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要点提纲(PDF)提纲15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要点提纲(PDF)提纲15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要点提纲(PDF)提纲15_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要点提纲(PDF)提纲15_第4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要点提纲(PDF)提纲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要点提纲(PDF)提纲15中外历史纲要·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上古史5世纪以前奴隶制

文明的产生多元特点

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

埃及莎草纸

印度种姓制度佛教《摩柯婆罗多》《摩罗衍那》

中国

希腊雅典民主制度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斯巴达军事

文明的拓展

波斯帝国前6世纪

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帝国)前4世纪

罗马帝国前753-1453

君主国前753-前509

共和国前509-前27《十二铜表法》地跨地中海

帝国前27-476年奥古斯都元首制基督教国教

中古史476-1453封建制度

古代欧洲

西欧

前期10世纪以前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后期10世纪以后

王权逐渐加强

城市兴起

东欧

拜占庭帝国395-1453

6世纪鼎盛查士丁尼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

俄罗斯

基辅罗斯

莫斯科公国

俄罗斯帝国

古代亚洲

西亚

阿拉伯帝国7世纪统一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前身1453

南亚

笈多帝国4世纪印度教

德里苏丹国13世纪突厥人伊斯兰教

东亚

朝鲜

新罗7世纪

高丽10世纪

朝鲜14世纪万历朝鲜战争

日本

大化改新646年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幕府统治12世纪-1868年将军与武士

古代非洲

西非班图人;加纳,马里,桑海,津巴布韦

东非阿克苏姆王国

古代美洲

玛雅文明中美洲15世纪中期衰落

阿兹特克墨西哥14世纪兴起16世纪鼎盛

印加文明南美洲15-16世纪鼎盛

世界近现代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

原因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君主国王权的加强

思想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宗教海外传播基督教

现实奥斯曼帝国威胁传统商路

过程

葡萄牙向东迪亚斯好望角达·伽马印度

西班牙向西哥伦布1492年

影响

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其他大洲双重作用

世界推动了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早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

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封建君主国

17世纪荷兰商业资本主义海上马车夫

18世纪英国工业资本主义日不落帝国

两次工业革命

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圈地运动、劳动力、市场

殖民扩张与海外贸易

过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蒸汽时代

轻工业

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

电气时代

重工业

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美国、德国

影响

生产力机器取代手工劳动

生产关系出现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

阶级结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展

经济思想自由放任取代重商主义

社会生活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加剧、环境污染、城市居住条件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战后经济恢复与繁荣20世纪20年代

经济大危机1929-1933

罗斯福新政193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1945年后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二战后期)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国家的宏观调控

50年代-70年代黄金时期凯恩斯主义

70年代滞涨现象新自由主义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90年代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了障碍

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

跨国公司的推动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BIMF

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1995年

表现

生产、贸易、资本全球化

区域经济集体化

欧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影响

促进了资源世界性的合理配置

各国经济依存度剧增

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

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

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英国内战

克伦威尔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年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独立宣言》1776

建立松散的邦联

法国大革命1789

《人权宣言》1789

拿破仑政变1799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法典》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合本国国情

英国有限王权的历史传统

美国松散的邦联制软弱无力、没有封建专制的传统、殖民地民主因

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

政体

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1689

国王国家元首逐渐统而不治

议会立法权权力中心

内阁行政权责任内阁制

首相政府首脑议会多数党领袖

内阁对议会负责

美国民主共和制《联邦宪法》1787年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立法权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

司法权法院

联邦制

人民主权

局限性

奴隶制

不承认黑人、妇女民主权利

法国民主共和制

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多次反复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政党

两党制

多党制

代议制

含义公民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

趋势选举权不断扩大1832年议会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的拓展19世纪60-70年代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意大利统一1870年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统一1871年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封建主义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思想的发展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西欧文化传承与发展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核心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教会追求现世的幸福

代表意大利→英国

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莎士比亚

影响

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冲击了封建秩序

思想解放了被宗教压抑的人性

消极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

宗教改革16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天主教会腐朽堕落,宣扬因行称义

赎罪券事件引发反抗

进程

德国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因信称义

阅读和解释《圣经》

建立独立教廷的新教会教随国定

瑞士加尔文教信仰得救、先定论

英国国教

影响

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文化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科学革命16-17世纪

代表

哥白尼日心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经典物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

影响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17-18世纪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几乎确立

主张

核心理性主义独立思考、社会法则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制、权力制衡

代表

英国

洛克分权思想

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

休谟

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

自由竞争

法国

伏尔泰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卢梭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民主共和制

德国

康德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集大成者

影响

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理论准备

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圣西门傅立叶

英国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

原因

经济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暴露

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成果

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

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国际工人运动

1864年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1871年

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措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尝试

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苏联

列宁时期1917-1924

列宁主义1903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国家胜利

十月革命1917年

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月提纲和平过渡

七月事件两个政权过渡结束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1

余粮收集制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经济

新经济政策1921-1954

粮食税

公有制前提下多种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并存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等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斯大林时期1924-1953公有制、计划经济、重工业、高速度

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

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苏德战争1941-1945

战后经济的恢复1945-1953

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

政治破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农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军事工业、扩大企业自主权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经济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

政治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解体1991

原因

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内部军备竞赛加剧了社会矛盾

外部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

加速八一九事件的加速

影响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45-1991

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改革希望摆脱苏联的控制

剧变

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经济困难、政局动荡

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49

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亚非拉国家发展历程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开始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为主

完全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为主

动摇一战后

瓦解二战后

亚非拉国家的反抗

亚洲

东亚

中国

朝鲜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反荷苏加诺1920

菲律宾西班牙→美国

越南、老挝、柬埔寨法国

缅甸、马来亚英国

南亚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885年提拉克

非暴力不合作1920-1940甘地

印巴分治1947

西亚

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英、俄

奥斯曼帝国英法俄

非洲

埃及

抗英斗争1882阿拉比

华夫脱党扎格鲁尔1922年

独立收回苏伊士运河20世纪50年代

苏丹1881马赫迪

埃塞俄比亚

1894-1896抗意战争

1935-1941抗击意大利法西斯

摩洛哥西、法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法国

南非1992年黑人获得选举选

美洲

海地1804西班牙→法国

巴西葡萄牙→英法

1822年君主制

共和国

西属拉美1826玻利瓦尔、圣马丁

墨西哥美国

1910年资产阶级革命

1917年宪法

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改革

尼加瓜拉桑地诺抗美斗争1926

古巴1959年卡斯特罗社会主义

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

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原因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

国家主权的独立、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的发展

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表现

亚洲

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

石油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非洲

60年代发展较快

70年代经济发展困境

90年代经济发展

拉丁美洲中等收入国家

问题

亚洲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美洲过分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

非洲最不发达地区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殖民主义遗留下的边界和民族矛盾

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政策失误、人口问题、两极分化、贪污腐败)

国际关系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

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矛盾激化

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性质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

过程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第一阶段德国速决战破产马恩河战役

第二阶段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三阶段美国参战、俄国退出

影响

人类带来了灾难和平主义

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殖民地和半殖民国家的觉醒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建立巴黎和会1919年

内容

惩治德国等战败国

建立国际联盟

影响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国际秩序

隐含着新的矛盾

战胜国和战败国

战胜国之间

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华盛顿体系

建立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

内容

限制海军军备

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影响

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国际秩序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中日矛盾、美日矛盾不断上升

国际联盟

性质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国家英法主导、美国未参加、苏联被排斥(1939年被开除)

局限全体一致、委任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原因

根本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政治德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思想法西斯主义的盛行

军事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绥靖政策的纵容

进程

亚洲阶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

1937年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爆发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欧洲阶段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

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

全球阶段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战争转折

太平洋中途岛海战

欧洲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阿拉曼战役

反攻阶段

1943年意大利投降

1943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

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雅尔塔会议

1945年德国投降

1945年波茨坦会议

1945年日本投降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经济

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政治改变了国家格局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