100栋居民屋顶安装蓄水模块,配套太阳能水泵(功率500W),实现雨水自动收集与水位监控。第三阶段:调试与验收(2027年4-6月)系统联调:模拟50年一遇暴雨(小时降雨量100mm),测试各设施运行状态,确保径流控制率≥70%;生态监测:在珊瑚礁缓冲带布设5个监测点,定期检测海水pH值、悬浮物浓度,确保施工后周边海域水质优于《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标准。四、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一)特殊环境施工保障台风季施工应对:每年7-10月台风季前完成高空作业(如屋顶蓄水模块安装),易受台风影响的材料(如透水砖)存放于加固仓库,仓库抗风等级≥12级;配备2台应急发电机(功率200kW),确保台风期间排水泵、通信系统正常运行。高盐雾腐蚀防护:金属构件(如蓄水池爬梯、管道支架)采用热浸锌+聚氟乙烯涂层双重防腐处理,涂层厚度≥80μm,使用寿命≥15年;混凝土拌合用水采用淡化海水(含盐量≤0.05%),水泥选用抗硫酸盐水泥(强度等级P.O42.5R)。(二)生态保护专项措施珊瑚礁保护:施工船舶锚泊点远离珊瑚礁区(距离≥500m),严禁抛锚作业;疏浚工程产生的泥沙采用“管道输送+沉淀池处理”,上清液经3级过滤后排放,严禁直接入海。植被恢复保障:设立苗木培育基地,在永兴岛培育红树林幼苗5万株,采用营养钵育苗技术,提高移植成活率;施工期结束后6个月内,对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恢复面积不小于占地面积的120%。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一)投资构成(总投资1.2亿元)工程类别投资额(万元)占比主要内容透水铺装工程350029.2%透水砖铺设、基层改良蓄水系统工程420035.0%地下蓄水池、屋顶蓄水模块生态净化工程280023.3%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监测与配套设施150012.5%水质监测站、太阳能提水系统(二)综合效益生态效益:年减少雨水径流污染负荷(SS)约200吨,补充地下水30万m³,珊瑚礁周边海域悬浮物浓度降低40%;经济效益:年节约淡水采购成本150万元(按三沙市淡水运输成本500元/m³计算),旅游区因生态改善年增收约800万元;社会效益:构建“雨水资源化-生态修复-低碳发展”示范模式,为南海岛礁可持续建设提供技术范式。六、后期运维管理(一)智慧化运维平台搭建“三沙海绵城市运维云平台”,实时监测各设施运行状态:传感器布设:在蓄水池安装水位、水质传感器,在透水铺装区设置土壤含水率监测点,数据每15分钟上传一次;预警机制:当蓄水池水位低于设计水位的20%时,自动启动海水淡化补水系统;当渗透系数下降超过30%时,发出清淤预警。(二)运维责任分工日常维护:由三沙市市政园林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